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应用指南 2018 财政部会计司编写组 编著 目录 一、总体要求 1 二、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定义 2 (一)金融资产 2 (二)金融负债 3 (三)衍生工具 4 三、关于适用范围 6 (一)涉及其他准则规范的情况 6 (二)属于本准则范围的买卖非金融项目的合同 7 (三)属于本准则范围的贷款承诺 9 四、关于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10 五、关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13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条件 13 (二)关于以常规方式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 13 (三)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14 (四)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14 六、关于金融资产的分
2、类 17 (一)关于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17 (二)关于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 20 (三)金融资产的具体分类 28 (四)金融资产分类的特殊规定 30 (五)金融资产分类流程图 32 七、关于金融负债的分类 33 (一)金融负债的分类 33 (二)公允价值选择权 33 八、关于嵌入衍生工具 35 (一)嵌入衍生工具的概念 35 (二)嵌入衍生工具与主合同的关系 36 (三)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 39 九、关于金融工具的重分类 42 (一)金融工具重分类的原则 42 (二)金融资产重分类的计量 43 十、关于金融工具的计量 46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初始计量 46 (二)金
3、融资产的后续计量 47 (三)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 62 十一、关于金融工具的减值 69 (一)概述 69 (二)对信用风险显著增加的评估 70 (三)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85 (四)金融资产减值与利息收入的计算 94 (五)金融工具减值处理流程图 95 (六)金融工具减值的账务处理 96 十二、关于衔接规定 102 (一)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 102 (二)相关指定或撤销指定 102 (三)关于金融工具的减值 103 (四)衔接调整与计量 104 附录二 105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一 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修订说明 105 一、本准则修订的必要性 105 二、本准则修订的过程 106 三、修
4、订的主要内容 107 (一)减少金融资产分类 108 (二)简化嵌入衍生工具的处理 108 (三)强化金融工具减值要求 108 1 一、总体要求 企业会计准则第 22 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 (以下简称本准则)主要规范了各类企业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计量、嵌入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金融工具的减值,以及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所产生的相关利得和损失的会计处理。金融资产转移、套期会计的确认和计量,分别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和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规范。权益工具与金融负债的区分等,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规范。 企业所取得的金融资产和承担的金融负债,应当按照本准则
5、的要求进行会计处理,并且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中有关要求进行列报。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分类是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对金融资产进行合理的分类。同时,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和风险管理要求,对金融负债进行合理的分类。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对金融负债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企业应当根据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和终止确认条件,对其进行确认和终止确认。企业初始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时,通常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后续计量与分类密切相关。 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金融资产和信贷承诺等,
6、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企业应当考虑金融资产和信贷承诺等的未来预期信用损失情况,及时、足额地计提减值准备,更加有效反映和防控金融工具的信用风险。 二、关于金融工具的相关定义 金融工具是指形成一方的金融资产并形成其他方的金融负债或权益工具的合同。合同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采用书面形式,也可以不采用书面形式。实务中的金融工具合同通常采用书面形式。非合同的资产和负债不属于金融工具。例如,2 应交所得税是企业按照税收法规规定承担的义务,不是以合同为基础的义务,因此不符合金融工具定义。一般来说,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也可能包括一些尚未确认的项目。 (一)金融资产
