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浅谈税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801065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税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谈税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浅谈税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浅谈税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浅谈税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浅谈税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税务风险是税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履行执法、管理、服务等职责过程中,对国家、纳税人、税务机关和税务干部的合法正当权益带来损失的可能性。这些风险,对外影响税收职能有效履行乃至经济社会和谐稳定,对内影响干部依法行政与廉洁从税。税务风险主要源自税务系统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一、从内部看,主要是权力行使不当导致的税收执法和行政管理风险。主要源自三个层面:(1)主观思想。有的干部法纪观念淡薄,责任心不强,在行使权力时放弃原则和法律底线,导致为税不廉等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2)制度规则。有的监督制约机制不完善,尤其对基层税收管理员的监督制约不足;有的政务公开不到位,执法管理不透明,纳税

2、人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得不到有效保障。 (3)执行操作。有的干部依法行政意识和能力不强,执法管理中凭习惯和经验行事,程序手续不规范、不严谨;有的干部有纪律不遵守,有制度不执行,存在权力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二、从外部看,主要是纳税人不遵从税法导致的税收流失风险。可以分为三类:(1)故意性不遵从。主观上故意不愿纳税,甚至想方设法偷逃税款,拉拢腐蚀税务干部。这部分人数量虽少,但风险最大,需要严厉打击、重点防范。 (2)选择性不遵从。主观上存在侥幸心理,征管严就趋向遵从,征管松就趋向不遵从。目前这部分人数量众多,需要加强风险管理,约束其趋向遵从。 (3)过失性不遵从。主观上愿意纳税,但由于不了

3、解政策、核算错误等过失性因素少缴税收,这部分人数量虽然较少,但也导致了一定程度的税收流失。三、地方政府对税收工作的干涉所导致的执法风险。在当前各地都在努力发展经济的大环境下,部分基层地方政府把依法治税同发展地方经济对立起来。为了招商引资,搞活地方经济,私自出台各种税收优惠政策,干预税收执法,然而出现问题以后还要税务机关承担责任。另外,税收立法与我国法律体系之间仍存在不协调,使税法与其他法律法规的衔接不通畅,造成相关部门协税护税意识不强,影响了税法的实施效力,容易形成执法风险。还有,随着法律的逐步普及,公民、法人依法维权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使税收执法风险的变数更大。有效控制和防范各类税务风险

4、,更好地服务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税收的大局,是新时期税务部门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一、规范执法行为,降低行政类风险。所谓行政类风险是指依据税收征管法、 行政处罚法、 行政复议法、 行政诉讼法、 国家赔偿法等各项行政法律、法规,税收管理员因实施税收行政执法行为而引起的税收行政复议撤消、税收行政诉讼败诉、税收行政赔偿等不良后果及影响的风险。主要表现为:一是税收具体行政行为程序违法。如未按规定出示税收检查证,未按规定履行告知义务等等。二是引用法律法规不准确。如税收处理决定书、 税收处罚决定书作出的决定引用的条款不明晰,定性不准确。三是税收机关设置的称谓和职能上的多变性和不规范性,影响了的执法刚性。尤其是

5、对执法主体资格的确认也包括对执法权限的确认。四是对税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理解上有偏差,执法质量不高等。如制作税收执法文书不严谨、不规范,使用文书或引用法律条文错误;在进行纳税检查或送达税收文书时,未两人以上同行并出示税收检查证明;不征或少征税款,徇私出售发票等。都是不规范的执法行为。 税收征管法第九条规定:税收机关应当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提高税收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税收机关、税收人员必须清正廉洁、礼貌待人、文明服务,尊重和保护纳税人的权利,依法接受监督;税收人员不得索贿、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不征或少征应征税款;不得滥用职权多征税款或者故意刁难纳税人。这些规定是对税收机关执行职务最基本的要求,作为税

6、收工作人员必须认真做到依法行政,对负责征收、管理、检查、行政复议的人员的职责加以明确,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从根本上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因此,税务部门在征管理念、执法体制、征管方式等方面的标准和要求需不断改进和完善。二、风险应对控制。从根本上讲,无论是内部风险还是外部风险,均源自于税务机关的税收执法权和行政管理权没有有效行使,以及权力的误用甚至滥用,权力依附于岗位。岗位作为税务机关整个组织体系的基本单元,是对内行使职权、对外管理纳税人的基本平台,也是内外风险的汇聚点,税务风险均相应地体现为具体的岗位风险。税务风险管理必须对岗位风险这个关键点实施有效控制,在控制用权主体方面,实行“高风险岗 位、高素

7、质配备、高标准要求、高奖惩激励” 控制法,使人 员素质与岗 位风险相匹配。三、开发应用信息化、一体化的防控平台。深化完善风险防范管理的各项制度、机制和措施,使之更加系统化、体系化。要积极探索尝试引入科技手段,通过“制度加科技 ”的办法,更规范有效地推动税收风险防范工作。开发统一的业务处理暨风险防控信息化平台,将税务部门的各项主要工作和综合征管、预警评估、网上办税、行政办公等主要软件系统整合到一个平台之下,并将岗位风险防控理念贯穿到整个平台的功能设计中,使风险防控工作与业务流、信息流融为一体,保障各项防控机制高效运转。四、要完善风险控制机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一是税务机关在制定规范性文件的时候要注

8、意文件的合法性,避免与相关法律、法规发生冲突而引起的风险。二是税务机关在制定内部规章制度的时候,不能拍脑瓜、想当然,而要经过认真的研究、充分的论证,切实注意对税务干部的法律保护。三是税务人员要尽力做好本职工作,避免因自身工作失误而引起的风险。四是税务人员要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避免因违法行政而引起的风险。五、提高税收执法队伍整体素质 将防范执法风险与落实执法责任结合起来,通过强化税收执法风险意识,促使税收执法人员转变观念,增强执法工作中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自觉规范和约束自己的执法行为,杜绝随意执法行为的发生。一是加强税收执法人员的法治教育。摒弃权治的思想,提高执法道德水平,从根本上杜绝滥用

9、职权、以权谋私等行为的发生,防范税收执法风险。二是加强执法业务知识培训。提高税收执法人员的执法业务水平,有重点地进行法律知识尤其是税收征管法等程序法的培训,控制和防范税收执法风险。尽可能地提高税务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些素质包括正确的思想观念,端正的工作态度,必要的法律知识,熟练的业务技能和计算机操作技术以及协调能力等。因此,税务机关应统筹兼顾,有的放矢,有针对性的加强税务人员的政治教育和业务技能培训。六、要强化税法宣传,做好行政协调,力求社会广泛支持,努力构筑税务部门与社会各界及广大纳税人的和谐关系。在税收执法活动中,如果能做到让纳税人或相关人员理解、支持、配合税收工作,那么就会减少或降低执法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完成税收任务。要做到以上工作,税法宣传是必不可少的。多年来,税务部门在进行税法宣传时比较注重纵向宣传,即对纳税人的宣传,忽视了对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横向宣传。在实际执法过程中,有些工作如果得不到相关部门的配合和支持,得不到有关人员的理解,就很容易使工作陷入被动或僵局,这不仅不利于税收执法工作的开展,而且会提高执法风险系数。因此,在强练内功的同时,做好税法宣传,协调各方面的关系,争取社会各界对税收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才能有效保障税收执法和税务干部的安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