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雨的四季解说稿一、细读文本,凸显核心教学价值就雨的四季这篇文章核心教学价值而言,我的理解有两个:1.审美价值。首先语言优美,文中修辞运用十分突出,涉及到了比喻、排比、夸张、拟人等修辞手法的单独运用和多种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语言遣词造句独具特色,如描写春雨时,使用了“黄青” “昏黄” “绿茵茵” ,描写秋雨时使用了“金黄”“金灿灿” “红” ,描写冬雨使用了“瓷色”等颜色词,使描写更具画面感和意蕴。再如描写“春雨”用的“淋洗” ,描写夏雨时用的“浇灌” ,两个词就把春雨的娇柔和夏雨热烈粗犷的特点写出来了。其次意境美,作者从动静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调动多感官角度等方面营造出雨的四季四幅
2、画面,抒发了对雨由衷的喜爱和赞美。再次情感美。整篇文章洋溢着是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文人墨客笔下的秋雨通常被写成凄风苦雨,可在作者的字里行间找不到悲苦之意,反而独具韵味。2.诵读价值。诵读是品味文章最有效的途径和方式,本文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 修辞手法的运用,遣词造句的锤炼,长短句式的变换,如诗如画的意境,只有反复读才能领略它的美。不读不为快,引领学生从读中欣赏,读中感悟,读出散文语言的味儿来,尊重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二、教学内容定位部编本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是描写自然景物的一组优秀诗文,作为初中语文学习的起领单元,足见其意义的重要性。本单元课文用优美的的语言,描绘了多姿多彩四季
3、美景,体现了“人与自然”这一人文主题。 雨的四季编排在本单元第三课,和前两篇课文朱自清先生的春 ,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都体现了写景抒情散文的美。 雨的四季作者刘湛秋被海内外文坛誉为现代山林文学的代表,其散文有一种田园美。文中描写四季雨容貌有别,性情各异,其情态在文章里表现得恰到好处,文章语言优美,对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独立的阅读和分析能力还需进一步提升,需要老师教授赏析散文的方法技巧,本文不失是一篇学生学习品味语言的典范。就本课而言,作者行文思路清晰自然,首段开篇点题,直抒胸臆,写对雨的喜爱,领起下文。中间 2-5 段分段描绘出了春夏秋冬四季雨的特点:春雨的美丽娇媚;夏雨热烈而粗犷;秋雨端庄
4、而沉静;冬雨的自然平静。6-7 段抒发对雨的爱恋。所以对于学生理清写作思路的训练也是很好的范本。情感上,作者通过饱含深情细腻生动的笔墨,描绘出雨在四季不同的动人画面,抒发了作者对雨的赞美与喜爱,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学生们徜徉文中,不仅能为美景赞叹,更能被作者的这种情怀所感动。总之,本文是作者的精心之作,在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情感抒发、写作手法等都有自己独到之处,学生可以借鉴课文的构思,学习作者的认真观察并抓住景物的特征细致描写,还可以向课外迁移,学习仿写等。三、教学目标的提炼教材本单元导读部分已明言“学习本单元,要重视朗读课文” , “把握好重音和停连,感受汉语声韵之美” ,这就要
5、求要重视朗读,把朗读作为进入文章意境的重要途径,所以学习本课,确定的教学目标之一即要求学生能饱含感情,带着美好的想象,用优美的声调,抑扬顿挫地朗读文章。单元导读还提出了“注意揣摩和品味语言,体会比喻和拟人等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目标要求。纵观本单元,每篇诗文后都配有品味精妙语言的题目。关于研习修辞手法的使用,可以看到春课后补白部分讲解了比喻修辞知识,济南的冬天课后补白讲解了拟人修辞知识,体现了教材对一知识点循序渐进的有意安排,学习雨的四季可以在前两课基础上,多让学生自行分析。学生掌握了一定的修辞知识并多加运用,将有助于提高欣赏诗文的能力。根据教材编者意图、教材特点、学生实际情况以及课标当中对本学
6、段的要求,我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带有感情朗读课文,分析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发挥联想与想象,感受文章的画面美。2、过程与方法目标:揣摩和品味语言美,探情寻意,提高鉴赏能力。3、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标:领悟作者亲近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教学重点:分析四季的雨的不同特点;发挥联想与想象,欣赏文章画面美。教学难点: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以关于雨的图片和诗句导入。(二)预习交流,学习生字新词(1)生字词斗笠(l) 吝啬(l n) 静谧(m ) 高邈(mio) 莅临(l) 粗犷(gung) 漾出
7、(yng) 干涩(s) 绿茵茵(y n) 淅沥( xl) 花苞(bo ) 咄咄逼人(du du) 睫毛(ji )(2)走近作者刘湛秋,1935 年 10 月生,安徽省芜湖市人。当代诗人、作家、翻译家、评论家。曾被誉为“当代抒情诗之王” 。【设计意图:完成生字词活动,扫清阅读障碍,了解作家作品】(三)自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听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2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1)作者笔下的雨在四季有什么特点呢?春雨: 美丽娇媚 夏雨: 热烈而粗犷秋雨: 端庄而沉思 冬雨: 自然而平静(2)理清文章写作思路第 1 自然段: 开篇点题,喜欢雨第 2-5 自然段: 分述四季雨的特点第 6-7 自然段
