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论高等教育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doc

上传人:fcgy86390 文档编号:9621581 上传时间:2019-08-1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高等教育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论高等教育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论高等教育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论高等教育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论高等教育对向上社会流动的影响陈 琴 (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作者简介:姓名:陈琴,出生年月:1981 年 3 月,性别:女,籍贯:湖北应城,单位: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2006 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教育信息与技术摘要:本文从高校扩招现状分析入手,运用统计分析的方法,结合中国高等教育实际,分析了扩招后高等教育在促进人向上社会流动中的作用与局限性。教育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使人向上社会流动,但并非每一个人都能通过教育改变其原有社会阶层。事实上,个人所属阶层在其获得高等教育之前已经形成,教育系统应符了社会分层。关键词 :高等教育;社会阶层;社会流动 The Effect

2、 of the Enrollment Expansion on Peoples Moving-up To the Upper-statusCHEN Qin1) (Institute for educational research,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Abstract: This paper begins with the analysis of real-life enrollment expansion, by using the analysis of statistics, contacting with the reality of C

3、hina, analyze the limitations that education acts on ones moving-up. Study indicates education does promote peoples moving-up, but that depends on some conditions. Not everyone can move up by education. In fact, ones status has formed during ways of his acquiring education. Education accords with on

4、es original status.Key words: enrollment expansion of university; stratum; social mobility中国高校自 1999 年实行“扩招”政策以来,更多的人拥有了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社会学研究表明,获得高等教育是处于上层或中层阶级的人使他们的子女保留其原有阶级地位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教育固化了人们所处的阶层,教育能促进人向上社会流动只是教育的理想。一、中国社会阶层分类及高等教育现状社会流动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分层体系中,人们的社会地位或位置的变动。社会阶层是指依据一定经济利益、政治态度和生活方式等同一性标准而在社会成员

5、中形成的不同层次的社会集团 1。根据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以职业分类为基础可将中国现有的十大社会阶层分为五层(见表)。向上社会流动指人们原先所处的社会阶层通过某种途径向更高社会阶层的流动。表:中国社会阶层分类社会等级分层 职业社会上层 最高层领导干部、大企业经理人员、大私营企业主及最高等级的学者专家中上层中低层领导干部、大企业中层管理人员、中小企业经理人员、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及中等企业主中中层 初级专业技术人员、小企业主、办事人员、个体工商户中下层 个体体力劳动者、一般商业服务业人员、工人、农民底层 生活处于贫困状态并就业缺乏保障的工人、农民和无业、失业、半失业人员资料来源:陆学艺.当代中

6、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4从表中可以看出农民处于社会底层,本文主要分析农民子女能否通过教育促进其向上社会流动,以此为侧面分析教育与社会流动的相关性。自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进入跨越式发展的阶段,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大。高等学校的招生规模以约25%每年的速度增加,招生人数从1998年的100万迅速扩大到2005年的504万,毛入学率达到21%。2005年, “十五”期间我国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发展目标已经超额完成。从表面上看,随着获得高等教育的人口数量的增多,更多的人拥有向上社会流动的机会。然而对现实的分析得出另一种结论。表: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子女和城市出身子女扩招后高

7、校入学率对比情况年 份 农 村 适 龄 人 口 (万 人 ) 农 村 在 校 生 (万 人 ) 农 村 入 学 率 ( %)城 市 适 龄 人 口 (万 人 ) 城 市 在 校 生 (万 人 ) 城 市 入 学 率 ( %)全 国 入 学 率 ( %)1999 4938. 8 70. 38 1. 43 4469. 1 343. 04 7. 68 4. 42000 4843. 6 82. 96 1. 71 4158. 6 547. 13 13. 16 6. 182001 4714. 7 97. 38 2. 07 3919. 7 621. 69 15. 86 8. 332002 4829. 4 1

8、14. 24 2. 37 3967. 9 789. 12 19. 89 10. 272003 4806. 4 131. 27 2. 73 3752. 4 994. 32 26. 5 12. 97数据来源:根据中国2000 年人口普查资料(中国统计出版社) 、人口统计年鉴 ( 中国统计出版社) 的数据计算得到。 自1999年我国高校实行大规模扩招政策以来,高校入学率逐年上升,年增长率约为2%。但这是否表明不同阶层的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机会都有明显改善?表对城乡子女扩招后高校入学率做出了比较分析。从中不难发现,自1999年高校大规模扩招以来,农村在校生年增长率低于0.5%;而城市在校生年增长率超过2%

9、。从1999年到2003年,仅5年时间,全国入学率增长了8.57个百分点,而农村入学率从1999年到2003年仅增长了1.3个百分点,这期间城市入学率增长了18.82个百分点,是农村的14.47倍。农村与城市入学率比值平均为0.12,增长速度比为0.069。城市与农村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而且有扩大的趋势。以2003年为例,当年高校农村入学率仅2.73%,而当年城市入学率为26.5%,是农村入学率的近十倍。根据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3年乡村人口76851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5947%,当年农村子女获得高等教育人数仅占农村人口总数的0.0017%。2003年农村子女入学率仅相

