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XXXXXXXX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XXXXXXX20XX代替 Q/XXXXXXXXXXXX(新标准可无)XXXXXXXXXX(产品名称)(隔爆部分模板)本部分只含隔爆部分的主要要求和试验方法,审查时应按照具体产品结构增加或删除相应内容。Q/XXXXXXXX-20XXII20XX-XX-XX 发布 20XX-XX-XX 实施XXXXXXXXXXXXXXX 有 限 公 司 发 布Q/XXXXXX-20XX1前 言本标准依据 GB3836-2010、XXXXXXXX 等标准制定的。本标准由 XXXXXXXXXX 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 XXXXXXXXXXXX 有
2、限公司技术部归口。本标准由 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起草。本标准由 XXXXXXXXXXXX 有限公司负责解释。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XXX。本标准批准人:XXXQ/XXXXXXXX-20XX2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真空馈电开关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XXXXXXXXXXXX(产品名称) 的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3、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836.1-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1 部分:设备 通用要求;GB3836.2-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2 部分:由隔爆外壳“d”保护的设备;GB3836.3-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3 部分:由增安型“e”保护的设备;GB3836.4-2010 爆炸性环境 第 4 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T2423.4-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 2 部分,试验 Db:交变Q/XXXXXX-20XX3湿热(12h+12h 循环)GB4208-2008 外壳防
4、护等级(IP 代码) ;AQ1043-2007 矿用产品安全标志标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增加相应的性能标准)3 型号及基本参数3.1 型号含义,例如:K J Z 2 630 / 1140额定工作电压 V额定工作电流 A机械保持真空隔爆兼本质安全型馈电开关3.2 防爆型式为: 例如: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 防爆标志: ExdibI3.3 基本参数 XXXXXXXXXXXXXXXXXXXXXX(按照具体产品要求进行)例如电压、电流、功率等3. 4 环境条件: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按照
5、具体产品要求进行)Q/XXXXXXXX-20XX4例如: 海拔高度不超过 2000m;环境温度为-20+40;周围空气的相对湿度不大于 98%(+25时) ;在无足以腐蚀金属和破坏绝缘的气体与蒸汽的环境中;有甲烷和煤尘爆炸危险的矿井中;等。3.5性能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按照性能审查意见进行)36 本安要求XXXXXXXXXXXXXXXXXXXXX(按照本安审查意见进行)3.7隔爆性能要求3.7.1隔爆结构、参数检查隔爆外壳应满足 GB3836.12 的要求,隔爆外壳采用 XXX 材料 XX成,应符合 GB 3836.2-2010 附录 F
6、的规定;隔爆接合面宽度、间隙、表面粗糙度等参数应符合 GB3836.22010 中第 5 章的要求;所有隔爆面应涂防锈油或采取其他防锈措施;外壳内腔非配合面应涂 1321 耐弧漆;隔爆面连接的所有紧固件均应有防止自行松脱的措施;外壳须按 GB3836.12010 规定设置内、外接地,并标注接地标志;外壳必须设有可靠的机械连锁,保证在隔离开关处在分断位置时,主腔的前盖方能打开,前盖打开后,隔离开关不能合闸。3.7.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 GB3836.3-2010 中 4.3 和 4.4 的要求,电压Q/XXXXXX-20XX5XXV, 电气间隙不小于 XX,爬电距离不小
7、于 XX。3.7.3 外壳抗冲击性能隔爆外壳应满足 GB3836.1 中 26.4.2 冲击试验要求,冲击能力 XXJ。3.7.4 透明件抗冲击性能外壳透明件应满足 GB3836.1 中 26.4.2 冲击试验要求,冲击能力 XXJ。3.7.5 透明件热剧变性能外壳透明件应满足 GB3836.1 中 26.5.2 热剧变试验要求。3.7.6 密封圈等非金属材料密封圈等非金属材料满足 GB3836.1 中第 7 章的要求。3.7.7 电缆引入产品3.7.7.1 引入产品的夹紧性能本产品中电缆引入产品的夹紧性能应符合 GB3836.12010 附录 A.3.1 条规定。3.7.7.2 密封性能和机
8、械强度本产品密封圈应符合 GB3836.22010 附录 C 中 C3 条。GB3836.12010附录 A.3.1.5 条中规定。3.7.8 绝缘套管扭转性能绝缘套管的扭转性能应符合 GB3836.12010 中的第 26.6 条规定,MX 力矩 5N.m。3.7.9 外壳耐压试验隔爆外壳应满足 GB3836.2 中 15.1 外壳耐压试验的要求。3.7.10 外壳静压试验Q/XXXXXXXX-20XX6隔爆外壳的静态强度应满足 GB3836.22010 中 16.1.1 规定,在 1MPa 压力下保压 1min,未发生接合面永久变形或外壳损坏为合格。3.7.11 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隔爆外壳