7、 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持有的现金、其他方的权益工具以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资产: 1. 从其他方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例如,企业的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和发放的贷款等均属于金融资产。而预付账款不是金融资产,因其产生的未来经济利益是商品或服务,不是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权利。 2. 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权利。例如,企业购入的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等衍生工具。 【例 1】217 年 1 月 31 日,丙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为 113 元。甲企业与乙企业签订 6 个月后结算的期权合同。合同规定:甲企业以每股 4 元的期权费买入6 个月后执行价格为 115
8、元的丙公司股票的看涨期权。217 年 7 月 31 日,如果丙公司股票的价格高于 115 元,则行权对甲企业有利,甲企业将选择执行该期权。本例中,甲企业享有在潜在有利条件下与乙企业交换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应当确认一项衍生金融资产。 3. 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收到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例 2】218 年 2 月 1 日,甲企业为上市公司,为回购其普通股股份,与乙企业签订合同,并向其支付 100 万现金。根据合同,乙企业将于 218 年 6 月 30 日向甲企业交付与 100 万元等值的甲企业普通股。甲企业可获取的普通股的具体数量以 21
9、8 年 6 月 30 日甲企业的股价确定。 本例中,甲企业收到的自身普通股的数量随着其普通股市场价格的变动而变动。在这种情况下,甲企业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 4. 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3 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一一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例 3】甲企业于 217 年 2 月 1 日向乙企业支付 5 000 元
10、购入以自身普通股为标的的看涨期权。根据该期权合同,甲企业有权以每股 100 元的价格向乙企业购入甲企业普通股 1 000 股,行权日为 218 年 6 月 30 日。在行权日,期权将以甲企业普通股净额结算。假设行权日甲企业普通股的每股市价为 125 元,则期权的公允价值为 25000 元,则甲企业会收到 200 股(25 000/125)自身普通股对看涨期权进行净额结算。 本例中,期权合同属于将来须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由于合同约定以甲企业的普通股净额结算期权的公允价值,而非按照每股 100 元的价格全额结算 1 000 股甲企业股票,因此不属于“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
11、换固定金额的现金” 。在这种情况下,甲企业应当将该看涨期权确认为一项衍生金融资产。 (二)金融负债 金融负债,是指企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负债: 1. 向其他方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例如,企业的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应付债券等均属于金融负债。而预收账款不是金融负债,因其导致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出是商品或服务,不是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 2. 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其他方交换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合同义务。例如,企业签出的看涨期权或看跌期权等。沿用例 1 资料,乙企业承担在潜在不利条件下与甲企业交换金融资产的合同义务,应当确认一项衍生金融负债。 3. 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
12、行结算的非衍生工具合同,且企业根据该合同将交付可变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 4. 将来须用或可用企业自身权益工具进行结算的衍生工具合同,但以固定数量的自身权益工具交换固定金额的现金或其他金融资产的衍生工具合同除外。企4 业对全部现有同类别非衍生自身权益工具的持有方同比例发行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使之有权按比例以固定金额的任何货币换取固定数量的该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该类配股权、期权或认股权证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其中,企业自身权益工具不包括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分类为权益工具的可回售工具或发行方仅在清算时才有义务向另一方按比例交付其净资产的金融工具,也不包括本身就要求在未来收取
13、或交付企业自身权益工具的合同。 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规范了金融负债和权益工具的区分。 (三)衍生工具 衍生工具,是指属于本准则范围并同时具备下列特征的金融工具或其他合同: 1. 其价值随特定利率、金融工具价格、商品价格、汇率、价格指数、费率指数、信用等级、信用指数或其他变量的变动而变动,变量为非金融变量(比如特定区域的地震损失指数、特定城市的气温指数等)的,该变量不应与合同的任何一方存在特定关系。 衍生工具的价值变动取决于标的变量的变化。例如,甲国内金融企业与乙境外金融企业签订了一份 1 年期利率互换合约,每半年末甲企业向乙企业支付美元固定利息、从乙企业收取以 6 个月美元 L
14、IBOR(浮动利率)计算确定的浮动利息,合约名义金额为 1 亿美元。合约签订时,其公允价值为零。假定合约签订半年后,浮动利率(6 个月美元 LIBOR)与合约签订时不同,甲企业将根据未来可收取的浮动利息现值扣除将支付的固定利息现值确定该合约的公允价值。这里的合约的公允价值因浮动利率的变化而改变。 2. 不要求初始净投资,或者与对市场因素变化预期有类似反应的其他合同相比,要求较少的初始净投资。 企业从事衍生工具交易不要求初始净投资,通常指签订某项衍生工具合同时不需要支付现金。例如,某企业与其他企业签订一项将来买入债券的远期合同,就不需要在签订合同时支付将来购买债券所需的现金。但是,不要求初始净投
