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总结.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723814 上传时间:2019-08-2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89.1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总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总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总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总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电力系统分析大题总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电力系统分析(大题部分)14 年和 15 年考过的题应该不会再考,今年考调压的可能性非常的大,其次是潮流计算,最优网损,最优有功分配。不过每个专题的大题都应该掌握,以下列出最经典的题,记住做题步骤,理解做题方法,掌握以后基本可以应试。14 年 15 年的考题的解答放在了相应的板块中。一元件参数:本节本质:只需要把公式记下来会算即可,知道算出来以后变压器的等值电路、线路的 型等值电路如何画。1.线路参数计算:如果考会给这些已知量:电阻率 (铝 31.5),导线截面积 S(如 LGJ-400,截面积就是 400),导线长度(km),直径 d 或者半径 r(公式里是半径),三相导线的几何平均距离 D

2、m(Dm 是三根导线互相之间距离乘积,开个三次根号,如 ABC 三相相邻间隔 4 米,那么 Dm= )。有了上述这些可以算出3448导线的等值电路。先算出每千米导线的电阻 r,电抗 x,电纳 b,最后乘以长度。公式如下: 电 阻: =/电 抗: x=0.1445lg +0.0157电纳 : =7.58106用算出来的乘以长度,得出线路参数R,X,B,单位是欧姆 和西门子S。等值电路:2.变压器参数计算:如果考会给这些已知量:额定容量 SN,短路损耗 Pk,阻抗电压百分数Uk%,空载损耗 P0,空载电流百分数 I0%,以及变比,如 220kv/11kv。直接带入公式计算:= 10002=%100

3、2= 010002=0%1002上述 UN的选择:高压侧低压侧都可,按高压侧电压带入,算出来的参数是高压侧的,同理低压侧。比如 220KV/11KV 的变压器,如果末端电压 10KV。变压器参数计算时,UN 带入的是高压侧电压 220,那么整条线路进行潮流计算的时候电压等级就是 220,末端电压需要归算,即乘以变压器的变比(归算只需看从这头到那头经过多少变压器,乘以变比即可),10220/11=200,在计算中,末端电压就是 200kV。等值电路:注意是 G-jB,线路是正的,这里是负的。二简单电力网潮流计算:大纲中只要求开式网计算,但是 14 年 15 年都考了超纲内容,环网还是看一下比较好

4、,加了*号,有精力要看一下,实在没时间就舍弃吧。本节本质:对于单电源线路运用三个公式求出每个节点的电压,功率。对于环网和双电源网络,还需掌握额外几个公式。有可能结合第一节的内容来考,考到可能性较高。题型有三种,已知首端或末端电压及此节点的功率(即电压功率在一个节点);已知首端电压和末端功率,或末端电压首端功率(即电压功率不在一个节点);两电源供电的网络。(环网和这个一样,后面会详解。)1. 电压功率在一个节点如图所示,功率流过会产生电压降落U(相量)和功率损耗S(相量)。需要掌握的公式(公式都是功率和电压在同一节点,功率和阻抗之间没有别的分流,只流过该阻抗):=2+22 ( +)=+=+=2.

5、 含有并联支路的计算如图所示,流向并联支路的功率为SY,用 S 加上SY,得到 S,才能进行 1 中的计算。并联支路功率计算非常简单,公式如下:=2()只要把并联支路的虚数部分变成相反数,和并联点电压平方相乘即可。线路就是-jB/2,变压器 G T+jBT。3. 电压功率不在一个节点这种情况,开始直接设未知节点的电压都是额定电压(10 35 110 220 等等,如图 110kV 的电压等级设成 110kV 即可),这样相当于电压都知道了(虽然是设的),然后从有功率的一侧往电压真正已知(图中始端)的一侧推,推出功率,然后就化为了电压功率在同一个节点的问题了,可以算出电压降落了,推出真正的 U2

6、 和 U3,此过程中功率用之前算出来过的。4*. 双电源网络与环网如图,环网实际就是一个两端电压相等的双电源网络。如果两端电压不相等,会产生一个额外的循环功率 Sc。第一步,计算初步分布,此过程不计功率损耗,即功率流过线路不会损失。S1=SB(ZBC*+ZCA*+ZA2*)+SC(ZCA*+ZA2*)+SA(ZA2*)/Z 总 *S2=SA(ZCA*+ZCB*+ZB1*)+SC(ZCB*+ZB1*)+SB(ZB1*)/Z 总 *“*”代表共轭,即虚数部分取相反数,Z 总 是阻抗的总和。以上公式记起来很容易,S1 方向上,各个功率乘以 右边的阻抗共轭之和;S2 方向上,各个功率乘以 左边的阻抗共

7、轭之和。第二步,算出 S1 和 S2,通过 SB,SC,SA,由于不计功率损耗,可以轻松计算出 SBC,SCA,最后算上循环功率 Sc,方向相同加,方向相反减,可以得到初步功率分布。在无功功率都流向(流向该节点方向,无功功率都是正的)的节点处,把双电源网络打开,成为两个单电源网络。 之后就开始进行 1 中的潮流计算。Sc=UNdU*/Z 总 * (U N 是额定电压,dU 是相量之差,方向是从被减数流向减数)5*. 含变压器环网的打开此题有可能会考,因为出现在了期末题中。当变比相同时,可以打开成为两端都是 35kV 电源的双电源线路。如果变比不同,需要进行一个归算,然后计算出循环功率 Sc,如

