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国近现代史复习,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首先,从宏观上了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其次,掌握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 第三,掌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进行知识的迁移。,一、中国近代史,呈现两条主线: 第一条主线是:外国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反抗的主线,即民族独立。 第二条主线是,中国近代化的探索为主线,即民族富强。 二、中国现代史,一条主线:民族富强。 开辟道路(过渡时期)曲折发展(1956年至1976年)现代化模式逐步形成(1978至今),中国近现代史概述,包括以下几个主题:,1、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3、国共关系发展史; 4、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社会主义道路探索史
2、(2)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成就,中国近代史复习基本线索,中国近代史始自1840年中英鸦片战争爆发,止于1949年南京国民党政权覆亡,历经清王朝晚期(18401912)、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时期(1912年元旦3月)、北洋军阀时期(1912.31927.4)和国民政府时期(1927.41949.4),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到瓦解的历史。,中国近代史(110年)1840年 1919年 1949年 鸦片战争 五四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一单元 侵略与反抗,本单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这一单元有两条线索:一条是列强入侵,即鸦片战争、第二
3、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另一条线索是面对列强的一次次侵略,中华民族的抗争。,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边疆危机 甲午中日战争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侵略,屈辱,反抗,南京条约,火烧圆明园 沙俄割占领土,马关条约,辛丑条约,阿古柏侵占新疆,一、列强打开中国大门,攫取侵略权益的主要手段侵略战争,(1)鸦片战争:1840年6月1842年8月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1860年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3)甲午中日战争:1894年1895年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4、建社会的深渊;,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的归类,(1)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 (2)从以下几方面对条约的内容进行归类:割地赔款开埠通商攫取中国的特权,(3)有突出特征的条约: 南京条约:中国关税自主权开始丧失。 瑷珲条约:割地最多。 马关条约:最能体现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资本输出的特点 辛丑条约:赔款最多,且能体现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课标要求本单元需掌握的知识点: 1、三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及危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2、三位民族英雄:林则徐、左宗棠、邓世昌 3、两次侵略者攻入北京的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
5、战争的罪行 4、两次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探索,近代化,也叫现代化。是指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即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为主要标志,以工业化为中心,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等个方面的一场全方位的社会变革。就是要实现社会的转型,即从封建社会转化为近代社会。中国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寻找新的出路的过程。 (1)生产力从手工操作向机器生产的变化; (2)生产方式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变化; (3)政治体制由专制向民主共和的变化。,中国近代化包含三项历史使命: 经济上:工业化富强;(洋务运动) 政治上:反侵略民族独立;反封建民主自由;(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6、) 思想文化上:学习西方思想解放。(新文化运动),知识结构,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戊戌变法 (1898年),辛亥革命 (1911年),新文化运动,近代化的探索,背景,两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探索,主要影响,向西方学习,刺激资本主义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有抵制作用,器物,甲午战败,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束缚,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制度 (君主立宪),辛丑条约签定,中国完全沦为半殖半封社会,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民主共和观点深入人心,制度 (民主共和),封建旧思想 布满中国,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文化,(1915年五四运动后),1、地主阶级洋务派的探索洋务运动,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外
7、交困 目的: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时间:十九世纪6090年代 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 代表人物:中央:奕忻 地方: 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内容,前期:“自强”,兴办军事工业 后期:“求富”,兴办民用工业,筹建海军 兴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结果:失败。标志:甲午战争威海卫战役失败失败原因:只学技术不学制度影响: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但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 生与发展.为近代化开辟了道路.对西方经济扩张起了抵制作用.性质:是地主阶级的一场自救运动,没有触动封建制度的根基.,2、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运动(戊戌变法) 背景: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初步
8、发展, 资产阶级作为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时间:1898年 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等 序幕:公车上书(1895年)揭开维新变法序幕,准备:创办报刊,成立政治团体。,高潮:戊戌变法,措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军事,结果:失败。失败标志: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资产阶级自身局限性;脱离人民;依靠没有实权的 皇帝;顽固派势力强大;袁世凯的出卖。,实质: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斗争性质: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意义:有利于资产阶级参与国家的政治管理;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有利于传播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是一次思想启蒙运动;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失败原因:,3、资产阶级革命派辛亥革命,背景:辛丑条约
