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 程 导 航”课 时 教 学 计 划施教日期 年 月 日共几课时 2教 学 内 容 12.姥姥的剪纸第几课时 1课型 新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 8 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 1 个生字只识不写。能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清课文脉络,初步感受姥姥高超的剪纸艺术。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理解课文大意。难点:树立文章脉络结构,初步感受“剪纸”这一行文和情感发展的线索,形成梳理散文文脉的新的方法。教学资源相关材料:剪纸简介:剪纸是一种民间传统工艺品。早在汉、唐时代,民间妇女即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方胜、花鸟贴在鬓角为饰的风尚。
2、后来逐步发展,在节日中,用色纸剪成各种各样花草、动物或故事人物,贴在窗户上(叫“窗花”)、门楣上(叫“门签”)座位装饰,也有座位礼品装饰获刺绣花样之用的。剪纸的工具,一般只用一把小剪刀,有的职业一人则用一种特制的刻刀制,所以,剪纸又称为“刻纸”。学生经验:有关剪纸的艺术,学生已从课外书、电视、网络、美术课上有所感受。预习设计1.自学生字新词(1)读准字音,完成练习与测试二、补充习题一;(2)认清字形,完成习字册字部分(3)查查字典,并结合课文理解意思,并完成补充习题二刁难 挑剔 耍赖 调皮蛋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围绕课题想一想:姥姥的剪纸有什么特点?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它?(可以用上文中
3、的词语)3.朗读练习与测试P44,初步了解我国的剪纸艺术。学 程 预 设 导 学 策 略 调整与反思第一板块:走近课文(2 分钟)1.欣赏剪纸作品,初步感知姥姥的心灵手巧。2齐读课题第一板块: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剪纸,请大家欣赏。2.你们知道吗,这几幅剪纸都出自一位老人之手。下面,老师就带领大家走近这位老人,走进这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5 分钟)预习作业 11.指名读,齐读。互批练习与测试二、补充习题一,订正。2.指名读。选择一排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是写什么的?3.预设刁难:故意使人为难挑剔:过分严格地在细节上指摘。耍赖:使用无赖手段。课文中指“我”的淘气与顽皮。调皮蛋:是对调皮
4、孩子的昵称。预习作业 2(1)指名分段朗读课文(2)预设:心灵手巧、广结善缘、技艺高超对孩子疼爱有加活灵活现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0 分钟)1.学生联系课文内容思考。位老人的拿手绝活剪纸。(板书:12.姥姥的剪纸)第二板块:预习导学预习作业 11.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择菜 刁难 数九隆冬 薅草小屯 机灵 三伏盛夏 准头 庄稼校对练习与测试二、补充习题一2.出示词语心灵手巧 无所不能 有求必应啧啧赞叹 无可挑剔刷刷刷刷 清清爽爽 择菜薅草 喜鹊登枝 牛驮小兔3.理解词语的意思。预习作业 2(1)读了课文,请你说一说,姥姥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姥姥的剪纸呢?第三板块:整体感知1.围绕剪纸,作者回忆了
5、他和姥姥之间的哪些往事?2.交流3.任务驱动学程单 1(1)哪些镜头或情景可以组合在一起?(2)课文内容看似凌乱,但仔细想想,这些内容其实都和什么有关?(3)时间:4 分钟4.展示交流(1)预设第一段(1 至 3 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剪纸的技艺高超,深入人心。第二段(4 至 6 自然段):讲述了姥姥在“我”的刁难下,尽展技艺。第三段(7 至 12 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了与“我”的浓浓深情。第四段(13 自然段):讲述了姥姥用剪纸表达对远方的“我”的挂念,姥姥的剪纸是“我”永远的回忆。(2)剪纸第四板块:走进小屯,认识姥姥引导学生找到文中的具体画面或镜头。2.根据学生发言,小结板书。3
6、.出示学程单 1观察学生的自主学习,归结共性问题,思考导学策略。4.导学(1)哪些镜头或情景可以组合在一起?(2)课文内容看似凌乱,但仔细想想,这些内容其实都和什么有关?(3)小结第四板块:走进小屯,认识姥姥1.说起作者的姥姥呀,他们那儿的人总是会忍不住地“啧啧(8 分钟)1.圈划称赞姥姥心灵手巧的句子。2.展示交流一把普普通通的剪刀,一张普普通通的彩纸,在姥姥的手里翻来折去,便要什么就有什么了,人物、动物、植物、器物,无所不能。我从小就听人啧啧赞叹:“你姥姥神了,剪猫像猫,剪虎像虎,剪只母鸡能下蛋,剪只公鸡能打鸣。 ”(1)思考“神”的含义。(2)练习朗读说话。你姥姥神了,剪 像 ,剪 像 ,剪个 , 剪个 。(3)齐读第五版块:明确任务,完成作业(5 分钟)1.完成补充习题三 12.同桌互批,订正。赞叹”。他们是怎样啧啧赞叹的?出示“你姥姥神了.剪只公鸡能打鸣。”2.组织交流(1)“神了”是什么意思?从哪儿看出来神了?(2)下面,就请你模仿着人们的样子来啧啧赞叹一下。(3)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姥姥真是神了,我们一起再来啧啧赞叹一下姥姥。第五版块:布置作业1.完成补充习题三 12.集体交流。作业设计 1.习字册词语、句子部分,练习与测试一、三 2.搜集剪纸作品欣赏,交流含义。教 学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