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高考总复习 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基本化学用语【考纲要求】1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4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了解胶体与溶液的简单鉴别方法和胶体的重要应用。5正确规范使用基本化学用语,如:常见元素符号、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分子式) 、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考点梳理】本专题概念较多且易混淆,复习要从概念的对比辨析入手,在理解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掌握物质的组成、性质与分类及相互关系,并通过典型题目进行系统的训练。要点一、物质的组成:要点诠释:1.在宏观上,物质由元素
2、组成,已发现组成物质的元素有 110 多种;在微观上,物质由微粒构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原子、离子、分子等。2.分子与原子的区别: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 3.元素与核素、同位素的区别:元素是指具有相同核电荷数(或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元素只有种类之分,无数量概念。核素是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 .同位素是指具有相同质子数和不同中子数的同种元素的不同原子。 元素种类仅由质子数决定,而同位素是由质子数和中子数共同决定。 4.同素异形体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如:O 2和 O3、金刚石和石墨、白
3、磷和红磷。5.物质的构成微粒: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非金属单质:如 H2、X 2、O 2、O 3、N 2、P 4、S、C 60、稀有气体等非金属氢化物:如 HX、H 2O、NH 3、H 2S 等酸酐:如 SO2、CO 2、SO 3、P 2O5、N 2O5 等酸类:如 HClO4、HClO、H 2SO4、H 3PO4、H 2SiO3等 2 有机物:如烃类、烃的衍生物、糖类、氨基酸等其它:如 NO、N 2O4、AlCl 3等b 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稀有气体、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石墨等;c 由阴阳离子构成的物质:绝大多数盐、强碱、低价金属氧化物。d 由阳离子和自由电子构成的物质:金属
4、单质要点二、物质的分类:1分类的主要原则(1)每次分类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不要犯分类重叠或分类过宽的错误,尤其是在连续分类的过程中,如不遵守这一规则,将会使分类陷于极度的混乱之中。(2)分类的子项应当互不相容。把母项分为若干个子项,各子项必须是全异关系,不允许出现交叉或从属关系,如果两个子项之间不是全异关系,就会出现一些事物既属于这个子项又属于那个子项的现象,这样的分类,会引起混乱。(3)各子项之和必须等于母项。2根据组成和性质对物质的分类(树状分类法)要点诠释:1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别混合物由不同种物质组成,它没有固定的组成,没有固定的熔、沸点。由同种元素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例如:同素
5、异形体,如由 O2 和 O3 组成的混合物,由白磷、红磷组成的混合物。具有相同组成的物质(如最简式、分子式相同)也不一定是纯净物。因此,不能仅由化学式来判断是否是纯净物,要充分考虑其结构,要考虑同素异形体或同分异构体。2氧化物分类的依据金属单质(Na、Cu 、Fe 等)非金属单质(S、N 2、Cl 2 等)单质酸性氧化物(SO 2、CO 2 等)碱性氧化物(Na 2O、MgO 、K 2O 等)两性氧化物(Al 2O3 等)不成盐氧化物(CO、NO 等)氧化物含氧酸(HNO 3、H 2SO4 等)无氧酸(HCl、HI 等)按酸根一元酸(HCl、HNO 3 等)二元酸(H 2SO4、H 2CO3
6、等)多元酸(H 3PO4 等)按电离出的 H+数酸强碱(NaOH、KOH 等)弱碱 NH3H2O、Fe(OH) 3 等按强弱一元碱(NaOH、KOH 等)二元碱 Ba(OH)2、Ca(OH) 2 等多元碱 Fe(OH)3 等按电离出的 OH 数碱正盐(Na 2CO3、Na 2SO4 等)酸式盐(NaHCO 3、NaHSO 4 等)碱式盐 Cu2(OH)2CO3 等盐无机化合物有机物(见有机部分)化合物纯净物溶液(NaCl 溶液、KNO 3 溶液等)悬浊液(泥水混合物) 、乳浊液(油水混合物)胶体Fe(OH) 3 胶体、AgI 胶体等 混合物物质 3 氧化物有不同的分类方法。从组成元素分,分为金
