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三生教育----课程与教学.ppt

上传人:Facebook 文档编号:9696827 上传时间:2019-08-26 格式:PPT 页数:76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生教育----课程与教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6页
三生教育----课程与教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6页
三生教育----课程与教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6页
三生教育----课程与教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6页
三生教育----课程与教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三生教育-课程与教学,省电教馆馆长 硕士生导师 罗文 研究员,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 “三生教育”教学实践课题研究,一、对“三生教育”课程的认识,如何从“三生教育”课程层面上 1、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作为推进素质的基础工作 3、教育本质的回归 4、构建现代教育,(一)关于“课程”的定义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的黄政杰博士的“课程改革”专著,对29种课程定义进行比较研究,将课程定义分为4大类:,-课程是学科和教材 -课程是经验 -课程是目标 -课程是计划,2、华东师范大学施良方教授的“课程理论”专著,将课程定义分成6类: -课程即教学科目 -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 -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

2、-课程即学习经验 -课程即社会文化的再生产 -课程即社会改造,课程是指为达到培养目标所需要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文化再生和社会改造。,(二)课程编制的基本准则 实现社会需要、学术(学科)标准、学生需要之间达到最佳平衡。,(三)课程的基本理论 -泰勒原理的主要内容 1、课程应该达到哪些目标;,我们所探索和实践的“三生教育”,是通过教育的力量,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生存观和生活观的主体认知和行为过程。“三生教育”相辅相成,体现着现代教育价值体系的基本构架。生命教育是基础,生存教育是根本,生活教育是目标-引自罗崇敏厅长北京论坛演讲稿,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

3、、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社会、自然建立和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生存教育是帮助学生学习生存知识,掌握生存技能,保护生存环境,强化生存意志,把握生存规律,提高生存的适应能力和创造能力,树立正确生存观念的教育。通过生存教育,使学生认识生存及提高生存能力的意义,树立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正确生

4、存观;帮助学生建立j适合个体的生存追求,学会判断和选择正确的生存方式,学会应对生存危机和摆脱生存困境,正确面对生存挫折,形成一定的劳动能力,能够合法、高效和较好地解决安身立命的问题。,生活教育是帮助学生了解生活常识,掌握生活技能,实践生活过程,获得生活体验,确立正确的生活观,追求个人、家庭、团体、民族、国家和人类的幸福生活的教育。通过生活教育,使学生认识生活的意义,热爱生活,奋斗生活,幸福生活;帮助学生提高生活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爱心和感恩之心,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形成立足现实、着眼未来的生活追求;让学生理解生活是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职业生活和

5、家庭生活等组成的复合体;教育学生学会正确比较和选择生活,理解生活的真谛,处理好收人与消费、学习与休闲、工作与生活的关系。,专家学者的目标提法(定位) 1、纳 麒 教授从哲学观照“三生教育”的现实选择-“三生教育”的目标指向是塑造“个体生命的统一体”。 中国传统文化讲修身、齐家然后治国、平天下-指向个体生命的出发点。,“三生教育”就是要解决现代教育如何使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享受世界的问题,而当每一个人真正实现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享受世界的统一,也就实现了人的全面发展。,2、韩跃红 教授追求幸福:“三生教育”的高层目标 -两个维度和两个目标,-两个维度 一个维度是确立和保护人的生命尊严,同一切

6、损害人的生命健康的思想、行为相抗争; 另一个维度是帮助每一个人通过生命、生存及生活实践获得幸福,实现个人、社会、党和国家高度一致的目标-即“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和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两个目标 一个是保护生命 另一个是促进幸福,总结成绩,提升经验,突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三生教育”成效-张之政副厅长在云南省“三生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挖掘、丰富和提升课程目标的内涵 生命个体 全体 民族 国家 生存个体 全体 民族 国家 生活个体 全体 民族 国家,“三生教育” 文化建设 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2、提供哪些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材内容 -

7、体验行动项目和现实案例 -多媒体数字资源和网络资源,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4、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四)教育信息化对“三生教育” 课程的构建,(一)信息化对课程理念的构建 1、信息化创设了学生个性化发展的新基石 2、信息化创设了学生创新性发展的新空间,(二)信息化对课程内容的构建 1、信息较量中突现核心价值巨大精神力量 2、网络文化中规范道德行为刻不容缓 3、健全人格品质是网络生活中人才质量提升的基础涵养; 4、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要走渗入、创建、提升、统整的新路;,(三)信息化对课程结构的构建 1、信息化促进了课程的选择性 2、信息化促进了课程的多样化,(四)信息化对

8、课程环境的构建 1、在虚拟世界面前保持信念的坚定性 2、敢于攻坚和夺取信息化时代德育制高点,(五)信息化对课程方式的构建 1、在网络文化中认识全新的师生家长关系 2、在信息化环境中构建全新德育学习方式,二、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三生教育”教学研究,(一)教学的基本体系1、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2、学生学习理论(心理学规律),杜威(Dewey)教育思想 人本主义教学思想 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 范例教学理论 暗示教学理论 多元智能理论,国内研究总结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1、“三主体”教育思想-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建构、让教师的主体性获得丰盈、让家长的主体性形成自觉。,2、体验教学理论 3、主体参与

