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章 幼儿与教师,【知识收获】1.了解幼儿的特性;理会儿童观的演变历程和儿童的基本权利。2.了解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熟悉并掌握幼儿教师专业素养和专业成长的内涵。3.理解师幼互动的内涵、特征及模式。【技能提升】能形成从事幼儿教育必备的职业信念,正确处理师幼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具备一名合格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知识导图】,3-6岁儿童学习 与发展指南,第一节 幼 儿,一、幼儿的特性,二、儿童观的演变历程,(一)从观念的主体角度考察,儿童观的形态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种形态:,(二)从时间跨度上看,儿童观的大致可归结为以下三种:,三、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一)指南的基本理念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
2、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全面协调发展为核心,旨在引导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二)指南的基本内容 指南将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表4-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内容,如:健康与身体发展领域里的子领域之一是身体状况,此子领域的标准1为具有健康的体态,具体如下:,目标1 具有健康的体态,(三)实施指南应遵循的原则,四、幼儿
3、的基本权利,(一)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简称新儿纲)1.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2. 总目标3.突出特点,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儿童优先原则,保障儿童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缩小儿童发展的城乡区域差距,提升儿童福利水平,提高儿童整体素质,促进儿童健康、全面发展。,基本原则,总目标,从儿童的健康、教育、福利、社会环境和法律保护等五大领域提出了到2020年儿童发展应达到的目标,即:,突出特点,离异后孩子改姓遭父诉 法院:改姓名父母无权干涉,2007年北京市昌平区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关于孩子改姓
4、的案件:王先生于1993年3月登记结婚,生有一子;2002年4月经法院判决王先生与前妻离婚,孩子判归前妻抚养。后来,王先生发现前妻将孩子的姓名改变。王先生以前妻未与自己协商就擅自变更孩子的姓名为由,请求法院判决把孩子的姓名恢复到原来的名字。王先生的前妻则认为,孩子使用新的姓名已经一年多了,学籍、档案、老师和同学都已经熟悉现在的名字,如果变更对孩子不利。法院认为,姓名权是每一位公民的身份权。公民有使用、变更自己姓名以及保护自己的姓名不受侵犯的权利。王先生的孩子有变更自己姓名的权利,故判决驳回王先生的诉讼请求。 该案例体现了“儿童优先和儿童最大利益”的原则,并体现在国家的政策制定、立法、司法以及社
5、会生活中的主流化,有利于保障儿童权利的实现。,(二)幼儿的基本权利,第二节 幼儿教师,一、现代幼儿教师的多元化角色,二、幼儿教师职业的特点,三、幼儿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热爱、尊重和保护幼儿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条件之一。2. 热爱幼儿教育事业热爱教育事业是幼儿教师的基本道德准则,也是幼儿教师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条件,只有热爱幼儿教育事业,才会全身心投入到幼儿教育工作中。,(二)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一般来说,我们认为幼儿教师的知识结构应 该包括:,(三) 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四)幼儿教师的身心素质, 健康的身体是幼儿教师做好幼教工作的前提。
6、保教幼儿工作极其繁重复杂,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只有身体健康、充满激情的幼儿教师,才能够为幼儿提供有质量的教育活动。反之,如果教师的身体素质较差,精神状态欠佳,则幼儿班级的气氛也会沉闷而压抑。 优秀心理素质的幼儿教师,应该具备自信、乐观、开朗、热情、勤奋、自尊等品质,情绪稳定,善于自制,工作积极主动,师幼、幼幼之间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资料贴吧】,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2011)为促进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建设高素质幼儿园教师队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特制定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专业标准)。专业标准由基本理念、基本内容、实施建议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理念包括幼儿为本、师
7、德为先、能力为重、终身学习;基本内容包括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实施建议规定了各个教育主体的责任,包括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幼儿园教师教育的院校、幼儿园及幼儿园教师四部门。此处展示部分基本内容: (如下表),四、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幼儿教师的专业成长:指幼儿教师在个人的工作中,通过个人的努力和团体的合作,促使其教学品质和教育素养逐渐成熟的过程。教师专业成长的最佳方式是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在常态的教育环境之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继而获得专业成长。,(一)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历程,(二)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困境与影响因素,1.外在因素(1)社会对幼儿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低社会对幼儿教师
