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七)图形设计 新传统图形的设计,十七大报告内容: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胡锦涛指出,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
2、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一、概论,(一)“新传统图形”的界定和范围 意指设计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景物、观念等经过绘、描、刻、印等方法产生的本土性的民族艺术图形。 构建“新传统图形”的目的在于研究和探讨传统图形的文化内涵、表现特征和表现形式,吸取其艺术影响和精髓,为民族艺术的延伸和拓展而努力。,“新传统图形构成”,应属于基础造型形设计范畴,它以中国传统的、民族的装饰图形为元素,经过再次取舍、提炼、变异组创新的图形。 “新传统图形”的关键在于一个“新”字, 广泛的应用于装饰艺术以及标识、符号、包装装潢设计、染织设计、,(二)相关
3、学科与基础 “新传统图形”的构成基础主要包括: 装饰基础、 平面构成基础、 现代图形设计基础、 中国传统装饰基础知识。,1、装饰基础 装饰基础主要掌握从自然形态中选取形象元素,然后对这些元素进行提炼、变化和修饰。,2、平面构成基础 平面构成主要训练学生认识和掌握抽象形态的构成方法和表现规律。,3、现代图形设计基础 “在纸上印刷”,表明图形设计与印刷、工艺的关系。“印刷设计”,(三)中国传统装饰图形的造型特征和装饰风格 中国传统艺术图形自原始彩陶始,历经商周秦汉、隋唐五代、至宋元明清、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智慧。 传统装饰艺术整体上的表现特征:,1、象征性 几千年来,对于生命、力量、权威的意识,汇
4、合为中华民族博大、雄浑的内在气质和精神。这些气质和精神又转化为造物文化,凝结在器具、视觉符号和艺术图形之中,这些是现代设计和新民族图形构成最值得发扬和继承的。,(1)生命的象征 人类对天、地、宇宙充满想象,亦渴望从宇宙、自然的规律中找到人类的起源、生存、发展的规律。 这些对宇宙奥妙探求的思想和行为,在原始图腾、传统符号、传统器具装饰中都一一反映出来,表现出一种博大的胸襟和宽阔的视野。,特别值得惊叹的是中华古人将这些充满幻想的意念用视觉图形表现出来,表现出无可比拟的创造思维。 另外人类还从自然界中植物、动物的规律中得到启示,深切的感受到万物充满生命力所带来的繁荣昌盛的景象。,“生命树”“云杉”“
5、菩提树”“扶桑” 葫芦、石榴、莲花、鱼类、蛙类、 蝙蝠、吉羊、牡丹、宝莲花,(2)力量的象征 人类在变幻莫测的大自然斗争中,从恐惧崇拜猛兽开始,到企盼自己拥有巨大的力量以征服猛兽。这些观念和思想都表现在衣食住行各种器物上。,龙、凤、麒麟 虎帽、虎鞋、虎枕是远古虎图腾崇拜的遗存希望后代长的象老虎那样健壮、有力,并且得到老虎的保护。 长城铁血意志的象征。 鼎是中华民族精神世界的载体。,(3)权力的象征 由于财富分配不均,等级地位的不平等以及氏族领袖的产生而产生了权力的象征。 权力的内涵除了表现人与人之间的等级、权力不同,还包括势力范围、财富和土地的占有。 权威与权力、势力都有密切关系,并表现出一种
