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目 录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 31.1 编制说明 31.2 编制依据 31.2.1 本工程图纸及相关文件资料 31.2.2 规范图集 3第二章 工程概况 42.1 建筑概况 42.2 高支模概况 4第三章 施工、劳动力计划 53.1 施工进度计划 53.2 材料准备及要求 53.2.1 材料周转 .53.2.2 材料技术要求 .53.3 设备要求 63.4 技术准备 63.5 测量定位 63.6 劳动力准备 6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及检查验收 74.1 板高支模设计 74.2 梁高支模设计 124.2.1 梁截面统计分析 .124.2.2 梁搭设综述 .124.2.3 典型梁具体搭设 .124
2、.3 脚手架搭设 124.4 支撑架构造要求 124.5 高支模验收 16第五章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65.1 拆模控制 165.2 质量保证措施 185.3 质量要求 195.4 安全架构 205.5 安全保证 215.6 检测、监测措施 225.7 应急措施 235.7.1 应急救援机构 .235.7.2 应急救援机构职责 .235.7.3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 .245.7.4 应急救援装备 .245.7.5 应急救缓药品 .245.7.6 应急救援措施 .24第六章 文明施工措施 29第七章 计算书及相关附图 2927.1 板高支模计算 297.1.1 一区板高支模计算 297.1.2
3、二区板高支模计算 377.2 梁高支模计算书 457.2.1 一区梁高支模计算 457.2.2 二区梁高支模计算 623第一章 编制说明及依据1.1 编制说明本方案主要针对实训楼工程中、II 区结构层施工支模高度大于 8 米楼层的模板支撑体系,本方案主要包括模板的设计、搭设、监护、拆除等专项内容,并按有关规定组织专家论证。1.2 编制依据1.2.1 本工程图纸及相关文件资料序号 图纸及相关文件资料1 学院(筹)新校区建设工程实验实训楼施工图纸2 、实验实训楼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 学院(筹)新校区建设工程实验实训楼施工组织设计1.2.2 规范图集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
4、2002 2011 版)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3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 (JGJ80-91)4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30-2011)5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 (JGJ162-2008)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2011)7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8 建筑施工手册 第五版9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建质200987 号10 建筑工程高大模板支撑系统施工安全监督管理 导则 建质2009254 号第二章 工程概况2.1 建筑概况I 区结构总高度 21.00 米,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抗震墙
5、结构,基础为柱下条形基础,该建筑物安全等级为二级。建筑场地类别为三类。本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属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二级,框架抗震等级三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结构使用年限为 50 年。基础垫层底为-2.6m,开挖至垫层下 1.5m,开挖延基础外缘每边4扩出不小于 2m。II 区结构总高度 18.3 米,地上三层,一层局部有夹层,一层层高为 9m,夹层高度为 4.8m,二、三层层高为 4.5m,室内外高差为 0.3m,总建筑高度为18.3m,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基础为柱下独立基础,安全等级为二级,场地类别为三类,本工程为消能减震结构,
6、在一层二层布置屈曲支撑。本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属标准设防类(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 8 度,框架抗震等级二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结构使用年限为 50 年。垫层底为-1.6m,开挖至垫层下 3.5m,开挖延基础外缘每边扩出不小于 2m。2.2 高支模概况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 8m 及以上;搭设跨度 18m 及以上,施工总荷载 15kN/m2 及以上;集中线荷载 20kN/m2 及以上,需按高大支撑模板系统有关规定进行施工并进行专家论证。针对本工程图纸梁板设计情况,一区 - 轴部位一层无楼板,框架柱从 0 1基础顶面至二层楼板,二层楼板结