7、属氧化物,如 CuO、Al 2O3;非金属氧化物,如 CO、CO 2。按氧化物的性质,通常分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两性氧化物。凡是只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即酸酐。多数非金属氧化物、金属高价态氧化物(如 Mn2O7、CrO 3)都属于酸性氧化物。凡是只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称为两性氧化物,如 Al2O3 等。氧化物还有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要注意有机酸酐不一定是氧化物,如醋酸酐(CH 3CO)2O。还要注意 NO2 等不是酸性氧化物。说明:.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 CO
8、 、H 2O 属不成盐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属酸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Mn 2O7 属金属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3盐的分类盐按组成可分为正盐、酸式盐、碱式盐、复盐、络盐等。酸式盐分强酸的酸式盐(NaHSO 4)和弱酸的酸式盐(NaHCO 3) 。通常弱酸的酸式盐既能与较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而强酸的酸式盐只能与碱反应。复盐 如明矾 KAl(SO4)212H2O,莫尔盐(NH 4)2Fe(SO4)2。络盐 如 Fe(SCN)3,Ag(NH 3)2Cl,Na 3AlF6。要点三、常见无机物之间的相应转化关系要点诠释
9、:(1)此规律指一般情况下的反应,不能概括有关物质之间的所有反应情况。(2)既要掌握其所属类别的通性,还要掌握这种物质的特性。例如,酸与金属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和盐,这 4 是一般规律,但并不是所有的酸和金属反应都产生 H2;金属氧化物不都是碱性氧化物(如 Mn2O7 是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不都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如 Fe2O3 与 H2O 不反应。要点四、物质的性质和变化1物质的性质(1)物理性质:主要包含色、态、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等。(2)化学性质:主要包含可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等。2物质的变化变化比较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特征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实
10、质 构成物质的粒子间隔发生变化 物质的组成、结构发生变化,有旧键断裂、新键生成。关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同时发生,但物理变化过程不一定有化学变化三馏 蒸馏 分馏 干馏四色 焰色反应 显色反应 颜色反应 指示剂变色反应七解 溶解 潮解 分解 电解 水解 裂解 降解二十一化 熔化 汽化液化 酸化氢化 氧化 水化 风化 炭化 钝化催化 皂化 歧化 卤化 硝化 酯化裂化 (油脂)硬化 磺化 硫化 老化3.基本化学用语:(限于篇幅,只列出复习要点,请读者自己落实)(1).元素符号(熟记各主族元素、0 族元素符号名称)(2).原子、离子结构示意图(前 20 号元素元素离子、原子结构示意图)(3)
11、.电子式: 原子和单质:Na、Mg、Al、Cl、O、N、C、Cl 2、N 2、H 2 阳离子:Na +、Mg 2+、Al 3+、H 3O+、NH 4+ 阴离子:Cl -、O 2-、S 2-、OH -、O 22-、NH 2-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NaCl、K 2S、NaOH、Na 2O2、NH 4Cl、Ca(OH) 2、MgCl 2 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HCl、H 2O、NH 3、CH 4、H 2O2、CO 2、CS 2、CH 3OH、CCl 4、CH 3Cl、C 2H4、C 2H2 有机官能团的电子式:羟基、甲基、氨基、醛基用电子式表示物质的形成过程: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4).
