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高一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阶段.ppt

上传人:无敌 文档编号:970884 上传时间:2018-05-10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5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阶段.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高一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阶段.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高一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阶段.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高一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阶段.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高一地理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阶段.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知识数据库,高端数据库,第十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技能数据库,必修3,第一节 区域的基本含义及发展阶段,考情预测1.考情总结:(1)从考查力度看,每年都有区域发展方面题目。(2)从考查内容看,高考试题注重对区域的差异比较的考查。(3)从题型上看,多以综合题的形式考查区域的差异和联系。2备考建议:(1)以某区域为中心,根据材料,判断所在区域名称,分析区域特征及区域发展方向。(2)以某区域的发展阶段为主线,以相关案例掌握不同发展阶段区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特点及原因。(3)以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为核心,利用相关材料和图表,掌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2009

2、年上海地理)经过建国以来60年的奋斗,一个经济繁荣、社会和谐的中国正崛起于世界东方。回答(1)(2)题。(1)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我国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石油出口量不断增加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不断提高ABCD(2)下列选项中,能正确反映上海60年来社会经济变迁的是()港区布局由沿江向沿海发展钢铁工业由分散到集中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小到大第三产业比重由低到高A B C D,【点拨】本题以上海市三大产业的分布及比重为载体考查建国6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的成就。解题关键是要了解我国建国60年以来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概况。【解析】第(1)题,根据常识可知,我国已

3、成为石油净进口国;铁路通车里程不断增加;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农业人口比例不断降低;粮食单产不断提高。第(2)题,建国60年来,上海港区由沿江分布不断向沿海发展,钢铁工业则逐步集中到宝山区等地,第三产业的比重也由低到高;随着上海城市化的发展,上海郊区农业用地面积由大变小。【答案】(1)D(2)B,2(2009年福建文综)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回答(1)(2)题。,(1)图中四条曲线代表西部地带的是()A B C D(2)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地带的是()东北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西南地区A B C D【点拨】本题要注意我国及三个经济地带不同的能源自给率

4、,中国能源自给率为91.2%,能源消费仍主要依靠本国能源供应,中西部地区能源自给率较高,而东部能源自给率较低。【解析】第(1)题,我国的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中,西部地带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耗费的能源相对较小,但能源丰富,生产大于消费,能源自给率高,并且在我国能源生产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第(2)题,地带能源自给率比较低,且越来越低,应是我国东部地带,虽然东北能源丰富,但是我国的重工业基地,能源消耗量大,不能自给,目前青藏地区输出的能源不多。【答案】(1)C(2)D,3(2009年海南地理)近些年来,G市大力建设工业开发区,以优惠政策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回答下列问题。,(1)

5、图中G市属于_省,铁路名称是_铁路。(2)指出G市吸引珠江三角洲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点拨】本题考查图表的判读及影响产业发展的条件,意在考查考生对地图的认知情况以及分析能力。【解析】根据经纬度和轮廓可知,G市位于江西,经过该地的铁路是京九铁路。在分析G市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有利条件时,首先要强调其劳动力丰富而廉价,其次应突出该地的地价较低、交通便利、政策优惠等。【答案】(1)江西京九(2)邻近广东省,交通方便(有高速公路和铁路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相连),劳动力和地价便宜(较低),政府优惠政策、能源丰富等条件。,4(2009年江苏地理)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

6、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A区域_;B区域_。(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_,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_。资金劳动力技术、管理原料、燃料劳动密集型产业(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点拨】该题以沿海与内陆的区域差异为载体,考查分析图表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从表格中分析A、B地区的优势。【解析】第(1)题,由题目和图表提供的有效信息可知,A区域沿海,则海陆交通便利;每万人中大学生人数多,劳动力素质高;GDP是B区域的三倍,

7、城市化水平是B的两倍得出其经济发达;每单位GDP能耗低,反映A区域的科技水平高;从产业结构比看出其产业结构已较合理。B区域:由表得知,劳动力丰富,煤铁资源多,人均耕地多。第(2)题,A、B区域合作发展,相互间的要素流动促使各自扬长避短,故A区域流向B区域的应是人才、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而B区域流向A区域的则是剩余劳动力和矿产资源。第(3)题,A区的资金和技术流入B区后,带来的有利影响是促进其资源的开发,工业化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得到调整,以及增加更多的就业机会。【答案】(1)A区域:经济发达;劳动力素质高;交通便利;科技发达;产业结构成熟B区域:劳动力资源丰富;煤铁资源丰富;人均

