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语文必修 4 第 5 课苏轼词两首导学案(第一课时 念奴娇)【课标定向】学习目标: 1理解词中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抒情相结合的写法。2了解作者渴望为国效力的思想与壮志未酬的苦闷,正确理解“人生如梦”的思想情绪 的思想情绪。提示与建议:理解词中所写的景物、吟咏的历史、抒发的感情。【互动探究】背景知识扫瞄1作者简介:苏轼(1037 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山人。是著名的文学家,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他学识渊博,多才多艺,在书法、绘画、诗词、散文各方面都有很高造诣。他的书法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合称“宋四家”;善画竹木怪石,其画论,书论也有卓见。是北宋继欧阳修之后的文坛领袖
2、,散文与欧阳修齐名;诗歌与黄庭坚齐名;他的词气势磅礴,风格豪放,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 ,共为豪放派词人。2苏轼在黄州生活概况苏轼出狱后被派往黄州,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其实要受地方官员的监管,形同囚犯。为了排遣内心郁闷,他在住地临皋东面的山坡上盖了房子,取名“雪堂”,自号东坡居士。苏轼游赤鼻矶,据前后赤壁赋所记,共有两次,都在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 年)这一年里。这首词大概是这期间写的。当时他已 45 岁,所以词中有“早生华发”一语。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千堆( )雪 羽扇纶( )巾 伦( )理樯橹( ) 早生华发( ) 还酹(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千古风流人物
3、(2)樯橹灰飞烟灭 (3)早生华发 (4)一尊还酹江月 3.名句默写(1)大江东去, , 。(2) , ,卷起千堆雪。(3)遥想 , ,。谈笑间, 。(4)人生如梦, 。文本精要探究1.朗读这首词听录音或老师范读,根据诵读指导,划出节拍,按范读提示标出韵脚,反复朗读,然后试着背诵。2.题为“赤壁怀古”,上阕写了哪些赤壁景观?你认为哪几句写得好?好在何处?3.“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描绘出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句中的动词有什么巧妙之处?4.读下阕,捕捉有关描写周瑜的语句,思考:词中周瑜的形象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插进“小乔初嫁了”一句?在对周瑜形象的刻画中,作者寄寓了什么感情?5.“故国神游,
4、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这几句的主语到底是谁?“笑我”什么?为什么“早生华发”?6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句话,一种理解是此时苏轼善于自我解脱,自解自慰,比较达观;一种理解是此时的苏轼有些消沉,愤懑无法排解,只好寄情山水。你认为呢?试着写出自己的见解。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1.为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浪淘尽 纶巾 华发 酹酒 A. to ln f li B. to ln f li C. to gun f liD. to gun f li2.下列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浪涛尽 惊淘拍岸 堆积 故国神游B人道是 羽扇纶巾 樯橹 谈笑风生C念奴骄 雄姿英发 酒樽 怀瑾握