12、化学式、分子式(5).结构式、结构简式、实验式(最简式)(6).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7).电离方程式 :NH3H2O、CH 3COOH、H 2O、Al(OH) 3、NaHCO 3、NaHSO 4。(8).热化学方程式(9). 电极方程式:铜锌原电池(H 2SO4作电解质溶液) ;钢铁的析氢腐蚀;钢铁的吸氧腐蚀;铅蓄电池;氢氧燃料电池。完成下表,填写化学用语: 5 名称 乙醇 乙烯分子式 C2H6O C2H4化学式 C2H6O C2H4最简式 C2H6O CH2结构式结构简式 CH3CH2OH CH2= CH2化学用语电子式【典型例题】类型一:物质的组成【例 1】某物质经分析知道它仅含一种元
13、素,则该物质不可能是A混合物 B化合物 C纯净物 D单质【思路点拨】同素异形体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 【答案】B【解析】仅含一种元素的物质,可能是单质,是单质必为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比如金刚石、石墨混合在一起。【总结升华】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的基本概念。举一反三:【变式 1】下列各组物质均由分子组成的是A金刚石、氨气、氧气 B二氧化碳、二氧化硅、二氧化硫C空气、冰、碘蒸气 D液氯、液氨、熔化的食盐【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典型物质的微观组成。A 中的金刚石是由原子构成的单质,B 中的二氧化硅是由原子构成的共价化合物,D 中的食盐是由离子构成的离子化合物。【变式 2】由两种原子组成
14、的纯净物 ( )A. 一定是化合物 B. 可能是化合物或单质C. 一定是单质 D. 一定是同素异形体【答案】B【解析】由元素与同位素的概念可知,题目所给两种原子可为同一种元素,也可为不同种元素。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物质的组成、同素异形体、同分异构体、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等概念的理解类型二:化学物质的分类 6 【例 2】(2016 北京八中)分类是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下列物质分类不正确的是 ( ) A. 电解质:明矾、一水合氨、硫酸钡B. 酸性氧化物:CO 2、SO 2、NO 2、SiO 2C. 混合物:铝热剂、矿泉水、水玻璃、漂白粉D. 同素异形体:C 60、C 70、金刚石【思路点拨】
15、A 项,电解质是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B 项,酸性氧 化物:能与水作用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或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的氧化物;C 项,混合物是不同物质组成的物质;D 项,依据同素异形体概念是同种元素组成的不同单质分析判断。【解析】A 项,明矾和硫酸钡是盐,一水合氨是碱,均属于电解质,故 A 正确; B 项,CO 2、SO 2、SiO 2 属于酸性氧化物:NO 2 为不成盐氧化物,故 B 错误;C 项, 铝热剂是铝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矿泉水是电解质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水玻璃是硅酸钠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漂白粉主要成分为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属于混合物,故 C 正确;D
16、 项,C 60、C 70、金刚石都是碳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结构不同,物理性质不同属于同素异形体,故 D 正确;故选 B。【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化学概念和物质分类的分析判断,掌握实质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举一反三:【高清课堂: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和基本化学用语 例 4】【变式 1】非金属氧化物采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可分为不同的类别,从某种意义将 N2O5、SO 3、CO 2、Cl 2O7 等归为一类。则下列氧化物与它们属于同一类的是( )ACO BNO 2 CSO 2 DNO【答案】C【变式 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液氨、液氯、干冰、碘化银均为化合物 氢氟酸、盐酸、水玻
17、璃、氨水均为混合物明矾、小苏打、醋酸、次氯酸均为电解质 碘酒、牛奶、豆浆、漂粉精均为胶体Na 2O2、 Na2CO3、NaHCO 3、Na 2SiO3 均为钠盐A和 B和 C和 D【答案】B【变式 3】用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X Y Z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B 电解质 离子化合物 化合物C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D 碱性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 氧化物【答案】B【例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酸酐不一定是氧化物B酸性氧化物一定不和酸反应C能和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必为酸性氧化物D不能和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和碱反应【思路点拨】酸性氧化物必须含两种元素。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
