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語音的應用,語音-聲韻調的修辭,第一節台灣的語音問題 一、音標音與說話音- 臺灣的標準國語還是標準的臺灣國語? (一) 和 的混同流行於臺灣的國語,對、分別與結合的韻,大多混同成因的音。言談於臺灣的國語,對舌根鼻音,沒有用力發出鼻音的習慣,以致英音之音讀,難以分辨。,如:,門牙萌芽 民治明智 民心明星 金魚鯨魚 人民人名 貧民平民 緊查警察 吩咐豐富 禁止靜止 盡頭鏡頭 臨時零食 濕巾詩經 賓士兵士 晨昏成婚 紛爭風箏 貞節癥結 金陵精靈 金子精子,(二)與、結合的發音攙雜了合口音,如:崩、烹、夢、風、翁,(三)與、的結合音,其元音發聲部位變低,如:遠視眼;嚴圓眼、袁眼圓,(四)、的捲
2、舌音只發出半捲音 (五)沒有化韻兒化韻的連音是指語言的捲舌韻化,也就是把原來不捲舌的音節變讀成捲舌韻。例如今天、孩子等詞原來是不捲舌的,但北平人說成今兒小孩兒,就變成捲舌韻了,這種現象,叫做捲舌韻化,或說兒化韻。,(六)不強調輕聲字 輕聲是經過大眾庶民之口的實驗,嘗試輕重徐疾,配合自然的說話後,久而久之所形成的,因此必定優美而好聽。 大概只有助詞(如啊、呀、呢、吧等)、詞尾(如子、頭、們、麼、著等),疊用單音名詞(如爸爸、媽媽等)、數詞下的個,還有的字不讀、時才注輕聲。,(七)二聲上不去,四聲下不來 一聲:55 二聲:35 三聲:214 四聲:51 臺灣的國語,在聲調上落差不大,整體的音調較平,言談時的音高往往不及音標音的調值。以致二聲上不去,四聲下不來(如:石頭的石),二、閩客語之類化與移借- 閩語的重唇音語客語的輕唇音,(閩) 小鳥兒在天空飛來飛去真有趣; 四十四隻死獅子; 到福華飯店護膚護髮; 咖啡壺發黃; 抽煙肺會黑; 粉筆灰會飛; 抱著灰雞上飛機,飛機起飛,灰雞要飛。,(客),紅色的花和黃色的花; 大家不要講話; X+Y; 我要看華視的新聞; 中華民國萬萬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