15、资,并不排除企业按照约定的交易惯例或规则相应缴纳一笔保证金,比如企业进行期货交易时要求缴纳一定的保证金。缴纳保证金不构成一项企业解除负债的现时支付,因为保证金仅具有“保证”性质。 5 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从事衍生工具交易也会遇到要求进行现金支付的情况,但该现金支付只是相对很少的初始净投资。例如,从市场上购入备兑认股权证,就需要先支付一笔款项。但相对于行权时购入相应股份所需支付的款项,此项支付往往是很小的。又如,企业进行货币互换时,通常需要在合同签订时支付某种货币计价的一笔款项,但同时也会收到以另一种货币计价的“等值”的一笔款项,无论是从该企业的角度,还是从其对手(合同的另一方)看,初始净投资均为
16、零。 3. 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 衍生工具在未来某一日期结算,表明衍生工具结算需要经历一段特定期间。衍生工具通常在未来某一特定日期结算,也可能在未来多个日期结算。例如,利率互换可能涉及合同到期前多个结算日期。另外,有些期权可能由于是价外期权而到期不行权,也是在未来日期结算的一种方式。 远期合同是常见的衍生金融工具。例如,某项 6 个月后结算的远期合同。根据该合同,合同一方(买方)承诺支付 100 万元现金,以换取面值为 100 万元固定利率债券;合同的另一方(卖方)承诺交付面值 100 万元的固定利率债券以换取 100 万元现金。在这 6 个月的期间内,双方均有交换现金或金融资产的合同权利或义
17、务。如果债券的市价超过 100 万元,情况对买方有利,而对卖方不利;如果市价低于 100 万元,结果正好相反。可见,买方既有与所持有看涨期权下类似的合同权利(金融资产) ,也有与所签出看跌期权下类似的合同义务(金融负债) ;卖方既有与所持有看跌期权下类似的合同权利(金融资产) ,也有与所签出看涨期权下类似的合同义务(金融负债) 。与期权相同,这些合同权利和合同义务构成的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与合同中的基础金融工具(被交换的债券和现金)有明显的区别。远期合同的双方都有义务在约定时间执行合同,而期权合同仅当期权持有方选择行使权利的情况下才会被执行。 三、关于适用范围 通常情况下,符合本准则中金融工具定
18、义的项目,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进行会计处理。但一些符合金融工具定义的项目适用其他准则,不按照本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同时,一些非金融项目合同有可能按照本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6 (一)涉及其他准则规范的情况 1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规范的对子公司、合营企业和联营企业的投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 ,但是企业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 2 号长期股权投资对上述投资按照本准则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适用本准则。企业持有的与在子公司、合营企业或联营企业中的权益相联系的衍生工具,适用本准则;该衍生工具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规定的权益工具定义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19、号金融工具列报 。 2. 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规范的职工薪酬计划形成的企业的权利和义务,符合金融工具的定义。但由于职工薪酬相关权利和义务的计量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会计处理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9 号职工薪酬 。 3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11 号一一股份支付规范的股份支付,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1 号股份支付 。但是,股份支付中属于本准则第八条范围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适用本准则。 4. 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规范的债务重组,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2 号债务重组 。 5. 因清偿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13 号或有事项所确认的预计负债而获得补偿的权利,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
20、3 号或有事项 。 6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规范的属于金融工具的合同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 ,但该准则要求在确认和计量相关合同权利的减值损失和利得时应当按照本准则规定进行会计处理的,适用本准则有关减值的规定。 7. 购买方(或合并方)与出售方之间签订的,将在未来购买日(或合并日)形成企业会计准则第 20 号企业合并规范的企业合并,且其期限不超过企业合并获得批准并完成交易所必须的合理期限的远期合同,符合本准则关于金融工具和衍生工具的定义,但不适用本准则。 8. 由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规范的租赁权利和义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1 号租赁 。但下列情况除外:
21、7 (1) 企业作为出租人的,其租赁应收款的减值、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适用本准则。 (2) 企业作为承租人的,其租赁应付款(即租赁负债)的终止确认的会计处理,适用本准则。 (3) 租赁中嵌入的衍生工具的会计处理,适用本准则。 9. 金融资产转移,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 。 10.套期会计,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24 号套期会计 。 11.由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保险合同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因具有相机分红特征而由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规范的合同所产生的权利和义务,适用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但对于嵌入保险合同的衍生工具,该嵌入衍生工具本身不是保险合同的,
