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求轨迹方程,山东省实验中学 高一,轨迹 动点按照某种规律运动形成的曲线,1.已知线段AB的长度为10,它的两个端点分别在x轴、y轴上滑动,则AB的中点P的轨迹方程,求轨迹方程的方法,解析 设点P的坐标为(x,y),则A点坐标为(2x,0),B点坐标为(0,2y)由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可得10,即(2x)2(2y)2100, 整理、化简得x2y225. 答案 x2y225,直接法 帮学生总结,2.已知ABC的两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A(0,0)、B(6,0),顶点C在曲线yx23上运动,求ABC重心的轨迹方程,求轨迹方程的方法,解 设G(x,y)为所求轨迹上任一点,顶点C的坐标为(x,y),则由重心
2、坐标公式,得 顶点C(x,y)在曲线yx23上, 3y(3x6)23, 整理,得y3(x2)21, 故所求轨迹方程为y3(x2)21.,相关点法帮学生总结,3.设A(1,0),B(1,0),若动点M满足kMAkMB1,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求轨迹方程的方法,解 如图所示,设动点M的坐标为(x,y)由题意知:MAMB. 所以MAB为直角三角形,AB为斜边 又因为原点O是AB的中点, 所以,|MO|=, |AB|=1,所以,动点M在以O(0,0)为圆心,|MO|为半径的圆上 根据圆的方程的定义知:方程为x2+y2=1. 又因为动点M不能与点A,B重合,所以,x1, 所以,动点M的轨迹方程为x2+y2=1 (x1),定义法: 帮学生总结,已知P(2,3),动直线l过点P,并分别交x轴,y轴于点A,B,分别过A,B作x轴,y轴的垂线交于点M,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消参法 帮学生总结,如果两条曲线的方程是f1(x,y)0和f2(x,y)0,它们的交点是P(x0,y0),证明:f1(x,y)f2(x,y)0的曲线也经过P点(R),并求经过两条曲线x2y23xy0和3x23y2y0的交点的直线方程,求轨迹方程的方法,交轨法 帮学生总结,轨迹 动点按照某种规律运动形成的曲线,求轨迹方程的方法,求轨迹方程的方法,1 直接法 2 相关点法 3 定义法 4 参数法 5 交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