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宏观经济学,第十二讲 经济增长,一、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 二、经济增长的核算 三、新古典增长模型 四、内生增长理论 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一、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一)什么是经济增长 定义: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市场生产的产品与劳务在数量方面(产量)的持续增加,它以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额或增长率为指标来衡量。 注意:这里用市场的产出代替了社会的产出,用GDP代替了市场的产出。 经济增长是“量”的概念。,一、经济增长的描述和事实,经济增长的程度用增长率来描述 1)总量意义下的增长率Gt 2)人均产量意义下的增长率gt,Yt表示t时期的总产量 Yt-1表示(t-1)时期的总产量,yt
2、表示t时期的人均产量 yt-1表示(t-1)时期的人均产量,(二)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 定义:经济发展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国民生活质量,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结构和制度结构的总体进步 是指经济、社会、政治结构的转换和全面进步,包括投入产出结构、产业比重、消费模式、社会福利、文教科卫和社会保障等等。经济发展是综合性的“质”的概念。 经济发展经济增长结构改善社会进步后代人的发展+ 本讲除特别说明只讨论经济增长。,(三)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一些事实,事实1: 世界各国在人均收入,进而在生活水平有着巨大差异,事实2: 经济增长率在国家和地区间有显著的差异,有增长奇迹,也有增长灾难,事实3微小的增长率
3、差异,如果长期坚持,也会发生重大的经济不同。,曼昆:某个变量年增长率为X%,则该变量在70/X年内翻一番,因而称作长期增长的“70”规则。 从这一规则看,如果甲国经济增长率为1%,它的GDP翻一番需要70年,而乙国经济增长率为3%,翻一番时间仅为70/3或23年。也就是说,即便甲乙两国人均收入起点水平大体相同,2个百分点增长率差别在100年后会导致3-4倍的巨大收入差别。,(四)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涉及经济增长的三个中心问题 1、静态来看,为什么有的国家富,有的国家穷? 2、动态来看,为什么有的国家能够实现经济起飞和持续的高增长,有的国家则长期陷于穷困而无力自拔? 3、什么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只
4、有回答了这些问题,我们才能知道怎样的政策能够帮助提高经济增长率和长期生活水平?,(四)经济增长的基本问题 研究经济增长的两种互为补充的方法 1、增长核算(历史归纳分析,一般是统计归纳) 将不同决定因素对于总产出的贡献程度给予数量化 通过研究经济增长的因素以寻求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 增长核算以增长理论为基础 2、增长理论(科学演绎分析) 核心是讨论一个国家的生产函数 这个生产函数应该具备那些性质,又怎样的形式?哪些因素会影响生产函数,使之发生性质和形式上的变化?,(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生产函数(核算方程)的确定(与微观经济学中的厂商生产函数相同) 1、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直接原因:投入要素(劳
5、动力、资本品、自然资源),要素生产率(技术、规模经济)深层原因(同样的直接原因投入为什么产出有差异): 生育文化、地理环境、政府制度、社会环境等等,二、经济增长的核算,(一)、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生产函数(核算方程)的确定2、一般的生产函数(核算方程)影响因素分别是:资源环境、劳动力、资本存量、技术(应用知识的储量)、社会环境、制度(社会资本)注意:只有资源和环境是天然的,而其他的生产要素本身也是再生产的结果,促进经济增长的研究实际是让人们认识到再生产中哪个生产要素是最重要的。,二、经济增长的核算,(二)、通常的增长核算方程(与微观经济学的厂商生产函数相同)生产要素的增加:通过物质资本和人力投
6、入“数量”的增加来促进经济增长 资本的增加K:国民储蓄和企业投资是影响物质资本积累的两个重要因素 劳动的增加N:劳动力数量的增加和质量的提高是两个基本关键因素 技术进步A(又被称为全要素生产率TFP) 具体表现在发展科学技术,改进微观企业管理和宏观资源配置效率,进行全面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等产出Y的增长存在为三个来源:资本的增加K、劳动的增加N和技术进步A。,二、经济增长的核算,劳动力:人口中的长期愿意就业人数,与人口数一般正相关。资本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资本存量增加的条件是净投资为正。 净投资使资本存量形成了一个增量。资本存量决定产出水平,资本增量决定产出增长。技术进步:在经济学中,技术
