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doc

上传人:gnk289057 文档编号:9605347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预设”与“生成” 陆祥舒 都匀六小 联系地址:都匀市第六完全小学 邮编:558000 电话:08548223606 一等奖 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预设”与“生成” 内容摘要 传统教学重“预设”而轻“生成”,新课程理念认为,光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是呆板缺憾的,有“预设”更有“生成”的课堂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成”学习策略,在师生平等对话中“生成”学习时空,展现课堂动态美;同时,“生成”要顺应学生的需求,“生成”可以让错误变得美丽, 使课堂充满

2、人文性。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中的“生成”让课堂教学成为师生发挥潜力、张扬个性、提升素养、充满诗意的心路历程。 关键词 信息技术 数学教学 整合 预设 生成 动态美 人文性 正文 “教育要跟上科学和社会现代化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教育的信息化。”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为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借助多媒体工具、操作平台和网络,可以从多个维度展开教学,使教学的空间不断扩展。传统教学把学习简单地看作“刺激反应”的过程,认为教师提供怎样的刺激,即预设,学生就会产生相应的反应,即生成。因此,教学是重预设而轻生成的。随着学习理论的发展,学习

3、被普遍认为是学生头脑中原有认知结构的重建过程,是一种个性化的生成活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强调对数学知识的探索、应用和迁移,其目的是使学生的数学学习始终处于发现问题、用数学的方式提出问题、探寻解决方法、解决问题的自主的、动态的过程中。整合中应根据数学教学本身的特点,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从数学课堂教学和数学实践活动中寻找切入点,创设具有丰富性、挑战性和开放性的教学环境,追求真实、互动,让数学课堂在“生成”中焕发生命的活力。一、有“预设”没有“生成”的课堂呆板缺憾 教学计划、教案、多媒体课件、专题学习网站等都是预设的产物,预设是教学的基本要求。于是,我们按照教案制作课件,预设教学过程的每一个细

4、节,牵着学生引入自己的“埋伏圈”,且常常自鸣得意,但我们为学生考虑过吗?课堂上光是课件的漂亮、美观和气氛的热闹就行吗?课堂仅仅是教师展示精美课件技巧的表演场所吗?五年级分数的意义中教材是这样表述的:测量黑板的长度,连续量了几次后,剩下的不够一个计量单位,黑板的长度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这样就产生了分数。某青年教师借本班上公开课,为了与教材设计吻合,多媒体课件演示:米尺测量黑板的长,量了三次还多出一些,老师问:“多少米?”一学生答 3 米 40 厘米;教师再问黑板长多少米?学生似有所悟,答 3.4 米。教师无奈,不置可否,让学生坐下。再问大家,黑板的长度能不能用整米数来表示?学生齐曰“不能”,于是教

5、师说:“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用到分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的意义。”然后进入新授环节。课后,那位学生跑到我跟前:“我明明看清大屏幕上米尺测量的结果 4.3米,那老师为什么认为是错的呢?老师到底要我回答什么呢?”我一愣,都四十分钟过去了,他还在思考这个问题,那这节课他到底学到了什么?我笑着对他说,你没看错,可能是你的声音小了点,老师没听清吧。学生“哦”了一声跑开了,我却陷入了沉思:如果我告诉他,你应该回答“黑板的长度不能用整米数来表示”,他能一下子理解吗?但我这样善意的“欺骗”就解决了问题?是那青年教师的课件做错了吗?似乎也没有,只是不知如何将学生引入自己的预设而已。听一年级的认图形,多媒体课

6、件展示生活中的平行四边形:依次出示钢索提篮、竹篱笆、铝合金收缩门、楼梯扶杆,让学生找找其中的平行四边形。有学生说图中有平行四边形,老师就点一下鼠标,屏幕上闪出一个红色的平行四边形,不用半分钟就结束。有的学生还举着手想说,老师却将屏幕切入下一环节,学生一起“啊”地叹气,意犹未尽!我感慨:这么短的时间是否每个学生都能找出平行四边形来?为什么不让学生用红外线手电具体指出来呢?而且每一幅图有好多平行四边形,大的小的组合在一起,多么清晰的生活教材,为何草草了事?教学是“人人”的系统,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因此,课堂光有预设是不够的,没有生成的教学必然是呆板缺憾的。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中,教师要带

7、着教案和课件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课堂在生成中更加精彩。二、要“预设”更要“生成”的课堂焕发活力新课程理念认为,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的过程,它是师生共同参与、共同创造的空间。要“预设”更要“生成”,揭示了教学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辨证关系,构成了课堂教学中的动态生成美。(一)课堂教学在“生成”中展现动态美1、主动探究“生成”学习策略学习方程的意义时多媒体演示:天平左边托盘是 30 克和 20 克的砝码,右边是 50 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一会儿取下 20 克的砝码,天平向右倾斜,又有一个 X 克的砝码跳将出来,说:“我进入左边的托盘,天平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你能列出几个式子来吗?”学生积极性

8、很高,通过讨论,列出了20+X=50,20+X50,为学习方程的意义作好了铺垫。可见,信息技术能激发学生主动思维,积累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四年级学完“同分母分数和同分子分数比较大小”后,多媒体课件中跳出两个可爱的小动物,“我是 4/7!”“是 5/6!”“你知道我们谁大谁小吗?”这本是五年级学完通分后再练习的内容,等他们稍稍思考后,在屏幕上的一个小动物慢慢变成 4/7 的线段图,学生马上说出画线段图或其它直观图,可以得出 4/75/6;屏幕上另一个小动物也变成 5/6 的线段图,看着两条线段图,有学生说可以找到一个中间数 4/6,因为 4/74/6,而 4/65/6,所以 4/75/6。还

