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60186 上传时间:2019-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课程纲要.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九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课程纲要课程名称: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道德与法治课程类型:义务教育必修课授课对象: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授课时间:37 课时授课教师:课程性质和课程的基本理念: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以初中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引导和促进初中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综合性课程。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是本课程的主要特点。课程的基本理念如下:一、帮助学生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公民是课程的核心;二、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三、坚持正确价值观念的引导与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实践相统一是课程的基本原则。课程目标:1、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小组合作讨论等方法初步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

2、,认识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中国社会的发展规律,认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个曲折漫长的过程。2、通过阅读教材、收集图片资料、小组合作等方法了解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验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各领域取得的成就。3、通过阅读教材、查阅文献资料、欣赏影视作品等途径,了解我与他人、我与社会、我与自然的道德规范。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路线、基本国策和世界概况。4、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能够负责任地做出选择。能够逐步掌握和不断提高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能够独立思考、提出疑问和进行反思。(一)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生命的可贵,体会生

3、态环境与人类生存的关系,爱护环境,形成勤俭节约、珍惜资源的意识。 养成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有责任心、追求公正的品质。形成热爱劳动、注重实践、崇尚科学、自主自立、敢于竞争、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热爱集体、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二)能力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能够自我调适、自我控制。掌握爱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形成爱护环境的能力。 逐步掌握交往与沟通的技能,学习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方法。学会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和多样的价值观念,以正确的价值观为标准,作出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选择。(三)知识 了解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基本常识,掌握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途径与方法,理解个体成长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4、。了解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知识,认识处理我与他人和集体关系的基本社会规范与道德规范。理解人类生存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认识当今人类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根源,掌握环境保护的基础知识。课程内容与实施:周 次 日 期 教 学 内 容第一周 27 日 9 月 2 日分享课程纲要坚持改革开放第二周 3 日 9 日走向共同富裕创新改变生活第三周 10 日 16 日创新永无止境第一单元复习第四周 17 日 23 日生活在民主国家参与民主生活第五周 24 日 30 日中秋节夯实法制基础第六周 10 月 1 日 7 日 国庆节放假第七周 8 日 14 日凝聚法治共识第二单元复习第八周 15 日 21

5、 日延续文化血脉凝聚价值追求第九周 22 日 28 日正式发展挑战共筑生命家园第十周 29 日 11 月 4 日第三单元复习期中复习第十一周 5 日 11 日期中复习期中复习第十二周 12 日 18 日期中考试期中试卷讲评第十三周 19 日 25 日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第十四周 26 日 12 月 2 日我们的梦想共筑中国梦第十五周 3 日 9 日第四单元复习第十六周 10 日 16 日 期末复习期末复习第十七周 17 日 23 日期末复习期末复习第十八周 24 日 30 日期末复习期末复习第十九周 31 日 2019 年 1 月 6 日元旦期末复习第二十周 7 日 13 日期末复习期末复

6、习第二十一周 14 日 20 日期末复习期末复习第二十二周 21 日 27 日 一检第二十三周 28 日 2 月 3 日 寒假开始课程评价: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设计道德与法治课程评价方案时,应以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为依据,体现学科评价特点,搜集学生学习的完整信息,客观评价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教师要总结与反思评价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更好地实现课程目标。(一)评价目标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评价目标是,考查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程度,提高教学质量,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使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二)评价方式道德与法治课程倡导的评价方式主要有以下

7、几种。观察:教师在自然状态下,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能力和行为,并记录下来,作为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的依据。描述性评语:教师在与学生进行充分交流的基础上,用描述性的语言将学生在思想品德某一方面的表现,如态度、能力和行为等写成评语,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建议。项目评价:按照不同项目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由学生自主设计活动计划,学生可以围绕真实的社会生活问题进行收集、组织、解释或表达信息,如提交调查报告或小论文等。师生可以对小组成果进行分析,将小组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谈话:教师通过与学生各种形式的交流和对话,获得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状况的信息,据此对学生进行评价和引导。成长记录:教师应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在道德与法治课程学习中的各种表现,主要是进步和成就。以学生的自我记录、自我小结为主,教师、同学、家长共同参与,学生以评价对象和评价者的双重身份参与评价过程。考试:考试方式应灵活多样,如辩论、情境测验、开闭卷的笔试等。要加强道德与法治考试命题研究,注重考查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道德实践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发挥考试对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道德与法治课程鼓励学校教师结合本校实际,积极探索独具特色、符合本课程特性和学生发展实际情况的有效评价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