5、愉 D赤鼻玑 灰飞烟灭 还酹 无与伦比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第十八届全国书博会在郑州举行,广东参展的出版物至少有 4500种以上,其中 王蒙自传 、我在央视等一批精品各受读者青睐。B叶永烈编著的天文知识 ,丰富而系统地介绍了浩瀚太空里星球演变、星云飘移的科学原理,为我们展现了宇宙中一幅幅美妙的图画。C我们必须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坚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努力把广州建设成为和谐社会的首善之区。D如今,拉萨市堆龙德庆县“高原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出产的草莓、土豆、豌豆尖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4.“樯橹灰飞烟灭” 句中的“樯橹”借代水军
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为借代用法的是( )A. 终岁不闻丝竹声 B. 举酒欲饮无管弦 C. 足下蹑丝履 D. 君当作磐石5.对念奴娇赤壁怀古分析不当的是( )A词的开篇从滚滚东流的长江入手,把大江与千古风流人物联系起来,布置了一个极为广阔而悠久的空间和时间背景。B词的上阕重在写景,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缩短到三国时代的豪杰身上。C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一句抓住了火攻水战的特点,集中概括了这次战争胜利的过程。D这首词从总的方而来看,气势磅礴,格调雄浑,清丽自然。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句衔接最恰当的一句是( )以苏东坡之才,治国 经邦都会有独特的建 树,他任杭州太守期间的政
7、绩就是明证。可是,他毕竟太富于诗人气质了,禁不住 ,结果总是得罪人。他的诗名冠绝 一时,流芳百世,但他的五尺之躯 , 。他都照例不受欢迎。不平则鸣,有感便 发 有感便发,不平则鸣 却容不了当权派 却不见容于当权派 无论同党秉政, 还是政敌当道 无论政敌当道,还是同党秉政A B. C. D. 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 78题。鹧鸪天 苏轼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 红蕖 细细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注】这首词是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红蕖红荷花的别名。7.词的上片写景。你认为这首词写景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请就
8、其中一个方面作简要分析。8.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三、语言运用9下面的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只排序号。发思古之幽情不约而同地都把长江奔流视为历史变化的象征永恒地流动而一去不复返苏轼和辛弃疾面对浩瀚的长江这就是河流与历史的共同点分别吟出“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千古 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 长江滚滚流”的著名诗句恰当的语序是 10.围绕“快乐无价”这一中心扩展语句。要求:扩展仅限一句话。要体现对“快乐无价”的辩证认识。在 6080 字之间。拓展迁移荐读妙悟老马苏轼黄州叶子从树上飘落,带着不一般的希冀。有人说,这叫“ 落叶 归根
9、” 。它们那么坦然地接受了死亡。透过那种安静和坦然,我看到了黄州的苏轼,也 见到了苏轼的黄州。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总觉得马致远的这首曲是专写黄州的苏轼的。在我的脑海里常有这样一段画面:苏轼牵着那匹与他相依为命的瘦马,他的周围是一片萧萦、落寞,还有夕阳投下的一片金黄。他拍拍马头,说:“ 老伙计,我 们俩该上路了。”于是,老马载着苏轼 奔向黄州,也奔向了不可预知的前程,还有命运。不知是不是每个才气卓绝的人都会遭到一些灾难。屈原投江,王勃夭折,接下来是 该轮到苏轼了。在刚发生“乌台诗 案” 时, 苏轼并没有太多的焦 虑和惶恐,他不相信,一首诗可以动摇
