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信息:作者:马芹,张娜,钱立波;单位: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邮编:650091;电话:13529164501教育信号的兴起及对社会分层影响浅析【 摘 要 】 社会阶层结构的协调与否影响着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而社会分层的依据主要是职业收入。在地位获得模型研究中,教育占据了很大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教育信号开始入手,结合教育与社会分层理论,浅析了教育信号在中国兴起对社会分层的影响。【关 键 字】 教育信号 社会分层 高等教育【收稿日期】2011 年 7 月【作者简介】马芹,张娜,钱立波,女,云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09 级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说到社会分层,一般根据韦伯确定的财富收入经济地位
2、、权力政治地位和声望社会地位这三个关键维度来划分社会阶层。目前的社会分层研究大都与职业相关,主要因为人们的收人与声望水平在现代社会中都受职业的影响。陆学艺以职业为分类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提出我国有十大社会阶层。(一)从人力资本理论到信号筛选理论在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前,公认的促进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是劳动力、土地、资本,按照市场经济按要素分配规则,将会出现马太效应。直到人力资本理论的诞生,激发了人们对教育的生产性研究,使没有资本和土地的人们看到了脱离贫困的希望。首先使用“人力资本”这一概念的学者,是哈佛大学的沃尔什(Walsh,1935) ,然后由著名经济学家舒尔茨(
3、Schultz , 1963)系统地阐述了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他认为,教育的经济价值在于“人们通过对自身的投资来提高其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能力,而学校教育则是对人力资本最大的投资” 。经济增长、工资结构变化以及收入分配等方面长期困扰的疑惑随着人力资本理论的产生得到了较好的阐释。随着人力资本的不断发展,如今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研究思路由分析个人的投资行为转向了在动态最优化框架内分析个人投资行为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不断强调了人力资本正外部效应。在人力资本投资理论的推动下,很多发展中国家纷纷参照人力资本投资的模式规划国家的教育事业,并在西方发达国家的带领下先后跨入大众化高等教育时代。但令人遗憾的是,该
4、理论的实践并未像人们预想的那样提高社会生产率或是实现不同教育水平人群收入的均等和降低失业率。相反,随着美国高膨胀、高失业、低增长的“滞胀”现象,以及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别日益扩大的问题的出现,风靡一时的人力资本投资理论遇到了严峻挑战,并招致了很多的批评。由此,在理论需求的拉力下,教育与市场信号筛选理论在20 世纪 70 年代应运而生。当然,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 ,随着雇主与求职者之间的博弈,求职者也有相应的策略,雇主通过教育信号来筛选人才,那求职者就会相竟发出更好的教育信号,以使自己在就业市场中比其他人更具有竞争力。二、教育信号在中国的兴起不论教育本身如何,要实现教育与经济的转化,必须与
5、就业市场相结合,只有受教育者就业了,教育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由此带来的经济收入与名誉才会对社会分层造成影响。观察中国的现实状况,政府部门、教育机构和企业在招纳新人时非常看重教育文凭,高等教育的经济价值通过文凭信号作用得以体现,说明教育信号筛选理论开始中国流行起来。国内的研究者,如王轶和李铁军(2002)、杨万铭和李海明 (2004)、赵成(2005) 、贺尊和汪小勤(2005) 、唐可月和张凤林(2006)等人对教育信号的市场作用进行了探究。总的来说,教育的“强筛选论”难以使人完全信服,但就“弱筛选论”来讲,我们不得不承认它的存在。根据目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学者提出,由于职业教育的文凭资格
6、影响能力降低,当前的职业教育更多只是一种“生存教育” ,而不是“地位( 获得) 教育” ,因此认为职业教育起到了“阶层固化”的作用。吕景城的一个研究引用了重庆市教科所 2000 年对 32969 名中等职业学校新生的调查结果即绝大多数学生来自低社会阶层。刘精明也认为职业技术教育与正规四年制本科院校的教育具有生存教育与地位教育性质上的区分。义务教育、普通高中、中专、中技、职业高中以及普通高中后的职业技术教育一般也应属于生存教育的内容。因此,在如今的社会里要获得地位的升迁,高等教育成为了重要的途径。三、教育与社会分层(一)功能论:社会地位生产机制功能主义的理论认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
7、会结构越来越趋向开放和平等,教育作为超越父母社会地位的最重要的社会机制,通过绩效原则为每一个人提供实现社会流动的平等机会。学生通过在教育中所获的成就,而不是按照社会出身,取得相应地地位。这种“选贤任能”制度不仅使较低阶层的学生获得了向上社会流动的阶梯,同时使每个社会成员按照自己所具有的知识、技能等资格进入适合自己的职业社会角色中。在经典的功能论者看来,教育主要功能表现在促进社会化,社会控制,筛选和分配,对外来人员的同化,社会革新和变迁等方面。学校教育本身是一部平化机器,它提供了“公平竞争”的阶梯,不管社会背景如何,人人都可以凭自的才智和努力,在这个阶梯上往上爬,接受教育越多,今后的经济成就和社