18、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和高价的金属氧化物,如三氧化铬 CrO3、七氧化二锰 Mn2O7等。 简单含氧酸脱水生成的酸性氧化物称为酸酐,如硫酸脱水生成的三氧化硫称硫酐;两分子乙酸 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酸酐。 7 【答案】A【解析】乙酸酐 不是氧化物,所以 A 正确。酸性氧化物 SiO2可以和 HF 反应,所以 B 错。NO 2和水反应生成 HNO3,但 NO2不是酸性氧化物,所以 C 错。CO、NO 等不成盐氧化物与酸、与碱均不反应,所以 D 错。【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对氧化物概念的深刻理解,注意解题时采用反证法以及事物的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举一反三:【变式】下列关于氧化物
19、的各项叙述正确的是( )酸性氧化物肯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非金属氧化物肯定是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肯定是金属氧化物 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均可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与水反应生成酸的氧化物不一定是酸酐,与水反应生成碱的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不能跟酸反应的氧化物一定能跟碱反应A B C D【答案】D类型三:物质的性质和变化【例 4】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导电 爆炸 缓慢氧化 品红褪色 无水硫酸铜变蓝 工业制氧气 白磷转化为红磷 久置浓硝酸变黄 煤干馏 从煤焦油中提取苯和苯的同系物 溴水中滴入 CCl4,振荡后褪色 制肥皂后期加入氯化钠得肥皂 加热氯化铵固体,在试管上部又出现
20、白色晶体 纯碱晶体风化 渗析 明矾净水 硬水软化 生物固氮电镀【思路点拨】凡是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均是化学变化,从物质结构角度化学变化中有旧的化学键断裂同时有新的化学键生成。 【答案】【解析】导电分为自由电子导电和自由离子导电,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爆炸有轮胎爆炸、黑火药爆炸等类型,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因瞬间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爆炸,属于化学变化;缓慢氧化也属于化学变化;SO 2使品红褪色属于化学变化、活性炭吸附使品红褪色属于物理变化;无水硫酸铜吸水变蓝,生成新的纯净物 CuSO45H2O,是化学变化;工业制氧是分离液态空气法;白磷转化为红磷,有结构改变的同素异形
21、体的转化,是化学变化;久置硝酸变黄是因为硝酸分解出 NO2所致;煤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使之分解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提取苯及其同系物是利用沸点不同分馏,是物理变化;溴水中滴入 CCl4,振荡后褪色原理为萃取,是物理变化;制肥皂后期加入氯化钠得肥皂是盐析,是溶解度降低所致,是物理变化;加热氯化铵固体,在试管上部又出现白色晶体,是氯化铵固体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在试管上部遇冷又反应生成氯化铵固体,属于化学变化;风化是结晶水合物自然失去结晶水的过程,是化学变化;渗析是由于微粒半径有差异利用半透膜分离,是物理变化;明矾净水是由于铝离子水解生成的氢氧化铝胶体吸附悬浮颗粒,铝离子水解是化学变化;硬水软化
22、、生物固氮、电镀都是化学变化。【总结升华】本题考查物质的化学变化,考纲要求是理解层次。举一反三:【变式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有化学键破坏的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 发生了颜色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 有气泡产生或固体析出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用糯米、酒曲和水酿制成甜酒,一定是化学变化 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 8 粉胶体中的食盐不涉及化学变化A B C D全部【答案】B【变式 2】下列家庭小实验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用熟苹果催熟青香蕉B用少量食醋除去水壶中的水垢C用糯米、酒曲和水制成甜酒酿D用鸡蛋壳膜和蒸馏水除去淀粉胶体中的食盐【答案】D 【解析】A 项熟苹果释放出乙烯,乙烯催熟青香蕉