10、他在朝延的地位,更不相信他的朋友会袖手旁观。朋友 们是没有袖手旁观,他 们将苏轼 写给他们的诗一首首从 记忆的尘埃里搬出来。那些词句被仔细推敲,然后牵强附会地得出苏轼的罪名。他知道,再深厚的情谊也经不起如此的推敲。于是,他认命苏轼,那么孤零零地 骑在马背上。马儿驼着他,走得很慢,很沉重,很艰难,一步步都 踩进了苏轼的心里。苏轼是从一个世界走向另一个世界。他像是一片叶子一样缩在黄州,依附在一个被人忘 记的角落。他多希望,有个人可以寄封信给他,告诉他,要撑下去,告诉他,他是一个值得深交的朋友。遗憾的是,苏轼 的这个愿望无法 实现了,它太奢侈了。苏轼终于按捺不住了。他给沈括写了封信,掐着手指头,等待
11、回信的日子。但黄州似乎是一个不存在的世界。他始终只能对瘦马说话 ,始 终只能弹琴给自己听。苏轼骑着马,任马漫无目的地走。他知道,反正,他是走不出黄州的。马儿停下了, 苏轼睁眼一看,是赤壁。他跃下马,颤颤巍巍地走向一叶扁舟,缓缓地划向 诸葛武侯曾留下音容笑貌的地方。苏轼的手滑 过一块块凹凸不平的石壁,那么轻 ,生怕弄疼了它,更怕弄疼了自己的心。他望着老马,老 马也望着他。目光与目光之间交融的是相知。似乎从那一刻起,苏轼找到了另一种活法。在他笔下跳跃的不是寄出便杳无音讯的书信,而是一行行、一串串豪放的文字。他将自己满腔热情,甚至生命全部注入到他的词中。似乎从那一刻开始,黄州有了 苏轼的味道。 苏轼
12、用心赋予黄州以一种文化内涵, 这种内涵可以在文人志士心中不断地流传、流传似乎从那一刻起,他那么坚定地忘掉了子由,忘掉了小妹,将自己投入新一轮的生命。于是,很多很多的字从他笔间 涌出。于是,很多很多的人吟着“大江东去,浪淘尽”于是,很多很多年后的今天,我依稀可以从叶子里感知苏轼的诗、苏轼的词和苏轼 的寂寞。采英撷趣【精彩片段赏读】痛苦出诗人,愤怒出杰作。韩愈云:欢愉之词难工,愁苦之音易妙。欧阳修:人穷后而言易工。赵翼:政治不幸文学幸,写到沧桑句便工。 正是贬谪,到杭州 苏轼绣口吐出了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 抹总相宜 ”;正是贬谪,到湖州苏轼绣口吐出了“ 人有悲 欢 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
13、难全”;正是流放,到密州苏轼绣口吐出了 “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 正是流放,到儋州 苏轼绣口吐出了“ 竹杖芒鞋 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流放,好一个流放,流放中苏轼笑出了千古绝唱;贬谪,好一个贬谪,贬谪中苏轼笑出了万种 风流。 第 5 课 苏轼词两首(第二课时 定风波)【课标定向】学习目标: 1.品读关键语句,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体会诗歌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感受词人的形象,体会作者豁达的胸怀和作品旷达的意境。 提示与建议:从词句入手,理解作者感情,进而感受词人的形象,把握作品的思想。【互动探究】背景知识扫瞄1.谪居黄州的背景:王安石变法时,苏轼因不满新法中某些政策及
14、其执行中的流弊,写过一些批评和讽刺性的诗文,被有些人将他以“谤讪新政”之罪弹劾入狱,这就是有名的“乌台诗案”。结果 20多人受到牵连,苏轼差点被杀,最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在那里偏居荒野,躬耕自乐。1082年的春天,诗人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购买田地。2.解读小序,了解背景。 小序里面交代了哪些信息? 时间 地点 天气 人物 缘由 基础知识积累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已而遂( )晴 吟啸( ) 任( )平生料峭( ) 萧瑟( ) 蓑( )衣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雨具先去 (2)已而遂晴 (3)何妨吟啸且徐行 (4)料峭春风吹酒醒 (5)回首向来萧瑟处 3.一词多义故国神游 故作此 君安与
15、项伯有故 广故数言欲亡 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文本精要探究一、朗读全词,整体感知1朗读指导:节奏划分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 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朗读本词,要读准字音、读出感情、读出节奏二、品读诗句,把握思想1. 读本词的第一句,开头“莫听”“何妨”两个词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第二句中“竹杖芒鞋”是闲人步行所用,而“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结合背景思考“竹杖芒鞋轻胜马”中“轻”字有何含义?3.“一蓑烟雨任平生”中“蓑”和“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4. 读语句:“