7、构标高 9.6m。二层楼板上有一排13004300mm、1100 4300mm 等不等的结构洞口。 一区框架梁最大跨度为9.0m,最大支模高度为 12.05m,梁截面最大为 350750mm,板厚为 150mm。一区地基采用换土垫层法,三七灰土厚度为 1.5m,整片处理;二区框架梁最大跨度为 12.1m,最大支模高度为 10.44m,梁截面最大为 400900mm,板厚为110mm。二区地基采用换土垫层法,换土垫层厚度为 3.5m(1m 级配碎石碎石顶部粗砂灌缝上2.5m 三七灰土下) ,整片处理。第三章 施工、劳动力计划3.1 施工进度计划本工程分为一区和二区两个单体,一区、二区高支模施工开
8、始时间为 2015年 10 月 23 日,结束时间为 2015 年 11 月 30 日,在此期间内涉及到高支模的相关搭设、监测、保护、拆除等各项工作,期间需注意高支模的设计、搭设、监护、拆除等专项内容。3.2 材料准备及要求3.2.1 材料周转本工程所需模板、木方的材料周转计划如下表:5序号 材料 数量 备注1 模板 25000 12 厚2 木方 413m3 3585mm3 钢管 847.56t 483.54 扣件 8.1 万个 直角扣件、对接扣件、十字扣件3.2.2 材料技术要求1、本工程高大支模施工全部采用钢管脚手架(扣件式)搭设支撑体系。支模的纵横杆、内外立杆等均选用 483.5钢管,模
9、板采用 12 厚木模,背楞方木尺寸为 3585mm,梁底顶撑为可调节 U 形钢支托。所有材料必须具备相应合格证书,并按规范要求进行现场验收,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2、杆件材质要求:钢管应符合国家标准 GB/T3091-2008。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和硬弯,两端面切斜的偏差0.50 mm ,且必须涂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对于新管还同时必须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和钢管材质检验报告。钢管上严禁打孔。3、扣件为杆件的连接件,用可煅铸铁铸造,扣件不得有裂纹,并将影响其外观质量的粘砂、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扣件与钢管的贴和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
10、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 1mm;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 5 mm;新进的扣件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扣件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 GB15831-2006,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 65N.m 时,不得发生破坏。4、顶托必须逐个检查,对存在螺纹滑丝等现象的一律不得使用。方木开裂破损的一律不得使用。对高大支模中使用的模板、方木、钢管等材料,使用过一定周期不能确保符合原有力学性能的情况下,要选样做破坏性力学试验,确定能够满足使用承载。63.3 设备要求木工圆锯、木工平刨、压刨、手提电锯、手提压刨、打眼电钻、线坠、靠尺板、方尺、铁水平、撬棍等各种设备机具均准
11、备到位,正式使用前试用调整,并及时保养维修。3.4 技术准备施工前编制有针对性的高支模施工方案,提供高支模施工技术保障;明确项目工程、质量、安全、物质等各部门施工管理人员任务与责任。同时组织人员认真熟悉方案,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并做好施工前三级技术安全交底,搞好上岗人员的培训工作。3.5 测量定位(1)轴线、模板边线放线:用经纬仪引测建筑物的边柱或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其他各条轴线。根据施工图弹出模板边线及水平检测线,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及校正。(2)水平标高控制:根据模板实际施工要求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也可引测到其他过度引测点,并办好预检手续。
12、 3.6 劳动力准备(1)根据现场管理需要,项目部安排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对现场模板架体支设进行监督。监督小组主要成员为项目安全部全体成员、分管工长及相关技术人员。(2)做好施工人员进场的安全、质量、防火、文明施工等教育工作,进行岗前培训,对关键技术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按规定进行三级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施工进度计划;各项安全、技术、质量保证措施;质量标准和验收规范要求;设计变更和技术核定等。必要时进行现场示范,同时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加强遵纪守法教育。(3)劳动力投入计划劳动力投入计划工种 木工 钢筋工 砼工 塔吊工人数 80 50 30 4第四章 施工工艺技术及检查验收74.1 板高支模设计