6、力量。劳动工具、兵器、祭祀用的道具往往被用作权力的象征符号。,山以其稳重、高耸入云被看作力量的象征。 斧斧在中国被推测为父权制的权力的象征物。 华表如同纪念碑,用以表示国土拥有权。,2、抽象概括性 这些抽象几何图形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来自天地、宇宙、星辰、自然景观 (2)来自自然界中的植物、生物的形态。 (3)来自古代哲学观念和宗教的祥瑞观念的图形,如太极、天圆地方,,李政道博士在 1997 年在大陆发表了他的有关 “ 艺术与科学 ” 的学说。他指出自古以来中国哲学就基于一个概念 , 即所有的复杂都是从简单性中产生的。如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句话很准确地指出了传
7、统象征图形产生的本源意识。,原始几何图形的起源: 回形源于鱼纹、涡纹源于鸟纹、山形纹源于蛙纹、S纹源于蛇纹。,造物观念来源于意识观念,这正是现代设计值得学习和探讨的创造方法。 对于传统几何图形的再创造 1、应尽量的理解其内涵及其运用场所 2、应熟练的掌握其变化转换的形式和表现规律。,这其中有三点: 其一、将概念想象转化为视觉形象的创造潜力。 其二、这些抽象几何图形简洁概括,富有律动性的形式美感 其三、传统图形充满吉祥、祥瑞、祈愿、感情的因素,完全符合现代人对和平、安定、幸福的追求,具有现实意义。,3、汉字的创造潜能 汉字是中国传统图形中最富想象力,最具概括性的抽象图形。 汉字的形态与结构特点,
8、以汉字在造型原理上所归纳的“指事、象形、会意、转注、假借”的特征,使汉字具有很强的塑造型和创意性,为再创造提供了有力的条件。,鲁迅概括了汉字的审美特征: “中国汉字有三美: 意美以感心,一也; 音美以感耳,二也; 形美以感目,三也。,我国最早的可识性文字是甲骨文。甲骨文的字形往往大小不一 , 无严格约束 , 同一个字可以有多种写法 , 增一笔减一笔无关紧要。每个字的偏旁部首 , 在位置上都可以挪动 , 甚至同个字可以正写、反写、倒写。如 “ 福 “ 字的偏旁在左右都可以放 , 有时同个字多达几十种写法。,西周时期 , 大史籀根据甲古文创造了大篆 , 后人把大篆以前的文字 , 都称为“古文 ”。
9、 古文中有很多变异字体 , 如柳体、龙文、虎文、回蛮、鸟文、凤文、蚓虫斗文 , 鱼书等。这些文字大都用于印章旗帜、兵器、建筑、 “ 古文 ” 文字不仅构思奇巧 , 而且依据器物、材料 , 应用场合的不同结构变化 , 具有很强的形式美感 , 称得上是古代的美术字体。 从这些文字中 ,充分表明汉字的再创造潜力。,中国汉字虽经几干年的变化 , 但是每次变异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变化的 , 每一次变化都保留了前人的基本框架结构 , 与此同时又在此基础上充分地划和局部结构的变化。,现代汉字创意抓住汉字表象性的特征 , 突破框架性模式向更高的艺术境界发展。 然而 , 汉字的创造潜力还远远不止这些 , 在现代设
10、计的基础造型领域 , 在视觉传达设计范畴 , 在其他造物设计中 , 汉字都将发挥着其他物象不可替代的作用。,(四)中国传统图形的装饰表现风格 中国传统装饰图形来自器具染织、建筑、宗教、祭祀用器、书画文玩等各个方面 , 涉及制作材料有陶土、布帛、木竹、砖石、金属等多种。 因此 , 其装饰手法千姿百态 , 异彩纷呈。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文化、社会观念和审美标准是形成装饰艺术风格的内在因素 , 而不同材质、不同工艺制作技巧则是影响装饰艺术风格的直接原因。,艺术创造的真正魅力与装饰表现、造型风格极为相关。表现形式、表现技巧则往往是作品标新立异、引人入胜的重要因素。 选择传统装饰图形作为元素进行再创造 ,