9、签定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准备:孙中山创建民主革命团体兴中会、建立革命政党同盟会;革命思想的传播。 指导思想:三民主义,时间:1911年 代表人物:孙中山,高潮: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建立,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果: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意义:推翻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失败原因:主观:资产阶级软弱妥协性;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客观: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反动势力强大。,4、资产阶级激进派新文化运动,背景:思想领域:民主共和与尊孔复古逆流尖锐冲突,标志: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新青年代表人物:陈
10、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等激进民主主义者,内容:前期四提倡四反对;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影响:动摇封建正统思想,掀起思想解放潮流,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局限性: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性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想一想: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四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四者的联系与区别:,1、四者都是先进的中国人为探索中国近代化所作的努力,但程度不同,洋务运动是第一层次,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技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第二层次,即学习西方先进的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是第三层次,即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2、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都反对封建主义,主
11、张发展资本主义。 3、戊戌变法、辛亥革命都反对封建君主专制,主张建立资本主义制度,但两者关于方式、手段和政权形式不同:戊戌变法采用的是和平的改良,要建立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辛亥革命是暴力革命,要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例题:近代化主要是指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19世纪下半期到20世纪初,中国近代化在饱受列强欺凌、被迫开放的环境中艰难起步,主要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1)上述四次运动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思想主张?(2)这些思想主张对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分别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3)从这些思想主张的发展变化,可看出近代化的起步有什么特点?,(
12、1)洋务运动:“师夷长技”(自强、求富); 戊戌变法:维新变法(变法图强或要求民权,发展资本主义或救亡图存); 辛亥革命:三民主义(同盟会纲领内容或推翻帝制,建立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2) 洋务运动: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资本主义近代化开辟了道路;戊戌变法:思想启蒙,为资产阶级思想传播奠定了基础;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新文化运动:解放思想,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创造了条件。,(3)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从经济变革到政治变革再到思想文化的变革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或从学习西方技术到改变封建制度再到解放思想
13、。),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一和图二分别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的哪两次重大历史事件?(2)这两次重大历史事件对中国的工业化分别起了什么作用?(3)结合图三反映的内容,三幅图给你哪些启示?,答案: (1)图一:清政府标榜的“自强”和“求富”的洋务运动;图二: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成就。(2)这两件大事都对中国的工业化进程起了重要作用。前者向西方学习先进的技术,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后者使新中国形成了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并在东北形成了中国的重工业基地。(3)代表地主阶级利益的清政府不可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只有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和发展中国,使中国真正实
14、现独立自强等。闭关锁国只能导致国家落后,改革开放才是强国之路等。(只要言之有利即可 ),孙明同学要编辑一份“我眼中的中国近(现)代化”历史小报。请根据他如下的设计(片段),完成编辑任务。,请回答: (1)在探索篇中,孙明同学使用了两幅图片。请帮助他简述图一历史人物探索中国近(现)代化的主要活动。(2分)分析图二中取得这些现代化成就的主要原因。(2分) (2)为完成辉煌篇,孙明同学收集到如下材料,但只有25字的版面。请根据小报的主题,把下列材料概括为25字以内的文字。(2分) 国内生产总值从1997年的7.4万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0.2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增长7.7%。五年全国公
15、路建设投资12343亿元,扣除价格变动因素,是1950年到1997年全国公路建设投资总和的1.7倍。公路通车里程由1997年的123万公里增加到2002年的176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由4771公里增加到2.52万公里,从居世界第三十九位跃升到第二位。铁路营运里程由65969公里增加到71500公里;五年建成新线5944公里,复线4603公里,电气化线路5704公里。新建、改扩建机场50个。港口万吨级码头泊位新增吞吐能力1.44亿吨。 (3)感悟篇是小报的最后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为孙明同学完成这部分内容提供参考。 近代以来中国近(现)代化的历程主要分为哪三个阶段? 从近代以来中国近(现)代化的
16、历程,你能得出哪些认识?(注意:要从探索和辉煌篇中得出认识。,近代化的启示: (1)只有先实现民族独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的近代化; (2)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就必须坚持改革开放; (3)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推动近代化的首要条件; (4)国家富强,经济要发展,首先是教育要先行。科教兴国是实现现代化的科学决策。等等.,第三单元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1、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解释。课标:1919年爆发的五四爱国运动,标志着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结束和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2、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区别:,不同点,指导思想:,结果:,前途:,新,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三民主义,马克
17、思主义,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建立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国共关系史: 1924年-1927年,国民大革命运动时期 1927年-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1937年-1945年,抗日战争时期 1945年-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党的创建时期: 1919年的五四运动,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中共“一大”;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 中共“二大”:1922年,第一次提出彻底地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2、19241927年,国民大革命(国共第一次合作) 工作方法:首先,领导工人运动;其次,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争。 高潮:北伐战争 最大功
