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精神卫生法,一节、概述,一、概念: 1、精神卫生,广义:人们保持并不断提高精神健康水平,培养健全的人格,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狭义:对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进行防治,促进康复,保障其权利,(心理卫生),心理卫生是“大卫生”,它需要精神工作者、心理工作者、教育工作者、社会学家、行为科学家等各类人员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心理卫生工作的开展,将有利于人类生活质量和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积极的意义。,2.精神疾病:以精神(或心理)活动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指在各种生物、心理以及社会环境因素影响下大脑功能失调,导致感知、情感、思维、意志和行为等精神活动出现不同程度障碍的疾病。 精神活动:
2、认知、思维、情感、意志等活动 3.精神疾病分类:,一、器质性精神障碍 二、精神活性物质或非成瘾物质所致精神障碍 三、精神分裂症(分裂症)和其他精神性障碍 四、心境障碍(情感性精神障碍) 五、癔症、应激相关障碍、神经症,六、心理因素相关生理障碍 七、人格障碍、习惯与冲动控制障碍、性心理障碍 八、精神发育迟滞与童年和少年期心理发育障碍 九、童年和少年期的多动障碍、品行障碍、情绪障碍 十、其他精神障碍和心理卫生情况,全国卫生部门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目前有重性精神病患者约1600万人。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调查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3.4亿儿童、青少年中,约有3000万人受到情绪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
3、困扰。 精神疾病对人类和社会造成越来越严重的负担:世界上前10种致残或使人失去劳动能力的主要疾病中有5种是精神疾病;全世界(包括发展中国家)的十大疾病中,精神抑郁症列第五位,预计到2020年它将跃升到世界第二位;,在中国,精神疾病目前占所有疾病的14.3%,预计到2020年将上升到174%.,目前,我国有5%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精神病和精神障碍,在每千人中便有13人患有精神病。在大学和中学里,20%-30%的学生有精神问题。精神疾病已经成为我国社会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目前,社会上对重视和维护精神病人及其家庭的合法权益的呼吁越来越高。,二、立法,在国外,早在1800年英国便颁布了精神错乱者法,18
4、90年更名为精神错乱法,强调要保护精神患者的权益和财产,不得非法拘禁精神患者;1938年法国颁布了第一部精神卫生法,其后欧美各国相继颁布了精神卫生法。1940年以来,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自己的精神卫生法。美国各州有各自的精神卫生法;英国和日本还多次修订了精神卫生法;我国的香港和台湾也相继于20世纪90年代初修订和颁布了精神卫生法。,国际社会特别关注保护那些自身缺乏保护能力的人,如儿童、残疾人,包括精神发育迟滞和精神患者。为此,联合国大会除了1948年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外,还通过了一系列国际性特别宣言,如1971年的精神发育迟滞宣言、1975年的残疾人权利宣言、1991年的保护精神病患者和
5、改善精神保健的原则等。许多国际组织如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法学委员会、大赦国际、公谊世界咨询委员会、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世界精神病学会、残疾人国际、国际刑法学会等纷纷给予支持。,世界精神病学会、世界心理卫生联合会等国际机构还通过了夏威夷宣言(1983)、保障精神患者权利的声明(1989)、精神患者的人权宣言(1989)等文件。世界卫生组织的精神卫生处于1995年提出精神卫生保健法十项基本原则作为各国政府制订和修改精神卫生法的参考。,二节、预防 治疗 康复,一、预防 1.心理健康教育,精神卫生知识宣传.心理健康咨询 2.行为干预 二.治疗 1.精神疾病的诊断.精神疾病患者或其监护人有权了解病情、诊断
6、结论、治疗方案及其可能产生的后果。 2.外科治疗手术本人或者其监护人的书面同意。 机构建设 大力推广社区康复 积极发展综合性医院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服务 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精神卫生协调组织 积极发展综合性医院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服务 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二、治疗 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的精神卫生协调组织 加强精神卫生机构建设 大力推广社区康复 积极发展综合性医院的心理卫生和心理咨询服务 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 二、治疗,3.有自知力的患者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住院治疗。 4.有自知力的精神疾病患者提出出院要求的,医疗机构应当准予出院。,三.康复 1.精神卫生医疗机构 2.社区康
7、复机构 3.精神疾病患者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 4.愈后,依法享有入学、应试、就业等方面的权利,三节、保护,保障措施 1.人民政府应当将精神卫生工作纳入本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供资金等物质保障,建立和完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推进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2. 卫生行政部门精神卫生工作的行政主门, 民政、公安、司法、教育、财政、劳动保障、医保、人事等行政部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等群众团体应当共同协作.,患者权利 1.公民权利和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入学、应试、就业等方面的权利 ,隐私等 2.医疗看护的权利 3.知情权和决定权,四节、司法鉴定,一.鉴定主体:医疗机构省级政府指定.5年以上精神科临床经验,具司法精神病学知识的主治医师以上 二.特点:1.法律性 2.目的性 3.无病推论4.精确性 5.鉴定材料复杂性 三.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