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经内镜鼻空肠置管术.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53671 上传时间:2019-09-0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内镜鼻空肠置管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经内镜鼻空肠置管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经内镜鼻胃管、鼻空肠管置管术适应症 应用于治疗上消化道吻合口瘘、急性重症胰腺炎、胃大部分切除术后输出襻近端梗阻、胃功能障碍,胃底贲门癌等胃内广泛侵犯等病症须行肠内营养者。禁忌症 同胃镜检查禁忌症外,食管静脉曲张也列为置管禁忌。方法 根据患者情况及医疗单位内镜设备情况,可选择内镜旁抓持置管法、导丝置管法及经内镜通道置管法三种。不管采用那种置管方法,均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常规进行术前准备。1. 经内镜通道置管法需用 2 倍于内镜通道长度的空肠营养管或采用鼻胆管作为替用品。先内镜检查上消化道情况。于内镜下将能通过内镜通道的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送至预定位置,然后边退镜边将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内送。当内镜退出

2、口腔后助手抓持镜端之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将其完全拉出内镜通道,并固定于患者口角,以防移位。通过患者一侧鼻腔插入一内腔能通过营养管或鼻胆管的硅胶引导管,当管端达到咽部时术者用手指感觉并将其带出患者口腔外,或在照明下用外科持物钳将引导管钳住后拉出患者口腔外,然后将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插入引导管数 10cm 左右后将两者一同拉出鼻腔,直至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在咽部呈直线状态。确认空肠营养管或鼻胆管的通畅性后将其固定于同侧鼻腔面颊部并夹闭管端备用。术时注意内镜的退出要与送管同步,以防营养管在胃内打襻或退离预定的位置。从口腔拉出引导管时应从鼻腔外同时向鼻腔内推送引导管以减少患者的不适。营养管插入引导管的深度

3、要足够,并注意将引导管从鼻腔外拉的同时向口咽部推送营养管,以防营养管滑脱。将营养管插入引导管前应确认营养管没有打结现象,于营养管将近完全缩进口腔时,术者用左手中示指夹住营养管的靠近食管部位,在保持营养管没有扭结的情况下,于右手将营养管从患者鼻腔外拉的同时,左手辅助营养管回缩至咽喉部。这样做,一方面能保证营养管回缩至咽喉部时能成直线状态而不会出现打结现象,另一方面,也可防止营养管向外移位。应用此法置入的鼻胃管/鼻空肠管,由于其需能通过内镜通道,因而管腔内径受到限制,为其缺点。但操作过程相对简便,成功率高,为其优点。2. 内镜旁抓持置管法先行上消化道内镜检查以了解上消化道情况,排除可能的插管禁忌。

4、按鼻胃管插入的方法,将鼻胃管/鼻空肠管由一侧鼻腔插入咽喉部或进入消化道后,于内镜明视下从内镜通道插入抓持钳或圈套器,抓持或套住管端,然后于内镜向消化道推进的同时,将鼻胃管/鼻空肠管同步向内推送,直至胃内或空肠内预定位置,然后在保证鼻胃管/鼻空肠管不随内镜滑出的情况下,将内镜退出而完成置管过程,再将鼻胃管/鼻空肠管外固定。为保证鼻空肠管能送达较深的位置,当内镜将管端送至十二指肠降段后,可将内镜退至胃窦后,用抓持钳将空肠管再一段段地向十二指肠推送。为防止退镜的同时将营养管带出,可用抓持钳抓住营养管后,将抓持钳推入的同时后退内镜。从鼻腔送入营养管的速度不要过快,以免营养在胃内打襻而容易从空肠内滑脱至胃腔内。通过此法可以置入较粗的鼻胃管或鼻空肠管,但退镜时容易将鼻胃管/鼻空肠管同时带出,因而在退镜时应特别注意。3. 导丝置管法实质上是在内镜下将导丝置入预定位置,退出内镜,再沿导丝将营养管导入,最后退出导丝而完成置管的方法。根据情况可选择从口腔进入的途径,于内镜下置入导丝后置管,再用鼻引导管将鼻胃管/鼻空肠管从鼻腔引出的办法。或选择能从鼻腔进入的细直径内镜,将导丝置入预定位置后直接导入鼻胃管/鼻空肠管。置入导丝时应保持不要在胃内成襻而影响鼻胃管/鼻空肠管的送入。当鼻胃管/ 鼻空肠管进入口腔或鼻腔后,应于尾端固定导丝的同时推送鼻胃管/鼻空肠管,万勿外拉导丝而使导丝外移,影响置管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