22、适用本准则。 12.财务担保合同,是指当特定债务人到期不能按照最初或修改后的债务工具条款偿付债务时,要求发行方向蒙受损失的合同持有人赔付特定金额的合同。目前实务中发行方对财务担保合同有两种处理方式,即按照金融工具相关准则进行会计处理,或者按照保险合同相关准则进行会计处理(如融资性担保公司) 。因此,本准则从实务角度出发,规定财务担保合同的发行方可做如下选择: (1) 发行方之前明确表明将此类合同视作保险合同,并且已按照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的,可以选择适用本准则或保险合同相关会计准则。该选择可以基于单项合同,但选择一经做出,不得撤销。 (2) 其他情况下,相关财务担保合同适用本准则。
23、 13.企业发行的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规定应当分类为权益工具的金融工具,适用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金融工具列报 。 (二)属于本准则范围的买卖非金融项目的合同 对于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即不交付非金融项目本身,而是根据双方合同权利义务的价值差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结算) ,或者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企业应当将该合同视同金融工具,适用本准则。但企业按照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签订并持有旨在收取或交付非金融项目的合同除外。 8 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者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非金融项目的合同可能有以下情况: (1) 合
24、同条款允许合同一方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进行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 (2) 合同条款没有明确规定,但是企业具有对类似合同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进行净额结算或通过交换金融工具进行结算的惯例。 (3) 企业具有收到合同标的(如贵金属)之后在短期内将其再次出售以从短期波动中获取利润的惯例。 (4) 作为合同标的的非金融项目易于转换为现金。 符合上述(2)或(3)所述条件的合同并非企业按照预定的购买、出售或使用要求签订并持有、旨在收取或交付非金融项目的合同,因此属于本准则的范围。对于符合上述(1)或(4)所述条件的合同,企业应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为按照预定的购买、出售或使用要求签订并持有、旨在收
25、取或交付非金融项目的合同。【例 4】217 年 1 月 1 日,甲企业根据其预计使用需求签订了一份按固定价格购买 1 000 吨铜的远期合同。合同规定,甲企业在 12 个月后可以接受实物交割,或者根据铜的公允价值变动以支付或收取现金进行净额结算。 本例中,如果甲企业打算通过接受实物交割来结算合同,并且对类似合同没有以现金进行净额结算,或者接受铜的交割但在交割后短时间内将其再次出售以从短期波动中获取利润的惯例,那么此合同属于按照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签订并持有、旨在收取或交付非金融项目的合同,应适用其他相关会计准则。 对于能够以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或者通过交换金融工具结算的买入或卖出
26、非金融项目的合同,即使企业按照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签订并持有旨在收取或交付非金融项目的合同的,企业也可以将该合同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企业只能在合同开始时做出该指定,并且必须能够通过该指定消除或显著减少会计错配。该指定一经做出,不得撤销。例如,某些公共事业企业通常会有大量需要进行交割的能源合同,这些合同属于企业按照预定的购买、销售或使用要求签订并持有旨在收取或交付非9 金融项目的合同。企业通常使用能源衍生工具对此类合同进行套期。通过选择将实物交割合同指定为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将能够消除会计错配,从而无需采用套期
27、会计。 (三)属于本准则范围的贷款承诺 贷款承诺,是指按照预先规定的条款和条件提供信用的确定承诺。本准则适用于下列贷款承诺: 1. 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的贷款承诺。2. 能够以现金或者通过交付或发行其他金融工具净额结算的贷款承诺。此类贷款承诺属于衍生工具。企业不得仅仅因为相关贷款将分期拨付(如按工程进度分期拨付的按揭建造贷款)而将该贷款承诺视为以净额结算。 3. 如果企业存在先例,在贷款承诺形成贷款资产后随即将该资产出售(即等同于以净额结算贷款承诺) ,则企业所有的同类贷款承诺均应适用本准则。 4. 以低于市场利率贷款的贷款承诺。 所有贷款承诺均适用本准则关于
28、终止确认的规定。企业作为贷款承诺发行方的,还适用本准则关于减值的规定。同时,所有贷款承诺均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 37 号一-金融工具列报的有关要求进行列报。 四、关于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企业应当按照本准则的规定对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进行会计处理,全面反映金融工具对其财务报告的影响。企业在不违反会计准则中确认、计量和报告规定的前提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増设、分拆、合并或简化会计科目。企业按照本准则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以下主要科目(有关账务处理参见后文举例): 1. “银行存款” 。本科目核算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10 2. “其他货币资金” 。本
29、科目核算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3. “交易性金融资产” 。本科目核算企业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本科目可按金融资产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持有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可在本科目下单设“指定类”明细科目核算。衍生金融资产在“衍生工具”科目核算。 4.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 。本科目核算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金融)按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给卖出方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出的资金。 5.
