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缺点: 伺服控制和速度规划分开实现,无法用速度规划的信息做前馈控制,伺服响应较慢,单轴跟随误差大 各轴伺服控制分开实现,无法自动实现各轴伺服响应的匹配,得到高精度的轨迹控制。 无法补偿反向摩擦力 无法主动消除轨迹误差 无法进行耦合控制,实现高同步的龙门控制,减小单轴跟随误差对减小轮廓误差有作用,但是也有很多限制。例如上图中,同时减小XY的跟随误差后,其轮廓误差并没有明显减少,反倒有可能增大。平且一味的减少单轴跟随误差还有可能导致系统太灵敏而不稳定。,变增益交叉耦合控制: 以减小轨迹误差为目标的控制算法,直线电机优点(无铁芯无刷直线电机) 高精度:(无传动误差,高分辨率光栅尺,全闭环控制)定位精
2、度(4um)、重复定位精度(1um) 高速度:高达5m/s (300m/min) 高加速度:可达5G 高刚性(动态响应快),直线电机系统的单轴跟踪误差比传统旋转电机可以小10倍以上 无反向间隙 无磨损,寿命长,直线电机及驱动器相关品牌 中国大陆:大族、华嶺、维纳、同日等 中国台湾:Hiwin等 美国:Parker、Copley、GlenTek等 以色列:Elmo、Megafabs 德国:西门子、路斯特(LST)等 日本:安川、松下等 新加坡:PBA,直线电机选型(引用华嶺机电资料),直线电机选型还要注意 温升(冷却) 工作电流 行程 霍尔元器件(没有霍尔,上电需要驱动器寻找磁场相序),调试时与旋转电机注意: 电机类型选:直线电机 输入直线电机最大速度 没有霍尔的直线电机,sv on时会来回动一下,以搜寻磁场相序 把直线电机模型参数输入驱动器(例如:电机电感、电阻、最大平均电流、负载质量等) 先优化驱动器电流环(一般带宽可达到2000-3000HZ) 然后优化驱动器速度环 最后调整FSCUT4000的PID参数,使用“PID自动调整” 自动调整时使用“高级自动调整”,尽量使用高一些的刚性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