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熟语、成语课件.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976097 上传时间:2018-05-11 格式:PPT 页数:127 大小:4.69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熟语、成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27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熟语、成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27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熟语、成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27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熟语、成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27页
【导学教程】(山东版)2016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第一章 第一节 第二课时 熟语、成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课时熟语、成语,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谚语、歇后语、惯用语和格言等。要准确、快速解答熟语题,一方面要多积累,正确理解熟语;另一方面要掌握高考熟语题的常见命题设误角度,掌握辨析技巧。,望文生义,即只按照字面意思来理解成语的含义,不了解成语的确切含义,仅从字面上去牵强附会,造成不确切的理解,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题型一因望文生义致误,题型解读,【错因分析】此处属望文生义。“不寒而栗”指不寒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而此句中是说凛冽的北风使人冻得发抖,显然不恰当。,典例剖析,【错因分析】此处属望文生义。“风声鹤唳”形

2、容惊慌疑惧。而此句中用来描写小镇春天的景物,写风的声音和鹤的叫声,显然不恰当。,【错因分析】此处属望文生义。“不名一文”,指一个钱也没有,也说“一文不名”“不名一钱”。名,占有。而此句中用来说没有价值,显然不恰当。,避免望文生义要抓关键语素,看清比喻义望文生义,是成语运用题中最容易出现的错误之一。解题时,要想避免望文生义,应从如下方面入手:1要正确理解成语中的某些关键语素。如典例3中“不名一文”的“名”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语素,是“占有”之意。,方法归纳,2要在理解原意的基础上,正确理解成语的比喻义。如典例2中的“风声鹤唳”来源于“淝水之战”,本意指风声与鹤的叫声。但是,它在原意的基础上已经形成

3、了自有的比喻义,指“溃兵听到风声与鹤的叫声都疑心是追兵,形容惊慌疑惧”,如果再用原意解释就属于望文生义了。,3不用表面意思来理解成语和语境,而要抓住成语的深层含义和具体语境。如典例1中的“不寒而栗”,表面意思是“不寒冷而发抖”,发抖的原因是“非常恐惧”,而非“天气寒冷”。,答案“登高自卑”指登高山从底下开始,比喻事情循序进行。此处属望文生义。,针对训练,答案“让枣推梨”指兄弟互相谦让友爱。符合语境。,答案“不足为训”不能当作典范或法则。其中“训”的意思是准则。语境信息“醉酒驾车而触犯法律的行为”。此处符合语境。,答案“江河日下”江河的水天天向下游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坏下去。语境信息“诗意油然而生

4、”。此处属望文生义。,【积累归纳】望文生义是对成语关键字词理解不准确造成的。请识记下列成语中关键字词的意思:,有些成语只适用于描述特定的人或事,有特定的指向性,命题者常常故意偷梁换柱,张冠李戴,把使用的对象、特定的指向性有意弄错。,题型二因误用对象而致误,题型解读,【错因分析】此处属误用对象。“倚马可待”形容文思敏捷,写文章快。而此句中却用来形容书法家书写书法作品,显然用错了对象。,典例剖析,【错因分析】此处属误用对象。“反戈一击”比喻掉转头来反对自己原来所属的或拥护的一方。指向自己内部,而不指向敌对一方。而此句中是说“蓝军转变劣势,反击对方”,显然用错了对象。,【错因分析】此处属误用对象。“

5、劳燕分飞”比喻人别离(多用于夫妻)。而此句中说“经销商”与“地板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不合作、分开,显然用错了对象。,使用成语要弄清对象,注意搭配一些成语有其常用或固定的适用对象,如果任意使用就容易用错对象。考生在解题时,应从如下方面入手:1弄清成语含义,注意常用范围。有些成语的含义中包含着适用对象,我们应该牢记这些适用对象,防止出现扩大范围或误作他用的错误。如典例5中的“反戈一击”,适用范围是“自己的阵营”。,方法归纳,2弄清成语固定的适用对象。有些成语有自己固定的适用对象,如果把握不准,就容易犯张冠李戴的错误。如典例6中的“劳燕分飞”,其固定的适用对象是夫妻。3注意搭配对象。如典例4中“倚马可