8、耕地多(2)(3)促进资源能源开发;加快工业化进程;改善产业结构;提供就业机会。,一、区域的主要特征,二、区域空间结构,三、区域产业结构,四、区域发展阶段,【答案】地域空间界线相似性差异性空间分布城市化较大非农业生产国内生产总值大低上升服务提高高科技,1.区域的主要特征 区域通常是指一定的地域空间。世界的区域形形色色、有大有小,其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2.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3.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对其需要能够理解并结合加深掌握。,4.乡村地域与城镇地域的区别与联系,典例1读材料,回

9、答下列问题。 我国的扶贫工作卓有成效,受到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赞誉,也为世界许多发展中国家借鉴。 图甲中沧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解放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是延续了千年的佤族聚居地,全县2445平方千米的土地,山地面积占99.2%。 图乙中的塔什库尔干县塔哈曼乡是塔吉克族聚居地,四周都是雪山,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人,仍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近年来,两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积极发展经济,摆脱贫穷和落后,群众的生活有了质的飞跃。(1)图甲中沧源县和图乙中塔什库尔干县分别位于什么地形区?造成这两地贫困落后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图甲和图乙中两个贫困县在地质地貌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3)从整体上看,图甲

10、区域和图乙区域气候特点有什么不同?(4)从区域开发的角度看,沧源县和塔什库尔干县共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思路解析】本题以扶贫工作为切入点,以图示和相关材料为呈现形式,综合考查地形、气候、河流、区域开发等知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需要从自然条件、生产方式、交通条件、历史因素等方面分析;地质地貌的比较需要考虑地势起伏、地壳的稳定性、地质灾害等方面;气候特点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做答。 图甲中沧源县位于横断山区,这里生产方式落后,交通不便,生存环境恶劣,加上历史原因等导致了该地区的贫困。图乙中塔哈曼乡位于昆仑山、天山、喀喇昆仑山的交汇处,属帕米尔高原,这里地势高峻,生产方式落后,交通不便,自然灾

11、害频繁。图甲是云南省及附近地区,图乙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附近地区,均位于我国的西部沿边地区。,【答案】(1)横断山区, 帕米尔高原。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生产方式落后和历史的原因等。(2)地势高峻,地表崎岖;地壳活动频繁;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3)甲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乙地区多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干旱少雨,夏热冬冷温差大。(4)地处祖国边陲;少数民族文化风情浓郁。,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1)分析各区域发展的条件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植被、水文、资源等。社会经济条件:包括人口、经济、文化、历史等。(2)进行区域差异的比较,包括区域发展条件、优势、

12、限制条件等。(3)深层次分析各差异条件的原因。,(2009年惠州调研)节能减排指的是减少能源浪费和降低废气排放。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再利用技术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读图,回答(1)(3)题。,(1)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中最主要的能源,在甲、乙、丙、丁四城市所在省区的探明蕴藏量最大的是()A甲 B乙 C丙 D. 丁,(2)丙城市在交通方面节能减排的主要措施可行的有()发展地铁、轻轨大力发展公交运输鼓励大排量私家车的发展以天然气替代汽油A BC D(3)乙城市所在省区的优势能源不包括()A太阳能 B地热能C水能 D天然气【解析】此题审题的关键是判断四地区位。根据四地经纬度以及河流、山脉、铁路等标志

13、判断,甲、乙、丙、丁四城市分别为太原、拉萨、重庆、哈尔滨。第(1)题,甲、乙、丙、丁四城市所在省区分别为山西、西藏、重庆、黑龙江,而我国目前能源消费结构以煤炭为主,因此探明蕴藏量最大的是山西。第(2)题,要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就不能鼓励发展大排量的私家车,而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运输系统,以及使用清洁能源,故不正确。第(3)题,西藏位于青藏高原,有丰富的太阳能、地热能和水能资源,天然气资源较少。【答案】(1)A(2)C(3)D,1.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亦称国民经济的部门结构。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之间以及各产业部门内部的构成。从广义来看,它包括两方面内容:区域经济各产业之间

14、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关系;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联方式(投入产出关系)。三次产业的划分依据是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狭义的产业结构是指区域经济各产业之间在生产规模上的相互比例关系。2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 影响产业结构的因素主要有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具体表现为:,(1)在不同的自然条件下,其开发历史和从事的生产活动不同,这将导致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从而影响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如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不适宜进行种植业生产,因此该区域的农业生产活动以畜牧业为主,农业在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较高。(2)一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二、三产业比重