16、回首向来萧洒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词人“回首”的是什么?“风雨”又有什么含义? 三、感受词人形象1.风雨中的苏东坡会有怎样的表情?他是个怎样的人?试结合上片内容分析。2.雨过酒醒后的苏东坡是个怎样的人? 3.如何理解定风波所抒发的感情?4.再读全文,理清思路,背诵全词。自我测评 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天遂(su)人愿 衰弱 蓑(su)衣B任(rn)先生 料俏 悄(qio)然C任(rn)重道远 何防 帩(qio)头 D登高长啸(xio) 风雨潇潇 萧瑟(s)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 )A.南京的首场古董挂表拍卖会结果差强人意,
17、美国收藏家协会会员项明华收藏的 23款古董挂表昨天仅仅拍出了一块华生 1906年产的银壳钻挂表以底价 1300元拍出。B.姚明本赛季不仅能内线强打得分,而且也能外线投篮命中,表现近乎完美。他能取得今天的成功,并不是一挥而就的,而是与他过去几个赛季的努力分不开的。C.为提高公路建设质量,省交通厅去年 11月专门出台河南省公路建设从业单位业绩信誉动态管理暂行办法,旨在用“阳光作业”遏制“暗箱操作”。D.著名学者吴组缃教授生前说过,红楼梦的思想艺术成就被人们认识到的只是表里山河,藏在水下的更多。“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9月 22日,国家质检总局进出口食品安全局负责人就有关媒体报道
18、中国输日“毒大米”接受了记者的采访。B.三鹿问题奶粉事件将对整个乳制品行业产生重大影响,除了短期内相关企业利益受损外,这一行业的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供应链等都将发生变化。C.政府有关部门将今年物价涨幅的控制目标设在约 4.8%左右,这个指标创下近五年来年度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调控目标的新高。D.当今世界,自主知识产权所占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科学发展水平的标志,而科学技术进步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4 “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三父子”指的是( )A曹操 曹丕 曹植 B苏洵 苏轼 苏辙C班彪 班固 班超 D杜甫 杜牧 杜旬鹤5. 对定风波这首词中语句的解说,不恰当
19、的一项是( )A. 词小序中的“狼狈”是说在雨中感到窘迫、难堪, “不觉”指不在乎。B. 首句中的“莫听”意思是不用管;“吟啸”的意思是放声长啸。C. “一蓑烟雨”一句是说自己对披蓑衣、冒风雨的生活,向来处之泰然。D. “山头斜照”一句是说云开雨霖,落日有情,脉脉斜辉,映照我身。6. 对定风波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词的上阙写雨中情形,诗人不理会那穿林打叶之声,吟啸徐行,无一丝慌乱之意,与小序中的“ 同行皆狼狈” 形成鲜明对照。B. 词末句的“ 归去” 取自陶渊明的“ 归去来兮”,照应上阙的“一蓑烟雨 ”句,表达了诗人摆脱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归隐田园的决心。C. 全词从叙事到抒情,以表达
20、感受、见解到体现诗人的襟怀、个性,都紧密关系着途中遇雨一事。D. 诗人以曲笔抒写胸臆,把日常生活的形象和深邃的生活哲理,有机地融合统一在一起,读来令人深受启迪。二、阅读理解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 79题。江城子湖上与张先同赋,时闻弹筝 苏轼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 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谴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 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7.开头三句写景,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8.上片运用多种手法描写弹筝女,请择其一种作具体分析。9.下片重在写音乐,最后三小句诗意味深长,试作简要评析。三、语言运用10下面两处横线上填