6、待”的搭配对象一般是写文章,例句中用来形容书写书法作品,显然是错误的。,答案“历历在目”形容景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此处用错对象。,针对训练,答案“呼之欲出”指画得十分逼真,一叫就会出来似的。也泛指文学作品对人的描写十分生动。语境信息“立体报纸受到追捧”。此处用错对象。,答案“方寸之地”用来指人的内心。语境信息“地域狭窄”“物产匮乏”。此处用错对象。,答案“信手拈来”指随手拿来,多形容写文章时词汇或材料丰富,不费思索就能写出来。语境信息“将垃圾集中处理”。此处用错对象。,【积累归纳】容易因使用对象不当而误用的熟语,题型三因不合语境而致误,题型解读,【错因分析】此处属不合语境。“当

7、仁不让”泛指遇到应该做的事,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而此句说的是我国跃居全球网络商品零售榜首,“当仁不让”用在此处不合语境,应用“当之无愧”。,典例剖析,【错因分析】此处属不合语境。“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而此句说的是普通人看到高昂的票价而“感叹”,显然不恰当。,【错因分析】此处属不合语境。“与人为善”原指赞助人学好,现多指善意帮助别人。而此句中用来总结“待人和气、言语文明、耐心细致等”美德,与“善意帮助”无关,用在此处不合语境。,【错因分析】此处属不合语境。“飞短流长”指造谣生事,搬弄是非。而此句中说业内人士各自谈自己的看法,有不同意见,没有“是非”可言,显然用“飞短流长”不合语

8、境。,成语运用要紧扣语境,探寻矛盾1准确理解成语含义,明确成语语境的侧重点。如典例8中“叹为观止”使用的语境一般是赞美事物美好的,如果准确把握这一点,在判断使用该成语时就不会出现错误。,方法归纳,2准确理解语句所表达的含意。成语使用正确与否往往要看具体的语言环境,判断成语使用是否符合语境,就要抓住具体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如典例10,句中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业内人士有不同意见”,“飞短流长”用在这里就不合适了。3探求语句意思与成语意思的矛盾之处。在明确语句含意之后,将语句所要表达的意思与成语的意思进行比较,探求二者之间的矛盾点。,答案“洞若观火”指看事情十分清楚明白,好像看火一样。比喻观察事物明白

9、透彻。语境信息:只是对邻居性格的了解而已,词义过重。,针对训练,答案“擢发难数”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语境信息:他只是迟到、早退而已,词义过重。,答案“养虎遗患”比喻纵容恶人,给自己留下后患。在句中形容缺点错误,既对象不当,又程度过重。,答案“日理万机”一天之中要处理上万件事务,常指君王或国家领导人每天忙于繁多的政务。这个成语词义很重,用在“李老师”身上,大词小用。,【积累归纳】有些成语的词义有轻重之分,使用时应避免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类似成语有:济济一堂七手八脚多事之秋纵横捭阖日理万机义无反顾丰功伟绩从谏如流无可非议真知灼见有口皆碑,成语从感情色彩上可分为褒义、中性和贬义三类。

10、具有褒义色彩的成语,通常表达肯定、赞扬的情感态度;而含贬义色彩的成语,则表达否定与批判的情感态度;介于二者之间的则是中性色彩的成语。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辨清褒贬,否则就容易犯褒词贬用或贬词褒用的错误。,题型四因感情色彩而致误,题型解读,【错因分析】此处属感情色彩错位。“闭门造车”,关上门造车,比喻只凭主观办事,不管客观实际。此句中说“科研人员成功开发了4G手机”,属褒义环境,“闭门造车”用在此处显然不恰当。,典例剖析,【错因分析】此处属感情色彩错位。“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含贬义。而此句是说“为中原崛起献计献策”,“坐而论道”用在此处显然褒贬失当。,【错因分析】此处属感情

11、色彩错位。“寻章摘句”指读书时只摘记一些漂亮词句,不深入研究;也指写作只堆砌现成词句,缺乏创造性。贬义词。此句中用来指的是高中生养成的良好的习惯,将贬义词错用在褒义环境中,褒贬失当。,辨析语境,体会褒贬有些成语的感情色彩可谓褒贬分明,因此在运用时一定要分清语境,体会语境所体现的感情色彩。考生在解题时,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1辨析语境是褒是贬。判断成语使用是否符合其感情色彩,首先要明确该成语所在语句体现出的感情色彩。如典例12,句中说的是国内外500余位嘉宾“为中原崛起献计献策”,语句所体现的感情色彩是褒义的。,方法归纳,2明确成语是褒是贬。在判断语句褒贬的基础上,也要明确成语本身是褒是贬。如典例