8、职业的专业属性和专业素养认识肤浅,幼儿教师职业的从业资格和技能水平要求不高。社会对教师职业的专业属性与专业素质的认识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也决定着教师职业的专业化程度。(2)幼儿园管理方面教师职称评定、晋级等,多数都是在规模较大的幼儿园内开展,且相对于小学教师职称的获得而言,幼儿教师获得职称评定的机会少且难;幼儿园对本园教师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要求比较低,对教师的专业特性、专业知识、能力和技能素质的关注力度不够大。,2.内在因素,(1)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主体性不强如幼儿教师对专业的内涵、标准认识模糊,对自己的职业性质和意义缺乏深刻的理性认识等(2)幼儿教师的职业信念不强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等问题影响着幼
9、儿教师的职业观、事业心和进取心等,如一些年轻教师把幼儿教师这一职业当作暂时性选择,认为幼儿教师职业本身的发展空间不大,一旦有了合适的职业他们立即离职,加之幼儿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处理各种问题,以至于身心疲惫,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影响了自身的职业信念。,(三)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途径,第三节 师幼关系,师幼互动是贯穿于幼儿一日生活中最核心的人际互动,它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发展自我、建构自我。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履行着教育者的职责,实现着幼儿园的教育功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教师应该:“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
10、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幼互动”。,一、教育活动中的教师和幼儿,幼儿园教育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幼儿的学共同构成的双边复合活动。在这种活动中,教师与幼儿进行不同性质的活动。其中:教师进行的是教育工作,是教育工作的主体;幼儿进行的是学习活动,是学习活动的主体。,二、师幼互动的内涵和结构,(二)师幼互动的内涵,广义:师幼互动既包括发生在托儿所教师与3岁前幼儿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36岁幼儿之间的互动。狭义:师幼互动专指发生在幼儿园的师幼互动,是指发生在幼儿园内部的,贯穿于幼儿一日活动中的教师与幼儿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行为及过程。在对这一概念的理解和把握上要特别注意以下三点:1
11、. 师幼互动是存在于教师和幼儿之间的一种人际互动。2. 师幼互动是一种交互性活动。3. 师幼互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阔,即包括师幼间的一切相互活动。,(三)师幼互动与师幼关系,“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互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而广义的师幼关系,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师幼双方通过交往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双边互动的关系系统;广义的师幼互动不仅是师幼双方交往和相互作用的过程,还应包括相互作用的背景、内容、机制和结果等。由此可见:师幼关系是师幼互动的结果,既成的师幼关系又是师幼互动发生的心理背景。 师幼互动是师幼关系的动态展示,师幼关系是师幼互动的静态表征。,(四)师幼互动的结构要素,1. 外显要
12、素师幼互动的外显要素是在幼儿与教师互动过程中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内容。,2.内隐要素,(1)场景界定任何师幼互动行为都是在一定的场景中发生的,同时场景又会对人的行为产生必然的影响。 (2)角色认知是指师幼互动的主体对自己及互动方在互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的认识与理解。 (3)行为期待行为期待是教师与幼儿对自己与对方在互动过程中行为所怀有的具体期望。,三、师幼互动的特征,四、师幼互动的模式分类,(一)根据教师发起互动时的行为对象,可分为师班互动、师组互动、师个互动三种类型(二)根据师幼行为的属性,将师幼互动类型划分为控制型、容许型、拒绝型、服从型四种类型(三)根据教师与幼儿在交往过程中对自己与对方角色
13、的认知,师幼互动是发生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还是发生在非教育者与教育者之间,将师幼互动分为倾斜模式和平行模式,图4-1 倾斜模式的师幼互动行为示意图,图4-2 平行模式的师幼互动行为示意图,五、建构积极、适宜的师幼互动,(一)创设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创设自由宽松的教育环境,主要从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营造积极的情感氛围两方面入手。 (二)师幼双方要善于关注对方,促进双向交流情感交流是在相互关注、相信、尊重的基础上,把自己的想法对对方进行表达,进行相互的交流。 (三)适时引导可以促进师幼双方有效的参与善于关注对方和双向交流是适宜的师幼互动的关键。 (四)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正确应对突发事件在师幼互动
14、过程中,教师应以一种开放性的心态,在处理偶发事件时,教师应控制情绪、冷静分析,因势利导。,【资料贴吧】,美国优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 美国全国教学专业标准委员会(NBPTS) 确定3-8 岁儿童教育优秀教师专业标准的哲学基础是五条核心的原则:教师要对学生及其学习负责;教师要精通他们所教的学科,并且知道如何将这些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 教师要组织、管理和监督学生的学习;教师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行系统的反思,并且能通过实践经验中的学习获得提高;教师要成为学习型组织中的成员。在这五条核心原则的基础上,NBPTS 制定了优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的具体内容。 (一)理解儿童(Understanding You