30、 “应收票据” 。本科目核算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6. “应收账款” 。本科目核算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7. “应收利息” 。本科目核算企业发放的贷款、各类债权投资、存放中央银行款项、拆出资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等应收取的利息。企业购入的一次还本付息的债权投资持有期间取得的利息,在“债权投资”科目核算。 8. “其他应收款” 。本科目核算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除存出保证金、买入返售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应收股利、应收利息、应收代位追偿款、应收分保账款、应
31、收分保未到期责任准备金、应收分保保险责任准备金、长期应收款等经营活动以外的其他各种应收、暂付的款项。 9. “坏账准备” 。本科目核算企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的损失准备。 10.“贷款” 。本科目核算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企业(银行)按规定发放的各种客户贷款,包括质押贷款、抵押贷款、保证贷款、信用贷款等。 11.“贷款损失准备” 。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贷款以11 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的损失准备。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包括客户贷款、拆出资金、贴现资产、银团贷款、贸易融资、协议透支、信用卡透支、转贷款和垫款等。 企业(保险)的保户质押贷款计提的
32、减值准备,也在本科目核算。 企业(典当)的质押贷款、抵押贷款计提的减值准备,也在本科目核算。 12.将“1501 持有至到期投资”科目改为“1501 债权投资” 。本科目核算企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权投资的账面余额。本科目可按债权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面值”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13.将“1502 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科目改为“1502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本科目核算企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债权投资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的损失准备。 14.“1503 其他债权投资” 。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本准则第十八条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本科目可按
33、金融资产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 “利息调整” “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15.“1504 其他权益工具投资” 。本科目核算企业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非交易性权益工具投资。本科目可按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类别和品种,分别“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 16.“交易性金融负债” 。本科目核算企业承担的交易性金融负债。本科目可按金融负债类别,分别“本金” “公允价值变动”等进行明细核算。企业持有的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可在本科目下单设“指定类”明细科目核算。衍生金融负债在“衍生工具”科目核算。 17.“应付票据” 。本科目核算企业
34、以摊余成本计量的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而开出、承兑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18.“应付账款” 。本科目核算企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因购买材料、商品和接受劳务供应等经营活动应支付的款项。企业(金融)应支付但尚未支付的手续费和佣金,可将本科目改为“应付手续费及佣金”科目,并按照对方单位(或个人)进行明细核算。企业(保险)应支付但尚未支付的赔付款项,可将本科目改为“应付赔付款”科目,并按照保险受益人进行明细核算。 12 19.“长期借款” 。本科目核算企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借入的期限在 1 年以上(不含 1 年)的各项借款。本科目可按贷款单位和贷款种类,分
35、别“本金”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20.“应付债券” 。本科目核算企业以摊余成本计量的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的债券本金和利息。本科目可按“面值”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等进行明细核算。 21.“应付利息” 。本科目核算企业按照合同约定应支付的利息,包括吸收存款、分期付息到期还本的长期借款、企业债券等应支付的利息。本科目可按存款人或债权人进行明细核算。 22.“衍生工具” 。本科目核算企业衍生工具的公允价值及其变动形成的衍生金融资产或衍生金融负债。作为套期工具的衍生工具不在本科目核算。 23.“6702 信用减值损失” 。本科目核算企业计提本准则要求的各项金融工具减值准备所形