12、11中的成语“闭门造车”是贬义词,与语句所体现的感情色彩相反,故该成语使用错误。,答案“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此处褒贬失当。,针对训练,答案“好为人师”喜欢当别人的老师,形容不谦虚,自以为是,爱摆老资格。此处误将贬词褒用。,答案“城府”是指城市和官府,比喻待人处事的心机,“胸无城府”指为人坦率真诚,不用心机。句中褒词贬用。,答案“无所不为”意思是“所有的坏事都干尽了”,用在“年轻的科学家”身上,显然不当。,【积累归纳】1常见褒义成语雨后春笋蔚然成风蔚为大观虚怀若谷神采奕奕 鞠躬尽瘁 敢作敢为 两袖清风力挽狂澜 视死如归 高风亮节 从容不迫殚精竭虑 凤毛麟角 叹为观止 胸无城府刮

13、目相看 众望所归 无微不至,2常见贬义成语无所不为 处心积虑 半斤八两 人云亦云别有用心 大放厥词 得陇望蜀 上行下效甚嚣尘上 始作俑者 弹冠相庆 一唱一和党同伐异 评头论足 长篇累牍 过江之鲫睚眦必报 改头换面 粉墨登场 忘乎所以坐而论道 巧立名目 师心自用 擢发难数倾巢而动 画地为牢 人言啧啧 推波助澜每况愈下 振振有词 面目全非 冠冕堂皇,由于熟语是约定俗成的,某些熟语的使用有一定的场合,有的还需要区别尊卑、长幼、主客、男女等。这就要求我们在使用时注意场合,做到自谦敬人,得体合度。如果分辨不清,就会导致谦敬错位。,题型五因谦敬错位而致误,题型解读,【错因分析】此处属谦敬错位。“绵薄之力”

14、,微不足道的力量,指尽自己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常用作谦辞。而此句中说马来西亚航空负责人感谢他国搜寻人员,显然谦敬失当。,典例剖析,【错因分析】此处属谦敬错位。“洗耳恭听”指专心地听(请人讲话时说的客气话),一般用作敬辞。而此句中说“让群众洗耳恭听”,显然谦敬失当。,明确场合身份,避免谦敬错位有很大一部分成语是从古代沿用下来的,有些已经深深地打上古代礼仪文化的烙印。它们有的只用于向对方表示敬意,有的只用于自谦。要想准确找到使用中容易出现谦敬失当的成语,可从以下方面着手:1了解成语本身的谦敬用法。这是首要条件。如典例14中“绵薄之力”常用作谦辞,在该句中用来表达感谢他人的帮助,显然将“谦辞”当作了“

15、敬辞”使用。,方法归纳,2明确语句所体现的场合或所涉及的人物的身份。场合与身份要与成语所表达的谦敬之意相吻合。如典例15中所涉及的人物是“领导”“群众”,而“洗耳恭听”一般用作敬辞,句意是说领导让群众洗耳恭听,显然与成语所表达的谦敬之意不吻合。3对谦辞与敬辞要注意分类积累。常用的谦辞和敬辞是有限的,分类积累一定量的谦辞和敬辞,非常有必要。,答案“抛砖引玉”比喻用粗浅的不成熟的意思引出别人的高明的成熟的意见。常作谦辞,用在自己身上,而句子却用在别人身上。,针对训练,答案“姑妄言之”姑且随便说说(对自己不能深信不疑的事情,说给别人,时常用此语以示保留)。姑:姑且。妄:随便。多用于自谦之辞。用在此处

16、不合语境。,答案“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作谦辞。,答案“蓬荜生辉”使贫家增添光辉。用于称谢别人来到自己家里或称谢别人题赠的字画送到自己家里,使自己非常光荣。用在此句,不合自谦的语境意。,【积累归纳】1常见谦辞蓬荜生辉 敝帚自珍 抛砖引玉 姑妄言之 狗尾续貂贻笑大方 无功受禄 敬谢不敏 忝列门墙 信笔涂鸦一孔之见 才疏学浅 德薄才疏 不情之请 恭敬不如从命2常见敬辞不吝赐教 鼎力相助 高抬贵手 如坐春风,题型六因不合语法而致误,题型解读,典例剖析,【错因分析】此处属不合语法。“安之若素”指(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一般用作谓语、定语。

