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苏联及东欧.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806218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联及东欧.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苏联及东欧.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苏联及东欧.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苏联及东欧.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苏联及东欧.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世界现代史:以十月革命为起点 1、三条主线: 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一战后、二战后) 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和经济(一战后、二战后) 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二战后) 2、三种世界格局的演变:一战后建立的世界格局二战后建立的世界格局苏联解体后的世界格局 3、两个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三次科技革命,第1课 俄国十月革命,二月革命,十月革命,回溯历史,16世纪中期,4.步入近代哪场改革使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1861年改革,5.俄国十月革命爆发时间?领导人?俄国走上什么道路?,1917年11月 列宁 社会主义道路,1.俄国何时发展成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2.17世纪沙俄侵

2、入我国黑龙江流域,康熙帝组织了两次自卫反击战是?1689年双方签定中俄第一个边界条约叫什么?,雅克萨之战,尼布楚条约,3.在哪次侵华战争中沙俄充当了帮凶的角色?它在此次战争前后共侵占我国多少领土?,第二次鸦片战争,150多万平方千米,二月革命,1 .背景: . 时间: . 结果: . 性质:,1917年3月,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一战给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十月革命,1.时间: 2.地点: 3.指挥部: 4.特征:5.结果:6.性质: 7.巩固措施: 8.意义:,1917年11月,斯莫尔尼宫,中心城市武装起

3、义,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 人民委员会.(主席是列宁),彼得格勒,迁都三年国内战争,列宁(布尔什维克党),俄国十月革命,时间:领导人:地点:结果:性质:意义:,1917年11月,列宁,彼得格勒,诞生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 俄,苏 联,(1922 1991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 诞生了第一个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人民的解放斗争 。,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国家,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

4、无产阶级革命,1917.11,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917.3,二月革命,结果,性质,时间,革命,教材经典材料解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1、中国最早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物及著作。 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2、中国近代史上哪些历史事件是十月革命直接影响下发生的? 五四运动、中共成立等,第2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济上:,实行新经济政策,时间,内容,作用,政治上:,成立苏联,时间,全称,加盟共和国,背景,第二课 对社会主义道路

5、的探索,1、新经济政策,时间:1921年3月,主要内容: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民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2、苏联成立,时间:1922年底.全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联盟成员,最初仅有4个加盟共和国 :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扩大到15个 。,列宁的探索,斯大林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经济上:,工业:,颁布新宪法,政治上:,农业:,实行第一和第二个五年计划,集体化,新宪法通过,时间:1936年,意义:它的制定标志着苏联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这一体制被称为“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的主要弊端 (评价),优先发展重工业,使农业和轻工业长期处于落后状态,

6、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片面强调产值和产量,造成了产品品种少,质量差,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损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经济发展粗放,经济效益低下,大量消耗和浪费了资源,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内容:宣布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列 宁,斯 大 林,经济:,于_年实行_政策,政治:,于_年底成立_,经济:,政治:,1928-1937先后完成_;并加快农业集体化的步伐。,1936年通过_,标志斯大林模式形成。,1921,新经济,1922,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新宪法,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两位伟人,列宁贡献,斯大林贡献,1、领导十月革命,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领导三年国内战争的胜

7、利,巩固了无产阶级政权。,3、实行新经济政策,时间,内容,作用,启示,1921年,允许多种经济并存,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根据国情进行制度创新,1、领导苏联完成两个五年计划(1928-1937年),4、成立苏联,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国防力量大为加强。,2、制定苏联新宪法(1936年),社会主义制度建立;斯大林模式形成,3、领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二战转折点),柏林战役,教材经典材料解读,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列宁 1、

8、材料中的办法指什么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 2、认识错误后,列宁实行了什么经济政策 新经济政策 3、从中,我们得出怎样的启示? 经济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制定适合国情的政策。,1917年3月,1917年11月,1918-1920年,1921年,1922年,1928年-1937年,1936年,二月革命,十月革命,三年国内战争,新经济政策,苏联成立,完成第一、第二个五年计划,颁布新宪法,以时间为线索梳理1、2课大事,第10课,苏联的改革与解体,开始: 年, 上台开始改革 原因:为革除 时期存在的弊端 措施: 结果:失败。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 模式,但并未根本改变高度集中的 体制。后社会矛盾突出,1964

9、年,赫鲁晓夫被迫 。,知识点1:赫鲁晓夫改革,斯大林,斯大林,政治经济,下台,1953,赫鲁晓夫,知识点:戈尔巴乔夫改革,开始: 年,戈尔巴乔夫上台 背景:苏联经济发展面临 , 内容:先重点进行 改革,无成效;后转为 改革 结果:出现 制,使国家 分散,分离趋势加剧,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1985,停滞,经济,政治,多党,权力,知识点:苏联解体,正式解体时间: 年 经过:1991年8月19日,苏联高级官员发动政变, 史称“ ”,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失去威望, 控制了时局。 1991年12月俄罗斯、白俄罗斯等国协定, 成立 ,不久苏联正式解体。 解体标志: 年 月 日,发表电视讲话,辞去苏联