23、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B 项,有 Mg(OH)2+2CH3COOH (CH3COO)2Mg+2H2O、CaCO 3+2CH3COOH(CH 3COO)2Ca+H2O+CO2反应发生;C 项,酿酒过程主要涉及淀粉麦芽糖葡萄糖乙醇的转化;D 项,利用渗析的方法可将胶体和溶液进行分离,属于物理分离方法。【变式 3】 (2015 重庆高考)中华民族有着光辉灿烂的发明史,下列发明创造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A用胆矾炼铜 B用铁矿石炼铁C烧结粘土制陶瓷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解析】A胆矾的化学式为 CuSO45H2O,由 CuSO45H2OCu,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 A 正确;BFe 2O3Fe,有
24、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反应,故 B 正确;C 制陶瓷的原料是粘土,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硅酸盐产品,故 C 正确; D打磨磁石制指南针,只是改变物质的外形,没有新物质生成,不涉及化学反应,故 D 错误。故选 D。类型四:各类物质间的相互关系一无机反应规律【例 5】下列反应能一步完成的是AFe 2O3 Fe(OH)3 BCuO Cu(OH)2CCaCO 3 Ca(OH)2 DNa 2CO3 NaOH【思路点拨】要酸碱盐的溶解性入手分析,难溶碱对应的碱性氧化物不能与水反应。 【答案】D【解析】Fe 2O3 、CuO 与水都不反应;CaCO 3 难溶,不与碱反应;Na 2CO3+Ca(OH)2= CaCO3
25、+2NaOH【总结升华】要注意复习巩固初中化学有关酸碱盐氧化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举一反三:【变式 1】请选择尽可能多的途径制备 NaCl:【答案】请参考以下七种方法: 金属+非金属:2Na+Cl 2=2NaCl酸+碱:HCl+NaOH=NaCl+H 2O盐+盐:Na 2CO3+CaCl2=2NaCl+CaCO3酸+盐:Na 2CO3+2HCl=2NaCl+H2O+CO2碱+盐:2NaOH+MgCl 2=Mg(OH)2+2NaCl碱性氧化物+酸:Na 2O+2HCl=2NaCl+H2O金属+酸:2Na+2HCl=2NaCl+H 2上述练习主要是针对无机反应规律的,在书写时注意思维有序,注意建立对立
26、统一规律的意识。【变式 2】写出 5 个有 CO2 生成,且符合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1)一种盐分解_ ; 9 (2)一种金属氧化物跟单质反应_ ;(3)一种非金属氧化物跟单质反应_ ; (4)两种氧化物反应_ ;(5)一种盐跟一种酸反应_ 。【答案】 (1)CaCO 3 高 温 CaO+CO2 (2)2CuO+C 高 温 2Cu+CO2(3)2CO+O 2 高 温 2CO2 (4)CuO+CO Cu+CO2(5)CaCO 3+2HCl=CaCl2+H2O+CO2(其他正确答案也可)类型五:化学用语【例 6】 (2016 四川广安)下列关于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的电子式:B质子数为
27、 35、中子数为 45 的溴原子 8035BrC硫离子的结构示意图:2 8 6+16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思路点拨】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应标电荷。元素符号的左下角代表质子数,左上角代表质量数。【答案】B【解析】过氧化钠的电子式应为 ;硫离子的最外层应为 8 个电子;间二甲苯的两个甲基应处于间位。【总结升华】化学用语不规范是造成失分的常见现象,要重视化学用语的复习,准确使用各种化学用语。举一反三:【变式 1】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钙离子的电子式 Ca2+ B甲基的电子式C原子核内有 8 个中子的碳原子 14C D乙烷的分子式 CH3CH3【答案】A【变式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硫
28、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B顺2丁烯的结构简式:C乙酸的实验式:C 2H4O2 D原子核内有 8 个中子的氧原子: 18O【答案】B【巩固练习】C HHH+16 2 8 8 10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15 海南高考)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应用中利用了物 质氧化性的是A明矾净化水 B纯碱去油污C食醋除水垢 D漂白粉漂白织物2. (2016 四川高考)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3. 对于下列反应的反应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C
29、O2+H2O=H2CO3 化合反应 B.Cu(OH)2CuO+H2O 分解反应C.Fe2O3+3CO 高温 2Fe+3CO2 置换反应D.NaCl+AgNO3=AgCl+NaNO3 复分解反应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酸酐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B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 D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5. (2016东城二模 )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过程或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天然气燃烧 B.自然界中丁达尔效应 C.蛋白质受热凝固 D.食醋除水垢6. 下列各组物质按酸、碱、盐分类次序排列正确的是 ( )A硫酸、纯碱、石膏 B氢氟酸、熟石灰、明矾C原硅酸、石英、小苏打 D
