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入新课,“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类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皓首穷经,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我们今天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我为什么而活着,学习目标,1、理解文章的主旨以及感情。品味文章的结构及语言特色。2、首先总体把握作者的观点,理解作者崇高的品质和博大的胸襟。采用探究式进行教学。3、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使学生对自身的学习、生活有所思考。,重点:总体把握作者的观点,引导学生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进行探讨。难点:本课型必须
2、突出学生的活动,但怎样看待作者的这些观点,必须给予有力的引导,让他们正确认知自己为何而生的问题。,(一)导语,“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既简单又复杂。有的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的人搜故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今天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西方的一位伟人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他就是本文的作者罗素。,(二)作者简介,罗素(18721970),英国著名哲学家,文学家。获1950年诺贝尔文学奖。著有意义与真理的探索、人类的知识:它的范围和界限等。 作为当代世界思想文化名人,在将近100年的漫长生活历程中,罗
3、素在许多领域都获得了巨大的成就。罗素一生著书71种,论文及其他文章甚多。他文思敏捷,平均每天写作3000多字。他的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等各个领域,其中尤以哲学、数学成就最高。 罗素还是国际政坛上的风云人物。在晚年,他以自己的巨大声誉积极干预国际政治,反对侵略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三)通读文本,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对于“我为什么而活着”,作者给出的答案是什么? 作者用“纯洁”、“无比强烈”来形容这种激情,说说“纯洁”、“无比强烈”的含义。 这篇课文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说说每段各写了什么。,我为什么而活着,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崇高而伟大
4、的情怀,(三)通读文本,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明确】“纯洁”,说明其一生的追求,除了这三种之外,别无其他;“无比强 烈”与“不可遏制”呼应,也说明这三种激情在自己漫长的一生中始终左右着自己的行为。,(三)通读文本,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了解全文的结构特点,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 第一段,总起,提出自己的人生追求;接着的三段分述寻求爱情、寻求知识、同情苦难的理由;最后总结,再次表明自己的人生态度。,伯特兰罗素(18721970)“为思想的自由和人道主义的理想而写作”,我为什么而活一文是他为晚年自传作的前言,以其饱含情愫的如椽巨笔精要地概述了支配他一生的三种强烈的感情:对爱情
5、与知识的执著追求,以及对人类和平与安宁的莫大关心。,(四)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既然我们明白了作者为什么而活着的三个理由,就一定要问为什么。请同学们从第二三段分别概括作者追寻爱情、寻求知识的原因。 作者追寻的知识使用形象的语言表达的,实际上是指哪些方面的知识?如何理解其深刻含义?,我为什么而活着,渴望爱情,带来狂喜,解除孤寂,体会美好人生境界,经历漫长的岁月我寻求安宁我找到狂喜,我找到烦恼,我找到疯狂,我找到孤独,我找到孤寂的痛苦,它啃噬着我的心,但安宁我从未得到!,致伊迪丝,到了垂暮之年,行将就木,我认识了你!认识了你,我找到了狂欢和安宁,我得到了平静的休憩。多年
6、孤独的岁月之后我懂得了什么是爱什么是生命现在,如果我长眠不醒,我会心满意足地离去。,(四)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作者寻求知识的原因:(1)希望了解人类心灵;(2)希望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3)试图理解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四)研读课文,深入理解作者的观点,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明确】“人的心灵”代指有关人本身的知识,“星星为什么闪闪发光”代指有关自然的知识,“毕达哥拉斯的思想威力”代指有关人与社会的知识。作者用诗化的语言形象地表现了渴望了解人类自身、探索自然奥秘、理解社会科学的强烈愿望。这三方面的知识涵盖了人与自我、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全部内容,也就是说作者渴望