17、而此句中用作状语,修饰熊猫喝水后走动的情态,显然不符合语法。,【错因分析】此处属不合语法。“毋庸置疑”指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一般用作谓语和定语,用在此处做状语,不符合使用习惯。,【错因分析】此处属不合语法。“前仰后合”形容身体前后晃动(多指大笑时)。而此句中“前仰后合”与“挤得”搭配不当。,分析句子结构,辨析语法成分一个词语依据某种语法规则,往往有较固定的搭配方式,如果脱离这种搭配方式,则容易出错。有些成语的使用也有其特定的语法规则,有的本身不能带宾语,有的只能用在否定句或疑问句中等。考生在解题时,应注意如下方面:,方法归纳,1分析成语所在句子的结构,看是否存在

18、搭配不当的问题。如典例18中的“前仰后合”形容大笑的样子,而在句子中做动词“挤得”的补语,显然搭配不当。2分析成语在句子中的常用语法功能,看是否存在不符合使用习惯的情况。如典例16中的“安之若素”常做谓语、定语,典例17中的“毋庸置疑”常用作谓语和定语,而在句子中用作状语,显然不符合语法使用习惯。,3注重积累一些常见易错成语的语法规则。比如“深思熟虑”“同心同德”等只能做谓语,后面不能带宾语;“耳濡目染”“津津乐道”“司空见惯”“漠不关心”等成语后面不能带宾语;“不约而同”等只能用作状语。“同日而语”“相提并论”“等闲视之”“一概而论”“善罢甘休”“望其项背”等成语不能用在肯定句中,只能用在否

19、定句或疑问句中。,答案“畅所欲言”与前边的“还与调查组的同志”,不搭配。,针对训练,答案“求全”和“责备”都是动宾短语,不能带宾语,句子的表述不合语法。可改为“对他的缺点,你不应该求全责备”。,答案“漠不关心”指态度冷漠,毫不关心,不可带宾语。,答案“司空见惯”的意思是形容经常看到,不足为奇的事物;该成语后面不能带宾语。,【积累归纳】,题型七因语意重复而致误,题型解读,【错因分析】此处属语意重复。“贻笑大方”指让内行笑话,本身含有被动的意思。此句中“贻笑大方”与前面的“被人”重复。,典例剖析,【错因分析】此处属语意重复。“接踵而至”,后面的人的脚尖接着前面的人的脚跟,形容人或事物一个又一个接连

20、不断地到来。此句中“接踵而至”与“一个又一个”重复。,【错因分析】此处属语意重复。“座无虚席”,座位没有空着的,形容观众、听众或出席的人很多。此句中“座无虚席”与前面的“座位”重复,用在此处显然不恰当。,析句意看词义,巧判语意重复有些成语在使用中,本身已经含有某种意义,而句子中某些地方也同样含有类似的意思,这就造成了语意上的重复与赘余。考生在解题时,应注意如下方面:1把握句子的含意,特别是要注意成语附近的字词,看看是否与成语意义有重复之嫌。如典例19,查看句子时,就要注意句子中的“被人”二字。,方法归纳,2弄清成语的意义,与原句进行仔细比照,看是否与句意重复。如典例20中“接踵而至”的意思是“

21、一个又一个接连不断地到来”,与原句中的“一个又一个”语意重复。,答案“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与“责任”语义重复。,针对训练,答案“津津乐道”很感兴趣地谈论某人某事。可作谓语、定语。津津:形容有滋味、有兴趣。句中“谈论着”与“津津乐道”中的“道(谈论)”重复。,答案“贻笑大方”被内行或有见识的人笑话。本身含有被动的意思,不能用作“只能让人贻笑大方”。,答案“相形见绌”的“见”字即作“显现”讲,前面再用“显得”就重复了。,【积累归纳】容易重复赘余的成语(括号内的词赘余,应删除)(正)方兴未艾难言之隐(的苦衷)(对自己)妄自菲薄 (人民)生灵涂炭(人民的生活)安居乐业 (显得)相

22、形见绌(感到)习以为常 忍俊不禁(地笑起来)(故意说得)闪烁其词 (目前的)当务之急(难得的)空谷足音 (许多)莘莘学子(全身)遍体鳞伤 (值得)可歌可泣(替他)为虎作伥 (背地里)阳奉阴违,有些成语之间由于具有某些共同的语素,在使用时极易混淆。如:“骇人听闻”与“耸人听闻”;“不以为然”与“不以为意”;“不足为训”与“不足为戒”;“不胫而走”与“不翼而飞”;“不可理喻”与“不可思议”等。,题型八因形近义近而致误,题型解读,【错因分析】此处属形近义近致误。“不瘟不火”指表演既不沉闷也不过火。此处是说写字楼市场销售情况,应用“不温不火”。,典例剖析,【错因分析】此处属形近义近致误。“不孚众望”,

