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浅表神经鞘瘤超声探讨,厦门长庚医院超声科 郑天成,神经鞘瘤概述,起源于周围神经髓鞘,亦称施万细胞瘤或雪旺细胞瘤。 属周围神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约占外周神经肿瘤21%,极少数恶变。 NF2 基因( 定位22q12.2)是神经鞘瘤的肿瘤抑制基因, 神经鞘瘤的发生与NF2 基因失活有关。 发病年龄不确定,多见成年人,30-50岁,无明显性别差异。 部位:主要位于头颈及四肢,四肢神经干多走行于屈侧,所以肿瘤亦多见于屈侧。 偏心生长,生长缓慢,与神经无黏连。,临床表现,多以发现肿块就诊,有时伴疼痛或感觉异常,迷走神经鞘瘤可引起声嘶。 质中,光滑,横向活动度好,纵向活动欠佳,叩击或加压可有放射样疼痛或感觉
2、异常。 穿刺可见血性不凝固液体。 偏心性生长,与神经无黏连,可将肿瘤与神经分离而剥除,不会损伤神经干。,病理,肉眼观:完整包膜,切面为灰白或灰黄色,略透明,可见漩涡状结构,有时出血和囊变。 镜下观:束状型(Antoni A型):细胞细长,梭形,境界不清,核长 圆形,呈栅栏状或不完全漩涡状; 网状型(Antoni B型):细胞稀少,呈稀疏网状结构,细胞间有较多液体,常有小囊腔。,病理,外周神经超声特点,对较粗大的外周神经,高频超声较好显示,如颈从、臂丛、迷走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坐骨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股神经等。 长轴切面:多条低回声束相互平行,为不连续的强回声线所分隔。 短轴切面
3、:多发小圆形低回声束,被强回声线包绕,形成网状结构。 低回声束代表神经纤维束,强回声线为包裹在神经纤维束周围的神经束膜。 较粗大神经多与周边动静脉血管伴行。 神经干受压迫,静脉淋巴回流受阻,水肿增粗,显示更佳。,颈丛、臂丛,双侧迷走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桡神经,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股神经,神经鞘瘤分型,实质型:边界清楚,高回声包膜,呈椭圆或梭形,内部回声较均匀,大部分位于颈部及四肢浅表部位。 混合型:较大,光滑,规则,内部可见不规则囊性部分及散在强回声,部分伴有钙化。 囊肿型:肿瘤为圆形,囊壁光滑,内部可见少许细弱回声,后方回声增强。,神经鞘瘤超声特点,易发生囊性变,长轴与伴
4、行血管走向一致。 两端呈“鼠尾征”与肿瘤相连,强烈提示神经源性。神经干受压迫,水肿增粗,呈低回声。 与神经纤维瘤鉴别:理论上后者起源于神经内膜,在神经干内延神,延神经纤维间隙生长,神经干梭形膨大,与前者不同,但实践中鉴别困难。 肿瘤较大,边界不清,回声不均,血供丰富,考虑恶性可能。 CDFI:部分肿瘤周边及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PW:测及动脉型血流频谱。 但部分肿瘤血管壁纤维性增厚伴血栓形成, 超声显示无或仅少许血流信号。,左臂丛神经鞘瘤,左臂丛神经鞘瘤,左侧腋神经鞘瘤,左侧腋神经鞘瘤,左侧正中神经鞘瘤,左侧正中神经鞘瘤,左手掌神经鞘瘤,左侧手掌神经鞘瘤,“鼠尾征”超声显示,神经源性肿瘤中,“鼠
5、尾征”超声探查显示率尚较低,与诸多因素有关。 显示率低原因分析: 肿瘤较大,或位置深,影响观察,难以确定与神经干关系。 发生于末梢神经,肿瘤较小,神经过细。 仪器调节失当。 检查中认识不足,认真不够。,左上肢皮下神经鞘瘤,常见鉴别诊断,脂肪瘤:多位于皮下,质较软,边界清楚,部分内部可见条 状高回声,血流稀疏或无。 淋巴结:常多发,边界清楚,形态规则,部分可见淋巴门结构,可见进出血流信号。 血管瘤:浅表多见漫状血管瘤,内部可见小血管窦腔,探及 血流,加压变扁,部分静脉石形成。 皮样或表皮样囊肿:边界清楚,包膜完整,内部较均匀,部 分加压内部回声浮动,未见血流信号。,脂肪瘤,淋巴结,淋巴结,血管瘤,血管瘤,皮样或表皮样囊肿,皮样或表皮样囊肿,总结,浅表神经鞘瘤的高频超声检查,声像图上有其一定特征,并且廉价、无创、准确性又较高,所以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列为首选的影像检查方法。 由于诸多原因,声像图特征性表现显示率仍较低,有赖于检查技术的发展和检查者用心度的提高。,谢谢 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