11、 应该认真研究传统图形装饰风格的表现特征和形式特点 , 包括传统图形在制作工艺上的表现形式。 在具体的再创造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传统图形在表现风格上的基本特征 , 是保留传统艺术形式神韵的重要切点。,下面就传统装饰在不同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表现风格进行阐述:,1 、生态盎然的彩陶装饰 原始先人在与自然生存时期 , 恶劣的自然环境 , 猛兽的侵害以及战争与死亡的威胁 , 使人类对天体宇宙充满神秘和恐惧并渴求认识和了解 , 而乞求于巫术和图腾的崇拜。在这些情况下原始彩陶以及彩陶上的纹饰也必然成为族的共同体在物质文化上的一种表现并作为氏族图腾或其他崇拜的标志而存在。,彩陶上的纹饰除有具象性的动物形外 ,
12、 还有大量的抽象几何纹样即 : 曲线、直线、水纹、旋涡纹、三角形等。 根据考古专家的论证 ,这些抽象的几何形花纹亦是由动物图形演化而来。有代表性的几何纹饰可分为两类螺旋纹由鸟纹变化而来; 波浪形曲线和垂幢纹由蛙纹演变而来。在最初的时代这些几何抽象纹样都是有文化意味的图形。,随着岁月的流逝 , 带有 “意味“ 的形式 ,因重复的分割而逐渐地失去了原有的意味, 而变成规范化的般性图形。各种直曲线和流动旋转的形式成为彩陶装饰的主旋律。对于抽象的几何线形的认识 , 需要更多的概念、想象、分析和概括能力。,从写实到象征 , 从形到线 , 原始人类不自觉地创造和培养了一种单纯的美并归纳了广大世界中的节奏、
13、韵律、对称、均衡间隔重叠细、疏密等形式美规律 , 这些数万年前极为伟大的创举。,虽然彩陶纹最初承袭了远古的图腾崇拜的意识,但是,与商用奴隶社会青铜器纹饰相比,仍然充满着原始先民与大自然同呼吸的质朴情感,特别是前期彩陶简洁的线条,明快朴素的大色块,流畅自如的笔势,表现出自由舒展、生态盎然、稚气可掬的装饰风格。 这种风格与现代艺术崇尚的简洁、抽象的审美意识不期而遇 , 成为现代艺术家仿效参考的珍贵资料。,2 、镀金就范的青铜装饰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是青铜器的鼎盛时期。特别是商周时期迷信成风 , 奴隶主阶级出于对天命的崇信 , 一些青铜器主要用于祭祀、礼仪陈列 , 而被赋予特殊意义成为青铜礼器。 青
14、铜装饰在这个时期作为一种特殊含义的语言 , 其审美形式主要服从于特定的社会宗教意义。庄重威严以至神秘怪诞成为这个时期青铜装饰的主要风格。,青铜装饰根据浇铸工艺的特点 , 形成利用浅浮雕形块和线刻相结合的装饰手法,有的装饰还采取多层次装饰的手段。居于器形重要部位的主饰面,其纹形的地方又阴刻装饰线 , 这种多层次装饰 , 被称为 “ 三层花 ”。,“满纹”也是青铜的多层装饰的别称 ,凸出底面形成浮雕状。主纹之外的空间刻满精细的底纹 , 而在主纹部较宽形凸出底面形成浮雕状。 青铜装饰在构图上适形、对称 , 造型规范 ,用线平直刻板,形与形之间讲求“迎让”、“穿插”是一种定型的装饰范式。总体风格严正、
15、肃穆、震撼 , 具有很强的张力 ,与祭祀、礼仪所营造的氛围十分协调。,3 、雕琢、拓印的砖石装饰 盛行于战国秦汉时期的瓦当空心砖、画像石和画像砖艺术等是古代建筑、祠堂、墓室装饰的主要材料。秦汉时期随着城镇的扩大 , 各国广建宫殿 , 扬名中外的阿房宫、未央宫便是当时建筑艺术的顶峰。另外 , 汉代信天命,重 “ 厚葬 “, 墓室建筑也规模宏大。这一切促使这一时期的建筑工艺和墓室装饰工艺在艺术上取得很高成就。,瓦当为瓦的端头 , 俗称 “ 瓦头 ” 。由于位于屋檐 , 成为建筑装饰的重点。战国及秦汉瓦当有文字吉语瓦当、动物神兽瓦当、人物瓦当。 其中反映易经、五行、四神瓦当 , 最能反映这个时期古人
16、对天地神灵的宇宙观念。画像砖以四川成都地区出土最多 , 最有代表性。,四川成都地区出土的画像砖多反映劳动生产场面和社会生活。 从采桑、狩猎、种植、酿酒到宴乐、杂耍 , 都与社会贴近。画像砖采用模范印制 , 一模多制 , 省工又经济。画像砖也是专用于墓室、祠堂的装饰建材。 著名的山东武氏祠画像砖 , 题材广泛 , 涉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社会伦理道德以及现实生活 , 称得上中国瓦当古代历史文化的教科书。,战国、秦汉时期的艺术风格整体上突出一个 “ 动 ” 字。无论是流动的云气纹、奔腾的走兽飞禽 , 还是歌舞、宴乐、射骑的各种人物刻意追求瞬间动势和速度感。对形态注重侧面影像 , 突出外形特征和神态