23、指不合于众人的期望。孚,信服。此句中是说彭超没有让人们的期望落空,应该用表达“不辜负大家期望”之意的“不负众望”。这两个成语常因读音相同意义相近而致误。,【错因分析】此处属形近义近而致误。“无所不至”指没有达不到的地方;又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属贬义词。此句中说“世界杯组委会的关怀”,应该用“无微不至”,二者只有一字之差,意义却相差很大。,注重形体差异,辨析词义差别某些成语在使用时因为字形或字义上相似或相近,容易出现混用现象,导致成语使用上的错误。考生在解题时,应注意如下方面:1某些成语字形上比较相像或者意义比较接近,使用时往往会造成一些错误。这就要求我们辨析其意义或用法上的差异。如

24、典例22中的“不瘟不火”与“不温不火”,典例23中的“不孚众望”与“不负众望”,只有一字之差,而意义却不相同。,方法归纳,2辨析成语时,尤其要注意辨析近义成语的细微差异。要注意从意思、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如典例24中“无所不至”与“无微不至”两个成语也只有一字之差,但是,它们的意思却相差甚远。,请从下列句中括号内选择合适的成语,并解释其意义和用法。29(2012大纲全国)该产品的试用效果非常好,相信它大量投产后将(不孚众望/不负众望),公司一定会凭借产品的优异品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骄人业绩。辨析:_答案“不孚众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未符合大家的期望。孚,信服。

25、与“不负众望”混淆。“不负众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此处应为“不负众望”。,针对训练,30广交会为企业提供了内外贸对接的契机,但这种对接不可能(一挥而就/一蹴而就),绝大多数出口企业由于不熟悉国内市场,即使有意内销也无从着手。辨析:_答案“一挥而就”,形容才思敏捷,一动笔就写成。“一蹴而就”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此处应为“一蹴而就”。,31眼下,报刊发行大战硝烟渐起,有些报纸为了招徕读者而故意编造一些(骇人听闻/耸人听闻)的消息,其结果却往往弄巧成拙。辨析:_答案“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和害怕。“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耸”惊动。此处应用“耸人听闻

26、”。,32西昌是攀西地区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也是攀西资源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不言而喻/不可理喻),这里开发潜力巨大,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辨析:_答案“不言而喻”,不用说话就能明白。形容道理很明显。“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此处应为“不言而喻”。,【积累归纳】容易混用的成语不负众望不孚众望 不以为然不以为意不堪卒读不忍卒读 无微不至无所不至独行其道独行其是 前仆后继前赴后继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不胜其烦不厌其烦骇人听闻耸人听闻 纷纷扬扬沸沸扬扬鱼目混珠鱼龙混杂 见危授命见危受命,不胫而走不翼而飞 无可厚非无可非议不可理喻不可思议 处心积虑殚精竭虑谈笑风生谈笑自若 望文生义顾名

27、思义一文不名一文不值 高山流水行云流水不绝如缕不绝于耳 侃侃而谈夸夸其谈设身处地身临其境 一挥而就一蹴而就一发不可收一发不可收拾,1知其一,还要知其二许多成语都有一定的典故来历,或出于古代寓言,或出于历史故事,或出于古代诗文,都有着特定的含义。我们在掌握或运用它们时一定要注意追根溯源,不能不分场合地乱用。还有的成语在现代大都使用其引申义或比喻义,但偶尔还会使用其本义,故当它们的运用回到其本义时,我们不能视其为错。如:,题型九其他设误类型及解读方法,分析:此句中的“粉墨登场”用的就是本义。“粉墨登场”出自明朝张岱的蔡义伶文:“汝身前,粉墨登场,努眼张舌,嬉笑鬼诨,观者绝倒,听者喷饭。”“粉、墨”