9、教学理论 4、互动教学理论 5、情景学习理论 6、合作学习理论 7、自主学习理论,体验教学理论 1、体验过程与涵义 经验-体验-感悟-新经验 体验教学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依归的教学,它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开拓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2、体验教学的理论基础 -哲学基础 -心里情感理论 -生活情境理论 3、体验教学的目标 使学习者人际关系、耐挫能力、参与热情得到发展,各种心理素质获得良好的发展,4、体验教学的内容 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大领域,体现在学习者主体对三大领域与自己主观世界独特的意义的认识和理解上。 5、体验教学的方式 反思回味、心理换位、交流互动、情景沉浸、实践活动、

10、艺术陶冶等方式。,6、体验教学的评价 体验教学是一种发展性教学策略,评价更加关注学习者的心理交流与理解沟通。 评价标准、对象、主体、形式的多元化。,3、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设计(教育技术的应用)-教学结构、过程和方法-学生的主体发展与评价,(二)“三生教育”教学的主要特征1、认知与行为并重,突出行为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2、教学过程突出主体参与和过程体验;,3、教学方式的多样化、综合化和实践性;4、教学评价-学生发展(社会适应性-三生教育的认知、情感、技能),三生教育-教学设计,把握三生教育课程理念和教学目标把握教育技术特征和作用把握把握学生、教师、家长的特征(三主体教育),三生教育

11、教学目标分析 (我国教学(学习)目标分类研究),-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动作技能领域的教学目标 -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一、认知领域学习水平分类1、记忆:记住学过的材料;2、理解:(1)将学习材料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2)理解学习材料 ;(3)对学习材料做简单判断。,3、简单应用:将学习过的材料用于新的具体情境中去解决一些简单问题;,4、综合应用:(1)对综合问题中各组成部分的辨认(2)对各组成部分之间关系的分析 (3)识别组合这些部分的原理、法则并能综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5、创见 (1)突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提出独到的见解或解题方法 ;(2)按自己的观点对学习过程的材料进行整理分类

12、 ;(3)自己设计方案,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二、动作技能领域学习水平分类1、模仿:(1)对演示、动作的模仿,对工具和装置的使用;(2)把描述语言转化为实际动作。,2、对模仿动作的理解(1) 解释装置结构原理;(2)动作作用解释; (3)动作结果的解释和概括。,3、动作组合协调(1)动作分解和组合协调的实现; (2)动作组合设计; (3)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概括,并写出实验报告。,4、动作评价 (1)对动作作用的估计;(2)对组合动作或某种装置进行设计、计划;(3)结果的解释、推论及评价。,5、新动作的创造 (1)新情景下对动作的设计和实现; (2)新情景下对结果的解释、整理。,三、情感领域学习水

13、平分类1、接受(1)在适当的环境中注意对象的存在;(2)给予机会时有意地注意对象;(3)集中注意教师的讲解或演示。,2、思考 (1)能遵照教师指示,考虑有关间题;(2)能对感兴趣的问题主动进行思考,且与过去的经验发生联系 ;(3)能有意地、兴致勃勃地将问题深入钻研下去 。,3、兴趣 (1)有深入研究的意愿 (2)愉快地和对象打交道 (3)不愿意立即停止自己的思考和动作,4、热爱 (1)关心对象的存在和价值; (2)价值经过内化成为自己的坚定信念 ; (3)认识到对象的美,成为自己理想信念。,5、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依据自己对价值和价值体系的热爱,形成的信念,内化为自己的品格,并用于指导自己的

14、言论与行动。,教育技术特征和作用分析,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应用的特征和作用,信息技术解决什么方面的问题?,三生教育的教学模式,三生教育教学的教学模式要由过去依托于传统的课堂和传统的媒体的讲授式教学模式,转向依托于数字化信息技术环境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和研究学习的发展式教学模式。,教学理论,教学设计,基于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传递接受”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案例-珍爱生命 生命教育的积淀与升华,云南城市建设职业学院 主讲教师:龙晓燕,基于多媒体教室的协作学习模式 适用于三生教育中 认知和情感的教学,教 师 多媒体 学生创设情境 协作会话点评引导 探求构建提要反馈 建构意义检测讲评 同化顺应,基于多媒体网络教室的 “双主”教学模式 -适用于三生教育中技能训练的教学,教师 计算机网络 学生 范例提要 看听想做 引导查补 推评读探 个别到一般 触类旁通 综合实践 获得经验,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交互学习模式适用于三生教育中的个性教学,教 师 计算机网络 学 生 引导识别 特征分析 自主学习 讨论交互 强化指导 个性探索 特征构建 个性发展,见具体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