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交 通 部二零零一年七月1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讨论稿)为进一步加强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提高公路建设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在总结近年来公路建设经验和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一九八八年版)执行情况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办法。第一条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是对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和实施可能性进行综合性研究论证的工作,是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立项、决策的主要依据。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各类公路建设项目(含长大桥梁、隧道等独立工程建设项目),其中小型公路建设项目可适当简化,具体实施细则由各省、自
2、治区、直辖市自行制定。第三条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按其工作深度分为预可行性研究和工程可行性研究。编制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项目所在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公路网规划为依据;编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以批准的项目建议书为依据。预可行性研究要求通过实地踏勘和调查,重点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并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建设资金、经济效益等进行必要的分析论证,编制研究报告,作为项目建议书的依据。工程可行性研究要求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通过必要的测量和地质勘探,对不同建设方案从技术、经济、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论证,提出推荐方案,确定建设规模、技术标准和投资估算,论证2投资效益,编制研究报告。工程可行性研究
3、报告一经批准,即为初步设计必须遵循的依据。第四条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应包括: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的现状及发展;交通量预测;建设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及技术标准;建设条件;工程环境影响分析;路线方案及工程情况;方案选定;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经济评价和敏感性分析;节能分析;实施安排等。预可行性研究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内容的具体要求,分别详见附件一:公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及附件二: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第五条 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应对所有可能的工程建设方案进行粗略比选论证,筛选出有比较价值的方案(备选方案),进一步作
4、同等深度的技术、建设费用、经济效益论证比较。二级及二级以上等级公路的预可行性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的路线方案,必须分别在1:50000、1:10000或更大比例尺地形图上进行研究;预可行性研究阶段的特殊工程困难路段和独立大桥(隧道)工程应在1:10000地形图上进行研究。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投资估算与初步设计概算之差,应控制在上下浮动 10% 以内。第六条 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规定和交通部颁布的技术标准、规范等。有关的交通量预测和经济评价工作,应分别按附件三: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评价方法和附件四: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办理。可行性研究报告中主要图表,可参照附件五:公路建设
5、项目可行性研究图表示例。第七条 公路项目建设单位,必须按照交通部关于公路建设前期工作资质管理的有关规定,委托持有与所承担公路工程等级相应资格证书的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咨询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3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单位,工作必须客观、公正,不应有虚假说明、误导性陈述和重大遗漏;应如实反映研究过程中的真实情况,保证报告的科学性,对报告的质量负责。多个编制单位共同承担项目时,应确定一个主办单位。主办单位应负责协调有关参加单位的工作,使各部分工作相互衔接,内容统一,不重复、不漏项。主办单位应对研究报告全面负责。第八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就后,经编制单位行政领导、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签字后送交建设单位,由
