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颅脑损伤后的神经康复程序作者:未知 文章来源:深圳恒生医院 录入时间:2009-9-3 16:23:59一、颅脑损伤的预后评估1、脑损伤的严重程度:-Glasgow 昏迷量表(GCS)评定-逆行遗忘时间2、瞳孔反应预测:-瞳孔反应完好,眼能自发运动:提示脑干功能正常-瞳孔失去反应,眼不能动:提示脑干损伤严重-单侧运动存在,另侧运动消失:提示单侧脑干损伤累及桥脑侧视中枢3、颅脑损伤的预后-Glasgow 预后评分(GOS)二、颅脑损伤的功能评定:1、运动功能障碍的评定-肢体综合运动功能:FMA、BRSS、上田敏- ROM 评定-肌痉挛评定(改良 AS 法)-平衡协调性评定-步态评定2、感知觉障碍
2、的评定-感觉评定-失认症的评定-失用症的评定3、ADL 能力评定-MBI、FIM 等4、认知评定:-NCSE(脑神经行为认知状态)、H-R 成套神经心理测验、LOTCA、韦氏智力量表、记忆量表等。5、行为障碍的评定:专门心理医生评定或无心理医生情况下凭症状评定。(1)正性行为障碍:-功击:发作性失控、额叶功击-脱抑制行为:性行为、怪癖行为(2)负性行为障碍:运动迟滞、淡漠、失去主动性6、情绪、心理障碍的评定7、言语障碍的评定:-失语症、构音障碍8、其它障碍的评定:-视力、视野障碍-听觉障碍-迟发癫痫-异位骨化三、肢体功能康复颅脑外伤后康复的主要目的是预防并发症,促进功能恢复,使其具有较好的独立
3、生活能力。1、早期康复:急性期以临床抢救为主,康复应早期介入-维持营养,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改善脑组织代谢,调整脑血流量、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 应用中枢系统代谢药物-维持合理体位:肢体置于功能位,预防挛缩畸形-早期肢体活动:被动运动、按摩2、恢复期康复:重点应恢复肢体功能,治疗方法基本同 CVA(1)、软瘫期:治疗原则:治疗以预防并发症,诱发主动运动为主。治疗方法:抗痉挛体位的应用,主被动运动,多种感觉刺激,神经肌肉促进技术,转移训练,平衡训练,ADL 训练等。(2)、痉挛期:治疗原则:抑制痉挛,促进分离运动。治疗方法:抑制痉挛模式的应用,肌肉松驰训练,肌肉牵张技术应用,转移、平衡、步态训练
4、,作业训练等。(3)、恢复期:治疗原则:加强对运动的控制,促进分离运动,进一步完善 ADL,改善步态,改善 ADL能力。治疗方法:运动控制训练,实用步行训练,加强手功能训练,强化 ADL 训练,职前训练等。3、后遗症期康复:一般指一年后,继续训练和利用残余功能,防治并发症,争取最大限度的 ADL 自理。-维持性康复训练,防止功能退化-健肢代偿功能训练-辅助器具的使用训练-环境改造及环境适应性训练-职业咨询、职业指导及职业训练4、对存在痉挛、强直、不随意运动、共济失调等症状进行针对性训练。四、言语训练:改善失语症及构音障碍的症状,促进实用交流能力的恢复。进行听、说、读、写、算等各方面训练。五、感知-认知训练1、感知障碍训练2、认知训练-集中注意力训练:猜测游戏、删字作业、排序训练、迷宫等-增强记忆训练:视觉记忆训练、地图作业、积木或物品排列、重复数字等-改善定向能力:空间、时间定向的训练-思维理解能力:分类、排列数字、推理、趣味性游戏-提高解决问题能力:处理问题能力训练、预算六、行为情绪障碍治疗-正性行为障碍:隔离或暂停、正惩罚法、药物-负性行为障碍:成型法(代币法)负惩罚法-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