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章 概论1.1电气事故11.2人体通过电流的效应21.3电气设备安全31.4环境条件与环境试验42018/5/8 11.1 电气事故类型:1触电事故2静电危害事故3雷电灾害事故4射频电磁场危害4电气系统故障危害电气事故类型与特征特征:1事故危害大2危险直观识别难3涉及领域广4电气事故的防护研究综合性强2018/5/8 21.1 电气事故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电气装置的检查和维护用电安全用电安全的基本要求的基本要求2018/5/8 3保证安全工作的组织措施( 1)工作许可制度。电气工作开始前,必须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工作许可人应负责审查安全措施是否完善,是否符合现场条件,并负责落实施工现场的电气安全
2、措施。工作过程中,工作负责人和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值班人员不得变更有关检修设备的运行接线方式。工作中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变更时,应事先征得对方同意。( 2)工作监护制度。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应向工作班组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项,工作负责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作业的动作;工作班组人员必须服从工作负责人的指挥;工作负责人因故需离开现场时,必须指定临时人员代替,并交待清楚,使监护工作不间断;所有人员不许单独留在高压室内或室外变配电所高压设备区内,以免发生意外触电或电弧灼伤事故。2018/5/8 4保证工作安全的技
3、术措施( 1)直接接触防护方法。( 2)间接接触防护方法。( 3)正常工作时的热效应防护。( 4)采用护栏或阻拦物进行保护。( 5)使设备置于伸直手臂范围以外的保护。( 6)电气设备绝缘要求。2018/5/8 5保证工作安全的技术措施外线电压( kV) 1 3 6 10 35线路至护栏安全距离(m)室内 0.825 0.85 0.875 1.05室外 0.95 0.75 0.95 1.15表 1-1 护栏的距离外线电压( kV) 1 110 35最小垂直距离(m)4 7 7表 1-3 架空线路应保持最小的垂直距离绝缘级别 Y A E B F H C极限温度( )90 105 120 130 1
4、55 180 180表 1-4 绝缘材料的极限温度电压( kV) 1 110 35110最小操作距离(m)4 6 8表 1-2 施工操作安全距离2018/5/8 61.2 人体通过电流的效应v 电流对人体的作用指的是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于人体的有害作用,如电流通过人体时会引起针刺感、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乃至血压升高、昏迷、心律不齐、心室颤动等症状。v 电流通过人体内部对人体伤害的严重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途径、种类及人体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特别是和电流大小与通电时间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2018/5/8 71.2 人体通过电流的效应( 1)感知电流和感知阈值。感知电流是指电
5、流流过人体时可引起感觉的最小电流。感知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感知阈值。感知电流及感知阈值随着个体的差异是不同的。成年男性平均感知电流约为 1.1mA(有效值,下同),成年女性约为 0.7mA。对于正常人体,感知阈值平均为0.5mA。感知电流与感知阈值和电流持续时间长短无关,但与其频率有关,频率越高,感知电流值越大,即人体对低频电流更为敏感。2018/5/8 81.2 人体通过电流的效应( 2)摆脱电流和摆脱阈值 。摆脱电流是指人在触电后能够自行摆脱带电体的最大电流。摆脱电流的最小值称为摆脱阈值。随着通过人体的电流值增大,人对自身肌肉的自主控制能力越来越弱,当电流达到某一值时,人就不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
6、,所以,当通过人体的电流大于摆脱阈值时,受电击者自救的可能性便不复存在。摆脱电流和摆脱阈值也随着个体差异而存在着不同,成年男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16mA;成年女性平均摆脱电流约为 10.5mA;成年男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 9mA;成年女性最小摆脱电流约为6mA;儿童的摆脱电流较成人要小。对于正常人体,摆脱阈值平均为 10mA,与电流持续时间无关,且在2150Hz范围内基本上与频率无关。2018/5/8 91.2 人体通过电流的效应( 3)室颤电流和室颤阈值。室颤电流是指引起心室颤动的最小电流,其最小电流即室颤阈值。从医学角度讲,心室颤动导致死亡的概率很大,因此,室颤电流可以认为致命电流。室颤电流不仅与电流大小有关,还与电流持续时间关系密切,另外,还与受电击对象的体重有关。图 1-1所示为室颤电流 -时间曲线。由图可知,室颤电流 -时间曲线与心脏搏动周期密切相关,当电流持续时间小于一个心脏搏动周期时,电流超过 500mA才能够引发室颤;当电流持续时间大于一个心脏搏动周期时,很小的电流,如 50mA就很可能引发室颤。2018/5/8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