7、包括影响资本生产率与劳动生产率的所有因素,包括通常意义下的技术,如信息技术,也包括有效的管理和组织等。与资本和劳动力相比,技术本身难以度量。因为技术进步使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提高了,需借助于劳动生产率和资本生产率来度量技术进步。,增长核算方程的推导,公式两边求微分,MPN和MPK分别为劳动和资本的边际产量 公式两边同除以Y=AF(N,K),并经过变形,除以Y,除以AF(N,K),假设规模报酬不变,A、N、K是独立变量,产出增长=(劳动份额劳动增长)+(资本份额资本增长)+技术进步 经济增长的源泉归结为劳动、资本的增长和技术进步,MPNN:劳动的收益 MPKK:资本的收益 :劳动收益在产出中占
8、的份额 :资本收益在产出中占的份额+ =1,公式两边求微分,MPK为人均资本的边际产量 公式两边同除以y=AF(k),并经过变形,除以y,除以AF(k),增长核算方程的推导,假设生产函数是一次齐次,即规模报酬不变,A、N、K是独立变量,公式两边同除以N,对美国的增长核算,索洛剩余,增长核算方程不仅被用来说明经济增长的源泉,还被用来衡量经济的技术进步,可见,当知道了劳动和资本在产出中份额的数据,并且有产出、劳动和资本的数据,则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可以作为一个余量被计算出来,因此,有时被称为索洛剩余。,(三)丹尼森的增长核算,两大类经济增长因素:生产要素(劳动、资本、土地)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产量
9、与投入量之比,取决于资源配置状况、规模经济与知识进展) 六个具体影响因素:(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分析目的:通过量的测度,把产量增长率按照各个增长因素所做的贡献,分配到各个增长因素上去,分配结果用来比较长期经济增长中各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丹尼森增长核算及对经济增长源泉的解释,结论:劳动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相当大; 知识的进展在技术进步对产出的贡献中占到约2/3. 资源配置和规模经济对生产率的提高也有很大贡献。 因此:知识进展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增长因素。,国民收入增长的源泉,注意:余额分解我们没
10、讲。,三、新古典增长模型 1、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假设 生产中只使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和资本,二者可相互替代;资本与劳动之比是可变的; 资本和劳动可得到充分利用,不存在劳动和资本的闲置,储蓄可全部转化为投资,生产能力的增长与实际产出的增长将保持一致。经济增长取决于要素供给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即不存在生产关系缺乏的凯恩斯状态) 生产的规模报酬不变,生产函数为一次齐次式; 要素的边际报酬递减,即一种要素投入不变,仅增加另一种要素投入,边际产出将会下降;(区别于内生增长理论的条件) 全部人口参与生产,且增长率为n既定。(便于统计数据获取),2、模型推导 在暂不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经济生产函数为
11、:,Y=F(N,K),Y/N=F(1,K/N),人均生产函数:y=f(k)=F(1,k),k,y,人均生产函数曲线,边际报酬递减使人均产量的增加速度是递减的,人均生产函数曲线:,2、模型推导 资本存量的变化=总投资-折旧,假定折旧与资本存量的比率固定为 K=I-K 根据两部门经济中恒等式I=S(无闲置下的恒等式),根据社会储蓄函数S=sY,得 K=I-K K=sY-KK/N=sy-k 式1,式子两边除N,求得人均量,问题:产出增长由资本增长率来解释,那么人均资本增长k如何表示呢? 注意:N是当期人口数,K是前后两期的资本存量差值。,3、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形式及含义,资本深化=人均储蓄-资本广化,
12、人均储蓄sy等于总投资,但并不能带来人均资本存量的等量增加,因为: 一定量的人均储蓄sy用于装备新工人nk 一定量的人均储蓄sy用于替换折旧资本 因此,只有sy-(n+)k的部分才能导致人均资本k的上升,k代表人均资本量,s代表储蓄率,y代表人均收入,n代表人口增加率,代表资本折旧率。,4、模型的经济含义 (经济增长的稳态及稳态条件) (1)稳态的存在 稳态:一种长期均衡状态,k和y都达到一个持久性的水平。,回忆:人均生产函数曲线 人均产出y随着人均资本k的增加而增加 稳态的条件: k=sy-(n+ )k=0,即 sy=(n+ )k 人均储蓄恰好满足新增人口所需资本和重置投资时,人均产出和人均
13、资本将保持不变,稳态得以实现。 这是存在条件,不是实现条件。难道不会出现失衡或偏离吗?,k,y,稳态的条件的含义 由于稳态中,y和k固定,即Y/N,K/N均是固定的,又由于N按照n增长,所以Y和K也按照n增长 在新古典增长框架内,稳态意味着静态来看,在稳态中 1)总产量与总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都为n 2)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2)稳态的实现:从失衡到稳定,k,y,A,1)A点(k*,y*)实现稳态 2)A点左边:存在资本深化 sy (n+)k,k0,则k增加 k增加到sy= (n+)k为止,即A点 3)A点右边: sy (n+)k,k0,则k减少 k减少到sy=
14、(n+)k为止,即A点,从函数上讲人均储蓄函数是一个凸函数,而资本广化函数是一个线性函数,两者一定存在交点。,k,增长过程,y,A,A点左边,y和k逐步上升: 总产量增长率高于稳态值n,并随着k的增加不断下降 y=Y/N上升,意味着Y比N增长得快,即Y/Y N/N=n,结论(二) 动态来看,稳态的实现过程 如果初始经济没有实现稳态(y*,k*) 那么一定意味着人均资本处于积累或减少的动态过程中,进而推动经济趋向(y*,k*) 结论(一) 静态来看,在稳态中 总产量与总资本存量的增长率与劳动力的增长率相等,都为n 人均产量和人均资本存量保持不变 总之 新古典增长模型表明经济中存在着一条稳定的均衡