8、: 抒发对雨的爱恋之情文章结构:总 分 总【设计意图:文章结构脉络清晰,通过听读、自由读课文,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这篇文章的内容和思路。夏雨、秋雨、冬雨的特点可以从文中直接找出相应的词语概括,春雨的特点则需要阅读文本后提炼。学生在感知内容基础上从文中找寻关键词句、理清思路可以训练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和概括能力,突破教学重点】(四)小组合作,问题探究 1四季的雨,有着各自不同的性情,你最喜欢作者笔下哪个季节的雨,有感情的朗读相应段落,画出优美语句,谈谈你的感受。 (提示:可以从抓关键词、修辞手法运用、句式、内容及情感方面赏析句子)【设计意图:在学习完本单元前两篇写景散文学生掌握了一定的阅读及赏析方法
9、、技巧、角度基础上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从品味语言遣词造句的妙处到想像画面的美丽动人,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尊重学生个性阅读体验,突破教学难点 】赏析春雨这一段,想起朱自清先生的春中也有春雨的描写,两个作家把春雨都描绘的非常形象可感,就想把这两个自然段放一起做一简单对比阅读。在对比中让学生体会作者各自用笔的精妙,哪怕有一点发现,也是一种收获。示例: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
10、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朱自清春选段春天,树叶开始闪出黄青,花苞轻轻地在风中摆动,似乎还带着一种冬天的昏黄。可是只要经过一场春雨的洗淋,那种颜色和神态是难以想像的。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水珠子从花苞里滴下来,比少女的眼泪还娇媚。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这时,整个大地是美丽的,小草似乎像复苏的蚯蚓一样翻动,发出一种春天才能听到的沙沙声。呼吸变得畅快,空气里像有无数芳甜的果子,在诱惑着鼻子和嘴唇(运用比喻和拟人的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突出了一场春雨给大地带来的勃勃生机) 。真的
11、,只有这一场雨,才完全驱走了冬天,才使世界改变了姿容。 刘湛秋雨的四季选段相同点:语言生动,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描写春雨,写出了春雨的轻柔、美丽。不同点:内容上:朱自清春描写春雨,正面写出了春雨的细、密、轻盈的特点及勾勒了雨中祥和的画面。 雨的四季描写春雨,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春雨,而是写春雨淋洗之后的万物情态,侧面烘托出春雨轻柔、娇媚特点。写法上:雨的四季描写春雨时,调动不同的感官从听觉、视觉、嗅觉等角度描绘了春雨美丽、娇媚的特点,带给读者全方位的感受。再从细微处看本文描写春雨的这一段,作者尽情发挥了奇特的想象和精彩的描述,非常生动形象。赏析这段首先让同学们去找都具体描写了哪几种事物,很容易找到写
12、了树、水珠子、水雾、小草、空气等,知道写了什么,接着去分析作者如何去描写的,好在什么地方。提示学生可以从抓关键词、修辞手法运用、句式、内容及情感方面去品味。比如段首两个词“黄青” “昏黄”颜色词读后使人产生一种画面感。描写树, “每一棵树仿佛都睁开特别明亮的眼睛,树枝的手臂也顿时柔软了,而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起伏着绿茵茵的波浪” ,运用拟人、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树复苏生长的态势。再如“半空中似乎总挂着透明的水雾的丝帘,牵动着阳光的彩棱镜” ,这句话“丝帘” “彩棱镜”都是具体可感的事物,写出水雾、阳光的特点。写小草, “沙沙声”从听觉角度, “向复苏的蚯蚓”运用比喻写出小草拔节生长之态。文章中还
13、有很多挖掘的地方,让学生试着发表见解,言之合理即可。接下来关于夏雨、秋雨、冬雨描写采取分组的方法也用相应方法去品味。2. 文中哪(几)段直接表达作者对雨的情感?找出来读一读,加以体会。第一自然段和第六、七自然段。 “我”喜欢、爱恋雨是因为“你给我的生命带来活力,你给我的感情带来滋润,你给我的思想带来流动。只有在雨中,我才真正感到这世界是活的,是有欢乐和泪水的” 。雨让作者的生活有了色彩,灵魂得到了升华,在行文过程中作者对雨的称呼由“她” “它”到结尾处转换成了“你” ,感情愈加强烈。【设计意图: 这三段作者直抒胸臆,表达对雨的爱恋之情。通过带有感情朗读,体会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怀。 】(
14、五)小结(六)作业作者用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述了四季雨的不同画面,让我们感受到别有一番韵味。回忆生活中你印象最深的一处景物,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做一段精彩的描写。【设计意图: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汲取到了有助于自己得写作营养,学以致用,进行写作练习。鼓励学生多留心观察生活,多练笔。 】五、板书春雨: 美丽娇媚夏雨: 热烈粗犷 喜爱 热爱自然雨的四季 秋雨: 端庄沉静 赞美 热爱生活冬雨: 自然平静 六、教学反思这是一篇美文,怎么去感受它的美,诵读无疑是最好的途径。通过听读、自由读、重点段落语句强调读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情感美。但总感觉读得还是缺少一种散文语言的味道,学生的朗读方法和技巧需进一步加以指导。在处理本文上,文章的布局构思很值得的学生借鉴,所以通过理清写作思路和找出雨在四季不同的特点让学生整体把握内容。品味诗意语言是一重点,也是一难点,由于这篇课文比本单元前两篇写景散文描写景物更繁多而细致,不能面面俱到,所以让学生找出一幅自己喜欢的描写雨景画面进行赏析,提示从从修辞、遣词造句、句式等方面进行赏析,对于新七年级学生来说,有的学生存在一些问题,能体会出语言美,不能说出理由,或修辞手法的把握不准,对于这些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要进行练习加以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