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doc

上传人:精品资料 文档编号:9596775 上传时间:2019-08-1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0.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疼痛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三叉神经非血管介入治疗的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2、饮食护理:视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半流质或软食。3、治疗前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24 小时内给与患者准确的疼痛评估。 4、 治疗前嘱患者清洁面部,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5、治疗后患者去枕平卧 6-8 小时,给予冰袋冷敷。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安定 5mg 肌肉注射,氧气吸入。 6、治疗后常规给予口服抗菌素二日,治疗后一天小换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记录疼痛评分。 7、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口服止痛药遵医嘱逐渐减量,缓慢停药。如有残余痛及时到疼痛门诊复诊。(二)硬膜外腔自控镇痛术

2、的护理常规 1、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的恐惧、紧张心理。2、给予患者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3、密切观察患者的 T、P、R、BP。 4、按时换药,观察伤口有无出血、红肿及分泌物,妥善固定自控镇痛泵,防止硬膜外导管的脱落。 5、准确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密切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6、做好卫生宣教。(三)神经损毁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环境的安静,保证患者的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 24 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5、治疗后患者侧卧位 6-8 小时

3、,相对卧床 24 小时。6、治疗后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治疗后一日小换药。 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8、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嘱患者合理饮食,提高自身免疫力,定期复诊。(四)腰椎间盘突出介入治疗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给予患者心理安慰,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保持环境的安静,保证患者的休息。嘱患者相对卧床, 瞩患者卧于硬板床休息。 2、饮食护理:给予患者营养易消化饮食。 3、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入院 24 小时内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4、治疗前嘱患者排便,治疗护士放置留置针。 5、臭氧治疗后,嘱患者相对卧床一周,胶原酶治疗后,嘱患者俯卧 6-8 小时,相对卧床一周。 6

4、、治疗后给予口服抗菌素预防感染,隔日小换药。7、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准确进行疼痛评估。 8、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一个月内禁止重体力劳动,避免长时间行走及坐立,相对卧床休息,三个月后到门诊复查。(五)带状疱疹护理常规 1、 常规护理 (1 ) 保持病室内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 (2 ) 积极治疗疱疹,防止破损、溃烂发生,保持局部干燥,防止感染。 (3 ) 局部如有破损应及时换药、保护创面不受感染,禁用肥皂清洗患部。2、 疼痛护理 (1 ) 同情安慰病人,使病人感到温暖。 (2 ) 分散注意力,年老病人让其家属陪伴。 (3 )穿宽大衣物,防止衣服过小摩擦患处增加疼痛。气温高时可暴露患处,免去

5、衣服摩擦。 (4 ) 协助病人采取保护性体位以减轻疼痛。(5 ) 遵医嘱应用止痛药及营养神经药。 3、 眼部护理(主要针对头面部带状疱疹的病人) (1 ) 眼部分泌物多时可用外用生理盐水冲洗眼部,如有角膜溃疡禁用冲洗,可用棉签擦除分泌物每日 2-3 次,防止眼脸粘连。 (2 ) 角膜、结膜受累时,注意做好眼部护理,嘱病人不宜终日紧闭双眼,应活动眼球,并交替抗生素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滴眼,每 2 小时 1 次。 (3 ) 洗脸毛巾要保持清洁,勿让污水溅入眼内。(4 ) 角膜疱疹有破溃,要防止眼球受压,滴药时动作轻柔。4、 健康教育 (1 ) 告知患者需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增强机体抵抗力。 (2

6、) 告知患者相关知识,解除其后顾之忧,积极配合治疗。 (3 ) 告知患者避免接触儿童或未出过水痘或带状疱疹的人群。(六)溶盘术的护理常规 1、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给予低蛋白饮食。2、利用 VAS 准确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术前 2 天训练床上大小便。 3、 术前观察患者的 T、P 、R、BP,询问有无药物过敏史。4、术前一天给予口服扑尔敏及静脉输注脱水药物。5、术前肌注安定,并静脉给予地塞米松 5mg。 6、 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 T、P 、R 、BP,防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7、术后保持俯卧位 8-10h,以便胶原酶溶液积聚在突出物局部,充分发挥药物的溶解作用。术后卧床 24 小时,

7、避免对溶解过程中的椎间盘增加压力。 8、术后三天换药,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感染。 9、术后三天静脉输注脱水药物及抗菌素,并给予物理治疗,预防伤口感染,促进愈合。 10、患者出院时给予出院指导。溶盘术后的患者 1 个月内禁止负重劳动,三个月进行恢复性劳动。 24-36 小时后可下床大小便,但需佩戴腰围后方能下床,3 日后逐渐下床短距离走动。 一周后做些轻微活动,2 周后做些大幅度弯腰的体力活动,3-4 周可恢复正常活动,但不能走远路。 一个月内尽量不要开车,三个月内尽量卧床休息,不负重不弯腰,同时腰围间断使用,睡觉、吃饭可取下,到 恢复后期,腰围只用于负重及久坐时。 3 个月后才可进行弯腰拖地等动作