30、高锰酸、烧碱、尿素7.物质分类的依据通常有组成和性质,下列物质分类中,只考虑组成的是 ( )A. Na2SO4 是钠盐、硫酸盐、正盐B. HNO3 是一元酸、强酸、挥发性酸C. Mg(OH)2 是二元碱、难溶性碱、中强碱D. Al2O3 是两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混合物中的元素一定是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C.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D.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9 (2015 江苏模拟)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 11 A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BS 2 的离子结构示意图:C氯化氢分子的电子
31、式: H:ClDR 2+离子核外有 a 个电子,b 个中子,R 原子表示为: 2baR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硫酸、纯碱、醋酸钠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B氯气、硫酸钡和水分别属于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CMg、Al、Cu 可以分别用置换法、直接加热法和电解法冶炼得到D天然气、沼气和水煤气分别属于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和二次能源11.下表关于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 12.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16O、 17O、 18O 属于同位素 BN 60 和 N2 互为同系物CO 2 和 O3、H 2 和 D2、H 18O 和 H 162O 都互为同素异形体DCH 2O2、C 2H4O2、
32、C 3H6O2、C 4H8O2 互为同系物,乙二醇、丙三醇、苯甲醇也互为同系物13.下列各组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 。酸 碱 盐 氧化物A 硫酸 纯碱 石膏 铁红B 氢硫酸 烧碱 纯碱 生石灰C 碳酸 熟石膏 小苏打 二氧化碳D 二氧化碳 苛性钾 食盐 石灰石14.(2015 四川南通模拟)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ASO 2、SiO 2、CO 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分类组合碱 酸 盐 碱性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A Na2CO3 H2SO4 NaHCO3 SiO2 CO2B NaOH HCl NaCl Na2O COC NaOH CH3COOH MgCl2 Na2O2 SO2D
33、 KOH HNO3 CaCO3 CaO SO3+16 2 8 8 12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15.下列变化一定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导电 爆炸 缓慢氧化 SO 2 使品红褪色 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 工业制 O2 白磷转化为红磷 久置的浓硝酸变黄A B C D16(2016海淀一模 )下 在 2015 年 9 月 3 日胜利日大阅兵中,八一飞行表演队首次使用高沸点的彩色拉烟剂,进行了绚丽的拉烟飞行其原理是用氮气将拉烟剂带入飞机燃料燃烧后喷出的高温气体中,其中的水蒸气与气化后的彩色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彩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彩雾”是一种混合
34、物B上述过程中有物理变化C燃料燃烧产生的热量促使拉烟剂气化D “彩雾”的形成与焰色反应的原理相同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明矾净水过程中不涉及化学变化B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风化、石油分馏和碘的升华都是物理变化D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和质量一定不变18. 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和基础。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使用正确的是 ( )A用食醋除去水壶内的水垢: CaCO3+2H+ = Ca2+CO2+H2OB纯碱溶液呈碱性的原因是:CO 32+2H2O H2CO3+2OHC.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的正极反应式:O 2+ 4e- +2H2O 4OH D表示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
