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八 亲核加成.ppt

上传人:scg750829 文档编号:9734459 上传时间:2019-08-29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1.0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 亲核加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八 亲核加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八 亲核加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八 亲核加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八 亲核加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八章 碳-杂重键的亲核加成反应,当亲电试剂首先进攻时,则亲电试剂先进攻杂原子,当亲核试剂首先进攻时,则亲核试剂先进攻碳原子,8.1 羰基亲核加成反应机理,在酸性条件下反应(即亲电试剂首先进攻), 其反应机理为:,当亲核试剂首先进攻碳原子时,其反应机理为:,值得注意的是:,* 不论是酸还是碱催化的反应,控制反应速度的一 步都是亲核试剂进攻碳原子这一步,故它们都是亲 核加成.,* 酸可以活化羰基碳原子,使之有利于亲核试剂的 进攻.但是,酸同时也可以降低亲核试剂的有效浓度.,8.2 羰基化合物发生亲核加成反应的活性,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 反应底物的结构和亲核试剂的性质,1、立体因素

2、:羰基碳原子上连的原子或基团体积越小对反应越有利,体积越大越不利。,一、羰基结构的影响,羰基结构的影响既有立体因素又有电子因素,羰基化合物与亚硫酸氢盐的加成产率,2、电子因素的影响,RCHO RCOCH3 RCOR C6H5COR,二、亲核试剂性质的影响,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强反应活性高,亲核试剂 的亲核能力又与以下几方面因素有关:,1、亲核原子的电负性,例如: x- O- N- C-,2、亲核原子是否带有电荷,例如: NH2- NH3 NH4+ ,RO- ROH, PhO- PhOH,例如: RS- RO-, I- Br- Cl- F-,4、与亲核试剂的体积大小有关,3、与可极化度的大小有关,

3、例如:(CH3)3CMgCl CH3CH2MgCl,亲核试剂的体积大对反应不利,8.3 羰基化合物亲核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一、非手性醛酮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二、手性醛酮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对于R-CO-R:当 R=R 时,加成产物为非手性化合物。,3、Cram 规则成立的条件,反应受动力学控制。,具体分析见下图:,Cram 规则一:,1、稳定构象,羰基处于中小基团之间的构象。,2、优势产物,亲核试剂沿小基团一侧进攻的产物。,当羰基上连有手性基团时加成反应的立体化学 服从 Cram 规则.,B,A,R: CH3- C2H5 - C6H5 -,A:B 2:1 3:1 5:1,Cram 规则二:,羰

4、基邻位的不对称碳原子上有-OH,-NH2等能与羰基氧形成氢键的基团时,亲核试剂从含氢键环的空间阻碍小的一侧对羰基加成。,Cornforth 规则:,当酮的-手性碳上有-X时,由于-X与羰基的偶极作用,使酮的优势构象是-X与羰基在同一平面上出于对为交叉位置,亲核试剂从空间阻碍小的一侧即小基团一侧对羰基加成。 但若-手性碳上连烃基较大,产生的空间效应与氯原子的空间效应相差不多时,此规则受限。,反应实例:,1、Wittig反应,反应通式:,反应机理:,2、 羟醛缩合反应,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含有a-氢原子的醛或酮相互作用, 生成羟基醛或羟基酮. 这类反应被碱或酸所催化.,碱催化:,酸催化,注意: b-

5、羟基醛或酮,一般在酸性条件下脱水,生成a,b-不饱和羰基化合物., 8.4 a,b-不饱和羰基化合物的亲核加成,C=C,结构分析:,C=O,共轭,AdE,AdN,1,2- 与1,4-加成,(1)、AdE反应,例如:,为什么是反马氏位向?,(2) a,b-不饱和醛酮的AdN反应,1,2-,1,4-,分析 1,4-加成产物,影响1,2-加成与1,4-加成产物的比例有立体因素 也有电子因素。,88%,12%,几乎100%,几乎100%,而HCN、NaHSO3、ROH等弱的Nu-与a,b-不饱和醛 酮进行AdN反应时一般只生成1,4-加成产物,这就是电 子因素的影响。,三、麦克尔(Michael)加成

6、,1、什么是麦克尔(Michael)加成反应?,2、麦克尔(Michael)加成反应举例并解释其反应历程。,1、,例如:,2、,解释其反应机理,反应历程:, 8.5 羧酸衍生物与亲核试的反应,第一步,第二步,注意: 加成消去历程 .,实验事实:,当把甲醇钠加到三氟乙酸乙酯的丁醚溶液中,在红 外光谱中C=O吸收(max 1790-1)完全消失.,结构与活性的关系 (自学),因每一步都可逆,所以酯的酸性水解反应是可逆反应。其逆反应为酯化反应,正反应速度V=K酯H+,而逆反应速度V=K酸醇,属双分子历程,因此以上反应历程用AAC2来表示。(酸催化,酰氧断裂,双分子历程。),酰氧断裂的证据,上反应后,

7、O18在生成的酸中而不在醇中。,2、 酯的碱性水解历程,V=KRCOOROH-,由于R-O-的碱性比R-COO-的强得多,所以最后一步反应是不可逆的,因此整个反应也是不可逆的,称为 BAC2历程。(碱催化,酰氧断裂,双分子历程。),酯的水解大多数情况下为AAC2历程和BAC2历程,但在少数情况下也有单分子历程和烷氧断裂历程,例1、单分子历程,即为单分子历程,其反应历程如下:,例2、烷氧断裂历程,即为烷氧断裂历程,其历程如下:,作业 P.159-1679-79-9 (1) (2) (3) (4) 9-129-139-15 9-169-31,P.15-21: 1-1, 1-2, 1-3, 1-4, 1-11, 1-12 P7478: 5-1, 5-2, 5-3 , 5-4, 5-8, 5-9, 5-14, 5-16 5-21 P97-108: 6-1, 6-2, 6-13, 6-23, 6-26 P.118-122: 7-1 7-2 7-5 7-19 7-22 P.137139: 8-1, 8-2, 8-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