9、应满足 GB3836.2 中 15.2 中内部点燃的不传爆试验的要求。3.7.12 外壳表面温度试验隔爆外壳表面温度应满足 GB3836.1-2010 中第 26.5.1 的要求。3.7.13 交变湿热性能本产品应能承受严等级为+40,周期数 XXd 的交变湿热性能试验。试验后 XXXXXXXXXXX,隔爆面应无锈蚀现象。3.7.14 防护性能试验隔爆外壳应满足 GB3836.1 中 26.4.5 防护性能的要求,防护等级 IPxx。4 试验方法4.1 性能试验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按照性能审查意见进行)4.2 本安要求XXXXXXXXXXXXX
10、XXXXXXXX(按照本安审查意见进行)4.3 隔爆试验4.3.1 隔爆结构、参数检查按 GB3836.122010 的要求,采用卡尺等常规量具或目测方法进行。4.3.2 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按 GB3836.32010 中 4.3 和 4.4 的要求,采用卡尺检测。Q/XXXXXX-20XX74.3.3 外壳抗冲击性能按 GB3836.12010 中 26.4.2 条进行。4.3.4 透明件抗冲击试试验按 GB3836.12010 中 26.4.2 的规定进行。4.3.5 透明件热剧变试验按 GB3836.12010 第 26.5.2 条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4.3.6 密封圈等非金属材料耐热、耐
11、寒试验密封圈等非金属材料耐热按 GB3836.12010 第 26.8 条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耐寒试验按 GB3836.12010 第 26.9 条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4.3.7 电缆引入产品的夹紧与密封性能、机械强度试验:分别按 GB3836.12010 附录 A.3.1 条、GB3836.22010 附录 C3 条、GB3836.2010 附录 A.3.1.5 条规定进行。4.3.8 绝缘套管扭转试验按 GB3836.12010 第 26.6.章规定进行。4.3.9 外壳耐压试验按 GB 3836.2-2010 中 151 规定进行。4.3.10 外壳静压试验按 GB 3836.2-201
12、0 中 16.1.1 规定进行。4.3.11 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按 GB 3836.2-2010 中 15.2 规定进行。4.3.12 外壳表面温度试验按 GB3836.1-2010 中第 26.5.1 规定进行。Q/XXXXXXXX-20XX84.3.13 交变湿热试验按 GB/T2423.4-1993 的有关规定进行。4.3.14 防护性能试验按照 GB3836.1 中 26.4.5 规定进行。8 检验规则8.1 本产品应符合本标准要求,按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机关审批合格的图样和技术文件制造。8.2 本产品必须符合 GB3836 与 XXXXXXXXX 中的规定,须经国家级防爆检验机关检验并取
13、得“防爆合格证” 。8.3 检验的分类本产品的检验分为以下二种: a)出厂试验; b)型式试验8.4 出厂检验8.4.1 本产品应逐台进行出厂检验,经制造厂质检部门按出厂检验项目检验合格后并附有“产品合格证”方可出厂。8.4.2 出厂检验项目见表 178.5 型式检验8.5.1 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进行型式检验:a) 新产品的试制定型和老产品转厂生产;b) 正式生产后,如结构、材料、工艺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性能时;c) 正常生产满五年进行一次;Q/XXXXXX-20XX9d) 停产一年后再次恢复生产时;e) 出产检验结果与上次型式检验有较大差异时;f)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进行型式检验要求时
14、。8.5.2 型式检验项目见表 17。8.5.3 型式检验抽样数量每次不少于 2 台,抽样基数不得小于 10 台。8.5.4 型式检验中,允许对不合格项加倍抽样重新检验,若仍有 1 项不合格则判型式检验不合格。8.5.5 型式检验后的开关应印有型式检验标记,不做正品出厂。 表 17检验分类序号检验项目技术要求条款试验方法条款出厂检验型式检验1性能项目(按照性能审查意见进行)2本安项目(按照本安审查意见进行)3隔爆结构、参数检查 4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 5 外壳抗冲击性能 Q/XXXXXXXX-20XX106透明件抗冲击试试验 7 透明件热剧变试验 8密封圈等非金属材料耐热、耐寒试验 9电缆引入产
15、品的夹紧与密封性能、机械强度试验: 10 绝缘套管扭转试验 11 外壳耐压试验 12 外壳静压试验 13内部点燃不传爆试验 14 外壳表面温度试验 15 交变湿热试验 16 防护性能试验 注:“”表示必做检验项目,“”表示不做检验项目9 标志、包装、运输及贮存9.1 标志每台产品的标志应保证不会因历时已久模糊不请,在外壳明显处用永久性的凸纹方式清晰地标出防爆标志“Exd”和煤安标志“MA” 。 安全标志标识应执行 AQ 1043-2007 的规定。Q/XXXXXX-20XX11本产品外壳明显处须设可靠牢固的铭牌;9.1.1 铭牌须包括下列内容:a. 铭牌的右上方有明显的标志 例如: “Exd”
16、 ;b. 产品型号和名称;c. 额定电压;d 额定容量、额定电流;e. 防爆标志: 例如: “Exd” ;f. 防爆合格证号;g. 安全标志编号;h. 制造厂名和商标;i. 出厂编号;j. 产品重量与制造日期;9.2 包装9.2.1 总则每台产品在运送出厂时应予装箱,以防止运输过程中遭受损坏,并达到防潮防尘的要求。整台产品和部件的包装要适合陆路和水路运输的要求。9.2.2 包装标志外包装箱外壁应有明显而耐久的文字及标志,除非另有规定,其内容包括:a. 制造厂名称及地址;b. 收货单位名称及地址;c. 产品型号、名称及数量;Q/XXXXXXXX-20XX12d. 毛重及产品净重;e. 箱子外形尺寸(长宽高) ;f. 出厂编号;g. 标志:“向上” 、 “防潮” 、 “小心轻放”等字样或符号。9.2.3 文件随同产品供应的文件有:a. 装箱单;b. 产品使用说明书;9.3 运输、贮存包装箱在运输、贮存过程中均不得受雨水侵袭。产品应放置在没有雨雪侵入、空气流通和相对湿度不大于 90%( +205) 、温度不高于+40,不低于-5的仓库中。考虑到运输或贮存的最低温度可能出现-5-25,此时用户与制造厂应协商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