35、式为: 2H2(g)+O 2( g)= 2H 2O(1) ;H = 571.6 KJmol-1二、填空题:19从铁、盐酸、氧气、水、硝酸银溶液 5 种物质中选出 1 种或 2 种为反应物,按下列反应类型各写 1 个化学方程式。(1)化合反应_。 (2)分解反应_。(3)置换反应(有气体放出)_。 (4)复分解反应_。【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 13 1. D【解析】A明矾净水是明矾电离产生的 Al3+发生水解产生了 Al(OH)3 胶体的吸附作用,与物质的氧化性无关,故 A 错误;B纯碱去油污是利用纯碱水解显碱性,油脂在碱性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产生可溶性的物质,与物质的氧化性无关,故 B 错
36、误;C食醋除水垢,是利用醋酸的酸性比碳酸强,与物质的氧化性无关,故 C 错误 ;D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 Ca(ClO)2,该物质与水发生反应产生 HClO,有强的氧化性,可以将织物的色素氧化为无色物质,故 D 正确。故选 D。2. B【解析】A 项,Cl 2+H2O HClO+HCl,生成的 HClO 具有强氧化性,可对水进行杀菌消毒;B 项,硅胶仅起到吸水干燥的作用,不涉及化学变化;C 项,SO 2 可对纸浆进行漂白,这个过程涉及化学变化;D 项,被蚊虫叮咬会产生蚁酸 HCOOH,肥皂水显碱性,涂抹肥皂水发生酸碱中和,可清洗叮咬处。故选 B。3. C【解析】紧扣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可作出选
37、择。但 C 选项是一个容易出错的选项,因为它貌似一个置换反应。4. B 【解析】酸酐是含氧酸失水后的产物。如:乙酸的酸酐为(CH 3CO)2O,可见酸酐不一是氧化物;碱性氧化物和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是不同分类原则指导下的不同分类,它们可能相容、相交、相对。如:在金属氧化物中,Al 2O3 是两性氧化物, Mn2O7(HMnO4 的酸酐) 为酸性氧化物,可见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中,CO、NO 等属不成盐氧化物。本题是在物质分类本质理解透彻基础上再加实例验证的分析、对比、判断试题。5. B【解析】A 项,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
38、方程式是:CH 4+2O2 点 燃CO2+2H2O,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A 错误; B 项,丁达尔效应为胶体独有的性质,指光照射胶体,在垂直光的传播方向有一条光亮的通路,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 B 正确;C 项,蛋白质受热凝固属于蛋白质变性,性质不同于原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 C 错误;D 项,食醋中的醋酸能和水垢中的碳酸钙反应生成醋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化学变化,故 D 错误。故选 B。6. B【解析】A 纯碱不是碱是盐; C、石英是二氧化硅属于氧化物;D、尿素属于有机物。本题考查酸、碱、盐的定义及其对定义的理解。7. A【解析】A 项都是根据其组成而划
39、分的, ;B 项根据组成分为一元酸,而依据不同性质可分为强酸和挥发性酸;C 中的难溶性碱、中强碱是根据其不同性质划分的;D Al2O3 依据不同性质可分别属于两性氧化物、最高价氧化物。8.A【解析】NH 4Cl 含有共价键,但是离子化合物,故 A 正确;由同素异形体组成的混合物,元素以游离态存在,故 B 不正确;Al 2O3、Mn 2O7 都是金属氧化物,但 Al2O3 是两性氧化物,Mn 2O7 是酸性氧化物,故 C 不正确;由同素异形体如:O 2 和 O3、金刚石和石墨等组成物质是混合物, D 不正确。 14 9. C【解析】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不应标电荷,应为 。H:Cl10D
40、【解析】纯碱属于盐,A 项错;氯气是单质,不属于非电解质,B 错;Mg、Al 都是活泼金属,应用电解熔融MgCl2、熔融 Al2O3 方法获得,而 Cu 一般用还原法制得, C 项错。11.D12A13. B 【解析】纯碱属于盐类物质,熟石膏属于盐类物质,二氧化碳属于酸性氧化物,石灰石属于碳酸盐。14. D 【解析】ACO 不属于酸性氧化物;B 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C四氯化碳不是电解质;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15. B【解析】缓慢氧化是物质发生了氧化反应。SO 2 使品红褪色,是品红与 SO2 气体发生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物质。无水硫酸铜由白变蓝是其结合水生成了蓝矾。白磷转化为红磷
41、,红磷是一种新单质。浓硝酸久置分解出 NO2,NO 2 又溶解在 HNO3 中,使得硝酸变黄。以上变化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16. D【解析】 A 项,由于“彩雾”中包括水蒸气和气化后的彩色拉烟剂,所以“ 彩雾”是混合物;B 项,由于“ 彩雾”形成过程是高温气体中的水蒸气与气化后的拉烟剂遇冷凝结形成的,所以是物理变化;C 项,飞机燃料燃烧产热使得拉烟剂气化,所以 C 正确; D 项, “彩雾”的形成过程显色是拉烟剂的原因,与焰色反应无关,所以 D 错误。故选 D。17.D18.C二、填空题:19 (1)3Fe+2O 2 点 燃 Fe3O4(2)2H 2O 通 电 2H2+O2(3)Fe+2HCl=FeCl 2+H2(4)AgNO 3+HCl=AgCl+HNO3【解析】Fe 与 O2 反应生成 Fe3O4 是化合反应;水分解生成 H2 和 O2 属于分解反应;Fe 与盐酸的反应为置换反应;AgNO 3 与盐酸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