18、绩: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结果:失败 经验教训:掌握革命的领导权和有独立的武装力量,国共关系史,3、19271937年,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也叫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对抗)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是创建人民军队,开辟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毛泽东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从实践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道路,即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红军长征途中召开的遵义会议: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1936年在中共努力下,西安事变和平解决。,4、19371945年,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合作),与国民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开始全民族抗战; 中共七大(1945年):是党在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
19、的一次会议,为争取抗战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5、1945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对抗),重庆谈判破裂后,内战爆发; 先后粉碎敌人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揭开战略反攻序幕;进行了三大战役;最终渡江作战,国民党政权垮台。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解决了中国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五四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成立 (1921年7月),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成立,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北伐战争 (1926年7月),国共合作破裂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合作,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 1928年8、9月,创建人民军
20、队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独立,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长征 (1934年10月),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发展,第四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战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华战争的开始 1937年7月7日的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1937年八一三事变,日军大举进攻上海 1937年12月,日军攻陷南京,制造南京大屠杀,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的侵略和杨靖宇等开展的抗日游击战争,是局部抗战的开始。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卢沟桥
21、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战从此爆发。 1937年9月,平型关大捷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突出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 1938年,李宗仁指挥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政府取得的最重大胜利。 1940年彭德怀指挥百团大战是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寇最大规模的战役。 1945年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准备了条件。,第五单元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解放战争,重庆谈判 (和谈),原因,共产党: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戳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国民党:为了进一步赢得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结果:国共双方达成和平建国的,全面内战,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转折: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进攻的序幕,决战
22、:,三大战役,辽沈战役:东北全境解放 淮海战役: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基础 平津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胜利:,课标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1、两种精神:理解五四精神、长征精神 五四精神:忧国忧民 不屈不挠 敢于斗争 乐于奉献的爱国主义精神爱国、进步、民主、科学 五四精神赋予新的时代内含:深入群众、投身革命 解放思想、开拓视野 敢于创新、乐于奉献长征精神1997年人民日报社论高度概括为:实事求是、信念坚定、团结奋斗、不畏牺牲、无私奉献。2、重大历史事件的作用、历史意义。如:中共成立的历史意义;创建革命根据地的意义;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
23、解放战争胜利的意义和原因等。 3、三次日本侵华的事变和中国人民英勇抗战的重大战役。,死难同胞300 000,例 南京,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她亲眼见证了近代中国的兴衰荣辱。材料一 这年8月的一天,清政府的代表被迫来到停泊在南京江面的英国军舰上,在一份对中国极不平等的文件上无奈地签下名字。中国近代百年的屈辱历史从此开始。 材料二 这是时间意义上一个新年的开始,更是历史意义上一个时代的开始。在那个元旦,“民国”取代了“帝国”,皇帝,也永远成为写在历史书上的历史名词。 材料三 永远的历史警示 材料四 定格的历史一页, 上述材料所呈现的历史事件中,有哪些改变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请把它们选出,并按
24、材料序号写出这些历史事件的名称。 请选其中的一个重大历史事件,谈谈它对中国历史进程的影响。,共产党为民族利益,在不同时期同国民党改善关系作出的努力及成果 1、国民革命运动时期: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 2、国共十年对峙时期: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打败了日本侵略者; 3、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共产党奔赴敌后抗日; 4、解放战争时期:重庆谈判,签定双十协定,2、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历程 (1)三年经济恢复,工农业生产达到或超过解放前的最高水平 (2)年的“一五计划”的完成,奠定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3)年工业化建设经历了曲折的道
25、路 (4)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正确决策,使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回到了正常的轨道,并不断取得伟大胜利 经验教训: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遵循客观规律。,1、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1)洋务运动到清末,萌芽阶段 (2)一战期间,黄金时代(原因) (3)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萎缩阶段 特征1)发展缓慢且曲折艰难(受三座大山压迫,根源:社会性质)(2)分布不平衡:从行业分布:集中于轻工业;从地区分布:集中在沿江沿海。(3)整体水平落后。,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复习,基本线索:中国现代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始了独立自主的现代化进程。 主线:
26、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主线。,第一三单元的主题特点,第一单元:1949年1952年底 ,新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第二单元:1953年1956年底,工业化起步和三大改 造的完成(4、5课)1956年底1966年5月,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时期(6课)1966年5月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动乱的十年(7课) 第三单元:1978年底至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810课),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一届政协会议,准备,开国大典,标志,新中国的成立,巩固政权,西藏和平解放 土地改革 抗美援朝,内容,历史意义,国内 世界,阶段特征:政权建立和巩固(19