10、当于1992年城市子女入学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扩招后全国普通高等教育入学率增长主要是城市入学率增长的结果,这其中农村增长微乎其微,并没有明显的改善。二、教育在社会流动中的局限(一)大众化进程中的高等教育分流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经济学教授卡诺依对学校教育过程的实证研究发现,教育不断复制着既有的社会关系。不同社会背景的孩子从教育体系中获得的知识并不相同。表 3 对不同阶层子女接受高等教育状况作出比较分析。表中显示,在中国同样是接受高等教育,不同社会阶层子女受教育的途径有明显差别:社会上层子女在国外大学接受优质高等教育;社会中层子女在国内重点大学或普通高校接受高等教育;处于社会底层子女大部分进入低等

11、级高校或民办高校接受高等教育。根据北大、清华招生办公室提供资料表明,1999 年清华农村学生比率仅占 19%,同年北大比率为16.3%。自扩招以来,农村学生的比例呈下降趋势: 清华大学在 2000 年是 17.6%,比 1990 年下降了 4.1 个百分点;北京大学在 1999 年是 16.3%,比 1991 年下降了 2.5 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不同阶层子女选择接受高等教育的专业也不同。这一特点在孟东方和李志对重庆8 所高校的调查结论中也较为明显。在被调查的 785 名“热门专业”的学生中,党政干部、企事业单位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合计占 47.1%,高出总体比例 (33.9%) 13.2

12、 个百分点;农民子女则只有 24.18%,低于总体比例 14.4 个百分点。而对 449 名“冷门专业”学生的分析则发现,干部和专业技术人员的子女较少,农民子女则占 54.8%,高出总体 15.6 个百分点,其中在农学、农业化学、铸造三个专业中,竟分别占到 72%、73.%和 80%。从表面上看,扩招后使更多的人接受高等教育,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更深层研究发现,随着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加快,教育更加固化了各阶层人的社会地位。表3:不同教育阶层接受高等教育状况社会上层子女 社会中层子女 社会底层子女高等教育 国外大学 重点高校、普通高校 少量进入低等级高校、民办高校,绝大部分没有机会资料来源:徐晓军.

13、教育排斥与教育的阶层化.广东社会科学.2007.2(二)就业与受教育程度的相关性根据经济学的人力资本原理,受教育程度越高,拥有的人力资本越雄厚,获得的职业报酬也越丰厚。从这方面来看,教育能促进人向上社会流动。而根据2007年人事部调查数据显示,截止到5月底,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中,半数以上未找到工作。有四成人认为,就业依靠“关系网”是最有效的途径。当前就业过程中,的确存在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作为就业的准入关口可以通过教育获得,可在获得同等准入资格众多竞争者当中,是否在劳动力市场中获胜主要取决于其社会资本积累量的多少,而社会资本量的多少与其原属社会阶层成正相关,即社会上层子

14、女拥有比下层子女更多的社会资本。因此,在劳动力市场中,社会上层子女用最少的付出就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如某市录用公务员中,父母是”进城务工人员”的比例最小,仅占2.8%,而父母是“公务员”的比率高达33.3%。更不用谈中国垄断行业诸如电力电信行业子女的就业优势了。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他们占有的社会资本较少,也不懂社会潜在规则,无法保证其子女在获得高等教育后拥有一份好职业。因此,出生于社会底层的天之骄子们,毕业后仍是很难立刻或相当长时间内向上社会流动。三、结论表面上看,接受高等教育有助于人向上社会流动, 高校扩招使更多的人实现向上社会流动。教育一直采取“过滤理论”家们所言,把大部分学生过滤掉了,留下

15、的少部分接受高等教育,但研究表明,过滤掉的大部分是处于社会下层渴望通过教育改变其原有社会地位的人。处于社会高层的子女通过获得优质高等教育巩固了他们的阶级地位;而处于社会低层的子女获得高等教育机会相对较少,且接受质量相对较差的高等教育,又由于就业过程中缺少社会资本,最终也只能停留在原有的下层阶级。因此高等教育不可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促进人向上社会流动。其作用更多的表现为固化各阶层人所处社会地位。另外,由于中国现有的就业体制的不完善,众多接受高等教育者在劳动力市场上找不到合适的岗位,而中等教育文凭持有者竞争更加激烈,在劳动力市场中,他们常常是最后被考虑的对象,这样,人们往往希望接受更高层次的教育,以躲避劳动力市场上激烈的竞争。接受高等教育在今天看来,已经不是向上社会流动的重要资本,而成了就业或躲避失业的基本条件 2。这样,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人们通向职场的必经之路,而不是向上社会流动的唯一资本 3。参考文献:1潘成义.社会阶层嬗变与党建创新J.学术论坛.理论月刊.2004,(2)23钱民辉.教育真的有助于向上社会流动吗关于教育与社会分层的关系分析J.社会学研究.2004,(4)作者联系方式:来信地址:湖北省武汉市狮子山华中农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 陈琴邮编:43007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