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ppt

上传人:myw993772 文档编号:9818805 上传时间:2019-09-08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9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强化计算机操作技能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强 化 计 算 机 操 作 技 能 立 足 培 养 应 用 型 人 才 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重庆文理学院 王 宇 2006-11-18 南京,内容提要,背景简介主要措施未来设想,2004年之前,按高教司155号文件关于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三个层次”的要求,分别开设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计算机技术基础、计算机应用基础。 2004年之后,按白皮书关于“1+X”课程体系的要求,开设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和一组计算机基础核心课程。,背景介绍,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教学难度明显增大由于受到生源地的经济条件、中学师资力量、硬件配置、学校领导对计算机教学重视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大学新生的计算机基础水

2、平参差不齐。少数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较好,多数新生的基础较差,甚至几乎是计算机盲。,背景介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没有顾及学生的个性化从教学安排角度来看,采用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教学要求、统一的班级教学模式,没有充分顾及大学新生的基础水平、所学专业、个人爱好等差异。导致基础较好的学生 “吃不饱”;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受不了”。,背景介绍,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1)随着高校的扩招,教师的数量和质量难以保证。非师范的新教师缺乏系统的职业培训,授课方式单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师资队伍的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不合理。(3)教师的压任务重、压力大。忙于读研

3、、写文章,根本无暇顾及基础课程的教法和教改。,背景介绍,一、引入三标一体,改革培养模式我校基于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的发展趋势,适时组建基础学院,在 2003 年率先推行本科教学的“1+3”培养模式,实行“大文大理”制:即按文理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人才,在新生入校第一年设置通识教育平台组织教学。学校定位于培养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基础学院主要开展通识教育,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主要措施,一、引入三标一体,改革培养模式在2004年,国家认证认可委员会批准我校通过ISO9001、ISO14001和GB/T28001认证即“三标一体”管理体

4、系认证。学校以“深化教学改革、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指导思想,依照“三标一体”标准化管理的运行模式,主动关注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推动学校教学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主要措施,二、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基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根据白皮书“1+X”课程体系设置的精神,提出“融业务培养与素质教育为一体,融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融课内与课外为一体,融教学与实训为一体,融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为一体,文理通融,厚基础,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理念,按下列三个层次设置计算机基础课程,坚持从低年级到高年级的计算机学习不断线:,主要措施,二、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

5、容第一层次是公共必修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以及C、VB 、VFP等;第二层次是公共选修课程,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学生的普遍愿望而设置,包括VC、网页设计与网站建设、网络技术与应用、多媒体技术、课件制作等,内容丰富、安排灵活,较好地解决了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多、发展快、学时少的矛盾;,主要措施,二、构建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第三层次是与专业紧密结合的课程,包括图形图像处理、CAD、 Premiere 、MATLAB等。通常在高年级时由专业老师主讲,目标是加强计算机基础与专业课程的渗透,解决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在确定教学内容时,从提高计算机操作技能、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出发,遵循课程理论适度化的

6、原则,理论知识以必须、够用为度,增加实践课时,突出操作能力、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主要措施,三、加大设备投入,改善教学条件前几年存在“重专业建设,轻基础教育”问题。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学校的计算机硬件设备无法满足需要,计算机数量不足、设备老化、场地分散等。近两年来学校加大实验设备的投入力度,在财力非常紧张的情况下,拨上百万元专款购买计算机,并对已有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同时增加了多媒体教室,改善教学条件。,主要措施,三、加强师资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学校采用“引进送出” 政策解决师资数量和质量,采取优惠措施,吸引高学历、高职称者加盟计算机教学;鼓励年轻的骨干教师脱产或在职读

7、研。邀请其他兄弟院校的专家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和学术指导;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惠。,主要措施,三、加强师资建设,确保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学校采用“引进送出” 政策解决师资数量和质量,采取优惠措施,吸引高学历、高职称者加盟计算机教学;鼓励年轻的骨干教师脱产或在职读研。邀请其他兄弟院校的专家教授来校作学术报告和学术指导;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帮助年轻教师尽快成长,在科研立项、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惠。,主要措施,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计算机技术的突出特点是知识衰减期短,技术淘汰快。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教学理

8、论为指导,改变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的班级授课模式,营造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学生进入一种积极探索的主动学习状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主要措施,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例如大学计算机基础的知识新、内容多、概念多,比较枯燥。课程的教学重点不够突出,同时学时有限,学习较为困难。在对教材内容取舍时,涉及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是与应用相关的理论;每个知识单元的内容以应用为主体,从综合性的应用实例入手,引出各知识点及系统概念。,主要措施,四、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定期开展专题活动,进行教改和教学法研究,集体备课,采用统一的多媒体教学

9、课件,采用启发式、参与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等多种方式,克服由教师单向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学习的模式,有意识地启发学生的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重视网络教学平台的功能,提倡学生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主要措施,五、强化操作技能,培养应用人才 课程的设置突出“能力为主”的原则,体现先进性和实用性,使学生具备扎实的计算机操作技能、熟练的岗位知识、过硬的实践能力。规定本科生必须通过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并分院系对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合格率进行排名;同时学校定期对实训的效果进行检查和验收,成效与任课教师、实验指导教师的考评和薪酬挂钩。,主要措施,六、强化操作技能,培养应用人

10、才 把上机实验分为与理论教学同步交叉的课内实践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技能实训两个层次。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别编写了配套的上机实验指导书,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对每次实验给出不同的目标和要求,规定学生在预定时间内完成,由实验指导教师当场进行检查和考核。老师指导有目标,教学有动力;学生练习有方向,技能考核有标准。,主要措施,六、强化操作技能,培养应用人才 为解决指导教师人数少,难以及时解决上机出现的问题,特别选拔少数冒尖学生做义务辅导员,或以“助教”的身份参与实验教学,协助进行机房管理、维护和为学生答疑。每学期举行全校性的操作技能大赛。事实证明,这些措施调动了指导老师和学生的

11、技能训练的热情,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主要措施,六、强化操作技能,培养应用人才 为解决指导教师人数少,难以及时解决上机出现的问题,特别选拔少数冒尖学生做义务辅导员,或以“助教”的身份参与实验教学,协助进行机房管理、维护和为学生答疑。每学期举行全校性的操作技能大赛。事实证明,这些措施调动了指导老师和学生的技能训练的热情,保证实践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主要措施,七、改革考核模式,理论实践并重 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方式。现阶段主要采取上机考试与笔试相结合,两者并重:期末成绩的评定根据学生的平时上课情况、上机实验、期末考试的表现综合核定成绩。实现了教考分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鼓励学生参加计算

12、机等级考试和资格考试,为毕业之后的就业奠定基础。,主要措施,八、加强过程监管,提高教学质量 学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通过教学主管部门检查、教学督导随堂听课、同行评教、组织学生座谈、学生信息员收集意见等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避免教学的随意性。通过公开课教学、教学技能比赛、青年教师赛课等方式检验老师的授课水平。,主要措施,八、加强过程监管,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教师挂牌上课、学生全员评教制度。每学期进行两次网上评教,全体学生对教、学双方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增强了教师的责任心。教务处对评价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及时将结果反馈任课教师,并对教师的教学改进情况进行跟踪调查,促进教师持续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主要措施,按大学新生入学的基础和水平,分层次教学。 在条件成熟时逐步开放机房,为学生自由上机创造条件。 构建功能较为完善的网络教学平台。 建设多媒体教学机房。 实现无纸化考试。,未来设想,汇报结束 欢迎指正 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