15、较大,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区域原有产业结构基础和生产传统,对产业结构也有影响。区域现状的产业结构是从过去产业结构基础上发展演化过来的,或多或少都会留下原有产业结构的烙印。 (3)自然资源组合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煤铁组合势必导致以钢铁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的形成,水力资源与有色金属资源的组合可能形成以有色冶金为主导的产业结构。然而,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不同,其经济价值不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如铁矿或石油资源,如果储量大,质量好,则经济价值高,开发后对区域经济的带动影响大,就有可能形成以这两种资源开发利用为主的产业结构。,典例2下图为我国广东省地形示

16、意图。读图,并结合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6.7万公顷早熟荔枝、3.3万公顷香蕉、2万公顷菠萝、10万公顷糖蔗、10万公顷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也有几万公顷之多;粤北则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1)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简述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了哪些变化,并简析其产生的原因。 (2)从自然角度,简述粤西地区发展香蕉、菠萝种植的有利条件。 (3)阅读下表,描述广东省19982004年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结合所学知

17、识,概述受其影响该地区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有哪些。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思路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即可明显找到广东省目前种植业生产发生的变化。从20世纪80年代初,广东省是我国商品粮的生产大省,目前却成为我国粮食输入地区之一,可得出水稻(粮食)播种面积减小(粮食产量减少;现在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形成荔枝、龙眼、花卉等生产和出口基地;粤西形成了早熟荔枝、香蕉、菠萝、糖蔗、北运菜基地;粤东的名茶、沙田柚;粤北大规模种植烟草、杂果、药材等,可以得出农作物品种多样化(增加)、农业产品出现地域专营和规模化生产的趋势;进而得出农业产品结构从粮食为主转化为经济作

18、物为主的结论。产生的原因可以从市场、交通、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回答。第(2)题,粤西地区发展香蕉、菠萝种植的有利条件包括自然原因和社会经济原因两个方面,但本题仅仅要求从自然角度简述。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自然条件主要从地形、气候(降水、热量、光照等)、土壤等方面说明。第(3)题,从19982004年广东工业三大类支柱产业结构变化情况统计表即可得出新兴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增加值比重持续增长;传统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持续减少;潜力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呈增长趋势的结论。,【答案】(1)水稻(粮食)播种面积减小(粮食产量减少);农作物品种多样化(增加);农业产品出现地域专营(出现具体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规模化生产

19、的趋势;农业产品结构从粮食为主转化为经济作物为主。国家政策扶植(转变);市场需求扩大;交通便利(或道路网络的完善);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资金注入(或充足)。(2)热量充足;丘陵、低山、平原;降水丰沛(或充足);土壤条件适宜。(3)新兴产业占据主导地位,增加值比重持续增长;传统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持续减少;潜力产业所占增加值比重呈增长趋势。不仅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对高素质劳动力的需求增大;对交通网络的完善和运力要求增大;要求科技水平提高;通信网络完善。,(2009年南京质检)分析下面两图,回答下题。,不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较图,不同国家三次产业的产值构成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较

20、()A发达国家第一产业的产值低于发展中国家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第二产业的产值相当C发展中国家第三产业的产值约为发达国家的D发达国家的总人口相当于发展中国家的【解析】回答该题首先要看懂图标。明确“产值”与“产值构成”两种表达方式的不同,并要对图中资料进行准确计算。根据不同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数据以及不同国家三类产业的产值比例,对两者进行比较,可以估算出两类国家人口的差异以及第一、二、三产业产值和比重的变化。【答案】C,1.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2、工业化阶段,3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典例3(2010年肇庆模拟)区域的发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

21、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读下图,回答(1)(2)题。,(1)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A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2)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发展不同时期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发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顺序应该是()Aabc BbcaCcab Dbac【思路解析】第(1)题,在区域发展的初期阶段,第三产业表现出减速发展的趋势;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的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起步是源于本阶段的剩余劳动力和剩余产品;人地关系协调;第(2)题,可以直接根据第一产业的比重逐渐降低的特点判断。abc的第一产业比重分别为22%、8%、82%,进而可以推知其区域发展顺序为cab。【答案】(1)B(2)C,下列关于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区域发展的叙述,错误的是()A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和产值比重明显超过第二产业B加工工业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全面升级C区域内部的集聚作用增强,中心城市的发展速度加快D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较工业化阶段大幅增强【答案】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等教育 > 高考课件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