36、成的预期信用损失。 24.“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本明细科目核算企业按照本准则第十八条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以预期信用损失为基础计提的损失准备。 五、关于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确认和终止确认 (一)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确认条件 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时,应当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根据此确认条件,企业应将本准则范围内的衍生工具合同形成的权利或义务,确认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但是,如果衍生工具涉及金融资产转移,且导致该金融资产转移不符合终止确认条件,则不应将其确认,否则会导致衍生工具形成的权利或义务被重复确认(参见金融资产转移准则指南) 。企业确认金融
37、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常见情形如下: 1. 当企业成为金融工具合同的一方,并因此拥有收取现金的权利或承担支付现金的义务时,应将无条件的应收款项或应付款项确认为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13 2. 因买卖商品或劳务的确定承诺而将获得的资产或将承担的负债,通常直到至少合同一方履约才予以确认。例如,收到订单的企业通常不在承诺时确认一项资产(发出订单的企业也不在承诺时确认一项负债) ,而是直到所订购的商品或劳务已装运、交付或提供时才予以确认。若买卖非金融项目的确定承诺适用本准则,则该承诺的公允价值净额(若不为零)应在承诺日确认为一项资产或负债。此外,如果以前未确认的确定承诺被指定为公允价值套期中的被套期项目,在
38、套期开始之后,归属于被套期风险的公允价值变动应当确认为一项资产或负债。 3. 适用本准则的远期合同,企业应在成为远期合同的一方时(承诺日而不是结算日) ,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当企业成为远期合同的一方时,权利和义务的公允价值通常相等,因此该远期合同的公允价值净额为零。如果权利和义务的公允价值净额不为零,则该合同应被确认为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4. 适用本准则的期权合同,企业应在成为该期权合同的一方时,确认一项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此外,当企业尚未成为合同一方时,即使企业已有计划在未来交易,不管其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都不是企业的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 (二)关于以常规方式购买或出售金融资
39、产 以常规方式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是指企业按照合同规定购买或出售金融资产,并且该合同条款规定,企业应当根据通常由法规或市场惯例所确定的时间安排来交付金融资产。如果合同规定或允许对合同价值变动进行净额结算,该合同通常不是以常规方式购买或出售的合同,企业应将其作为衍生工具处理。证券交易所、银行间市场、外汇交易中心等市场发生的证券、外汇买卖交易,通常采用常规方式。 以常规方式买卖金融资产,应当按交易日会计进行确认和终止确认。交易日是指企业承诺买入或者卖出金融资产的日期:。交易日会计的处理原则包括:(1)在交易日确认将于结算日取得的资产及承担的负债;(2)在交易日终止确认将于结算日交付的金融资产并确认
40、处置利得或损失,同时确认将于结算日向买方收取的款项。上述交易形成资产和负债的相关利息,通常应于结算日所有权转移后开始计提并确认。 14 (三)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是指企业将之前确认的金融资产从其资产负债表中予以转出。金融资产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终止确认: 1. 收取该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合同权利终止。例如,企业买入一项期权,企业直到期权到期日仍未行权,那么企业在合同权利到期后应当终止确认该期权形成的金融资产。 2. 该金融资产已转移,且该转移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 23 号金融资产转移关于金融资产终止确认的规定。 以下情形也会导致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1. 合同的实质性修改。企
41、业与交易对手方修改或者重新议定合同而且构成实质性修改的,将导致企业终止确认原金融资产,同时按照修改后的条款确认一项新金融资产。 2. 核销。本准则第四十三条规定,当企业合理预期不再能够全部或部分收回金融资产合同现金流量时,应当直接减记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余额。这种减记构成相关金融资产的终止确认。 (四)金融负债的终止确认 金融负债终止确认,是指企业将之前确认的金融负债从其资产负债表中予以转出。本准则规定,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现时义务已经解除的,企业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或该部分金融负债) 。 【例 5】甲企业因购买商品于 218 年 3 月 1 日确认了一项应付账款 1 000 万元。按合同
42、约定,甲企业于 218 年 4 月 1 日支付银行存款 1 000 万元解除了相关现时义务,为此,甲企业应将应付账款 1 000 万元终止确认。如果按合同约定,该货款应于 2l8 年 4 月 1 日、4 月 30 日分两次等额清偿。那么,甲企业应在 4 月 1 日支付银行存款 500 万元时,终止确认应付账款 500 万元,在 4 月 30 日支付剩余的货款 500 万元时终止确认剩余的应付账款 500 万元。 出现以下两种情况之一时,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现时义务已经解除: 1. 债务人通过履行义务(如偿付债权人)解除了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现时义务。债务人通常使用现金、其他金融资产等方
43、式偿债。 15 2. 债务人通过法定程序(如法院裁定)或债权人(如债务豁免) ,合法解除了债务人对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的主要责任。 企业在判断金融负债现时义务的解除时应注意以下情形: 1. 企业将用于偿付金融负债的资产转入某个机构或设立信托,偿付债务的义务仍存在的,不应当终止确认该金融负债,也不能终止确认转出的资产 a 也就是说,虽然企业已为金融负债设立了“偿债基金” ,但金融负债对应的债权人仍然拥有全额追索的权利时,不能认为企业的相关现时义务已解除,从而不能终止确认金融负债。 2. 企业(借入方)与借出方之间签订协议,以承担新金融负债方式替换原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 ,且合同条款实质上不同