21、入适当的语句,使与前后语句顺畅连接,构成对前面语句的总结。在我们悠久的人文历史上,潇洒的高人雅士不可 胜数。他们 的潇洒各有千秋。有庄子“ 鲲鹏展翅万里”的潇洒,有曹孟德 “酾酒临江,横槊赋诗”的潇洒, ;有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潇洒他们的潇洒 ,早已超越了表面的行为举止。11.下面的图表反映了学习过程中练习的次数与学习成绩的关系,请把它所表示的内容用文字表达出来。 拓展迁移荐读妙悟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苏轼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 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 应不识, 尘满 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 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
22、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注释】 这是一首悼亡词。作者结合自己十年来政治生涯中的不幸遭遇和无限感慨,形象地反映出对亡妻永难忘怀的真挚情感和深沉的忆念。【译文】两人一生一死,隔绝十年,音讯渺茫。不思念吧,但本来难忘。妻子的孤坟远在千里,没有地方与她交谈凄凉的景况。即使相逢也料想不会认识, 因为我四处奔波,灰尘满面,鬓发如霜。晚上忽然在隐约的梦境中回到了家乡,只见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妆。两人互相望着,没有言语,只有泪千行。料想年年断肠的地方,晚上明月照耀着长着小松树的坟山。采英撷趣苏轼与王弗 苏轼的结发之妻叫王弗,四川眉州青神人,年轻貌美,知书达礼,16 岁嫁给苏轼。她堪称苏轼的得力助手,有 “幕
23、后听言”的故事。苏轼为人旷达,待人接物相 对疏忽,于是王弗便在屏风后静听,并将自己的建议告知于 苏轼。王弗与 苏轼生活了十一年之后病逝。苏轼依父 亲苏洵言“于汝母坟茔旁葬之”,并在埋葬王弗的山头亲手种植了三万株松树以寄哀思。又 过了十年,苏轼为王弗写下了被誉为悼亡词千古第一的江城子记梦。 【片段赏析】 苦难常常使卑微的人萎靡沉沦,迷失自我,却无法让高 贵之躯低头,反而愈见其高贵。苏轼在汹涌的寂寞里咀嚼苦难,他不会学屈原以死亡鉴证生命的高贵,也没有像李白那 样纵情山水,及时行乐。他在春种秋收的艰难岁 月中享受田园生活的清贫、恬淡,心灵也渐渐回归于淡泊清静。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 怕?一蓑烟雨任平
24、生。” 好一个“一蓑烟雨任平生” !真不愧为一代文豪,在苦难面前能泰然平和如苏轼者能有几人?苏轼做到了,他把苦难当作沙砾,让身心经受刻骨 铭心的磨砺之时,明媚了自己。或许 ,是苦 难成就了 苏轼,正因如此,苦难也因之有了温度。第六课 辛弃疾词两首(永遇乐)参考答案基础知识积累【友情提示】这部分内容可以作为学生预习时使用,在课堂上让学生朗读或板演。1.du gun ln qingl f li2.(1)(2)代指曹操的水军(3)花白的头发(4)将酒洒在地上,以示凭吊。3.(见课本)文本精要探究1.物、壁、雪、杰、发、灭、发、月。【友情提示】学生自主分析,言之成理即可。注意引导学生从分析描写景物的动
25、词、形容词入手,抓住景物特点,分析意境。2. 、大江、故垒、乱石、惊涛;例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一句,“大江东去”写了赤壁之战的衬景,本句泛写作者凭高远眺,所见所感,浓缩了浩瀚的时空,把江水、浪花、千古风流人物融成一片,创造了一个旷远、深沉的意境,为“周郎”出场造成声势。3.乱石壁立,高耸入云,怒涛澎湃,雪浪千迭。先写江岸,后写江水。既正面描写赤壁江山胜景,又勾勒古战场景象,可谓有声有色。诗人采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用惊天地之笔,泣鬼神之墨,极尽描摹之能事。“穿”写出山崖高耸入云的动势;“拍”写出了江涛的力度,拍击江岸,澎湃有声;”卷”写出了波涛力量之浩大,展示了一幅阔大的
