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动静关系,诗歌常常通过意象的动静结合,采用相互映衬的手法来开拓诗境,传达情感。,分类:,以动衬静,以静衬动,动静结合,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以静衬动,冰冷死寂的画面,突出毅然垂钓的渔翁。,兰溪棹歌 唐戴叔伦 凉月如眉挂柳弯,越中山色镜中看。 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诗中前两句写了山水的明艳动人和月色的清爽皎洁,是静景;后两句写鱼抢新水,涌上溪头浅滩的调皮,是动景,全诗动静结合,写出了兰溪山水的美好和蓬勃生机.,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通过描写花落、月出
2、、鸟鸣这些动景,营造出春天的山谷中的一派生机,而这些动景更衬托出一片静谧的意境,以动衬静,韵味无穷。,2 虚实结合 诗人在诗歌创作中,离不开联想和想象。联想和想象对表现诗歌的主题能起到很好的效果。但联想与想象须有一定的现实根基现实客观景物或事件。 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虚景是诗人通过联想或想象而虚拟的景物,虚实结合更能表达出一种浓溢的情思。,实:“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黑暗现实;虞美人中的“春花秋月何时了”;念奴娇赤壁怀古中上阙的“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写赤壁险峻的形势;雨霖铃中上阙所写的两人分别的情形,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执手
3、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等。,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前两句作者读妻子问归期的信及自己所处的环境,是实写;三、四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是对未来团聚时的幸福想象。心中满腹的寂寞思念,只有寄托在将来。表达作者想家思归之情。,诗歌中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例如辛弃疾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中梦中胜利的虚幻之景与醒来时的白发现实形成鲜明的对比,让读者体味出诗人空有大志,报国无门的悲哀。苏轼的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也是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
4、无言,惟有泪千行”的虚幻之景。,二 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 虞美人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句中“故国”的“雕栏玉砌”存在,但此时并不在眼前,也是虚象。作者将“雕栏玉砌”与“朱颜”对照着写,颇有故国凄凉,物是人非之感。又如陆龟蒙的吴宫怀古“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吴王事事堪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一诗中,诗人将昔日吴王荒淫腐朽的事实和眼前吴宫的残破凄惨景象浓缩在一句诗里,表现了诗人强烈的批判的态度。,三 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未来而不断绝。例如柳永的雨霖铃一词,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 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实情,写此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地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表达效果:“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相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开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例如姜夔扬州慢中的虚景是指“春风十里”,写往日扬州城十里长街的繁荣景象;实景是“尽荠麦青青”,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由这一虚一实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