8、,否则可引起病情复发。术后一年小心提重物,防止腰扭伤。按病人的恢复情况指导参加体力劳动及运动,渐逐增加活动量,循序渐进,以防复发。术后功能锻炼 它们的作用加强腰背肌肌力,防止静脉血栓形成、保证心肺功能、促进代谢。术前及术后均可加强腰背肌力量、减轻椎间盘压力、稳定腰椎。 术后一周可进行直腿抬高试验,左右交替,每次 2min,一日两次。 术后两周可进行五点支撑法,每次 2-5min,每日两次。 术后一个月做三点式,每次 4-6min,每日两次。 完全恢复及术后 3 个月左右做飞燕式。 每种锻炼方法重复的次数、幅度的大小、频率的快慢都应因人而异,不可强行为之而导致不良反应。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和手术入

9、路不同而灵活掌握,次数由少到多,活动幅度由小到大,频率由慢到快,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如锻炼后患者出现不适或疼痛应及时报告医师,防止意外发生,并进一步调整功能锻炼的度和量。 4.术后心理护理 告知患者治疗后可能会出现腰痛、坐骨神经痛等症状加重的反应,是由于臭氧治疗后,致椎间隙组织涨满、轻度水肿,使神经受压所致,一般在 2472h 后会减轻,以消除患者心理负担,配合治疗护理。5、护理评价 (1 ) 疼痛减轻,活动不受限。 (2 ) 患者无术后并发症发生。 (3 ) 患者知晓轴式翻身、功能锻炼的方法。 6、 护理质量标准 (1 )患者疼痛得到减轻。 (2 )各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3 )

10、患者情绪稳定,心里得到支持。(七)三叉神经痛护理常规 一)护理评估 1 病史 (1 )了解疼痛的部位、性质和程度。注意与牙痛、偏头痛等区别,并注意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三叉神经痛; (2 )疼痛的规律: 病程呈周期性,开始时发作次数较少,间歇期长,随着病程进展使发作逐渐频繁,间歇期缩短,甚至整日疼痛不止。( 3)心理社会状况:询问病人的情绪、睡眠、职业情况,了解疼痛对日常生活和社交的影响,病人是否长期反复疼痛而出现恐惧、忧郁或焦虑心理。 2 身体评估 是否出现面部皮肤粗糙、色素沉着、眉毛脱落等现象。2) 主要护理问题 1疼痛:面颊部、上下颌及舌疼痛 与三叉神经受损(发作性发电有关)2. 焦虑:与疼

11、痛反复、频繁发作有关。 3) 护理措施 1、 疼痛护理 评估患者的疼痛状况,包括性质、部位规律以及继发和缓解疼痛的因素、伴随症状、体征以及心理反应,做好记录;减少或限制增加疼痛的因素;联合使用止痛剂,并告知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注意观察、预防、处理药物的不良反应;一般使用止痛剂的最佳时间是在肌注 30min 后,口服 1 小时后,可安排患者进行所需的活动,如治疗、进食、咳嗽、漱口等。2、预防感染 由于不敢说话、漱口和进食,口腔卫生甚差,应在每日早晚和饭后给予生理盐水和多贝氏漱口液漱口,加强口腔清洁,发作时,为了减轻疼痛,患者常揉搓患侧面颊部,易导致该处皮肤的破溃和感染,因此要保持该处皮肤的清

12、洁卫生,预防感染和溃疡等并发症。 3、睡眠的护理 由于疼痛、住院期间环境的改变易致使患者睡眠状态紊乱,护士应详细介绍病房管理制度和病区环境,让病人尽快熟悉病房,减少陌生感。保持病区内环境的安静,减少噪音、夜间灯光等。限制病人与其他有情绪的病人或家属接触,避免性刺激。必要时给予镇静剂帮助睡眠,以保证病人得到充足的睡眠。 4、射频术后护理 术后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反应;注意病人有无角膜炎和周围性面瘫;询问患者有无局部皮肤感觉减退,观察其是否有同侧角膜反射迟钝、咀嚼无力、面部异样不适等感觉,并注意给患者进软食,洗脸水温要适宜;如有术中穿刺方向偏内、偏深误伤视神经引起视力减退、复视等合并症,应积

13、极遵医嘱给予治疗,并防止患者活动时摔伤、碰伤。 四 )护理评价 1.能有效的运用减轻的方法及技巧,缓解疼痛。 2.病人情绪稳定,舒适感增加。 五)护理质量标准 1.患者疼痛得到减轻。 2.各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3.患者情绪稳定,心里得到支持,可进行合理营养半流质饮食骨质 松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 1.病史 一般早期无症状,在骨折发生之前,通常无特殊临床表现,较重者常诉腰背痛或全身疼痛。 2.身体状况: 椎体骨折可引起驼背和身材变矮。 3.实验室检查 :骨量的测定 骨矿含量和骨矿密度是评价骨丢失率和疗效的重要客观指标。(二)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 与骨质疏松导致骨骼脆性有关 2.