8、会位就越高。帕森斯认为,教育具有选拔的功能,这种功能是基于学习成绩和能力类型来进行的,其结果是使人们产生分化。因为这种选拔是依据共同的标准进行的,通过这种分层和选拔,学生都安于自己所处的位置,进而可以缓解分化所带来的紧张,失败者可以心甘情愿地接受自己在教育中的失败,并依此来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他们认为学校教育是对未来成人社会进行人力资源筛选和分配的基本条件。(二)冲突论:社会地位复制机制 与功能论观点相对立,他们的核心论点认为教育在社会分层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再生产现有的社会地位。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学者主要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入手来分析教育再生产社会结构的机制。鲍尔斯和金迪斯为代表的观点认为,学校教
9、育在培养工作所需的技术和知识的同时,将经济不平等合法化,在等级制的社会中,教育基本上通过学校与阶级结构之间的相应造成“社会生产关系的再现” ,即相应原则(corresPondeneeprinciPle)。作为韦伯主义的传承者兰德尔 柯林斯的文化冲突理论强调,教育是通过文凭而作用于社会分层,而文凭在现代社会具有文化通货的特征,是为了物质世界职位进行斗争的资源 ,文凭持有者可以借助文凭企求具有垄断社会及经济优势的地位。布尔迪厄再生产理论中教育复制社会结构的中介是文化,而文化资本在社会中并非平均分布。在布尔迪厄看来,社会学的任务就是 “揭示构成社会空间的各种不同的社会人群的那些掩藏最深的结构,同时揭
10、示那些确保这些结构得以再生产或转化的机制” 1。所谓的再生产,主要是社会等级制的再生产,亦即社会各场域中由行动者(个人或团体 )所占据的不同位置的继承性传递。而社会等级制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文化资本的再生产来实现的,其中以教育制度为中介,通过学校这一特定场所来进行的特权继承。伯恩斯坦则用语言编码理论分析了具有文化意义的语言代码对于1 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M .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4.不同阶层家庭学生的教育分层的影响,认为较高层家庭学生由于其以往的生活环境和社交圈子而使他们在对精致语言编码的理解和运用更为有利,因此,通过语言编码所隐含的文化、态度、价值观等内容的有效传递
11、,实现了学校的文化再生产,从而达到学校结构与社会结构的对应。四、教育信号对社会分层的影响不论是功能主义理论还是冲突理论,根据目前中国的教育体制,我们不得不肯定,我们的教育体制给国民提供了一个地位升迁的平台,特别是高等教育,但是至于这个平台是否具有偏向性,如果有偏向性,偏向的程度如何,这样的问题我们是难以准确测算的。我们也不得不承认部分占有社会优势资源的人们通过高等教使他们地位的复制得到合理的传承。如果我们只考虑克服了各种偏向性,顺利进入大学的人群们,这样,教育信号的兴起会对他们带来如何的影响呢?前面我们已经提到了,在我国信号筛选理论已经悄然兴起,在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招聘单位只有通过一些信
12、号来判断一个求职者是否有能力。这些信号就如学位证书、所学专业、四六级考试单、各种资格证书、是否是重点大学、是否留过学以及父母职业地位等这些确定的信息,这就会使受教育者花血本创造更多的信号,以体现自己的“能力” 。首先,要创造“信号” ,除了受教育者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更多的经济以及信息的支持,从而加重了家庭负担。在校大学生除了要支付昂贵的大学学费以顺利完成学业,还要努力报考各种资格证书。然而报考资格证书需要报名费,为了顺利通过考试还需要参加相应的培训费。这就使得有经济实力和掌握更多的信息者创造“教育信号”变得更容易,从而使他们的地位通过教育和就业这两个环节得到了合理的传承。其次,由于计划生育,
13、城镇的家庭一般都只有一个孩子,这就使得经济资源的使用相对集中,使得在城镇的孩子更具有优势。从财产继承角度来看,目前已经打破了中国“富不过三代”的格局。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在财产继承方面不实行长子继承制,财产在继承时在子女间的平均分配使得财力分散,但如今独身子女的“盛行” ,使得家族财力得以集中继承。最后,慢慢地,父母职业地位也开始成为子女教育良好与否的参考信号。并且在收入较高的行业,父母为使得子女能继承自己的地位,也会利用各种可能的手段为子女创造条件,使得子女能够顺利进入他们所期待的行业。总之,教育信号的盛行,弱化了高等教育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的功能,使得低能力者通过临摹各种教育信号挤占了高能力者的利益,从而使得占有优势地位人群的地位传承得以顺利实现,而贫困家庭出生的孩子则很难进入高收入阶层,最终通过高等教育依然难以缩小贫富差距,甚至通过高等教育的分化使得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参考文献: 1 P.布尔迪厄.国家精英名牌大学与群体精神 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2李文利高等教育至于学生发展:能力提升还是能力筛选?J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1) 3刘精明国家、社会阶层与教育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