6、建设单位报送主管部门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凡需中央政府审批的项目一般先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进行预审,认为报告内容齐全,研究成果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和办法的要求,提出预审意见,才能上报审批,否则应进行必要的修改补充。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后,在未批复前若发现报告的基础依据有重大变化,建设单位应委托原编制单位进行修改或重新编制,补充报批。第九条 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主报告及附件两部分组成。幅面尺寸:主报告采用297210毫米(A4),附件采用 297420毫米( A3)。封面颜色:预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淡黄色;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采用墨绿色。第十条 本办法自颁发之日起实行。一九
7、八八年颁发的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同时废止。第十一条 本办法由交通部组织制定与颁布,并由交通部规划研究院负责解释。4附件:一、公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二、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 三、公路建设项目交通量评价方法;四、公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五、公路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图表示例。5附件一:公路建设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交 通 部二零零一年七月6封面格式公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年月 7扉页格式(1)公路预可行性研究报告主 办 单 位 : (盖章)设计证书等级 : 发 证 机 关 : 证 书 号 : 参 加 单
8、位 : (盖章)设计证书等级 : 发 证 机 关 : 证 书 号 : 8扉页格式(2)主 办 单 位 : 单 位 负责人 : (签章)总 工 程 师 : (签章)部 门 负责人 : (签章)项 目 负责人 : (签章)参 加 人 员 : (职称)参 加 单 位 : 单 位 负责人 : (签章)主 办 人 : (职称)参 加 人 员 : (职称)9目录格式目 录1. (页码)1.1 (页码)1.1.1(页码)附件:10内容要求1.概述1.1 编制依据1.2 研究过程及内容1.3 主要结论2.现状、发展及建设的必要性2.1 研究区域概况地理位置、区域特点、发展沿革,项目影响区域及划分2.2 项目影
9、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2.2.1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概况:人口、国土面积、自然资源、区位优势等经济发展状况:经济水平、经济布局、经济结构、对外贸易等2.2.2社会经济发展趋势 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主要社会经济指标分析及预测2.3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3.1 交通运输现状 运输网 运输量发展水平及特点 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2.3.2相关公路技术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技术状况 交通量 适应程度2.3.3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公路网 其它相关运输方式 2.4 建设的必要性113.交通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调查及分析3.1.1调查综述公路交通调查内容、方法、范围3.1.2调查资料分析相关
10、公路的交通量构成、分布特点交通运行特征运输效率及主要运输货类等3.2 其它运输方式相关线路的调查与分析3.2.1调查概述3.2.2资料分析3.3 预测思路与方法3.3.1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3.3.2交通量预测方法及步骤概述3.4 交通量预测3.4.1特征年路网 范围路段参数3.4.2交通生成模型标定未来交通增长3.4.3交通分布模型标定未来交通量分布3.4.4诱增交通需求及其他运输方式转移量的初步估计3.4.5交通分配分配方法分配方案分配结果及分析4.建设条件、技术标准、初步方案及建设规模4.1 建设条件4.1.1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4.1.2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124.1.3社会环境4.1