27、491952年),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一五计划工业化的起步,三大改造:实质是我国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变革。它的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名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内容: 性质: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成就:大庆油田等,“文化的革命”,起因:毛泽东的错误判断 干部、群众的抵制:“二月逆流”“四五运动” 结束:1976年,粉碎“四人帮”,根本任务:重工业 成就:东北工业基地形成等,第4、5课 时间:1952年底1956年底 阶段特征:从经济、政治上向社会主义
28、的转变经济: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完成。政治: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外交:“一边倒”,第6、7课 时间:1956年1976年 阶段特征:社会主义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政治上,即成功又有失误。 经济上,前十年经济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后十年经济建设遭受严重挫折。 外交上,6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70年代我国外交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强调两个问题: 1、造成经济建设严重失误的根本原因是:“左”倾错误思想。其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 2、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精神:爱国主义精神;为社会主义奋斗的精神;艰苦创业的精神;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等。,一、十年“文革”与十年历史前者否定
29、;后者肯定,因为科技、外交取得很大成就。 二、中外比较“文革”时期,正值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期。 中国以“阶级斗争为纲”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并出现了“黄金时代”。,例 20世纪50-70年代,世界科技迅速发展,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而同一时期的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却出现了重大失误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20世纪50-70年代,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哪个国家?其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同一时期的中国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重大失误?给国民经济建设造成了怎样的后果?(3)当前,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世
30、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通过上述中外经济发展情况的对比,你认为我国应怎样应对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三、右派与 左派、右倾与“左”倾 右派一般指政治上保守、反对革命的派别或政党。有时指个人。 左派一般指政治上激进或革命的派别或政党,有时亦指个人。 右倾、“左”倾是无产阶级政党内部的两种思潮,都是机会主义,都是主观和客观相分裂。右倾落后于现实。 “左”倾超越现实。 四、反右派与反右倾 反右派,在党外;反右倾,在党内。,第三单元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转折,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次深刻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决定实行改革开放 1982年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
31、宪法,新时期,对内改革,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城市实行企业经营责任制,对外开放,目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 格局: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沿海经济开放区 内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形成,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 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十三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确立,十四大确立了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和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十五大最终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邓小平理论写入党章,任何一次重大的变法和改革前都必须有思想启蒙运动,中共在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两次成功探索: 1、时间:第一次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对民主革命道路的探索。 第二次:
32、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背景不同:第一次探索是在大革命失败后,革命处于低潮的情况下进行的;第二次探索是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的情况下进行的。 3、具体史实:第一次: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第二次: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的改革,取得成功;对外开放。 4、成果:第一次: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第二次:探索出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 5、经验教训: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根据具体情况,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等。,中国近现代工
33、业化历程的 三个阶段: 1、新中国成立前(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史实: 2、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时期)主要史实 : 3、十一届三中全会至今(改革开放新时期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例:民族独立和近现代化,是近现代史上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主题,从鸦片战争后至今,中国各种力量各个阶级为此作出了不懈的努力。回答: 1 中国近代化历程可谓一波三折。举出从19世纪60年代到五四运动前,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三次尝试。 2 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政治民主化建设取得哪些成就?,与政治联系,结合史料,关注热点问题,体会“论从史出”这一重要方法。如: (1)“建国以来我
34、党在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上,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的调整或变革的结果如何”? (2)我们从它们的得失中能得到什么有益的启示? (3)根据自己对社会生活的体验,你认为影响农业发展的自然因素有哪些?人为因素有哪些?,(1)我国对农村生产关系调整主要是四个步骤:土改、农业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改、农业合作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而人民公社化运动运动挫伤了生产者的积极性,是一次严重的失误。 (2)启示(经验教训):必须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的客观需要等。 (3)自然因素:水源、气候、土壤等;人为因
