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电子器件基础,第 1 章 PN 结,第 1 章 PN 结,1.1 平衡PN结 1.2 空间电荷区的电场和电势分布 1.3 过渡区电容和扩散电容,1.1 平衡PN结,PN 结含义:在一块N型(或P型)半导体单晶上,用特定的工艺方法把P型(或N型)杂质掺入其中,使这块单晶相连的二个不同区域分别具有N型和P型的导电类型,在二者交界面的过渡区即称为PN结。,1.1 平衡PN结,1.1.1 内建电场和内建电势1、突变结单边突变结PN结NP结,1.1 平衡PN结,1.1.1 内建电场和内建电势2、平衡PN结能带图,1.1 平衡PN结,1.1.1 内建电场和内建电势2、平衡PN结能带图VD : 接触电势差
2、 空间电荷区又称 势垒区 耗尽层,1.1 平衡PN结,由此可求VD,3、内建电势差,1.1.1 内建电场和内建电势,1.1 平衡PN结,式中 NA:P区掺杂浓度; ND:N区掺杂浓度ni :本征载流子浓度,对于锗PN结,通常可取VD=0.30.4V对于硅PN结,通常可取 VD=0.60.7V,1.1.1 内建电场和内建电势,热电压,1.1 平衡PN结,1.1.2 耗尽近似耗尽近似假定空间电荷区内载流子全部耗尽,离化杂质中心提供空间电荷,空间电荷的分布在边界上突变过渡。在耗尽近似下,边界区被忽略,空间电荷区内载流子全部耗尽,因而提到PN结时,空间电荷区以及耗尽区两术语可交替使用。,1.1 平衡P
3、N结,1.1.3 准中性近似缓变结,1.1 平衡PN结,1.1.3 准中性近似缓变结近似 缓变PN结附近杂质浓度的两种近似处理方法 A线性缓变结近似 B突变结近似,1.1 平衡PN结,1.1.3 准中性近似缓变结近似 A线性缓变结近似适用于表面杂质浓度较低、结深较深的缓变结,1.1 平衡PN结,PN结的类型缓变结近似B突变结近似适用于表面杂质浓度较高、结深较浅的缓变结,1.1 平衡PN结,1.1.3 准中性近似,缓变杂质分布区的内建电场,1.2 空间电荷区的电场和电势分布,空间电荷区几个基本概念:空间电荷 空间电荷区 内建电场 内建电势差VD,1.2 空间电荷区的电场和电势分布,均匀掺杂pn结
4、空间电荷区的电场,1.2 空间电荷区的电场和电势分布,突变结,当-xp x 0时,当0 x xn时,1.2 空间电荷区的电场和电势分布,均匀掺杂pn结空间电荷区的电势,1.2 空间电荷区的电场和电势分布,当-xp x 0时,当0 x xn时,1.3 过渡区电容和扩散电容,PN结电容,过渡区电容 (势垒电容),扩散电容,1.3 过渡区电容CT和扩散电容CD,1.3.1 过渡区电容 一、过渡区电容的来源当外加电压周期性变化时,载流子则周期性地流入或流出势垒区,相当于电容周期地充电,放电,这就是PN结过渡区电容,亦称势垒电容。,1.3 过渡区电容和扩散电容,二、突变结势垒电容计算,三、线性缓变结势垒
5、电容计算,1.3 过渡区电容和扩散电容,四、势垒电容的讨论(1)PN结势垒电容和平板电容的不同,是非线性电容 (2)PN结在正偏,零偏及反偏压下均具有电容效应 (3)PN结势垒电容与外加电压有关正偏电压越高,电容越大。反偏电压越高,电容越小。 (4)PN结势垒电容与外加电压的关系与PN结的杂质分布有关 (5)由于采用耗尽层近似,反偏下,计算的结果与实际值接近,而正偏下计算的CT则误差较大,1.3 过渡区电容和扩散电容,1.3.2 PN结扩散电容 一、定义正向偏压时,扩散区的电荷随外加电压的变化所产生的电容效应称为“扩散电容” 。当PN结外加正向偏压V,在其势垒区二边的扩散区内有着非平衡少数载流子电荷的积累。当V升高,注入的“少子”电荷增多。相当于电容“充电”;当V降低,注入的“少子”电荷减少,相当于电容“放电”。,1.3 过渡区电容和扩散电容,1.3 过渡区电容和扩散电容,二、扩散电容计算,设扩散区内,非平衡载流子的分布近似为线性分布。则LP内的总电荷为 :,同理,在Ln内 :,习题,1.硅突变结的掺杂浓度为Na=2 1016cm-3,Nd=2 1015cm-3,温度为T=300K。计算(a)Vbi,(b)VR=0与VR=8V时的W,(c)VR=0与VR=8V时的最大电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