17、 , 而忽略细节。构图上的特征布局匀称而盈满。,一般先采用分割法 , 将形态、纹饰按内容分区域分开 , 形与形之间基本不重叠 , 作横式排列。题材广泛 , 涉及神话传说、历史故事、社会伦理道德以及现实生活 , 称得上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教科书。,此外 , 作为瓦当、画像石、画像砖所派生的艺术形式就是拓印。 在纸上拓纹印砖石上的形象 ,由于拓印受力轻重不同 , 凸起的形态、墨色饱满 , 凹下的部分纹饰疏朗有致。又因拓印技巧的不同 , 所拓形态其墨色或轻或重 , 起伏斑驳 , 肌理纹络清晰 , 视觉效果十分生动。,4 、灵透质朴的透雕剪刻装饰 剪纸和皮影是以剪、刻 、透雕为特征的民间装饰。 现今所出
18、土的我国最早的剪纸是南北朝时期用于丧葬的团形剪纸。 剪纸是在我国普及最广 , 最为百姓喜欢的艺术形式。,剪纸艺术与民俗活动、地域文化密切相关。其品种繁多 , 有窗花、门篓、喜花、灯花、绣花花样以及用于丧葬礼仪的刻纸。 剪纸作为人类本源艺术的一种形式 , 主要出自于农村劳动妇女之手 , 所表现的形态都是她们耳濡目染 , 烂熟于心的素材。 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农村大娘的造型多以质朴、纯真、活泼夸张为特征。,剪纸工艺制作简便 , 在中国广为流传。 剪纸、皮影之类的装饰形态 , 受平面、纸张工艺和驴皮等材料的制约 ,注重形的轮廓特征。其造型简练、夸张 , 强调大动态上的传神性 ,而忽略繁复的细节。,形象
19、的结构和装饰细节全靠透雕、楼刻的技艺表现。锯齿形是剪纸独特的装饰语言 , 所表现的装饰图形 , 外形夸张、装饰表达通透 ,常常是形中有形、花中套花。纸张根据所需多采用红、绿、金色 , 更使图形洋溢喜庆的气氛 , 是传统节日渲染气氛重要的艺术形式。,高凤莲,女,汉族,1936年出生,陕西延川人。1986年开始从事布堆画。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期间,由中央美术学院邀请到陈列馆展出剪纸和布堆画;2000年作品参展“中国剪纸世纪回顾展”,作品“陕北风情”获特等奖;2001年参展“山东威海中国民俗风情剪纸大展”,作品“黄河人家”获金奖。多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高凤莲的民间工艺作品独树一帜,风
20、格粗犷质朴、抽象生动,具有深厚的艺术功底和超群的工艺技艺。她的剪纸作品从远古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到现实中的农家生活、生产劳动、民族风情,包括大柳树下的谈情说爱,无所不包,无所不能。在我国北方农村数以万计的民间剪纸作者中,高凤莲无疑是最具代表性的任务。高凤莲的民间艺术通过媒体的宣传已远播海内外,收集传统图形中分别代表: 权力、力量、生命的图形。每组不少于2个。,期末综合构成作业: 考察大连民族风貌或是辽宁省的民族风貌, 可以表达主题、也不苛求一定要有主题,只是强调自己感受最深的,强调最有代表意义,有最具表现力的元素,强调以现代设计观念现代表现手段,去表现过去没有的民族图形, 不能做成纹饰图案或做成花布图案。 步骤:一、收集材料 (周五作业)二、筛选材料三、组合再创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