7、了解的是一切知识。,我为什么而活着,了解人类的心灵(人),追求知识,知道星星为何发光(自然),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社会),追求知识,罗素一生著书71种,著述涉及哲学、数学、政治、伦理、教育、文学、社会学。 20世纪初,取得了现代数学基 础研究的重大成果“罗素悖论” 及解决这一悖论的“类型论”。 罗素195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婚姻与道德 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关于求知,人生最美好的主旨和人类生活最幸福的结果,无过于学习了。巴尔扎克人不能像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但丁在得到幸福的问题上,求知欲比追求财富的欲望是更加可取的。休谟,死于流弹的平民,孤独、惊恐的儿童,饥饿的侵袭,除夕之夜,
8、睡在深圳街头的老人,一对流浪的老人,沧桑的眼神,看不到下一站是何方,在这里,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未来,却只能在这样晴天四面风,雨天八方水的教室里苦苦求学,小小卖艺人:生活的辛酸,过早地写在她的眼中,同情苦难,饥饿的儿童,被折磨的受害者、无助老人,全球性的孤独、贫穷和痛苦,我为什么而活着,减轻不幸,罗素一生积极参加社会政治活动,为维护世界和平,多次发表声明和演讲,反对侵略战争。二战期间,还因反战坐了六个月牢。 1955年初,罗素、爱因斯坦和各国科学家发起了禁核签名运动。 1961年,89岁高龄的罗素携夫人到英国国防部门前静坐示威,被判两个月监禁。 1964年创立罗素和平基金会。,讨论:,1、罗素说
9、:“爱情和知识,尽其可能地把我引上天堂,但是同情心总把我带回尘世。”这里的“天堂”和“尘世”分别指什么?为什么除了需要爱情和知识之外,还需要同情心来支配他的一生? 2、作者为什么认为“被压迫者折磨的受害者,被儿女视为可厌负担的无助的老人,以及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都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讨论:,明确“天堂”是指作者所追求的人生境界;“尘世”指充满孤寂、贫穷和痛苦的整个世界。对于人类苦难的同情使得作者把目光投向了现实世界;而人间的悲凉和苦难,又引起了他“不可遏制”的同情,表现了作者为人类的苦难而痛苦,无怨无悔的高尚的人格和崇高的生活目的。同时,作者需要同情心来支配他的一生,是因为
10、这一追求是作者另外两个追求的基础,使另外两个追求有了现实意义。 【明确】人类应有的生活,应当是充满着爱,充满着人性,平等和谐、有序发展的生活;社会中贫穷、冷漠、孤寂等现象,体现了人性的丑恶,社会制度的不公,给人类散布了灾难,破坏了人类的正常生活,压抑和毁坏了人性。因此,这是“对人类应有生活的嘲讽”。,(五)品读语言,赏析重要语句的表达特点及内涵,培养语言赏析能力,1、这三种激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五)品读语言,赏析重要语句的表达特点及内涵,培养语言赏析能力,【赏析】这句话运用了形象的比喻,实际上表明这三种激情是作者在漫长一生中追寻、奋斗的
11、原动力,而“苦海”、“绝望”则表明这三种激情给他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带来不安和痛苦。面对追寻过程中遇到的挫折,人只能为自己的渺小感到无奈甚至绝望。然而,因为这三种激情,使作者永远不会放弃希望。,(五)品读语言,赏析重要语句的表达特点及内涵,培养语言赏析能力,2、其次是因为爱情可以解除孤寂那是一颗震颤的心,在世界的边缘,俯瞰那冰冷死寂、深不可测的深渊。,(五)品读语言,赏析重要语句的表达特点及内涵,培养语言赏析能力,句中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后边的语句解释前边的“孤寂”的感觉,其意思是说,没有爱情滋润的感觉就像亲身经历过可怕孤寂而产生的战栗的感觉,处于这种可怕孤寂中的人,有时会感觉到除了自己,这世界
12、好像再也没有其他生命,自己也似乎走到了生命 的尽头,沉在没有情感、没有温暖的无底深渊之中。 这句话强调爱情给予人类的巨大安慰和力量 。 【赏析】这句话以形象的充满诗意的语言描述了人孤寂的情感体验。“冰冷死寂”“深不可测”提示了孤寂的可怕,它犹如黑洞一般吞噬了作者的心。然而作者越是描述了孤寂的可怕,越反衬了真挚爱情的可贵,从而表达了对爱情的热烈追求。,(六)拓展延伸 自由畅谈,在罗素力量的感召下,你如何面对“我为什么而活着”这一问题,或者你认为人应当为什么而活着?思考然后回答,(六)拓展延伸 自由畅谈,为了亲情而活着 为了友情而活着 为了恩师而活着 为了所有对我们友善的人而活着 为了良知而活着
13、为了正义而活着 为了美好而活着 为了成就而活着 为了奉献而活着 为了尊严而活着,(七)结束语,罗素的一生是激情澎湃、热情浪漫的一生。是在知识海洋愉快遨游、不息求索的一生。是对人类的苦难充满同情关爱,自己也饱受苦难的一生。是丰富充实、精彩纷呈的一生。他博大精深,他渴望知识,他追求真理,他充满温情,他多姿多彩,他的心中充满了正义与良知,他把自己一生的智慧和力量献给了整个人类。他多想再活一次,在为人类奉献他的一切,可人的生命只有一次。让我们满怀着对他的崇敬之情,沿着他的足迹走下去,为了人类的和平与幸福,为了生活在我们周围的人都能过上快乐的生活而献出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八)布置作业,写一篇随感,谈一谈学习本课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