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测试卷.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70569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52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测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测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1 -12 厘米BEAD C小学数学教师专业素养测试卷本试卷分第卷(专业知识) 、第卷(课程标准)和第卷(教学设计)三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0 分钟。注意:1.答题前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2.请将答案直接书写在试卷上。第一部分 专业知识(30 分)一、填空(每题 2 分,共 16 分。 )1.一个六位数,它的最高位是最小的合数,千位是质数中最小的偶数,十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其余各位上都是最小的自然数,这个数写作( ) ,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是( ) 。2. 按规律填数 21, 5 , 03, 17, ( ) , ( ) 。3.李老师把本班某一小组六名同学的成绩

2、简记为:-5,+4,+7,-9, 0,+1,如果记为 0 的成绩表示 90 分,且90 分以上的都为正数,则六名同学的平均成绩为( ) 。4.口袋里有红、黄、蓝三种大小、外形相同的球,其中蓝球有 6 个,黄球有 5 个,任意摸出一球,摸到蓝球的可能性是 30%,则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 。5.计 算 1999( 1999 20) 的 结 果 是 ( ) 6. 如右图,酒瓶中装有一些酒,倒进一只酒杯中,酒杯的直径是酒瓶的一半,共能倒满( )杯。7.观察下列算式的规律: 13-2 2=-1 24- 32=-1 35-4 2=-1 46-52-=-1 (1)按以上规律写出的第 15 个算式是( )

3、 。(2)把这个规律用含有字母 x 的式子表示出来是( ) 。8.在 ABC 中 , C=900 ,AC=9,BC=12, BA=15, 把 AC 边 折 到 AB边 上 ( A 点 不 动 ) , 图 中 虚 线 是折 痕 , 使 C 点 落 在 AB 边 的 E 处 , BDE 的 面 积 是 ( ) 。二、解决问题。 (14 分)9.下图中阴影部分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的值取 3)(先写出考查的知识点,再列式解答)10.口渴的乌鸦看到一只装了水的瓶子,瓶子旁边还有400 粒玉米(假设每粒玉米的体积相等) ,乌鸦本想立即吃玉米,但确实口渴难受,它还是用祖传下来的本领-投石头喝水。乌鸦先叼了

4、 100 粒玉米投入瓶中,水面上升到瓶子高度的 21;再往瓶子中投入 150 粒,水面上升到瓶子高度的87(瓶子是圆柱形的) 。若再往瓶子中投入玉米,乌鸦就能喝到水啦。假设瓶子的体积是 V, 如果乌鸦最终喝了瓶子中水的 60%,那么乌鸦还需要投入瓶中多少粒玉米?(先写出考查的知识点,再列式解答)第二部分 课程标准(40 分)一、填空 (每空 1 分,共 18 分)1.数学是研究( )和( )科学。2.小学阶段各学段都安排了( ) 、( ) 、( )、 ( )四个部分的课程内容。3.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四基”是指:( ) 、( ) 、|( ) 、 ( ) 。4.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四能”是指:(

5、) 、( ) 、|( ) 、 ( ) 。5.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有认真听讲、 ( ) 、 ( ) 、 ( ) 、 ( ) 。二、选择题(含单选、多选。多选题错选、漏选均不得分。 ) (每题 2 分,共 10 分。 )6.在描述课程目标时采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行为动词刻画的是数学课程目标的( ) 。A、结果目标 B、知识技能目标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D、 过程目标7.推理是数学的基本思维方式,也是人们学习和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思维方式, 推理一般包括( ) 。A、合情推理 B、类比推理 C、演绎推理 D、逻辑推理8.下面教学内容

6、中,属于“数与代数”课程内容的有( ) 。A、四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 B、五年级上册用字母表示数C、四年级下册平均数 D、六年级下册正比例9.课堂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活动是( ) 。A、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 B、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C、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D、课堂气氛热烈10.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教学中教师的“组织”作用体现在( )几个方面。A、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数学实质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方案 B、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适时调控,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C、通知恰当的

7、归纳和示范,帮忙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积累经验、感悟思想。D、教师以平等、尊重的态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三、案例评析(12 分)这是是第 11 届全国小学数学观摩活动中的一节课的教学片段。这个片段主要展示教师引导学生用画图的方法,理解?215师: 35与 有什么区别?生:一个是分数乘以分数,一个是分数乘以整数。师:今天重点研究分数乘分数(板书) ,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对于这样一个新的问题,我们用什么方法来研究?- 2 -生:可以用画图的方法。师:怎么想到的?生:以前用画图方法研究分数的。师:很好,善于从已有知识中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出示题目)每小时织

8、51米, 2小时织多少米?我们先画什么,再画什么?想一想,拿出作业纸,和同桌交流、合作完成。 (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师:我们来看看同学的想法(出示学生作品,如图):生:先把一个长方形分成 5份,取其中的 1 份,是五分之一,但是他只织了半个小时,就把五分之一分成两份,是他半个小时织的。师:说得非常清楚,有没有想交流的?生:二分之一是五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师:他提的这个问题很关键,这个二分之一是五分之一的二分之一。画图的时候先怎么分?生:平均分成 5 份。师:取了多少?生:取其中的 1 份。师:又怎么分的?生:其中 1 份分成了 2 份。师:把谁平均分成 2 份?生:五分之一。师:分完又取了多少

9、呢?生:2 份中的 1 份。师:第二份的作品,说说你们的想法(出示作品,如图):生:长方形平均分成 5 份,涂上五分之一,半个小时是五分之一的一半,是五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师:非常清楚,两个组的同学表述的过程差不多,都是先分再取,再分再取,但是画图有很大差别。对比看一看,哪一种图更能体现这个过程呢?(同时出现两种方法):生:第一种图,一开始是 4 个竖线,后来又画出一条横线,不太好。生:我认为第二种方法好一些,更能体现出是两次分的。师:先竖着分,怎么体现两次取呢?生:他画的是两种不同的斜线。师:用两种不同的斜线表示两次取的过程,第二种更能体现两次分,两次取的过程。我们来看一看具体的分和取的过程(

10、出示幻灯片) ,先平均分成 5 份,再取出其中的一 1份,是五分之一,再把五分之一平均分成 2 份,再取其中 1份,这个二分之一是谁的?生:五分之一的二分之一。师:到底是多少呢?生:五分之一的二分之一是十分之一。师:你们认为呢?十分之一,我怎么看不出来?生:我认为先画上辅助线。师:辅助线这个词非常好,那怎么画?生:把 5 个五分之一全部分成 2 份。师:这样就能看出十分之一了吗?“十”在哪里, “一”在哪里?生:我认为十指是把长方形平均分成 10 份,取其中的1 份。师:说得非常好。一共分成 10 份,取了其中的 1 份,我们用画图的方法表示出了十分之一。请阅读上面的教学片断,分析其中蕴涵的数学核心素养,并联系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进行评析。 第三部分 教学设计 ( 30 分)一、认真研读二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教材,按要求进行教学设计。(一)根据课程标准对问题解决的目标要求,写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10 分)(二)请围绕确定的教学目标,写出新授部分的教学设计。(20 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