26、雪浪图。 【友情提示】品读具体词句,从分析作者塑造的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把握作者感情。4.小乔初嫁了-英雄美人两相欢 雄姿英发- 威武英俊,气宇不群 羽扇纶巾-儒雅风流,潇洒倜傥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指挥若定,战功卓著 结论:周瑜儒将风流,从容洒脱,指挥若定。 以美人衬托英雄,插写小乔突出周瑜少年英雄、气宇非凡。 诗人赞颂周瑜非凡的胆略,意在抒发自己年将半百而功业无成的感慨,渴望像周瑜一样被信任。 【友情提示】引导学生组织讨论,加深对词的理解,言之成理即可。5.“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对这几句的理解历来众说纷纭,有些人认为主语是周瑜,因为它是承接上文的,是词人想象周瑜心恋旧地,神游古
27、战场,与词人相遇,笑话他功业未成而华发早生。有些人认为主语是苏轼,是苏轼自己神游故国,自己笑自己自作多情,使得华发早生。 “笑我”多愁善感 ,被排挤、不得志、仕途蹭蹬,功业无成 ;感慨自己年华渐老,猛志成空,惆怅失意而早生华发。小结:全词景、史、情浑然一体,读来惊心动魄,读来气势磅礴,读来慷慨激昂。6.参考: 自解自慰,达观向上。 心境苍凉、志意消沉,人之常情。 自我测评一、1.C 2.B(A 涛与淘对调 C 骄 娇 愉瑜 D 玑矶) 3.D(A.不合逻辑, “至少”与“以上”应删去一个。B.搭配不当, “丰富”不能修饰“介绍” ,可改为“全面” 。C.成分残缺,缺介宾结构中的介词“以” ,应
28、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之前加“以”。 )4.A 5. D(清丽自然有误)6. C (“有感便发”较“不平则鸣”更零散些更小些,先感后鸣;主语是五尺之躯,并且空格后是“他都照例不受欢迎”所以选被动句“却不见容于当权派”;第三空,“无论”是讲条件的,并跟“都”联系,应是先敌后党。)二、7.开放性题目,只要能够从一个方面简要分析,有理有据则可。示例:描写景物生动活泼,层次分明。先由远到近:远景(“林断” “山明”),描写远处的树林尽头,高山清晰可见;近景(“竹隐墙” “乱蝉” “衰草”),描写翠竹遮隐着墙,墙外小池塘旁长满枯草,蝉声四起。再由上而下地写景:上写白鸟在空中翻飞,下写红荷映水,散发着幽微
29、的清香。写景动静结合,形象逼真。词中写“林” “竹”“山”是静景,但用了动词和形容词“断” “明”“隐” ,使这些静景顿时栩栩如生;写动景“乱蝉”“翻空白鸟” ,形象活泼。动静结合,生动地描写出一幅夏末秋初美丽的图景。写景有声、有色、有香,相映成趣。 “乱蝉”描写雨后蝉的呜叫;“翻空白鸟”与“照水红蕖”红白相映,色彩鲜明;“细细香”写出荷花散发出的淡淡清香。(此外,还可以从炼字、修辞、寓情于景等方面去分析,只要有理有据则可)8.词中的景物都是“昨夜三更雨”后作者乘凉爽出游时的所见所闻,从表面看,这两句似乎是作者感谢天公的深情厚意,使得自己度过了凉爽的一天。其实从“又” 、 “浮生”等词语中隐隐
30、可见作者被贬黄州后无所事事,得过且过,日复一日消磨岁月的无可奈何的失意情绪。三、9.10快乐无价。快乐是人心理情绪中的黄金,有利于身心健康,有助于成就事业;然而,快乐应有度,不说乐极生悲,纵欢致祸,就是完整的人生,也该是“五味俱全”的啊!第五课 苏轼词两首(第二课时 定风波)基础知识积累(1)时间:三月七日宋神宗元丰五年,是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2)地点:沙湖道中 (3)天气:雨,晴。 (4)人物:雨具,同行,余 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 狼狈,进退都感到困难。 独,风雨无惧,特立独行。 (5)故,交代写作缘由。【友情提示】这部分内容可以在课堂上让学生对照注释读完词文后用来检查学生
31、的识记效果。1.su yn xio rn qio xio s su2.(1) 雨具,借代,拿这雨伞的仆人。(2)不久,过一会儿;于是,就(3)吟咏长啸(4)形容微寒(5)刚才 3.旧的;所以;交情,交往;故意,特意;缘故,原因;旧的,以前的文本精要探究二、 【友情提示】注意引导学生抓取关键词语,反复品读,从而整体把握作者的感情。1.“莫听”表现了作者在风雨面前毫不在乎的态度,从而反映出作者旷达的处世情怀;“何妨”写出作者在风雨中还要吟咏着诗句悠然信步,表现了作者面对自然风雨和生活厄运的坦然。2.竹杖芒鞋诚然是轻的,轻巧、轻便,然而在风雨中行路用它,拖泥带水的,比起骑马的便捷来又差远了,那么“轻