15、ng Children) (二)公正、公平与多元化(Equity,Fairness,and Diversity) (三)评估(Assessment) (四)促进儿童的发展与学习(Promoting Child Development and Learning) (五) 有关综合性课程的知识(Knowledge of Integrated Curriculum) (六) 促进儿童有意义学习的多种教学策略(Multiple Teaching Strategies for Meaningful Learning) (七) 家庭和社区伙伴关系(Family and Community Partners
16、hips) (八)专业合作伙伴(Professional Partnerships) (九)反思性实践(Reflective Practice),案例一:教师指导幼儿活动 活动名称:幼儿园的低碳生活自制再生纸 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废纸碎纸制作再生纸,清楚基本的制作过程。 2.学习与同伴友好地分工合作。 3.知道低碳生活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活动准备: 1.创设科学宫环境、各种废旧纸、蔡伦的故事flash、容器若干、过滤器、吹风机、搅拌机、烘干机。 2.幼儿尝试过在沙子上写字,用石头在地上写字。 活动重点:清楚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活动难点:筛纸浆的过程。,【案例展示】,活动过程:1.看fla
17、sh了解纸的发明者蔡伦级纸张制作过程 师:小朋友们刚才看了蔡伦是如何造纸的,这里有很多废旧纸,我们能不能像原来利用旧报纸那样,开动脑筋把他们变成有用的纸呢? 师幼一起复习、讨论再生纸的制作程序,提醒幼儿注意卫生,正确使用工具。 2.分组讨论如何进行分工合作 师:操作的时候,每一个步骤都要做的很仔细,是不是都需要专人来负责呢?你想负责哪一个步骤呢? 3.幼儿自由分组,确定负责的步骤,开始操作。,具体操作指导:(1)将废纸泡在水里,浸湿泡透,再运用搅拌机将湿纸打碎,制成纸浆。 (2)使用过滤器将纸浆篦好。 教师重点指导过滤纸浆的方法,要点在于轻摇、慢抬、快起。 师:看看你倒的纸浆是多一点好,还是少
18、一点好?如果纸浆在筛子上铺不平怎么办?如果想得到一张完整的再生纸,再抬起筛子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使用烘干机将篦好的纸烘干,或将纸自然晾干。 4.分组小结,重点总结分工合作的情况,引导幼儿总结再生纸的制作过程 师:刚才我们在造纸的时候,你负责的是哪一组呢?你认为你们组最难做的是哪一点?你们是怎么做的?你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完成你的工作呢?你们觉得哪一组做得更好?为什么? 5.讨论:在平日生活中,我们应怎么节约用纸,请幼儿举例说明。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寻找周围生活中可以再回收利用的物品。 2.用活动中制作出来的纸,进行主题绘画活动幼儿园的低碳生活。案例选自学前教育(幼教版),2010,(
19、10):35.,案例二: 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活动名称:科学活动:怎样打开核桃(大班) 活动目标:1.使用各种猜想能打开核桃的工具,感受多种工具打开核桃的过程。2.能用勾叉的符号进行记录,勾表示成功,叉表示不成功。3.在活动中能注意使用工具的安全。活动准备:教师与幼儿共同收集各种工具、盘子,毛巾,教师用记录表、 幼儿用记录表,生核桃若干。活动过程:1.教师出示核桃,引出问题,调动幼儿已有的经验教师:这是什么?你们以前吃过核桃吗?是怎样打开的?教师:今天我们就用一些工具来试着将核桃打开。 2.幼儿猜测、思考哪些工具能打开核桃,并记录自己的想法(1)师生共同观察工具,并与记录图上的工具对应。可以在此
20、环节帮助幼儿熟悉部分工具的名称。,(2)幼儿猜测、选择哪些工具可以打开核桃并记录。教师:请在6种工具中选择4种在记录表上打勾,进行记录。 (3)教师与幼儿分享想法,并在大记录表上做记录,重点是引发幼儿猜想工具使用方法。3.幼儿使用自己猜测能打开核桃的工具进行操作(1)师生讨论打开核桃的方法、需要注意的地方。如:两只手的分工,打开核桃将壳与肉分开放在相应的地方。(2)幼儿使用工具进行尝试并记录。教师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可以适当做一些记录。如使用工具的方式、安全性、记录的情况。 4.展示幼儿的记录,幼儿分享操作的发现教师:你使用了那种工具?成功了吗?你是怎样使用这种工具的? 5.出示核桃夹,与幼儿
21、共同探究,感知专业工具的便利。 6.引发新的话题:使用有些工具时,有的小朋友成功了,有的小朋友没有成功,为什么?其他还有一些工具能打开核桃吗?(出示一些其他工具)案例选自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4):35.,【实践活动】晨间活动快结束的时候,巧手坊里的几个孩子在完成了自己的制作后,在一起讨论谁做的最好,幼儿A说:“我做的小拎包最漂亮”,幼儿B说:“我贴的小狐狸好看”,幼儿C说:“你把小狐狸的尾巴剪坏了,我比你剪得好”争得不可开交。此时,老师正好走过去,孩子们立刻请老师做裁判,评评谁的作品最好。老师看了看,说:“你们今天都很认真,做得都挺棒的。”可是,孩子们在听完老师的评价后,虽然脸上挂着
22、笑,但是原先脸上的激情都不见了,有的还在小声嘀咕。很明显,孩子们不太满意这样的评价。请用本章所学知识分析此次师幼互动的质量,并提出相应的师幼互动策略。,【知识巩固】1.简析幼儿享有哪些基本权利。 2.幼儿教师职业有哪些特点,如何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我的微博,参考文献:,1刘晓东.儿童文化与儿童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 2蒙台梭利.蒙台梭利幼儿教育科学方法M.任代文主译校.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姚伟.儿童观及其时代性转换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马乔里J克斯特尔尼克.儿童社会性发展指南理论到实践M.邹晓燕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 5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2012) 6胡福贞.幼儿教师自我评价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7庞丽娟.教师与儿童发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8李生兰著.学前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9易凌云.美国优秀幼儿教师专业标准及其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 10冯茁,曲铁华.从PCK到PCKg: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