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

上传人:天天快乐 文档编号:967954 上传时间:2018-05-09 格式:PPT 页数:55 大小:1,01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线索导引】,一、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元谋人:发现于_省元谋县,距今约_年,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云南,一百七十万,2.北京人:(1)时间地点:距今约_年至_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2)相貌特征:北京人保留了_的某些特征。(3)生产生活:使用打制石器,会使用_,过着_。,七十万,二十万,猿,天然火,群居,生活,3.山顶洞人:距今约三万年,发现于北京周口店,使用打制石器,已掌握磨光和钻孔技术,会人工取火,过着氏族公社的生活。,二、原始的农耕生活,七千,干栏式,半地穴式,水稻,粟,彩陶,【名师点拨】1.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种植的农作物

2、和居住的房屋样式不同,是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的。2.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原始农业生产的出现。,三、华夏之祖1.华夏族的形成:,涿鹿,2.黄帝的贡献:,人文初祖,3.尧舜禹的传说:(1)尧舜:通过_推举部落联盟首领。(2)禹。领导人民_,三过家门而不入,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约_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_。,禅让,治理洪水,公元前2070,夏朝,【名师点拨】正确理解“传说”与“历史事实”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1)区别:远古传说是先民们对上古洪荒时代历史的一种夸张的记述。历史事实则是完全真实存在的客观事实。被考古发掘所证实者为历史事实,未被证实者为传说。

3、(2)联系:不少传说生动地反映了人类的历史,包含着某些比较可靠的历史事实。,四、夏、商、西周的兴亡1.朝代更替:,公元前2070,禹,周武王,殷,纣,2.重要事件:(1)夏朝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_的产生。(2)武王伐纣: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在_中打败商纣,商朝灭亡,西周建立。,国家,牧野大战,3.重要制度:(1)王位世袭制:启继承父位,_代替了禅让制,“_”变成“家天下”。(2)西周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世袭制,公天下,内容: 作用: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诸侯,五、春秋战国的纷争1.东周:_年,_东迁洛,史称东周。分为_和_两个时期。2.春秋争霸:(1)

4、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公元前770,周平王,春秋,战国,(2)概况。,尊王,攘夷,城濮,(3)影响:春秋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了种种灾难,同时诸侯国不断减少,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3.战国七雄:(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七雄并立:_三家瓜分晋国,田氏代齐,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七雄并立的局面。(3)重要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韩、赵、魏,六、商鞅变法1.背景:,铁农具、牛耕,2.目的:_为了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3.开始:_年,在_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地主阶级,公元前356,秦孝公,4.内容:(1)国家承认_,允许自由买

5、卖。(2)_。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3)建立_。加强了中央集权。5.作用:_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兼并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土地私有,奖励耕战,县制,秦国,【名师点拨】1.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是商鞅变法的根源。商鞅变法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2.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对旧贵族打击最大的是奖励军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是建立县制。,七、中华文化的勃兴1.青铜文化:(1)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图一_,是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6、。图二 _,是青铜器中的精品。,司母戊鼎,四羊,方尊,(2)商周时期,成都平原出现了独特的“_”文化,出土了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三星堆,2.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秦国_在岷江中游主持修建的_,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使_成为“天府之国”。,李冰,都江堰,成都平原,3.文字演变:(1)甲骨文:_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2)金文:商周时期,铸刻在_上的文字,也称“铭文”。(3)小篆:秦朝统一后,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又推行笔画更为简单的隶书。,商朝,青铜器,4.百家争鸣:,仁,私学,仁政,无为而治,“兼爱”“非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

7、孙子兵法,【名师点拨】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是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2.战国时期,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法家思想成为当时最为有用的思想,最受统治者推崇。,5.医学成就:春秋战国时期的名医_,总结出望、闻、问、切四诊法。6.文学艺术:(1)文学:战国时期的_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文化名人,代表作_,是千古传诵的抒情长诗。(2)音乐:春秋战国时期盛行“钟鼓之乐”,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_最为珍贵。,扁鹊,屈原,离骚,编钟,考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探究研析】物久则废,器久则坏,法久则弊,改革创新历来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精神财富。社会转型期往往表现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与更新

8、。,【改革助力腾飞】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论语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倾邻国而雄诸侯至于始皇,遂并天下。汉书食货志,(1)材料一中两则史料反映了我国古代史上两次政治改革,其中第一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第二则史料反映了商鞅变法的哪两条措施?这一变法对秦国有什么深远影响?,提示:影响:使齐国国富兵强,为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奠定了基础。措施: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影响:经过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为后来灭六国,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创新促进发展】材料二如下图,(2)从材料二的图片中,你能获取什么

9、历史信息?该现象的出现有何作用?提示:信息: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作用:生产工具的改进和生产技术的革新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思想点燃智慧】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社会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3)根据材料三,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得照抄材料原文)。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战国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的主要思想,并说明其思想对以后哪个朝代最先确立中央集权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提示:背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

10、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思想:主张改革,反对空谈仁义,提倡法治,提倡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4)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提示: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改革是兴利除弊、振兴国家的重要手段。改革是强国兴邦之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最主要的原因等。,考点 中华文明的起源,【探究研析】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缓慢进步】材料一,组图一,组图二,(1)依据组图一、二,推断北京人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各是怎样的。提示:北京人会使用打制石器;生存环境

11、恶劣,过群居生活;会使用天然火。半坡居民会制作磨制石器,从事农业生产;已种植粟,粟是他们的主食;捕鱼作为食物来源的补充;会建造房屋,过着定居生活。,(2)比较组图一、二,概括指出半坡居民比北京人有哪些进步。提示:进步:生产工具由打制石器发展到磨制石器,生产活动由采集、渔猎发展为原始农耕,由穴居发展为定居生活。,【原始民主】材料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3)材料二中“选贤与能”的办法历史上叫什么? “贤”与“能”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提示:禅让。“贤”指高尚的品德,“能”指卓越的才能。,【追根溯源】(4)从北京人到半坡居民的进步和“天下为公”时代的出现,起决定作用的共同因素是什么?提示:生产力。从北京人到半坡居民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天下为公”时代的出现是由当时低下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经营企划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