收藏 分享(赏)

2015高一英语备课组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49189 上传时间:2019-09-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高一英语备课组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5高一英语备课组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5高一英语备课组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5高一英语备课组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5高一英语备课组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5 高一英语备课组教学计划教 学 计 划 要 点高一上学期是高中教育的起始阶段,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为了使学生圆满完成各项学习任务,尽快适应新的环境,在各方面能够健康发展,把英语教学搞的有声有色,必须有一个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特制定高一英语教学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精神,全组成员将积极主动地开展教学研究工作,落实学科教学常规,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不断改革课堂教学,探究科学有效的教学形式。针对我校高一新生现状,打算在高一起始阶段的英语教学中,长期不懈地抓好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习惯养成。二、学情分析今年我校高一共有 16 个班,学

2、生整体水平较好,但不乏英语偏科现象的学生。学生生源大部分来自农村,城区学生少,平日学习英语氛围不浓、普遍英语口头表达能力不强、知识面相对较窄。三、教学内容一、全面做好初高中衔接工作 初中学段属于义务教育,而高中学段则不然,二者在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方面均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帮助高中学生了解这些差异,引导他们尽快适应高中的学习与生活,是摆在新学期高一教师面前的迫在眉睫的任务。具体来说高一教学要搞好三个衔接,做好六个到位。1. 搞好三个衔接 1) 知识衔接(词汇补充、语法回顾)。在开新课之前,拿出一周左右的时间搞好高初中之间的词汇衔接和语法衔接,为开新课做好准备。或

3、者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的,穿插进行知识的衔接,做好计划,抓好落实,以新带旧,温故知新。下面提供的是高一上学期开学之初一周的初高中衔接工作计划,以供参考。 时间安排:一周左右 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音标(安排在第一单元教学之前)。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拼读单词和自学单词的习惯和能力。 第二课时:词类与句子成分(安排在第一单元教学之后)。例句必须经典、简练、上口,以学生易于熟悉记忆与再现为准。 第三课时:语法线索:在整体梳理初中所学语法现象的基础上,以一段“自我介绍”涵盖初中主要的语法内容。 第四课时:教材编排特点分析、学习要求和学习方法指导。 另外,在其中可以穿插一些小型测试(如词汇测试等)、写作或阅读

4、等内容。2) 学习方法衔接3) 心理辅导衔接 2. 做好六个到位 1) 基础知识到位,注重知识积累。 作为基础年级,夯实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不牢固,培养能力就无从谈起。在日常教学中,要立足课本,积累知识,夯实基础,采用起点低、密台阶、小步子的策略,使学生对语言知识彻底理解,准确记忆。 2) 了解学情到位 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程度、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我们都应了解清楚,为下一步进行高中英语教学做准备。 3) 活动到位 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我们都应注重学生的活动,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活动,以达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良好效果。考试活动也要到位,适时地对所学知识进行

5、测试并进行合理评价,以达到激励学生的目的。 4) 重视阅读教学,拓展学生视野到位 在教材不唯一的前提下,英语老师手中的教材也不应该是唯一的,学生学到的知识也不应该是单调的。英语老师手里起码应该有多种版本的教材,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一个互为补充的借鉴作用。除此以外,我们更应发挥英语报刊、杂志、网络的优势,进一步加大阅读材料的输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 5) 因材施教到位 高一学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这就要求我们高一英语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因材施教。在备课的环节中,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设计不同层次的活动和题目,让他们在课堂上都能活动起来,都有事情可做。 “让优等生深化学习

6、吃得饱,让中等生全面学习吃得好,让学困生侧重学习吃得了”。总之,关注两极分化,避免过早分流和掉队,帮扶工作从高一就应着手排查,措施应得当,不能浮在面上,还要全面,既有知识上的,也要有学法、心理层面上的帮扶,课内课外都要关注分层教学。 6) 能力培养到位。 能力培养包括思维能力和记忆能力。基础年级阶段夯实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能力、运用英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培养他们识记词汇的能力、阅读的能力、做题的能力、交际的能力等等。 二、优化使用教材及学材 1.研究并理解好教材各栏目的编写意图,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教材是“课标”的具体表现,是学生学习的“蓝本”。我们

