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节 细菌的遗传与变异,细菌的遗传概念: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亲代将其生物学性状传给子代,而且代代相传,称为遗传。意义:保持种属的相对稳定。,细菌的变异概念:子代与亲代或子代与子代之间出 现差异,称为变异。意义:不断形成新的变种或新种。,1.形态和结构变异,鼠疫耶尔森氏菌 球杆状棒状、球状、丝状等多形态菌体,肺炎链球菌(荚膜)失去荚膜,致病性下降,炭疽杆菌(芽胞) 失去产生芽胞的能力,4210-20天,2.毒力变异:指细菌在一定条件下毒力的减弱或增强。如BCG,3.耐药性变异:指细菌对某一抗菌药物由敏感变为有抵抗力。如滥用抗生素,第三节 细菌变异的实际应用在诊断中的应用在预防中的应用在治疗
2、中的应用检查致癌物质的作用在遗传工程方面的应用,第5节 细菌的致病性,学习目标:1.概述决定细菌致病的因素(重点) 2.比较细菌内、外毒素的区别 (重点、难点) 3.分析感染的类型和结局 4.解释感染、毒血症、菌血症、败血 症、脓毒血症、带菌者的概念 (重点),第一节 、病原菌的致病因素,致病菌(病原菌):具有致病性的细菌致病性:细菌能引起疾病的性能。毒力:病原菌致病能力的强弱程度。毒力常用半数致死量或半数感染量表示。即在规定的时间内,通过指定的感染途径,能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死亡或感染需要的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与致病有关的概念,细菌的毒力物质细菌侵入的数量细菌侵入的部位,一、决定
3、细菌致病性的因素,细菌的毒力,侵袭力,毒素,细菌的致病因素,是指病原菌突破机体防御功能,在机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是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合成的有毒性作用的产物。,菌毛等粘附因子,荚膜和微荚膜,侵袭性酶,外毒素,内毒素,细菌的侵入数量,细菌的侵入途径,(一) 侵袭力 1. 概念: 病原菌突破机体的皮肤、黏膜屏障,在机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2. 侵袭力包括: 荚膜:荚膜与微荚膜粘附素:菌毛、金葡的脂磷壁酸侵袭性物质:侵袭素、侵袭性酶,(二) 毒素 外毒素: 1.来源:G+菌,少数G-菌 胞浆内合成后分泌到菌体外, 或在细菌死亡溶解后释放 2.成分:蛋白质:A 亚单位:活性蛋白 B 亚单
4、位:结合蛋白 3.毒性作用:强,有组织器官选择性 4.稳定性:理化性状不稳定,一般不耐热 5.种类: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其他毒素 6.免疫原性强 外毒素 类毒素,甲 醛,内毒素(endotoxin): 1.来源:G菌细胞壁,细菌死亡裂解后释放 2.成分:脂多糖(LPS),耐热 3.毒性:弱,不能被脱毒制成类毒素 4.毒性作用:无选择性,表现为共同特征 发热反应:体温调节中枢 白细胞反应:先减后增 内毒素血症与内毒素休克 DIC,外毒素与内毒素的主要区别,第二节 细菌感染的发生、发展与结局,细菌,机体的防御机能,体内,体外,细菌,一、感染的概念 病原体在一定条件下,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侵
5、入机体一定部位生长、繁殖、扩散,释放毒性物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1.感染病与传染病概念:感染病是指各种病原菌入侵机体引起 的疾病 传染病是指能够在人群中引起流行的 感染病2.医院感染 主要方式:交叉感染 医源性感染 内源性感染,感染的来源,(一)外源性感染(感染来源于宿主体外),(二)内源性感染,患者,带菌者,患病或带菌动物,自身体内 或体表,(二)感染的来源和传播方式,3.传播途径,(1)呼吸道,(2)消化道,(3)皮肤,如肺TB、百日咳,如伤寒、霍乱、食物中毒,(4). 血液 如乙肝病毒、HIV等(5). 人兽共患疾病的传播 如鼠疫耶氏菌等(6). 性传播 如淋病奈瑟菌、梅毒螺旋体等
6、,如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类型,隐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急性感染,慢性感染,局部感染,全身感染,三、感染的类型,毒素,毒素,毒素,毒素,病原菌未入血流,其毒素侵入血流,引起特殊的中毒症状,如白喉 破伤风等,毒血症,病原菌一过性侵入血流,未在血流中大量繁殖,菌血症,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布氏杆菌菌血症,防御功能,病原菌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素, 引起全身中毒症状。,败血症,如金葡、乙链等,局部病灶,局部病灶,毒素,毒素,毒素,新的化脓病灶,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引起败血症时,由于细菌随血流扩散在全身多个器官(如肝、肺、肾等)引起多发性化脓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严重感染时引起的脓毒血症。,(四)
7、细菌感染宿主后果,不形成感染,渐消退,康复,感染,扩 散,死亡,病原菌,病原菌,医院感染采取的措施,加强医院管理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净化医院环境实施消毒隔离制度合理使用抗生素,小结全身感染的类型,菌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一时性或间歇性进入血液,未在血液中繁殖。如伤寒早期的菌血症。败血症 病原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败血症。脓毒血症 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病灶。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脓毒血症。毒血症 病原菌在局部生长繁殖,未侵入血流,但其产生的毒素入血,到达易感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临床中毒症状。如破伤风、白喉等。 带菌状态 机体在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后,病原菌并未立即消失,而在体内继续存留一段时期,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称为带菌状态。,复习思考题,归纳决定细菌致病性的因素比较内毒素与外毒素的特点解释下列概念:毒力、内毒素、外毒素、感染、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 脓毒血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