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设立两江新区的背景与重大意义.doc

上传人:eukav 文档编号:9621582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立两江新区的背景与重大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设立两江新区的背景与重大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设立两江新区的背景与重大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设立两江新区的背景与重大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设立两江新区的背景与重大意义一、设立两江新区的背景:设立两江新区是继三峡工程百万大移民之后,中央赋予重庆又一重大历史使命,是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根据新时期我国区域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在西部大开发进入第二个 10 年之际,中央批准重庆设立两江新区。两江新区的价值,不仅仅表现在体量和辐射范围上,更在于独特而又重要的地位和功能。从中国经济的走势看,改革开放前 30 年看沿海,但今后 5 年、10 年乃至更长时期,中国经济的重心将逐步由主要依赖外需转向以内需为主导,而国内市场潜力主要在中西部。重庆地处中西结合部,是中国大陆版图的几何中心,承东启西、连通南北,具有水路、铁路、公

2、路、航空等多重运输优势,且优势还在不断扩大。随着新欧亚大陆桥建成、印度洋出海大通道打通,“内陆”将变成“前沿”,重庆将由“三线”变成“一线”。此时,批准设立两江新区,目的就是建设内陆开放的重要门户,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深谋远虑的大智慧、推动转型的大战略。 (一)设立两江新区,是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的重大战略举措。 胡锦涛总书记为重庆作出的“314”总体部署,既是中央对重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重要历史使命的特殊定位,也是对西部大开发乃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的战略部署 “314”总体部署,表明在经济发展新阶段,国家致力于培育能够带动长江上游以及整个西部地区开发开放的新的经济增长极,让其在西

3、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起到龙头作用。重庆作为内陆唯一的直辖市和长江上游的最大城市,必然要在这个大局中担当重任。设立两江新区,是国家支持重庆全面落实“314”总体部署的重大战略举措。两江新区作为中国内陆唯一的国家级新区,定位于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的先行区、中国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内陆地区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科学发展的示范窗口,必然推动重庆城市化、工业化和城乡统筹一体化进程,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 2(二)设立两江新区,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举措。 西部地域辽阔,发展差

4、异很大。加快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必须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改革开放前 30 年,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迅速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在引领东部沿海开放、支撑全国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而相比之下,东西部的绝对差距却不仅没有缩小,反而越拉越大。近两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东部地区外向型经济受挫,用工成本增高,产业开始向内陆梯度转移。重庆客观上成为东部产业的理想转移地。还要看到,迄今为止重庆一直是西部地区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巨大的发展潜力有待释放,因此,重庆的进一步开放和振兴,对整个西部地区的大开发,特别是形成

5、新的增长动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重庆设立两江新区,必将辐射带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有利于形成沿海与内陆、东中西部协调发展的区域新格局。 (三)设立两江新区,有利于探索内陆城乡统筹、科学发展新路。 重庆是大城市带大农村、大库区、大山区、少数民族地区,集中和叠加了我国贯彻科学发展观所面对的各种问题。目前,传统工业化道路已经不能适应统筹城乡发展和实现科学发展的要求,我市统筹城乡配套改革的重点,是围绕推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推进劳务经济健康运行、推进土地合理流转和集约利用这三条主线开展改革试验。设立两江新区,引入开放型经济理念和体制,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承接国际和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有助于走出一条内陆地

6、区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道路。设立两江新区,有利于实施创新型国家战略,推动重庆工业发展实现自主开发创新与技术引进、合资合作相结合,以公有制为主体与构建合理资本结构相结合,引导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主动融入全球产业链,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天降大任于斯城。建设好两江新区,中央寄予厚望,全国高度关注,重庆人民热切期盼。我们一定要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举全市之力、聚四海之财,以创新之策、非常之举,只争朝夕,后来居上,努力将两江新区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开发开放区,为重庆实现跨越式发展,为推进西部大开发,作出历史性贡献! 3二、设立两江新区的意义:两江新区位于重庆主城区长江以北、嘉陵江以东,规划面积 120

7、0 km2,其中可开发建设面积 550 km2。国务院在关于同意设立重庆两江新区的批复(国函201036 号)中指出,“设立重庆两江新区,有利于探索内陆地区开发开放新模式,对于推动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两江新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的“新引擎”。改革开放前 30 年,国家实施了 3 个开发开放大战略,深圳、浦东和滨海,都承担着构成增长极“内核”、带动区域发展的使命。595 km2 的深圳特区,带动了 18 万 km2、8000 万人口的珠三角加速崛起;2270km2 的浦东新区,带动了 21 万 km2、9000 万人口的长三角迅猛发展;1200 km2 的滨

8、海新区,带动了 33万 km2、1 亿人口的环渤海奋起直追。国务院批准设立 1200 km2 的两江新区,将力争推进“西三角”(重庆成都西安)乃至 680 万 km2、4 亿多人口的西部地区开发开放。据初步测算:两江新区将拉动“成渝经济带”制造业年均增长提高 10 个百分点,云南和贵州水电、矿产等能源产业增速提高 5 个百分点,湖南、湖北、陕西、广西制造业和交通运输业增速提高 5 个百分点。两江新区通过各种要素资源的发酵、增值,在西部地区产生裂变、聚变和几何乘数效应,从而改变西部在中国经济版图上的地位。 (二)两江新区是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改革创新的“试验田”。一是新时期需要探索内生型改革经验。我

9、国迄今为止的综合改革试验主要是在沿海地区进行的,获得的经验也主要是“外向型”经验,现阶段需要将外向型经验和内生型经验结合起来。二是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尚待破题。作为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推进两江新区建设可增强统筹能力,加快建立内陆地区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体制机制。三是西部地区科学发展任务艰巨。设立两江新区,就是从制度层面上探索西部地区科学发展的新路子,不断积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经验。 (三)两江新区是新时期国家发展战略转型的“新载体”。改革开放前 30 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主要依靠沿海外向型经济,国际金融危机使以外需为导向的发展模式面临严峻挑战。中4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已由 1978 年的 1.8%上升到 2009 年的 7.3%,到 2015 年中国消费占世界的比重将超过 14%,占世界人口 1/5 的中国将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两江新区的成立,不仅意味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路径开始转向西部、转向内陆,而且标志着经济发展由外需主导向内需主导开始转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