11、.4拟建项目与其他交通衔接情况4.2 工程环境影响4.3 技术标准4.4 建设方案4.4.1建设项目起迄点论证4.4.2方案主要控制因素及可能的路线方案4.4.3建设方案比较4.4.4推荐方案工程概况和建设规模4.4.5建设项目实施意见5.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5.1 投资估算 5.2 资金筹措6.经济评价6.1 国民经济评价6.1.1参数选择与确定6.1.2费用调整6.1.3效益计算6.1.4评价指标及计算6.1.5敏感性分析 6.2 财务评价6.2.1资金构成及条件6.2.2养护、大修、管理费的测算6.2.3收费标准的确定及收费额的计算 6.2.4评价指标及计算6.2.5敏感性分析7.问题与建
12、议7.1 存在的主要问题。137.2 建议。14主要图表地理位置图 图幅范围按路线影响区范围确定。比例尺1:5000001:2000000(本图置于报告正文第一页)1. 工程部分1.1 路线方案示意图应在1:500001:200000地形图上示出路线平纵面对应的全线推荐方案及比较方案。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3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1.4 主要工程数量估算表1.5 投资估算汇总表2. 经济评价及交通量预测部分2.1 项目影响区示意图2.2 省(市、地、县)历年主要社会经济指标表2.3 省(市、地、县)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结果表2.4 现有相关公路技术状况表2.5 历年相关公路交通量表2.6
13、项目影响区公路网现状图2.7 项目影响区OD布点图2.8 年(基年)项目影响区现状OD表2.9 年(基年)项目影响区机动车出行希望路线示意图2.10年(未来各特征年)有、无拟建项目路网图2.11年(未来各特征年)项目影响区距离OD表 2.12年(未来各特征年)项目影响区OD表2.13年(未来各特征年)分路段交通量预测结果表2.14车辆营运成本要素经济价格测算表2.15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费用流量表(全部投资) 2.16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费用流量表(国内投资)2.17国民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表2.18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2.19财务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2.20财务现金流量表(中方投资)2.21财
14、务现金流量表(外方投资)2.22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表15附件二:公路建设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格式及内容要求交 通 部二零零一年七月16封面格式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年月17扉页格式(1)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主 办 单 位 : (盖章)设计证书等级 : 发 证 机 关 : 证 书 号 : 参 加 单 位 : (盖章)设计证书等级 : 发 证 机 关 : 证 书 号 : 扉业格式(2)18主 办 单 位 : 单 位 负责人 : (签章)总 工 程 师 : (签章)部 门 负责人 : (签章)项 目 负责人 : (签章)参 加 人 员 : (职称)参 加 单 位 : 单 位 负责
15、人 : (签章)主 办 人 : (职称)参 加 人 员 : (职称)目录格式19目 录1. (页码)1.1 (页码)1.1.1(页码)附件:内容要求201.概述1.1 编制依据1.2 研究过程及内容1.3 主要结论1.3.1建设理由1.3.2交通量预测结果1.3.3技术标准1.3.4路线走向、主要控制点及建设规模1.3.5工程环境影响1.3.6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含人工及主要材料数量)1.3.7工期安排及项目经济评价结果 1.3.8节能分析结果1.3.9问题及建议 2.现状及发展2.1 研究区域概况2.2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状况及发展2.2.1社会经济状况社会发展概况经济发展状况2.2.2社
16、会经济发展趋势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主要社会经济指标预测212.3 项目影响区域交通运输现状及发展2.3.1交通运输现状运输网运输量发展水平及特点公路运输的地位和作用 2.3.2相关公路技术状况及存在问题技术状况交通量适应程度2.3.3交通运输发展趋势 公路网规划及本项目在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其它相关运输方式3.交通分析及预测3.1 公路交通的进一步调查与分析3.1.1已有资料的回顾与评价3.1.2调查综述调查内容、方法、范围3.1.3调查资料的进一步分析3.2 其它运输方式相关线路的调查与分析3.2.1调查概述3.2.2资料分析3.3 预测思路与方法3.3.1交通量预测的总体思路3.3.2交通量