14、疼痛:骨痛 与骨质疏松有关 3.保持健康无效:与日常体力活动不足有关 4.躯体活动障碍:与骨骼变化引起活动范围受限有关 5.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和护理干预,选择有一定临床经验,并且熟练掌握骨质疏松症相关医学知识及健康教育方法的护理人员担当护理干预。在治疗过程中,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心理变化,知识掌握情况,并定期随访。从而有效的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3 饮食护理 增加富含钙质和维生素 D 的食物,补充足够维生素 A、维生素 c 及含铁的食物,以利于钙的吸收。在饮食上要注意合理配餐,烹调时间不宜过长。主食以米、面杂粮为主,做到品种多样,粗细合理搭配。副食应多吃含钙和

15、维生素 D 的食物,含钙的食物有奶类、鱼、虾、海产品、豆类及其制品、鸡蛋、燕麦片、坚果类、骨头汤、绿叶蔬菜及水果。对胃酸分泌过少者在食物中放入少量醋,以增加钙的吸收。含维生素 D 多的食物有鱼类、蘑菇类、蛋类、猪肝、蛋黄、海产品、骨头汤等。腊食中蛋白质应适量。近年有很多研究表明,蛋白质的摄入量是影响骨质疏松的因素。低蛋白质摄入提高了骨量的丢失,而过高动物蛋白质的摄入可提高骨折的危险性。一般情况下绝经期妇女每日摄入钙 1200-1500mg 为宜。通过适当的补充维生素 D,调节饮食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 OP 的有效、安全、经济的措施。 4 运动指导 运动项目的选择应依个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

16、况、体能等特点及运动史选择适当的方式、时间、强度等。一般来说,年轻人宜选择运动量大的体育运动,老年人宜选择逐渐加量的力量训练,强调户外运动至少 1h/d。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运动方案,采用散步、慢跑、爬楼梯和打太极拳等,运动量以身体能适应为原则,由小渐大,以轻度疲劳为限。运动强度要求适宜,根据心率判断运动量,老年人运动时的适宜心率为最大心率的 60%-80%,最大心率=220-年龄;或运动中出现身体发热出汗、轻度疲乏、肌肉有酸痛感,但休息后次日能恢复,且精神愉快、精力充沛、食欲和睡眠正常表明运动量适宜。 5 用药护理 指导患者根据不同的疏松程度,按医嘱及时、正规用药,严密注意药物的疗效及不良

17、反应,掌握合理的用药途径,每种药的用法、注意事项必须详细告诉患者,如使用激素时要注意乳腺癌、中风和血栓形成等并发症的预防。钙剂服用最佳时间在晚上临睡前比较好,因甲状旁腺介导的骨吸收主要发生在晚上空腹时;服用钙剂要多饮水,减少泌尿系结石的机会。继发性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改善较慢,在服药的同时,提醒积极治疗原发病,以免影响疗效。使用降钙素期间应注意观察不良反应,如食欲不振、恶心、颜面潮红等。 6 改变不良生活、饮食习惯 研究显示,OP 的发生和发展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不良的生活方式能加速 其发生与发展,对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女士,特别需注意纠正偏食、挑食、节食等不良习惯,做到营养搭配合理;

18、避免酗酒、嗜烟、饮过量的浓茶、浓咖啡及碳酸饮料;保证充足的睡眠;增加户外活动,适当日晒。OP 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骨病,适量规律的运动、适当补充钙及维生素 D 营养、饮食调节等良好的生活方式是预防 OP 有效、安全、经济的措施。通过护理干预,为群体提供骨质疏松的保健知识,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在当今预防和控制 OP 具有重要意义。 7 预防跌倒,避免发生骨折。户外活动、外出、夜间起床应倍加小心,减少和避免受伤,以免引起骨折。一旦发生骨折,即需卧床休息并用夹板或支架妥善固定,及时送往医院医治。 (四)护理评价 1.疼痛有所缓解,减轻跌倒损伤的发生率。 2.配合医生正确用药。 3.做到合理膳食,适当运动。 (五)护理质量标准 1.患者疼痛得到减轻。 2.各项护理措施及健康教育落实到位。 3.患者情绪稳定,心里得到支持,饮食合理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管理 > 管理学资料

本站链接:文库   一言   我酷   合作


客服QQ:2549714901微博号:道客多多官方知乎号:道客多多

经营许可证编号: 粤ICP备2021046453号世界地图

道客多多©版权所有2020-2025营业执照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