44、的,企业应当终止确认原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 ,同时确认一项新金融负债。其中, “实质上不同”是指按照新的合同条款,金融负债未来现金流量(包括支付和收取的任何费用)现值与原金融负债的剩余期间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异至少相差 10%。有关现值的计算均采用原金融负债的实际利率。 3. 如果一项债务工具的发行人回购了该工具,即使该发行人是该工具的做市商或打算在近期将其再次出售,企业(发行人)应当终止确认该债务工具。金融负债(或其一部分)终止确认的,企业应当将其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负债)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在某些情况下,债权人解除了债务人对金融负债的主要责任,但要求债
45、务人提供担保(承诺在合同主要责任方拖欠时进行支付)的,债务人应当以其担保义务的公允价值为基础确认一项新的金融负债,并按支付的价款加上新金融负债公允价值之和与原金融负债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利得和损失。 企业回购金融负债一部分的,应当在回购日按照继续确认部分和终止确认部分各自的公允价值占整体公允价值的比例,对该金融负债整体的账面价值进行分配。分配给终止确认部分的账面价值与支付的对价(包括转出的非现金资产或承担的负债)之间的差额,应当计入当期损益。 16 六、关于金融资产的分类 金融资产的分类是确认和计量的基础。企业应当根据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和金融资产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金融资产划分为以下三类
46、:(1)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2)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3)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上述分类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一)关于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 1. 业务模式评估。 企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是指企业如何管理其金融资产以产生现金流量。业务模式决定企业所管理金融资产现金流量的来源是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出售金融资产还是两者兼有。 企业确定其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注意以下方面: (1) 企业应当在金融资产组合的层次上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而不必按照单个金融资产逐项确定业务模式。金融资产组合的层次应当反映企业管理该金融
47、资产的层次。有些情况下,企业可能将金融资产组合分拆为更小的组合,以合理反映企业管理该金融资产的层次。例如,企业购买一个抵押贷款组合,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管理该组合中的一部分贷款,以出售为目标管理该组合中的其他贷款。 (2) 个企业可能会采用多个业务模式管理其金融资产。例如,企业持有一组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投资组合,同时还持有另一组既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又以出售该金融资产为目标的投资组合。 (3) 企业应当以企业关键管理人员决定的对金融资产进行管理的特定业务目标为基础,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其中, “关键管理人员”是指企业会计准则第 36 号关联方披露中定义的关键管理人员。
48、(4) 企业的业务模式并非企业自愿指定,而是一种客观事实,通常可以从企业为实现其目标而开展的特定活动中得以反映。企业应当考虑在业务模式评估日可获得的所有相关证据,包括企业评价和向关键管理人员报告金融资产业绩的17 方式、影响金融资产业绩的风险及其管理方式以及相关业务管理人员获得报酬的方式(例如报酬是基于所管理资产的公允价值还是所收取的合同现金流量)等。 (5) 企业不得以按照合理预期不会发生的情形为基础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例如,对于某金融资产组合,如果企业预期仅会在压力情形下将其出售,且企业合理预期该压力情形不会发生,则该压力情形不得影响企业对该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的评估。 此外,如果
49、金融资产实际现金流量的实现方式不同于评估业务模式时的预期,只要企业在评估业务模式时已经考虑了当时所有可获得的相关信息,这一差异不构成企业财务报表的前期差错,也不改变企业在该业务模式下持有的剩余金融资产的分类。但是,企业在评估新的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时,应当考虑这些信息。 2. 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 在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下,企业管理金融资产旨在通过在金融资产存续期内收取合同付款来实现现金流量,而不是通过持有并出售金融资产产生整体回报。 尽管企业持有金融资产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但是企业无须将所有此类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因此,即使企业出售金融资产或者预计未来会出售金融资产,此类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仍然可能是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企业在评估金融资产是否属于该业务模式时,应当考虑此前出售此类资产的原因、时间、频率和出售的价值,以及对未来出售的预期。但是,此前出售资产的事实只是为企业提供相关依据,而不能决定业务模式。 在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的业务模式下,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