35、素:党的政策、农民的积极性等。,专题: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国防建设,关于民族区域自治: 关于“一国两制”; 结合香港回归的成功案例,阐述我国政府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基本主张 国防建设:人民海军、人民空军、导弹部队、“两弹一星” 科技强军,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民族统一,民族状况,我国是56个民族组成统一的社会主义国家 形成“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原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 民族工作成就:社会进步、政治翻身、经济发展,祖国统一大业,方针: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成就:香港、澳门回归,两岸关系密切,表现,两岸关系历程:隔绝 打破隔绝局面
36、交往密切,20世纪50年代:提出争取和平解放台湾; 改革开放后:形成“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 1987年:调整“三不”政策打破隔绝; 1990年:成立“两会”开始经济事务商谈和政治对话; 1992年:“九二共识”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1993年:“汪辜会谈”开展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1995年:“八项主张”加强两岸交流。,台湾问题形成的历史原因有那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帝国主义实行“扶蒋反共”政策,1949年,蒋介石的国民党政府败逃台湾,将台湾与祖国大陆人为地分离开来。1950年,美国“第七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军统一祖国,从此形成了台海两岸长期的对峙局面。 当前解决台湾
37、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有那些有利因素?不利因素? 有利:改革开放,国力增强; “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范例;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联合国和世界绝大多数国家的承认。 不利:台独势力;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目前台湾回归祖国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有利因素:祖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一国两制”方针充分考虑到各方利益;香港、澳门问题的顺利解决提供了范例;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一个中国的原则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承认;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强等。不利因素:台独势力的阻挠;
38、国际反华势力的干涉等。,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历史上有过分裂时期,但统一始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维护中国统一是中华儿女不变的追求。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统一是什么?有什么重大意义?(4分) (2)汉武帝时期是怎样巩固大一统局面的?(3分) (3)近代以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经历了哪两次大的分离和一次回归?两次分离的本质区别是什么?(4分) (4)你认为当前阻碍台湾与大陆统一的主要因素有哪些?(2分),例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年是抗日战争全面爆发70周年,为了重温这段历史,激发中国人民的爱国热情,我校李明同学对抗日战争的历史意义进行了探讨并搜集有关资料如下: A.中国
39、在两次鸦片战争中失败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C.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失败 D.中国派军队到缅甸抗日 E.中国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失败 F.抗日战争胜利 G.中国成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 H.中国战场是二战的主战场之一 (1)整理以上资料。(请你帮助李明同学完成整理资料任务,将资料归类,只要在“资料” 一栏内填上与“结论”相对应内容的字母代号AH),(2)有几位高龄的台湾国民党老兵,计划回大陆,重返当年他们同日军血战的地方,并收集一些日军侵华罪证。他们准备请李明同学做向导。依据课本知识,你认为李明可能会应老兵要求带他们到哪些有代表性的地方?(至少三个地方)并说明理由。 8、2007年是
40、我党建军80周年。在党的领导下,人民军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本色,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坚持与时俱进。 (1)写出下列相应历史时期人民军队的名称。 国共十年对峙时期(1927年1936年):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 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 (2)请列举人民军队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代表性战役各一例。 (3)建国后,为打破西方大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中共中央组建了哪支新式部队? (4)你认为科技对国防有怎样的影响?,新中国的外交成就: 1、建国初: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2、20世纪50年代:1953年,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
41、则;1953年,参加日内瓦会议,第一次以五大国身份出席;1954年,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原则,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的会议。 3、20世纪70年代: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国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1979年,中美发表中美建交公报,中美建交。 4、改革开放的新时期: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申奥成功;上海举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科学技术成就: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核潜艇;战略导弹等;1973年,袁隆平的籼型杂交水稻;
42、 20世纪八十年代后: 制定发展高科技的863计划;“一箭多星”技术;返回式卫星等1999年发射无人飞船;“神州五号”等载人飞船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技。,例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颁布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文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略目标之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要求包括“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8个方面。材料二 2004年4月25日,胡錦涛总书记在东盟会议上首次提出“和谐社会”理念,同年9月1 5 日,胡锦涛在联合国总部发表演讲,全面阐述了“和谐世界
43、”的深刻内涵,引起了与会者的热烈反应。“和谐世界”的提,是中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思想深化与发展,在世界上引起了广泛回应。 (1)和谐社会是中华民族的始终追求,在中国古代社会也曾出现过社会关系相对和谐、人民安居乐业的“治世或“盛世”,请举一例。(2)“和谐世界”是我国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外交思想的深化与发展,请说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3)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成就为新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列举2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在民主与法制、教育与科技、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采取的有力措施。,影响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发展的链条:,综合国力,经济实力,科学技术,教育,人才,决定因素,注意:衡量综合国力的指标很多: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科技、教育、体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