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做学生的精神关怀者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中 赵志民阔别 15 年后的学生千方百计打听到我的信息,让我参加他们的同学会。絮絮地回忆当初的点点滴滴, “如父 ”般的尊重让我感慨万千。只因那时我是班主任。班主任工作平凡,繁琐,艰辛,但它又何尝不是在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班主任工只有“以生为本”,从人性角度了解学生,从人本的角度完善学生,从人格角度开发学生,从人才的角度培育学生,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精神关怀,才能彰显其工作的伟大、神奇和乐趣。一 重视家校联系,打造精神外围。而今百姓对素质教育的曲解使其言行不知不觉中偏向了两个极端:不是知识无用论,就是过度重视成绩。匡正班级学生家长的“生命教育观
2、”,营造学生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班主任力行精神关怀的前提。1、深入家访。我接手的班级,我会家访,而且深入到每一户。上届907 班在初二接班的第一学期时我便完成了家访。了解情况,不告状,引导家长全面看到孩子成长,与家长一起商量怎样帮助到孩子。有的家长因为子女成绩差,对子女横加指责,我就多表扬学生的在校表现;有的家长相信“棍棒出孝子” ,我就说说孩子赏识的作用;有的孩子被骄纵的像太子公主,家长还一味表扬“我孩子蛮聪明的” ,我就说说自理的重要性,批评的不可缺;有的孩子每天都有家教辅导,天天作业作业,我就谈谈社会需要的人才观有的家长白天没空,我就晚上相约;有的家长常年在外,我便逢年过节拜访。不仅家长深
3、感班主任对子女的负责,学生也因之盼望我的到访。 “老师,您真的是个好老师!”“老师,您什么时候到我家来呀?”家访,让我了解到了学生的“第一手”资料,知道了她(他)的苦衷,和“病”的源起。真正的教育智慧来自教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了真正做到教育学生我还跟进学生的改变,有目的有计划的家访, ,现我班蔡*、赵*,一学期家访 6 次以上。2。传送理念。学校成长记录册 ,做到一学期两次及时发放和阅读交2流。家校通,我利用它,向家长宣传教育。 “父母要想培养孩子一个健康的人格,就一定要营造一个轻松和睦的家庭。 ”“赏识你的孩子!” “父母不要万事代劳,剥夺孩子的生活自立能力。 ”“与其为孩子生气,不如研究
4、孩子的问题。 ”“培养孩子将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永远比孩子现在的成绩是怎样的更为重要。 ” “一个行为的反复养成习惯,习惯反复形成品质,品质改变命运。 ”等等。学校校讯通真正起到了家校沟通的桥梁,成为我向孩子输送精神关怀的平台。二、重视班级文化,建造精神家园。班主任工作的阵地主要是班级。班集体是一个微观的社会环境,对人的成长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学生的成长过程,不仅是知识、能力和身体发育的过程,也是精神生命发育的过程。打造班级文化,是班主任力行精神关怀的重心。1 理想班级。作为班级学生成长的精神的关怀的首席,我认为初中阶段应该是帮助树立远大理想的最佳时期。当学生在外界发现了最高价值时,就可能同时
5、在自己的内心中产生或加强这种价值,促使自己精神更高层次发展。与学生探讨制定班级的理想的规划如下:1 班级班风上一个台阶(本学期期中考试前 2009 年 11 月)2 成为最有凝聚力的班集体(本学期结束 2010 年 2 月)3 打造最有实力的班集体(下学期结束 2010 年 7 月)4 学生以班级为荣(9 年级第一学期)5 班级以学生为傲(9 年级第二学期)班级的目标凝聚了大家的奋斗理想,警醒大家奋勇向前。同时我要求每位学生设计自己的人生,进行人生规划。一式两份,一份自己留存,一份交与班主任保存。在浏览了学生的理想后,我没有妄加评论,而是假想了 20 年后的一次奇遇,把大部分学生的理想实现,使
