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绿色环保,低能低碳。.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791071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4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环保,低能低碳。.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绿色环保,低能低碳。.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绿色环保,低能低碳。.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绿色环保,低能低碳。.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绿色环保,低能低碳。.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东乡县锁南中学 马含章,绿色环保 节能低碳,低碳环保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低碳生活,一、二氧化碳的危害,1.地球上的病虫害增加,2. 海平面上升,3. 气候反常,海洋风暴多,4. 土地干旱,沙漠化面积增大。,二、热点材料展示,从2009年入秋以来,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干旱少雨,部分地区遭受了六十年甚至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材料一:西南大旱,2010年3月19日至20日,我国出现今年以来最强的一次沙尘暴天气,多个省市均出现

2、了沙尘天气。,材料二:沙尘天气,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于2009年12月7日至18日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出席会议,并在会上发表凝聚共识 加强合作 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讲话,承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材料三 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2010中国低碳经济论坛”于2010年4月10-11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本届论坛以“低碳城市、低碳产业、低碳金融”为主题,共同探讨哥本哈根会议及中国两会后低碳经济的现状与未来。,材料四:低碳经济论坛,据估算,按中国和国际标准建成的“绿色低碳”世博中心建筑节能率为62.8%,年减少CO

3、2排放5600吨。“东方之冠”中国馆同时也是低碳典范:屋顶设计的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用于自我清洁,并成为周边地区馆屋顶花园“新九洲清晏”的浇灌之源。低碳思维贯穿了上海世博会每个细节。,材料五:低 碳 世 博,要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积极发展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支持循环经济技术研发、示范推广和能力建设。推进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工业废物回收利用、余热余压发电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要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大力开发低碳技术,推广高效节能技术,积极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加快国土绿化进程,增加森林碳汇,新增造林面积不低于8880万亩。,材料六: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三、低 碳 要 求,

4、为什么要发展低碳经济,提倡低碳生活?,1.我国的基本国情。 2.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3.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 4.我国的环境问题。 5.我国的资源形势。 6.低碳经济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发展低碳经济,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实现;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事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发展低碳经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对我们的要求,2、社会,1、国家,3、社会成员,低碳经济、低碳生活对我们的要求,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强科技

5、创新,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继续坚持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进一步完善法律,把法律作为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对企业要加大监督和管理的力度;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信息网络和高端制造产业。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森林碳汇。,1、国家,企业要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做到节能减排;企业要不断进行改革和技术创新,降低能耗;企业要注重发展循环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有关部门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对破坏环境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2、社会,要积极宣传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增

6、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环保行动;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做到一水多用、随手关掉水龙头等;节约用电,随手关灯,使用节能灯,养成随手关闭电器电源的习惯;节约资源,出门购物,自己带环保袋;出门自带喝水杯,减少使用一次性杯子、筷子、塑料袋、餐具;爱护花草树木,积极参加植树造林,不随手丢弃废弃物,特别是电池;要勇于动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行为做斗争。,3、社会成员,四、低碳经济与生活,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利益链,日常生活中二氧化碳来源,在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7吨,一个城市白领即便只有40平米居住面积,开1.6L的车上下班,一个月乘飞机一次,碳排放量也在2611吨。,被污染的树,被污染的蓝天,节能减排,从我做起。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实用文档 > 往来文书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