28、,搽脸和画眉用的化妆品。“粉墨登场”原指演员化装上台演戏,但现在一般多用于贬义,比喻坏人经过一番打扮,登上政治舞台。上句用其本义是正确的。,分析:句中的“灯红酒绿”用在“饭店”之后,本义便“复活”了,不再有贬义。因而使用是正确的。句中“一针见血”通常是比喻说话、写文章言辞直截、简要,能切中要害,但它的本义是一针就见到血,形容医务人员技术熟练。这里正好适合使用本义,正确。,在语言流传过程中,有些成语派生出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甚至感情色彩也相反,这就决定了它们能适用于两种以上的语境。如果对这类成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则易造成误判。这类词语还有:灯红酒绿想入非非左右逢源指手画脚不三不四淋漓尽致一

29、针见血眉来眼去洋洋洒洒粗枝大叶秀色可餐楚楚动人龙飞风舞,2体悟情景,避免自相矛盾成语有其自身特定的含义,命题者有时故意使成语的含义与句子其他部分表达的语意产生矛盾,如果考生未能准确地掌握成语的含义,就分辨不清。成语有一定的使用范围,有些成语的误用正是因不明范围的大小所致。而命题者故意把成语设置成与语境不相符合的情况,不讲范围,造成迷局。如:,解析:“亡羊补牢”比喻在受到损失之后想办法补救,免得以后再受类似的损失。与下文的“在萌芽状态”矛盾。,解析:“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此处对象为“几家”,不恰当。只有在了解词义的基础上,全面结合语境,才能识破或避免成语运用中自相矛盾的现象。,随堂巩固练,

30、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很充分,说个不休。这里是望文生义。这里可用“滔滔不绝”。B.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使用正确。C.电光石火: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像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这里是望文生义。D.平分秋色:指双方各占一半。指的是“双方”,此处是“几家”,用错对象。答案B,解析本题从用错对象、望文生义等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栉风沐雨:风梳头,雨洗发,形容奔波劳碌,不避风雨。适用对象是人,不能是斗笠。B.风姿绰约:形容女子姿态柔美。梅兰芳大师在舞台上展现的就是女子的风姿。用在此处非常贴切。C.分庭抗礼:原指宾

31、主相见,站在庭院的两边,相对行礼。现在用来指双方平起平坐,实力相当,可以抗衡。属望文生义。D.侧目而视:斜着眼睛看人。形容憎恨或又怕又愤恨。属望文生义。答案B,解析本题从望文生义的角度设误,考查成语的使用。A.让枣推梨:小儿推让食物的典故。比喻兄弟友爱。B.焚膏继晷:点燃灯烛来接替日光照明,形容夜以继日地用功读书或努力工作。C.患得患失: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去。指对于个人的利害得失斤斤计较。D.登高自卑:登山要从低处开始。比喻做事情要偱序渐进,由浅入深。不能误用为看见高山觉得自己很渺小。答案D,解析A项,芝兰玉树:比喻有出息的子弟。不能光用于修饰人的外貌。B项,闻过则喜:听到别人批评自己

32、的缺点或错误就很高兴。形容虚心接受意见。使用正确。C项,上下其手:表示玩弄手法,暗中作弊。贬义词。选项望文生义,误用为两人合力制服惯偷。D项,从一而终:丈夫死了不再嫁人,这是旧时束缚妇女的封建礼教。此处望文生义,宜用“始终如一”。答案B,解析A如数家珍:像数自己家里的珍宝一样,形容对列举的事物或叙述的故事十分熟悉。B.不刊之论:比喻不能改动或不可磨灭的言论。符合语境。C.不同凡响:比喻事物(多指文艺作品)不平凡。D.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步履维艰:行走艰难,此处用的是比喻义。B项,尘埃落定:比喻事情有了结局或结

33、果。C项,妙手偶得:形容文学素养很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作。D项,指日可待:(事情、希望等)不久就可以实现。一般用于好的方面,用在此句中不恰当。答案D,解析A耳濡目染:形容见得多听得多了之后,无形之中受到影响。此处应用一个与后面的“耳目一新”相对应的词语,如“耳熟能详”。B.休戚与共:忧喜、祸福彼此共同承担。形容关系密切,同甘共苦。本句只强调“环境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的密切关系,应用“息息相关”。C.运筹帷幄:在后方决定作战策略,泛指筹划决策。此词与“领导攻关会战”相吻合。D.蔚然成风:形容一种事物逐渐发展、盛行,形成风气。用此词形容人们购买轿车的热情不妥,应用“不断高涨”“有增无减”等词。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A项,汗牛充栋:牛运输书时累得出汗,书多得堆满了屋子。形容藏书非常多。不能用于形容橙子多。答案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小学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