15、增长途径 长期中,国民收入的增长率等于劳动力的增长率,结论,4、 k0的影响因素(模型对现实的解释) 问题:为什么一些国家如此富裕,而另一些国家那么贫穷?即不同国家k0为什么会不一样? 假定生产函数为y=f(k)=k,01,根据稳态条件: sy=(n+)ksk =(n+)kkA=s/ n+ 1/1-yA=k =s/ n+ /1-,代入y=k,代入y=k,结论: 储蓄率越高,人均资本量越高,所以人均产出越高;反之亦然 人口增长率越高,人均资本量越低,所以人均产出越低;反之亦然 强调:稳态增长率不受储蓄率所影响 稳态时,k和y都不变,增长率为0,但绝对产出有重大差别 总收入的增长率=人口增长率,求
16、稳态时人均资本kA,5、储蓄率增加对稳态的影响(不同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n+)k,s0y,k,y,k*0,y=f(k),s1y,k*1,储蓄率由s0增加到s1 结论: 高储蓄率意味着较高的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水平,但并不影响长期增长率(n),y*0,y*1,时间,时间,人均产量,总产出 增长率,储蓄率增加的长期和短期影响: t0时刻储蓄率一次性增加,储蓄率上升导致人均资本上升,人均产量增加,直到时间t1达到稳态为止,储蓄率上升导致资本积累,从而带动一个暂时性的较高增长率;随着资本的积累,产量的增长最终回落到人口增长率的水平,(n1+)k,sy,k,y,y=f(k),人口增长率由n0增加
17、到n1 结论: 降低了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水平,但提高了稳态增长率,6、人口增长率变化对稳态的影响(不同影响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稳态时的人均消费达到最大化的人均资本量,其条件是资本的边际产品(量)等于劳动力增长率。 1961年,经济学家菲尔普斯找到了与人均消费最大化相联系的人均资本关系式。 资本积累的黄金律: (在不存在折旧的情况下)若使稳态人均消费达到最大,稳态人均资本量的选择应使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率。 用方程表示就是: f(k)=n,可解出k* ,将k*代入sy=nk,可解出s * ,即最大消费量时的积累率。,7、资本积累的黄金分割律,nk,k,y,y=f(k),s1y,图形分
18、析,当f(k)=n时,人均消费最大,此时的最佳储蓄率是s,对应的黄金律人均资本量为k*,结论 在所有可能的稳态增长中,只有一个人均资本量能使人均消费达到最大,这个人均资本量就是黄金律资本量。 但是一个经济不会自动趋向于黄金律资本量: 如果人均资本高于黄金律水平,我们可以降低储蓄率,从而增加消费 如果人均资本低于黄金律水平,我们可以提高储蓄率,从而增加消费,8、对人均产量经济增长率差异的解释,新古典增长模型不能解释稳态下人均收入的增长,但可以解释非稳态向稳态过渡中人均收入增长率的差异。 一个国家的经济比稳态水平低的越多,人均收入增长速度越快,比稳态水平高的越多,人均收入降低速度越快。 新古典增长
19、模型的三个预言: 如果两个国家的储蓄率(或投资率)s相同,但初始人均资本(从而初始人均收入)k不同,那么,初始人均资本较低的那个国家将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如果两个国家的初始人均资本相同,但是投资率不同,那么,投资率高的那个国家将具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如果一个国家提高投资水平,那么,它的收入增长率也将提高。,9、考虑技术进步新古典增长模型,考虑技术进步的条件下(用AN替代N,所有结论不变): 若生产函数为Y=F(AN,K) A为表示技术状态的变量 AN被称为有效劳动 假定Y是AN和K的一次其次函数 则Y/AN=F(1,K/AN) 记为假定A以一个固定的比率g增长,则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方程为:,
20、稳态分析,A,当有效劳动的平均资本处于该水平时,经济增长处于稳定状态,稳态分析 经济实现稳态增长时,总产出和总量资本均以技术进步率(g)加上人口增长率(n)增长。,稳态分析 经济实现稳态增长时,单位有效劳动的产出和资本均保持不变。,稳态分析 经济实现稳态增长时,人均产出和人均资本均以技术进步率(g)增长。技术进步解释了生活水平(人均产出)的长期上升,结论,四、 内生增长理论: AK模型,模型的关键 资本的边际产出不变,资本并不仅限于实物资本而且包括知识,知识也是一种资本,因此资本的边际产出不递减。 结论 储蓄率s与经济增长率正相关,储蓄率s越高,经济增长率越高 永久提高投资率的政府政策会使经济
21、增长率不断地提高,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由于人们受到社会习俗、信息不对称和固有制度等原因的限制,不能认识到社会生产函数的变化,新古典宏观的经济增长理论就是告诉人们他们所不知道的(比如政府宣传“只生一个好”,宣传“创新型社会”),或者政府对人们不知道的内容进行强制性或引导性的改变(比如强制义务教育,强制计划生育,对战略性新兴产业补贴,对出口企业补贴等等)。,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新古典经济学宏微观之间的异同 相同点 从厂商的生产函数到社会的生产函数 不同点 市场是理性的还是非理性的,五、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鼓励技术进步 专利制度 教育 鼓励资本形成 鼓励储蓄和投资 增加劳动供给 所得税减免 提供良好的教育 补贴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