17、预测方法及步骤概述3.4 交通量预测3.4.1特征年路网22范围节点路段参数3.4.2交通生成模型标定未来交通增长3.4.3交通分布模型标定未来交通量分布3.4.4诱增交通需求及其它运输方式转移量预测预测方法预测结果3.4.5交通分配分配方法 分配方案 分配结果及分析(所有备选方案)4.技术标准根据项目所在区域公路网发展规划、结合交通量预测和通行能力分析,并考虑新建项目与其他工程衔接状况等因素,论证项目所在公路通道的车道数。 5.备选方案拟定5.1 建设条件5.1.1地形、地质、水文等条件5.1.2筑路材料及运输条件5.1.3社会环境235.1.4拟建项目与其他交通衔接情况5.2 备选方案选定
18、5.2.1建设项目起终点论证 建设项目前后衔接情况 与城市衔接的关系5.2.2建设项目与沿线主要城市的连接方案论证 连接城市的进出口规划 互通立交的位置和数量 连接道路的技术标准5.2.3控制方案主要因素地形、地质、水文等因素沿线重要城镇规划其他因素5.2.4所有可能建设方案走向及控制点标准规模优缺点值得进一步比较的备选方案 6.工程环境影响分析6.1 沿线环境特征6.1.1生物环境:土壤植被、水土保持、野生动植物资源及保护情况6.1.1社会环境:社会环境一般情况(沿线村镇、人口、学校、医院等);文化资源概况(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等)。6.1.3土地利用、类型及人均占有量6.2 建设项目工程环境
19、影响6.2.1对生物环境可能的影响6.2.2对社会环境可能的影响246.2.3对土地利用可能的影响6.3 减缓工程环境影响的对策6.3.1路线方案的对策6.3.2借方和弃方及水土保持对策6.3.3绿化恢复植被对策6.3.4其他对策 7.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7.1 投资估算7.2 资金筹措8.经济评价8.1 国民经济评价8.1.1参数选择与确定8.1.2费用调整8.1.3效益计算8.1.4评价指标及计算8.1.5敏感性分析 8.2 财务评价8.2.1资金构成及条件8.2.2养护、大修、管理费的测算8.2.3收费标准的确定及收费额的计算 8.2.4盈利能力分析8.2.5清偿能力分析8.2.6不确定性
20、分析259.节能评价9.1 燃油节约量的计算9.2 节能分析 通过燃油节约总量和单位成本燃油节约量等指标对项目的节能水平进行分析、评价。10.综合选定10.1 建设方案选定综合考虑工程、经济评价、环境影响、节能、建设资金等因素选定推荐方案。10.2推荐方案起终点及主要控制点10.3推荐方案的规模、标准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0.4推荐方案工程概况10.4.1路基 10.4.2路面10.4.3桥涵、隧道10.4.4交叉工程及沿线设施 10.4.5交通工程(含收费方式、人员、服务)。11.实施方案11.1实施方案分析工程的施工条件和特点,研究制约整个工程工期、质量、造价的关键环节,提出合理的施工方案。
21、 2611.2建设工期安排与实施计划。12. 问题及建议 主要图表地理位置图 图幅范围按路线影响区范围确定。比例尺1:5000001:2000000(本图置于报告正文第一页)1. 工程部分1.1 路线平纵面缩图平面缩图应示出路线(包括比较方案)起讫点、控制点、地形、主要城镇,与其他交通的关系以及县以上境界;简明示出大桥、隧道、主要路线交叉(互通)及沿线设施(服务区、停车场)等位置。比例尺用 1:500001:200000纵断面缩图绘于平面缩图之下,简明示出主要地名、哑口、河流、 大桥、隧道及主要路线交叉等位置、名称与高程。水平比例尺与平面缩图相同,或与其长度相适应,垂直比例尺用1:50001:
22、100001.2 路线平纵面图(1:10000)1.3 路线方案比较图二级及二级以上公路应在1:10000(平原区可小于1:10000)地形 图上示出路线平纵面对应的全线推荐方案及其他备选方案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1.5 路基标准横断面图1.6 路基土石方数量估算表1.7 不良地质地段表1.8 路面结构方案图271.9 路面工程量估算表1.10 桥梁工程量估算表1.11涵洞数量估算表 1.12典型大桥桥型布置图 1.13 隧道方案比较图 1.14 隧道工程数量表 1.15 互通立体交叉表1.16 分离立交表1.17 典型互通立体交叉平面布置图1.18 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工程估算表 1.19
23、 公路用地估算表1.20 筑路材料料场调查表1.21 筑路材料运距示意图1.22 总估算表1.23 各方案主要工程数量比较表2. 经济评价及交通量预测部分2.1 项目影响区划分图2.2 省(市、地、县)社会经济发展状况表2.3 省(市、地、县)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预测结果表2.4 项目影响区交通运输现状表2.5 相关公路技术状况表2.6 相关公路历年交通量表2.7 项目影响区公路网现状示意图2.8 项目影响区OD布点图2.9 年(基年)项目影响区现状OD表2.10 年(基年)项目影响区现状距离OD表2.11年(基年)项目影响区机动车出行希望路线图2.12 年(未来各特征年)有、无拟建项目路网图
24、2.13年(未来各特征年)项目影响区距离OD表 282.14 年 (未来各特征年)项目影响区OD表2.15年 各路段交通量与互通立交匝道交通量预测结果示意图2.16主要投入物影子价格调整表2.17车辆营运成本及构成要素影子价格测算表2.18 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费用流量表(全部投资)2.19 国民经济评价效益费用流量表(国内投资)2.20 国民经济评价敏感性分析表2.21 财务现金流量表(全部投资)2.22 财务现金流量表(自有资金)2.23 财务现金流量表(中方投资)2.24 财务现金流量表(外方投资)2.25 财务评价敏感性分析表2.26 资产负债表2.27 借款还本付息表 2.28投资计划和资金筹措表 2.29 损益表29附 件 三 :公 路 建 设 项 目 交 通 量 评 价 方 法(讨论稿)交 通 部二零零一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