9、有学生说发现分子与分母越接近,该分数就越大,分子比分母小得多的分数就小些,所以 4/75/6,尽管科学、严密,但这是学生仔细观察、分析的结果,值得赞赏!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引起深刻的思考,“生成”学习策略,而且方法各异,这不正是新课标倡导的“个性化”学习吗?2、平等对话“生成”学习时空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伊始,都希望先声夺人,尽快吸引学生进入角色。笔者教学六年级的选学内容球时,我运用多媒体课件先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圆球,设计这样一个开场白:“同学们,在活动课上,我们用乒乓板开展一次托物行走比赛,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和圆球中,你会选择哪一

10、种?”本意是让学生说到圆球向四周滚动的特殊性,便可组织本课的学习。但学生看着色彩鲜艳的几种立体图,思维活跃,在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中,不断生成。生 1:我会选择正方体,它方方正正,底面正好与乒乓板面吻合。生 2:我会选择圆柱,因为它底面是平的,不会掉。生 3:我会选择圆锥,因为它底面也是平的,上面又是尖的,托着行走比较稳。师:对,圆锥的底面大,上端小,重心低,不容易掉。生 4:我会选择长方体,因为它的底面大,摩擦力就大,更加不会掉。师:长方体一般有较大的面,确实在同等光滑程度下,接触面越大摩擦力也越大,用这个面放在乒乓板上稳妥,重心也偏低。生 5:我会选择圆球让大家活动,因为它容易滚,难度最大。师

11、:是啊!我们可以选择富有挑战性的活动。难度太小或没有难度,你们还有兴趣玩吗?我们的学习也一样,只有富有挑战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才是你们最渴望认真学习的,对不对?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我们经常见到的,能向四周滚动的“球”从学生的回答中,涉及到了重心低,接触面、摩擦力等知识,拓展了学习的时空。“学生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带着各自不同的知识经验、思考和灵感走进同一个课堂,从而使课堂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教师把他们作为学习的主体,开展平等对话,在答案的多元中让学生得到更好的发展,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提高综合素养。(二)课堂教学在“生成”中充满人文性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日益渗透,教师们在课件、

12、网络的步步展示中越来越注重预设与生成。高质量的预设是教师发挥组织者作用的重要保证,使教学更有序地展开。而创造性地生成是以“学生为本”的体现,应时刻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使得教学过程充满生命的活力。1、“生成”顺应学生的需求教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我们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兼顾教学目标的同时,眼中、心中时刻要装着学生,因为他们才是学习的主人,在一定程度上,课堂生成要顺应学生的需求。一次,老师用多媒体向二年级的学生出示一幅图读数,一座建筑物的门牌号,但图中建筑物上的字只显示下面大半个,有学生问老师这是什么字?老师说这个你不用管,只要读出数字就行。课后与之交流,问她能看出是什么字吗,老师说“外

13、贸”,再问为什么不告诉学生,回答这不是学习的内容。学生想知道大半个的字是什么,我们老师为什么不去告诉他呢?为什么反要批评他多嘴呢?教师应该告诉他们,并指导推测、判断,这本身也是一种能力。课堂是动态的,预设的课件也会随时显现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当学生的思维活动“出轨”时,教师不能漠视或强行将之拉回来,纳入预设的轨道,这样会压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泯灭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教学要顺应学生的需求,随机处理课堂新信息,合理地删补、调整预设,让学生感受学习的成功和快乐,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更有效。2、“生成”让错误变得美丽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小错误,我们教师及时批评或不管不问都不行,而应该善待

14、学生的错误,并挖掘错误中的合理因素,引领学生走向创造,走向成功。听一位二年级的教师教学认识路线图,学生看着多媒体演示的示意图说游览公园的路线,有一位学生说时可能没注意,两次说到竹林,老师也跟着学生的口述用鼠标“去”了两次,马上有小朋友说他走错了,刚才到过了竹林。教师很有机智,先表扬说你听得很认真,可能这个同学很喜欢竹林,所以去了两次,是不是?那学生小声说“是”。听课的老师都会心地笑了,为教师的人文关怀,为学生自尊的保护。还有看着鲜艳的示意图说妈妈上班的路线,学生说,老师用鼠标拖动形成红色的线路,因为路线多,当简单的几条路线被学生说完后,一个小朋友举手,说的路线是经过小学兜了一圈再到上班地点,有

15、学生说这样太远了,很不方便。老师让那小朋友说说为什么这样走,那孩子支支吾吾,老师马上提示,妈妈特意经过小学门口是要送孩子上学吗?那孩子说“是”。老师又问大家,有多少小朋友早晨是爸爸妈妈送到学校的?举出一大片手。“是啊,妈妈可以走刚才的几条路线上班很方便,但有时为了送孩子上学,就需要这样走是不是”我为这样的生成赞叹!因为生成让错误变得美丽!当然,现代教育技术不会轻易地创造教育奇迹,教师才是操纵这“魔杖”的魔术师。我们教师并不能因为计算机的出现而放弃自己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的教学机智、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交流,教师所营造的教学气氛,教师对学生高度的责任感和热爱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数学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不是要求教师放弃“预设”,而是要求教师整合中的预设不妨“简单”些、开放些,为课堂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而在实施教学时,及时捕捉课堂上的动态生成性资源,因势利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样,教学才能充满智慧和激情。让现代教育技术为新课程插上双翅,给师生带来多彩缤纷的世界,让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的新课堂充满生命的气息与情趣,绽放无穷的魅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