32、“字的另一层含义,应该是”无官一身轻“的意思。3.“蓑”本指蓑衣,这里是说以一件蓑衣抵挡自然界和人生旅途的凄风苦雨,强调不借助外力的保护,依靠自己走过艰难旅程。 “任”有任凭、无所畏惧、顺其自然的意思。4. 表层含义是回头看狂风大作,骤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含义是无论人生遭遇多少苦难,只要坦然面对,一切苦难都会成为过去。 这是一语双关的手法,以曲笔直抒胸臆,从生活小事件中见出人生大哲理。这也是我们这首词写法上最大的特色以小见大。 三、【友情提示】从分析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方面入手感受词人的形象。1. 从“莫听”“何妨”等词眼可以看出作者积极面对困难挫折的态度 “竹杖芒鞋
33、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 又体现了作者安贫乐道的精神。总之,“醉”东坡是一位笑对人生风雨的达者2.从“斜照”“迎”等词句,可以看出风雨过后,必将迎来人生的希望;而“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能看出作者回首往事,人生顺逆心中已无分别所以“醒”东坡又是一位堪破人生晴雨的智者。3.野外出游,忽然遇雨,一般人都会慌张避雨,而词人却用平静的口气劝导道:“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在风雨中漫步徐行,吟诗长啸,的确是一种不为环境所左右的自得境界。手持竹杖,脚踏草鞋,远比官服车骑来得轻捷、自在,已是“竹杖芒鞋”的装束,谁还会害怕失去什么?“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在词人眼中呈现的,已经不是
34、自然界的这场短暂变故,而是人生旅途中的大风雨。这一句,充满艺术的张力,一下拓宽了全词的境界。苏轼一生坎坷,屡经政治风雨洗礼,但是这也磨练了他的顽强意志,面对风雨,不惊恐,不逃避,不哀伤,泰然处之,潇洒从容,这才是苏轼最具魅力的人格光辉。词的下片写雨过天晴后的心理感受。刚才还是风雨大作,转瞬间,“山头斜照却相迎”,人生的晴雨一如自然界的变化,反复无常,如何面对这样的现实呢?词人给出了自己的答案:“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他回首走过的风雨历程时,竟达到了一种宠辱偕忘、超乎物外的旷达人生境界。自我测评1.D(A.su B.rn 俏峭 C.防妨)2.C(本题重点考查考生正确辨析词语特
35、别是成语的能力。“暗箱操作”指利用职权暗地里办事,多指不公正、不合法的。A“差强人意”指大体上使人满意,与句意不符。B“一挥而就”多形容文思敏捷,笔法娴熟。此处应为“一蹴而就”。D“表里山河”形容进可攻,退可守的险要地势。此处应为“冰山一角”,即指事物暴露出来的部分。)3.B(A“报导中国输日毒大米”缺宾语。 C“约 4.8%左右”重复。D“与否是国家富强的标志”二对一。)4.B 5. B (“吟啸”是指“吟咏、吟诗”,既指低吟,又指长啸。)6. B(并没有归隐田园的决心。)二、7.写美丽的山色湖光是为人物设置背景,使人物与自然景物相映成趣味。或:写山色湖光为人物出场交代背景,以景的美丽衬托人
36、的美丽。8.比喻、双关“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 ,写花的美丽轻盈,其实是借出水芙蓉比喻弹筝的美人,一语双关;衬托“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将白鹭人格化,或许是因为仰慕美人,或许是因为音乐动听而停息,以此衬托弹筝女的美丽或音乐的美妙。(答案只要合情合理即可,不必拘泥于文字。)9.最后三小句采用欲擒故纵的手法,未正面写人、写音乐,反而写曲终人散,只见青翠的山峰仍静静地立在湖边,仿佛那哀怨的音乐仍荡漾在山水之间,萦绕在人的心头,言有尽而意无穷。(要扣信音乐评论,点到“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意。10有李太白“天生我才必有用”的潇洒(或“有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潇洒”带着鲜明的时代印记,显露了非凡的个性。11学习成绩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呈上升总趋势,尤其是在学习初期更为明显,当练习增加到一定量后,学习成绩会反复出现“停止上升停止上升”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