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九章 施工现场总平面布置最大限度地搞好防火、防盗、防环境污染工作,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并在此前提下合理进行施工作业区、材料堆放区、土方临时存放区、施工管理和生活设施区的布置,以满足施工要求,做好对总平面的分配和统一管理,协调各专业对总平面的使用,以及对施工区域和周边的各种公用设施加以保护成为本次施工总平面管理的中心任务。9.1 总平面布置9.1.1、对现场布置的认识现场是施工企业展示形象的窗口,今天的现场就是明天的市场。根据场地条件和工程特点布置现场格局,不仅利于科学管理、安全生产、文明施工,也将对企业立足市场,谋求生存发展产生深远影响。9.1.2、 场地特征本工程施工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
2、。9.1.3、平面布置原则1、生产区、办公区、生活区分区布置。2、地下室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与装饰装修阶段平面布置不能有过大改动。3、钢筋、周转材料等大宗材料堆放在主干道附近,便于材料进退场。4、在场地空隙地带种植灌木、花草,创建文明工地格局。5、考虑到防火安全,现场紧临周围建筑物部分设消防通道,与场内干道相接。9.1.4、施工现场布置与管理我们拟在各施工阶段分别布置和安排施工现场。1、为了在施工现场有序的组织平面及立体交叉作业,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部副经理负责进行统一调动。2、现场总体布置:按现场实际地形情况,现场布置职工生活区及办公区,布置木工加工、钢筋加工及堆放场地。3、生产区布置: a
3、. 现场设一个大门,大门内侧设洗车台并设沉淀池,所有出入车辆必须经过冲洗轮胎后方可进出大门,冲洗后的污水经过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b.施工主干道:沿楼体中部至出入口设主干道,宽度为6米,采用C20、120厚砼硬化道路。道路两侧设排水明沟,污水直接流入沉淀池,沉淀后排入市政管道。c.本工程采用商品混凝土。d.钢筋等原材料的堆放、加工,半成品堆放场地及周转材料堆场以及模板采用覆膜竹胶合板,根据现场条件,布置木工加棚、钢筋加工场地及成品堆场。d.砌体材料、防水材料、装饰装修材料进场后随时转入楼层。4、生活区的布置a.生活区设宿舍、洗浴间、卫生间、活动室等。b.生活区与生产区采用栏杆隔离。5、办公
4、区的布置办公区设会议室、办公室、阅览室、羽毛球和乒乓球场地、停车位及绿化等。6、场区硬化场区道路、机械和物料堆场设100厚C10混凝土,其它位置铺设60厚C10混凝土。沿建筑物场地周边设排水明沟,雨水、施工排水经临时滤坑流入下水道。砂浆搅拌机、泵管冲洗水设置沉淀池,经沉淀池流入市政管道。9.1.5、现场围护砌筑临时围墙,把现场与外部隔离开,形成一个安全的施工与生活环境。临时墙为240墙,高2.5,按照陕西省及西安市有关文明工地要求和我单位形象战略规定进行砖墙外装饰,达到文明工地要求。9.1.6、材料加工与堆场现场设置的钢筋、木材、模板、水泥库及临时仓库等材料堆场进行硬化处理。袋装水泥库地面用预
5、制空心楼板架空铺设,其上加垫双层油毡,进行防潮通风处理。所有材料必须分类堆放整齐,并挂牌标明材料名称、进场日期、使用部位、受检状态等,便于追溯。具体平面布置详见附表五施工平面布置图。9.2 临时用水、用电9.2.1、 临时用水布置本工程现场临时用水包括给水和排水两套系统。排水系统:施工现场的各类排水必须经过处理达标后才能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沿临时设施、建筑四周及施工道路设置排水明沟,并做好排水坡度,生活污水和施工污水经过沉淀处理后将清水排入市政管线。排水沟要定期派人清掏,保持畅通,防止雨季高水位时发生雨水倒灌。给水系统:从甲方指定的水源接用水管至各施工用水点,并按有关要求报装和安装水表。管道布置
6、要综合考虑施工用水量。施工现场设置主供水管采用镀锌钢管埋地敷设。施工现场入口设洗车槽,所有外运渣土的车辆必须清洗,减少车辆带尘。本工程现场用水分为施工用水及消防用水。1、施工用水:本工程用水量考虑砼养护、砌筑工程及搅拌砂浆搅拌用水q= = =0.83L/S1 ( )1.1 QNK 1.130001.5 t8360 208360 112、施工机械用水q2q= = = =0.02L/S2 ( ) 1NK 3000L/h2 608360 8360 28023 3、现场生活用水q= =1.14L/S3 ( ) 1.1PNK 68360 1134、消防用水q4按10L/S考虑现场总用水量q1+q2+q3
7、+q4=11.96(L/S)工地供水管理选择d= 4Q U100 Q=11.96 U=1.3m/sd= = 0.01=0.1m41.963.141.3100 供水管径d应为100mm。根据工地总水量,需供水管径d应为100mm。工地供水管网布置:工地供水由甲方指定水源接出,按施工平面图布置供给,现场主管采用管径DN48,支管采用DN25。楼层供水采用安装水管DN25供至各楼层。9.2.2 施工用电在建设单位提供的电源房另外设置配电室和二级配电箱,现场设三级配电箱现场临时用电必须符合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规范要求,供配电采用TNS系统,接零保护系统,按照“三级配电,两级保护”的三相五线制
8、配线供电,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欧姆,并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同时施工用电,照明应分路设置。9.3 总平面管理加强总平面管理,首先要建立总平面管理责任制,其次要严格管理施工平面和道路交通,各种作业场地、机具、材料都按划定的区域和地点操作、堆放。车辆进场路线也要规划安排,避免混乱。对工地现场必须进行科学合理安排,使其发挥最大的工效。9.3.1 施工平面管理由项目经理部负责,各班组进场前应将本班组所需的材料堆场、库房需用面积报项目经理部,由项目经理部根据工地现场实际情况划分各分包商的材料堆场、库房。未经同意,任何班组不得随意占领其它分包商区域,如确需调整扩大材料堆放场地区域,必须提前 3 天,用
9、书面形式报项目经理部由项目部进行协调,并将协调结果,用书面形式反馈给班组。9.3.2 现场道路均作好硬化处理,做好排水沟并保持畅通。9.3.3 现场入口处设门卫室,挂出入制度、场容管理条例、工程简介、安全管理制度、质量方针、管理机构网络等图牌。所有出入人员凭出入证,无关人员禁止入内,警卫全天候值班,特别加强夜间巡逻,防止偷盗现场材料,维持良好工作秩序和劳动纪律,禁止打架斗殴等行为发生。9.3.4 凡出入现场的设备、材料需出示有关部门所签放行条,保安进行登记方可,所有设备、材料必须按平面布置图指定的位置堆放整齐,不得任意堆放或改动。9.3.5 施工现场的水准点,轴线控制点,埋地线缆,架定电线应有醒目标志,所有材料堆场也必须作好标志,并加以保护。9.3.6 施工垃圾处理,现场施工垃圾采用集中堆放,专人管理、统一搬运的方法。并及时运出场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