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十章 发展中国家经济,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改革 第五节 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经济,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基本特征,一、生产力水平、劳动生产率和生活水平低 二、社会经济形态多元化 自然经济、市场经济在发展中国家同时并存 三、自然资源丰富、经济结构单一 四、人口、粮食和债务问题严重,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市场经济,一、处于市场经济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中国家 1、市场经济已经基本确立的国家 2、市场经济占重要地位的国家 3、市场经济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中的国家干预与市场
2、调节 发展中国家政府主要是通过制定经济计划、建立国有企业、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的 三、发展中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1、市场经济已经基本确立的国家,工业化已有相当的进展,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组织起来的现代经济部门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以城市为依托的工业和服务业产值,在国民经济总值中已占90左右。其市场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点是: 1)市场经济的形成和发展,以渐进和突变两种方式完成 2)民族资本主义力量比较强大,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发展到较高程度 3)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在国内外交错运行,2、市场经济占重要地位的国家,工业化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现代经济部门在国民经济中已占重要地位。工业
3、和服务业一般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75。其发展与运行的特点是: 1)按照渐进方式,市场经济已进入了相对稳定的发展与运行轨道 2)国有资产和外国资本在经济发展中作用显著 3)经济的二元结构比较明显 4)在资本主义经济运行中带有明显的封建色彩,3、市场经济处于起步阶段的国家,现代经济部门还很弱小,在国民经济结构中处于从属或依附地位。工业和服务业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约占60左右。其经济发展与运行的特征是: 1)市场经济正处在缓慢发生或成长的过程之中 2)外资对其经济具有支配性影响 3)缺乏市场经济运行的条件 4)前资本主义的上层建筑也严重阻碍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发展 5)经济带有严重的殖民地、半殖
4、民地特征,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地位日益重要 1、发展中国家独立后在经济上拥有自己的主权,从根本上改变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地位。 2、从几项主要经济指标的变化中可反映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逐步提高。 3、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依赖型 二、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于发达国家仍处于依附、从属地位,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与改革,一、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1、生产力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得到改善 2、出口能力增强,出口结构有所改善 3、工业发展迅速,产业结构优化 二、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国家面临的经济困难 1、经济增
5、长停滞、资金短缺 2、债务负担沉重 3、贸易环境恶化 4、粮食匮乏、农业面临严峻挑战 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经济调整 四、调整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三、发展中国家经济的经济调整,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遇到严重的经济困难和危机,导致社会政局动荡,以至政权更迭,这一时期是发展中国家经济最不景气的时期,迫使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发展战略、经济体制及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改革,并形成了一股潮流。 发展中国家经济调整的主要特点是: 1、向市场经济方向调整和改革,即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鼓励私人企业经营 2、世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加入了调整的行列 3、与以往各国的经济
6、调整相比,范围更广,力度更大,时间更长,其主要内容: 1、调整经济发展战略 2、调整产业结构 3、调整经济结构 4、改革经济管理体制 5、向市场化、国际化方向改革,四、调整后的发展中国家经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经过政策调整和经济结构调整,使经济逐渐从停滞衰退中恢复过来。发展中国家已经进入新一轮的经济增长期,这个时期要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中的独立增长源。其经济增长的表现: 1、经济持续增长 2、通货膨胀被遏制 3、贸易状况良好,外资流入增加,第五节 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经济,一、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基本特征 二、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
7、 三、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模式与金融危机 四、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一、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基本特征,1、经济增长的时间长、速度快 2、出口贸易增长迅速,经济对外贸依赖程度高 3、工业化程度较高,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4、广泛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对西方国家的依赖程度减轻,二、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战略,1、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 2、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 3、实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宏观调控措施,1、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一般又称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有意识的推动国内和地区内工业的建立,以本国和本地区生产的工业
8、制成品取代原来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国内(地区内)市场需求,并逐步实现现代化。 进口替代可分为两个阶段: 1)消费品工业的进口替代,一般先是日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而后是耐用消费品的进口替代; 2)资本货物或生产资料的进口替代,为实施进口替代经济发展战略,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实施一系列国有化和市场化等政策措施。 1)通过提高关税,限制进口,保护国内(地区内)的市场 2)建立国家外汇管理制度,通过外汇控制,将农产品出口收入投资到工业部门 3)政府采取强制手段改变落后的农村封建生产关系,实行土地改革,打破庄园经济的地方封锁状况,建立统一的市场,促进资源配置的效率 4)建立宏观经济管理体系,在财政、
9、税收、外汇等方面给私营企业以各种优惠,借以激励私人资本投资于工业企业的积极性 5)借助于国家力量,直接建立国有企业,运用经济计划指导国营或私营企业的生产和销售活动,进口替代战略本身的弊病: 1)进口替代阶段,工业化是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发展的,进口替代产品的出口竞争能力较弱,而大量工业原材料和中间产品又要依靠进口,影响国际收支 2)进口替代阶段,把经济发展的基点仅仅放在本国(地区)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上,无法积极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丧失了利用外部条件发展本国(地区)经济的可能性,2、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着重发展出口导向工业,从而使工业品代替初级产品成为出口的主要项目。其基本内
10、容: 建立以出口贸易为中心的经济体系,把经济活动的重心由以本国(地区)市场为主转向以国际市场为主,集中力量扩大出口,由此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同进口替代战略比较的区别: 1)战略目标上由内需带动经济发展转向由外需促进经济发展 2)战略措施上由保护内部市场转向鼓励面向国际市场 3)制造业为主导的产业侧重点不同,3、实施出口导向经济发展战略的宏观调控措施,1)发挥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作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2)采用灵活的诱导措施大力吸引外资,把外资纳入经济建设的轨道 3)全力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 4)发挥金融货币政策调节宏观经济发展的功能,三、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的发展模式与金融危机,1、新型工
11、业化国家(地区)的金融危机 2、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3、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金融危机的启示 1)经济发展需要稳步进行,不能一味追求经济增长速度 2)经济增长要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 3)金融开放度要与国内(地区)金融体制相适应,2、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的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金融危机爆发的内部原因: 1)政府对经济干预太多 2)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速度,忽视经济效益与质量的提高 3)一味强调产业结构升级,放弃本国(地区)的比较优势 4)汇率制度存在缺陷 5)过早实现金融自由化,金融危机爆发的外部原因 1)出口能力下降,经常项目赤字严重,国际收支失衡 世界贸易地区结构发生变化 新技术革命使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发生变化 1994年中国人民币汇率并轨 2)国际间产业结构梯度转移,使东南亚国家产业面临需求的短期约束,四、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与作用,1、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经济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 1)在传统国际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得到明显改善 2)国际竞争力日益加强 2、新型工业化国家(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作用 1)为扭转发展中国家长期单纯依赖发达国家资金市场的局面做出了贡献 2)推动了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技术交流与经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