8、下图。打开以后根据电压高低,可以计算出循环功率 Sc(从电压高流向电压低)本节内容相关几个题目请务必掌握,属于核心和基础。三复杂电力网络潮流计算原理:考纲里写了复杂电力系统潮流计算的原理,但是计算应该不会考,太复杂,很有可能考填空题,至于大题有可能(不是太大)考以下内容。本节本质:需要掌握节点导纳矩阵的列写和修改,牛顿拉夫逊法直角形式和极坐标形式功率方程的推导方法。1. 节点导纳矩阵的列写和修改列写方法:对角线元素称为自导纳,是该节点连接的所有导纳之和,注意是导纳,题中有可能给阻抗,要取倒数。非对角元素成为互导纳,比如第 1 行第 2 列的元素 Y12,指的是 1 节点和 2 节点之间导纳的相

9、反数。如果哪里出现了改动,需要改动的只是与该改动之处相连的节点的元素,也可以重新列写。2. 牛顿拉夫逊法的直角形式和坐标形式的功率方程推导原理很简单,本质是:=左侧是节点导纳矩阵和节点电压列矩阵的乘积,右侧是注入电流(标幺值S=UI*,所以右侧是共轭)。把 YB 中元素写成 Yij=Gij+jBij(即实部和虚部分开),电压 UB 中元素写成直角法 Ui=ei+jfi,极坐标法 Ui(相量)=Ui(模值)i 。注入功率 SB 中元素写成 Si=Pi+jQi。带入上式即可算出,Pi 和 Qi 的表达式,也可以强行背下。推导也并不麻烦,值得注意的是 i-j用 ij表示。结合上图矩阵可以轻易推出 i

10、 节点的注入功率表达式,如下。四调频和有功最优分配:1. 调频15 年刚刚考过,大题今年再考的概率几乎为 0。填空题也许会涉及,频率和有功平衡相关,发出有功多于负荷有功,频率会升高,反之降低;电压和无功平衡相关,这需要记住。调频非常简单,只需列出功率平衡的方程即可。上式中,f 为系统频率下降量。发电机单位调节功率 K=PGN100/(fN%),KL 是负荷单位调节功率。如果发电机满载则不参与一次调频。2. 有功最优分配这部分也是异常简单,参考本节题目即可,实质是每个式子求导,使相等,并且满足总共发出多少有功的约束条件即可,考到概率不是很大。五调压措施和分接头的选择我认为这部分应该会考,不是在填

11、空就是在大题,应该是重点。考大题的概率非常大,因为这一节既可以考到潮流计算和变压器参数(会忽略并联支路)计算,又能考分接头选择,综合性较强,结合 1、2 节可以出很好的题目。1. 调压措施见填空题整理部分。2. 分接头的选择本节本质:在最大负荷和最小负荷时,题中会告诉一个节点的电压是多少,在这两种情况分别进行潮流计算,算出电压未知那个节点的电压(即有要求的电压),然后此电压归算到电压已知节点上的,然后和调压的实际要求电压相比,就可以求出变比(因为实际电压归算到另一侧,需要乘以变压器的变比),也就选出了分接头。可能说的比较乱,具体做两个题就会明白。所谓的分接头就是,形如 1102.5%,5%/1

12、0kV 的变压器,即变压器低压侧额定电压是 10kV,但是高压侧有好几个电压可以选择,110(1-5%)110(1+5%)共 5 个电压。选择一个合适的电压,满足题目的要求,就是选择分接头。这类题有时会忽略功率损耗,有时不会忽略功率损耗。忽略了的话,线路始端和末端的功率就相同,就化为了电压功率在同一节点的问题;如果不忽略,不同于第 2 节的做法,直接设末端电压为未知数(如果已知首端电压),带入压降公式来求解一个一元方程。如下图。如果变压器参数归算到 U 侧,那么算出来的 U2 是归算到 U 侧的电压,即实际电压 U2乘以经过的变压器到 U 的电压。那么选择分接头的过程,就是求 U2除以 U2的

13、过程,两者相除是变比。这部分相关习题请务必掌握。六降低线损,即无功最优分布这部分也是有可能考的,类似于有功最有分布,也是相当于求多项式极值,求导使相等。掌握了第 2 节的潮流计算,这一节很好做。所以说第 2 节是基础和核心。本节本质:无功补偿总容量固定,不同节点补偿不同,怎么样补偿使线损最小。可以假定补偿以后各个节点的无功是多少 Q1,Q2,Q3 等,然后求出整体的有功损耗P,然后对每个节点补偿以后的无功求偏导数,对 Q1,Q2,Q3 求偏导,使相等,结合无功总容量确定,即 Q1+Q2+Q3=Q 总 -Qc 这个约束条件,解出来每一个 Q。本部分习题请掌握。七三相短路实用计算本节大纲没有要求,

14、考到可能性比较小,做一个题即可。指的注意的地方是用平均值的标幺值计算,基准值 SB取 100MVA,U B=Uav(这个 Uav 是所在线路段的 1.05 倍 UN),阻抗基准值就是 UB2/SB。如果题中有“查运算曲线”计算有名值的时候容量要用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记住即可。题目做一个了解即可,没时间可以不看。八. 不对称短路的计算本节大纲没有要求,然而 14 年考了大题,15 年考了填空。我认为今年再考的概率微乎其微,可以了解一下。主要是三序网的画法,正负序流过什么就画什么,一直画到短路点,唯一要注意的是零序网,要从短路点往外画,流过星接地-三角的变压器就接地了;流过星接地-星接地的变压器,要看流过去那边有没有发电机或变压器接地,有就画到那里再接地,没有就流不过去。对于单相接地,三序网串联;对于两相短路,没有零序网,正负序并联;两相接地短路,三序网并联。题目做一个了解即可,没时间可以不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