10、总统职务。,1991,八一九事件,戈尔巴乔夫,叶利钦,独联体,1991,12,25,戈尔巴乔夫,苏联解体的实质:社会制度改变,苏联建立于1922年,解体于1991年底,共存在了69年,苏联解体影响,冷战结束标志: 美苏争霸结束两极格局结束,1.近现代以来改变俄国社会性质的三件大事,(1)俄国1861年改革(由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2)1917年十月革命(由资本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3)1991年苏联解体(由社会主义社会蜕变为资本主义社会),总结延伸,2.俄国的国家名称伴随着政权的更迭几经变换,你能否按顺序说一说?,沙俄,苏俄,苏联,俄罗斯,(16世纪中期1917),(191

11、71922),(19221991),(1991年后),“沙俄”、“苏俄”、“苏联”,1917年,1922年,1991年,十月革命 二月革命,苏联成立,苏联解体,沙俄,苏俄,苏 联,两个政权并存,69年,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zxxk,第11课 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与演变,一、匈牙利改革 1、背景:_模式严重阻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建设。 2、措施 (1)政治上:改善党的领导,发扬_,健全法制。 (2)经济上:优先发展_和_;取消对合作社和国营农场的指令性计划;进行工业_的改革。,斯大林,社会主义民主,农业,轻工业,管理体制,二、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改革(布拉格之春)被_镇压。 三

12、、东欧剧变 1、背景 (1)20世纪_年代,东欧各国经济形势困难。 (2)经济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 (3)_放松了对东欧国家的控制。 2、时间:1989年下半年开始,苏联,80,苏联,3、结果: (1)东欧各国_纷纷丧失政权。 (2)各国_发生了变化。 (3)国家版图的变化:_一分为五;_ 一分为二;_与联邦德国合并,实现了统一。,执政党,社会制度,南斯拉夫,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东欧剧变的根本原因是:高度集中的经济 管理体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东欧剧变对我们有哪些启示?,坚持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独立自主的内外政策;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3、,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实行依法治国;加强执政党建设,维护党的领导地位;等等。,zxxk,选一选,1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2人类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是( ),A六月革命 B巴黎公社,C十月革命 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D,C,反馈练习,3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总指挥部设在( ),A斯莫尔尼宫 B冬宫,C夏宫 D克林姆林宫,4苏联这一名称始于( ),A1921年 B1922年,C1925年

14、 D1927年,5苏联第一、二个五年计划,主要力量和资金用于( ),A农业 B轻工业,C能源和交通运输业 D重工业,A,B,D,6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 ),A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B无产阶级专政国家,C人民民主专政国家 D民主社会主义国家,7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是 ( ),A斯大林成为苏联领袖 B工业化基本实现,C农业集体化基本完成 D苏联新宪法颁布,8“斯大林模式”的积极作用中不包括(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发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加强国防力量 D权力高度集中,D,A,B,9苏联的改革步伐开始于以下哪一领导人时期( ),A列宁 B斯大林,C赫鲁晓夫 D戈尔巴乔夫,10对赫鲁晓夫改革

15、评述不正确的选项是( ),A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式,B 改革并未根本改变苏联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C 进入60年代,改革带来的各种矛盾日益突出,D 改革使苏联由一党制变为多党制,D,C,11下列有关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后发生的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 苏联进行政治改革 苏联进行经济改革 “八一九事件” 苏联完全解体,A B,C D,12关于戈尔巴乔夫改革叙述正确的是( ),改革开始于80年代 先以经济改革为重点后以政治改革为重点 使苏联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 导致苏联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A B C D,C,D,13苏联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民族矛盾尖

16、锐 B外国武装干涉,C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使整个国内局势失控,D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阻碍生产力和发展,14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A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推行的错误路线和政策,B民族矛盾尖锐,C叶利钦的长期反动活动,D苏联政治经济体制僵化阻碍生产力和发展,D,C,1.苏联的缔造者是_。 2.领导苏联取得二战胜利的是 _。 3.首先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的是_。 4.苏联最后一个领导人是_ 。 5.历史上的苏联存在了_年。,填一填:,列 宁,斯大林,赫鲁晓夫,戈尔巴乔夫,69,连一连,材料一 农奴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材料二 没收地主和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请回答:,1.材料一出自沙俄哪次改革?这次改革在俄国历史上有什么作用?,2.材料二出自苏俄什么文件?,材料解析题,1861年改革,有利于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土地法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