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修养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程【学时/学分】34 学时/2 学分 【实践学时】0【适用专业】学 前 教 育 专业一、课程定位与教学目标课程定位:教师职业道德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根据师范类该专业培养目标及专业特点而设立的,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教学目标:使学生系统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理、基本规范及其修养的一般策略;充分认识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对强化教师自身素质、提高教书育人效果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自觉进行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为他们形成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更好地胜任当代教育改革发展需要,更好地教书育人,增强教育能力奠定基础。先修课程:学前教育学、心
2、理健康。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序号 单元(模块) 主要内容 学时 教学要求1.1、道德概述 4 了解道德的含义与主要功能1.2、职业道德 4 理解教师职业道德的含义与作用。1.3、教师职业道德 4 掌握幼儿教师职业道德的特殊性和原则。2.1、遵守教育法规,依法保教2 了解依法保教的含义、重要性;掌握如何依法保教。2.2、感悟职业价值,爱岗敬业2 体会幼儿教师职业的价值;掌握培养幼儿教师敬业精神的方法。2.3、以幼儿为本,关爱幼儿2 能做到以幼儿为本;掌握如何关爱幼儿。1、 基础理论2、 职业道德规范篇理论教学2.4、循序渐进,科学保教2 理解幼儿发展特点;掌握科学报教的方法。2.5、为人师表,
3、注重言传身教2 了解为人师表的重要性;掌握为人师表的方法。2.6、终身学习,勇于探索创新2 掌握如何做创新型幼儿教师。3.1、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概述4 理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特点、目标和内容。3、职业道德修养篇3.2、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行为6 理解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与行为准则理论教学 34合计实践教学 0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条件说明采取多种教学组织形式进行教学。在采取集体教学这一形式的同时,适当开展小组形式的学习、讨论和个人自学,使之相互结合,适当安排实地见习、观看电视教学片、记录片,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四、考核方式与评分办法说明(1.关于考核方法的说明 2.出勤、提问、作业、实验、测验、期末考试等各占比例的说明 3.其他必要的说明)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的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100%,期末不再安排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的重点考察学生平时作业、到课率、课堂表现、课外调研、阶段测试、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等,反映学生学习过程方面情况。五、教材和参考书目(包括实验/实训/实习指导书)教 材:爱的教育杨锋、周华主编,新华出版社,2013 年 7 月第一版执 笔: ( 课 程 负 责 人 )审 核: ( 教 研 室 )批 准: ( 学 院 ( 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