7、对新教材不习惯,是因为新教材打破了传统的体系,用新的理念、新的方式、新的体系呈现出来。我们应当以积极的态度去学习新教材,研究新教材,理解新教材各个栏目的编写意图,最大限度地发挥各个栏目的作用。一方面我们要努力去理解新教材、适应新教材、用好新教材,一方面我们又要努力站在新教材之上使用新教材,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对其进行大胆的取舍和重组,是教材为我所用,而不是被教材牵着鼻子走。 2. 精编精选学材, 优化使用学案。 要按照外语学习规律来组织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是精选、精编学材,但要防止以做题代替学习,教师在训练时应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相应的练习题量,选择合适的练习内容,运用可行

8、的解题策略,引导学生参与讨论解题的过程、思路和方法,培养和训练学生对问题的思辨能力。我们高一英语备课组每个单元进行一次集体备课,每位老师分别负责一个单元的主备工作,包括上课思路,配套学案及单元练习等内容的搜集及油印工作。3.下面提供课本与市编学案相结合的一单元课时分配,以供参考: 编新学案的编排是按照一单元 8 课时分配的,课本的学习可以这样进行: 阅读两篇文章及处理语言点共需三课时; 听力( +检查训练)一课时; 写作一课时; 练习(机动)一课时; 单元检测及分析二课时。三、优化教学过程,向过程教学要效益。 由于高一年级新教师成分多,教材生疏、缺乏教学经验,因此,加强集体备课,发挥集体优势就

9、显得极其重要。 (1) 新老教师结对子,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尤其是新教师,更应多学习、多问、多研究,尽快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 三个确定。每天的集体备课与说课,备课组长要负责组织,定时间、定地点、定主讲人。 (3) 加强听评课。听课、评课,取长补短。教师教学各有风格,教师间应互相听课,可以听本校的,也可以到外校听课,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本学期高一段总共有 4 位老师参加磨课任务,因此这个过程给磨课者和听课者都提供了一个是自我成长的平台。 (4) 开展课外英语竞赛活动:如本学期开展的英语书法比赛等。教学工作安排表周次日期 内 容 摘 要 主持人 备注1 8 月 29 日9月

10、4 日2 9 月 5 日9月 11 日新生入学摸底考试初高中衔接教育(包括音标语音教学和句子成分和结构)3 9 月 12 日9月 18 日中秋节(9 月 10 日至 12 日放假调休)必修一 Unit1 集体备课新生书写规范训练(每周一张)4 9 月 19 日9月 25 日必修一 Unit2 集体备课听力训练(每周 1-2 次)新教师汇报课5 9 月 26 日10 月 2 日国庆节(10 月 1 日至 7 日放假调休)单词测试(每单元一次)6 10 月 3 日10 月 9 日第一次月考(必修一 Unit1-Unit2)7 10 月 10 日10 月 16 日月考分析会高一英语备课组8 10 月

11、 17 日10 月 23 日必修一 Unit3 集体备课老师高一备课组组内第一次磨课9 10 月 24 日10 月 30 日老师高一备课组组内第二次磨课老师教研组组内第三次磨课10 10 月 31 日11 月 6 日期中考试期中考分析会高一英语备课组11 11 月 7 日11 月 13 日必修一 Unit4 集体备课老师高一备课组组内第一次磨课12 11 月 14 日11 月 20 日老师高一备课组组内第二次磨课老师教研组组内第三次磨课13 11 月 21 日11 月 27 日必修一 Unit5 集体备课老师高一备课组组内第一次磨课老师高一备课组组内第二次磨课14 11 月 28 日12 月

12、4 日必修二 Unit1 集体备课老师教研组组内第三次磨课第二次月考15 12 月 5 日12 月 11 日月考分析会老师高一备课组组内第一次磨课高一英语备课组16 12 月 12 日12 月 18 日老师高一备课组组内第二次磨课老师教研组组内第三次磨课必修二 Unit2 集体备课17 12 月 19 日12 月 25 日高一英语书写大赛高一英语备课组18 12 月 26 日1 月 1 日元旦必修二 Unit3 集体备课19 1 月 2 日1月 8 日期末复习(包括语言点、语法点、作文等复习)20 1 月 9 日1月 15 日期末考试高一英语备课组21 1 月 16 日1月 22 日放假(假期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