6、大家在欢快中似乎看到了美好的那一天。此后班风为之一变。理想可分化为远期、中期和短期目标。展望中远期目标,短期目标就需台阶般切切实实落下来。据任务的制定需契合“最近发展区”原则,如果让最了3解自己的学业的学生结合自己的实情,学生以周、月为单位,设定自己的目标任务,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明白自己在做什么,为什么做。2 美化班级。全方位立体地营造班级的文化,让文化浸润班级。我班自己装订了一个书架,每人捐书设立活动图书馆。在创设“班级有整体目标、个人有理想”的教育的同时,教室的布置紧扣“理想” “品性” ,美术字、书法、图画和小角落精巧的环境使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班级独特的氛围。学生说“每天一抬头看到黑
7、板上方志当存高远就感到一股力量” 。初三我们班级的理念是“合作发展” ,教室的美化也随之变化。3 活跃班级。学生群体中的人际关系交往能产生巨大的激励力量。我努力创设活动,以便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获取激励力量。除了常规的班队和语文课生活故事引导外,我还专门开设阅读课、邀请别班的优秀学生进行讲座、“包饺子” “做寿司” “跳绳” “拔河” “精英小组”比赛更是凝聚和增添了班集体的力量。为疏导初三情绪压力,我们还开设了一个“问题箱” 。采用多种活动和激励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健康的精神,使学生乐在班级,乐在心间。三、尊重个别学生,完善学生人格。师爱是大爱,应是理智的爱。精神关怀体现在平等地爱每一
8、个学生,不因为他的成绩,不因为她的无礼,不因为他的外貌,不因为她的穿着我总是能尊重个别学生轻轻地与他们聊天,目光里流露我的真诚和责任。但现实是许多时候,教师批改的作业、教师俯下的身子旁、谈心的对象、甚至中间的位置但见优秀生,不见学困生。在分数是检验教和学的重要标准,考试是重要手段的教育者的眼里如何才能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的情感、思想和生命?去塑造学生的个性和培养他们的创造力?1 悦纳。 不是每个学生都那么可爱的。爱自己的孩子,那是连凶猛的老虎都能做到的(虎毒不食子嘛) ,爱一个跟自己没有一点血缘关系、没有一点亲朋关系的学生,就要有一颗善良的心,要去爱一个老给你添麻烦,一个带有攻击性的不能善待他
9、人,甚至伤害别人的学生,更需要高尚的职业道德和高贵的4职业品质。其实学生看起来最不值得爱的时候,恰恰是他们最需要老师关爱的时候。就是学生出了这样那样问题的时候,老师要以宽容的、关爱的心性去接纳,并仔细了解和正确引导,而不是简单地横加指责。所谓精神关怀,也正是体现于此。 2 同理心。你认为是正确的,未必是学生能接受的。你主动给予的,未必是人家学生想要的。同理心就是“正确敏锐地洞察对方的感受”。我班的赵*,我用同理心感受她的痛苦,在等待中诠释着我对她的平等的师爱,很高兴她彻底地改变了“上学恐惧症” 。班中曾有一名一言不发的学生,我会特地留时间与她交流;让班干部多叫叫她的名字,主动与他说说话;后来笑
10、容渐渐灿烂在她脸上,她已成为我班最积极上进的一员。3 等待。教育,是“慢的艺术 ”,需要耐心的“ 等待”。等待,意味着对孩子的信任,等待的过程实际也就是暗示学生认识自我的过程。相信学生,给学生成长的空间和时间。每一个生命个体都内在蕴含着生命发展健全的可能性,不同的生命个体,其发展的可能性是不同的。学生聪慧的悟性,灵敏的直觉,丰富的情感,健康的人格,良好的个性,无不是在等待中得以显现的。“对待孩子的心灵,要像对待玫瑰花瓣上颤动着的一颗露珠那般小心呵护。” 老师的一句悄悄话、一张小纸条、一个赞赏的眼神、一个抚慰的动作,都能传递对学生的精神关怀。从生命尊严的角度去尊重每一个学生,去唤醒每一个学生沉睡
11、的健全的生命意识,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最适合他个性化生命的发展,完善自己的人格。 班主任工作细小而繁杂,但在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中,也让我体会到它的浩渺,它那艺术的魅力。班主任要带领好学生,必须以做学生的精神成长的关怀者为重心,乐在其中。于是我在近两年很是珍惜班主任间的交流和外出学习的机会,把心得和感悟写下来。现有案例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 手机的背后,小清的背后 小芳终于“回来”了 ,有理论学习以生命的视角看教育 缺少同理心 做一个发展型的班主任 ,有经验小结引导初中生建立“为理想”学习的习惯的几点做法等等。没有精神关怀,就没有真正的教育。让我们对学生充满关怀、爱护的感情,5用精神关怀来充盈我们的教育,用精神关怀来培养学生的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