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小学二年级养成教育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68791 上传时间:2019-09-0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二年级养成教育教学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养成教育教学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养成教育教学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养成教育教学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二年级养成教育教学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二年级养成教育教学计划播种行为,可以收获习惯;播种习惯,可以收获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根本保证。结合我校工作实际,特拟订本计划:一、 指导思想 我校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及文明行为习惯为出发点,以有利于指导中小学生健康成长为目的,坚持教育与管理、自律与他律相结合的原则,不断完善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准则,建立富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与管理机制,以教育为先导,以制度为保证,以检查督促为抓手,以行为训练为基础,以习惯的内化与养成为目标,从基础小事抓起,注意点滴积累,切实提高我校学生的基础文明水平。二、工作目标 1、通过“礼仪习惯” 教育,使学生逐步养成尊

2、敬长辈、礼貌待人的优秀品质,提高分清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能力。2、通过 “生活习惯” 教育,使学生养成讲秩序、讲效率、讲公德、有理智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生活能力。 3、通过“学习习惯” 教育,教会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提高。 4、通过“节俭习惯” 教育,培养学生在节俭意识的前提下,较好地发挥人力物力效能,使学生养成艰苦朴素的良好习惯。三、阶段目标第一阶段:学。通过学习中小学管理规范 、 中小学生守则 、校纪班规,学校行为习惯要求等,明确行为规范的内容,知道在学习和生活中如何做,怎样做。 第二阶段:做。制定各种规章制度,检查约束学生行为,通过各种活动,强化训练。

3、通过自查互纠,共同进步。通过激励评优树立典型,带动进步。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 第三阶段:管。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掌握方法,自理自律,自主管理,自我管理。从而达到“ 教” 是为了“不教” 的目的,养成好习惯终身受益。四、教育内容 以中小学管理规范 、 中小学生守则为标准,归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从礼仪、学习、生活和节俭四方面,正面规范学生行为习惯。 礼仪习惯 尊重长辈,听父母教导,不顶嘴,讲话态度诚恳; 接受长辈物品时要起立双手接,受到赞扬时说“谢谢 ”; 上学或外出回家见到父母、长辈有礼貌地问候,外出时向父母道别,说明去向; 吃饭不独占独吃,先让长辈就座,吃完饭要对同桌吃

4、饭的长辈或客人说“请慢用” ; 关心父母等长辈的身体,父母生病要问候,端水送药,主动承 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有客人来访,接待热情、周到,要使用“ 欢迎光临 ”、 “再见 ”、 “下次再来”等礼貌用语; 进校第一次见到老师,早上问早、中午问好,放学见到老师说“ 再见” ,进出校门、上下楼梯遇见老师让老师先行; 上课回答问题先举手,跟老师说话要起立,进办公室前喊“报告”; 同学要互助,不以强欺弱,不叫同学绰号; 参加升降国旗,要严肃、庄重、衣着整洁。 学习习惯课前要预习,中高年级预习有记录,学会带着问题听课; 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上课座姿端正,书写时握笔姿势正确。手握笔的地方离

5、笔尖一寸,眼睛离书一尺,身体离桌一拳;上课专心听讲,勇于提问,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作业要字体端正,纸面清洁,格式正确,不边做边玩; 按时完成作业,做到独立、耐心、细致; 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生活习惯 早晨早起,不睡懒觉 做勤快人; 起床、穿衣、洗涮、整理房间、整理书包、吃饭行动快速 当利索人; 吃饱饭、吃好饭、不挑食 做健康人; 不迟到,不贪玩 做守时人; 早晚涮牙,天天洗脚,经常洗澡,经常剪指甲,穿戴整洁 讲卫生; 出入教室,上下楼梯靠右行,不打闹。有秩序上(下)操,站队不挤、不抢、不拖、听口令,动作快 守纪律; 积极主动打扫

6、教室,不带零食入校,不乱扔碎纸,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大小便 讲公德;星期天、节假日有活动时间表,学习、休息、玩乐有条不紊 讲条理; 看电视按照家长和老师的要求有限度,不放任 讲理智; 在家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事 爱劳动; 节俭习惯 利用水、电及时关闭开关,节约一度电、一滴水; 爱护书本,节约一张纸、一块橡皮、一支铅笔; 爱护桌椅、门窗、板擦等物; 爱惜衣物,不追求穿戴; 爱惜粮食,不随便丢弃饭菜,不剩饭,节约一粒粮食; 不随便丢弃粉笔、扫帚、簸箕等教室用具;正确支配零用钱,不吃零嘴; 不向父母提出过高的物质要求; 学习、办事讲效率,学会能用不同办法解决同一问题。 五、实施途径与措施: (一)发挥

7、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知” 即提高学生道德认识,使他们懂得“是、非、善、恶、美、丑 ”。1、健全学校、年级组、班级管理网络,发挥各年级自主管理功能,加强学生常规管理的力度。2、充分利用班队、思品、晨会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 三别” 、 “四带” 、 “五无”。 “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 “四带”即把礼仪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向社会;“五无”即地面无痰迹,室内无纸屑,桌凳无刻画,墙壁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3、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员参与德育管理。每周

8、至少召开一次班主任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本周工作,提醒班主任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二)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班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理论和实践挂起钧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1、通过知、比、纠、行教育系列开展行为养成教育。 “知”:每月的第一周召开一次主题班会,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该改正,哪些应该表扬,从思想上明确认识。 “比”:对照养成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

9、良行为。 “行” :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2、坚持及时开班会制度,总结本班养成教育工作情况,安排下面工作。 3、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利用学校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行为环境。4、寓学生常规训练于各种活动之中。大型的学校活动,是训练学生行为规范的好时机,活动中除要求学生排队出场、按次序就座、不吃零食、不扔果皮纸屑、认真听讲、有礼貌地鼓掌致谢外,对队员的敬礼、站立、以及红领巾的佩戴等均有所规定。 (三)开辟社会教育途径,突出“情”的培养。通过正面的家庭、社会教育,使学生自觉接受来自社会各方面的正确引导和教育,使良好的行为习惯不断得到培养和强化 1、

10、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家访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充分了解小孩在校的学习和表现,并配合学校进行教育。 2、组织学生参加社会上有益的义务劳动,提高学生的社会服务意识与实践能力。3、设立校外教育辅导站,通过参观访问教育基地,培养和激发儿童的“五爱 ”情感,从而推动学生自觉履行道德义务。(四)平时加强检查督促,强化“意”的训练。制订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1、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值周值日人员要认真做好每天的检查、评比,

11、一周的小结总评等工作。 “值周值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抓起,把行为规范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2、以值日生和卫生监督员为主要管理成员,每天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出勤、就餐、就寝等情况进行督查和评比,充分发挥“红领巾监督岗”的作用,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六、具体工作安排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日积月累、反复训练、循序渐进的过程。根据行为习惯的养成特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把行为规范逐条分解,分周落实养成训练。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二周:严格守纪,按时作息 第三、四周:讲究卫生,保护环境 第五、六周:专心听课,大胆发言 第七、八周:活动讲文明,认真做“两操” 第九、十周:学会交往,举止大方 第十一、十二周:热爱劳动,认真做值日 第十三、十四周:注意安全,遵守交通规则 第十五、十六周:不挑吃穿,勤俭节约 第十七、十八周:诚实守信,知错就改 第十九、二十周:认真复习,考试不作弊。 易小平2018.2.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