13、(1) 一区二层顶板、二区一层顶板板高支模设计一区二层顶板标高 9.6m,板厚 150mm,框架梁最大跨度 9.0m,截面为350mm700mm;二区一层层高 9.0m,楼板厚度 110mm,框架梁最大跨度为12.1m,截面为 400mm900mm。一区和二区高支模搭设方式均为:胶合板(12mm)+小木枋次楞(35mm85mm200)+48 双钢管主楞+可调 U 托+满堂架钢管支撑体系,顶部螺杆伸出钢管顶部不大于 200mm,距楼面 200mm 高设一道扫地杆,立杆底端布设 300mm 宽50mm 厚垫板,立杆纵横向间距 0.9m,步距 1.6m。满堂脚手架应在架体外侧四周及内部纵、横向每 6
14、m 至 8m 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 8m 以下时,应在架顶部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架体搭设高度在 8m 及以上时,应在架体底部及竖向间隔不超过 8m分别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水平剪刀撑宜在竖向剪刀撑斜相交平面设置。剪刀撑宽度应为 6m-8m。满堂架体系和先浇筑的柱体或墙结构拉紧顶牢,梁板下立杆纵横成行,水平横杆全部贯通;板下支撑体系水平杆全部延伸到梁下与梁下立杆或水平杆连接,确保支撑体系的整体稳定性。一区区高支模布置:8910二区高支模布置:11124.2 梁高支模设计4.2.1 梁截面统计分析分析本工程一区和二区平面图梁布置情况,对梁截面进行统计,得到支模高度大于 8m
15、,以及 8m 以下但线荷载超过 15KN/m,需验算并经专家论证的梁截面统计表如下:层高超过 8m,线荷载未超过 15 KN/m部位 梁截面(mm) 板厚(mm) 层高(m) 层数一区 350700、350750、250400 150 4.50 二层二区 400900、400650、450600、250500 110 9.0 一层4.2.2 梁搭设综述方案综述:针对上述统计,综合考虑,选取典型梁截面进行高支模设计验算。本工程高支模均采用 483.5mm 钢管搭设满堂脚手架支撑体系,步距1600mm,梁底木方小楞 3585mm 间距 250mm,梁两侧立杆间距为 0.9m。1、对于 250(40
16、0,500) ,梁底无立杆,两侧立杆用单扣件连接。2、对于 350(700,750) ,400(650,900) ,450600,梁底增设一排立杆,两侧立杆单扣件连接。4.2.3 典型梁具体搭设350700、400900 梁高支模设计梁两侧立杆间距 0.9m,沿梁跨度方向立杆间距为 0.9m,步距 1.6m;梁底3585mm 木枋次楞间距 250mm,主楞采用单钢管与立杆双扣件连接。梁侧模主楞采用双方木500,梁侧次愣采用 3585mm,木枋间距 250mm,采用 12对拉螺杆拉结,梁底一道、沿梁高间距 200,共 3 道。4.3 脚手架搭设放线放置纵向扫地杆自角部起依次向两边竖立底立杆,底端
17、与纵向扫地杆扣接固定后、装设横向扫地杆也与立杆固定,每边竖起 34 根立杆后,随即装设第一步纵向平杆和横向平杆、校正立杆垂直和平杆水平使其符合要求后,拧紧扣件螺栓,形成构架的起始段按上述要求依次向前搭设,直至第一步支撑架交圈完成第二步纵向水平杆第二步横向水平杆,并随搭设进行设置剪刀撑。134.4 支撑架构造要求1、立杆(1)必须设置纵横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 1m。(2)立杆应采用对接接头
18、,且接头位置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 500;各接头中心至柱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 13。(3)钢管立杆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架高的 1300,且控制在 50mm 以内。(4)每根立柱底部应设置底座及垫板,垫板厚度不得小于 50mm。2、纵向水平杆(1)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2)搭接长度不应小于 1m,应等距离设置 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
19、搭接纵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3、剪刀撑满堂模板支架四边与中间每隔四排支架立杆应设置一道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纵向剪刀撑,剪刀撑数量不得少于两道且支撑主梁的立柱下必须设置剪刀撑。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宜按下表的规定确定。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4跨,且不应小于6m,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60之间;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剪刀撑斜杆与地面的倾角 45 50 60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最多根数 7 6 5对于1一区和二区满堂架,两端与中间每隔十排立杆在顶部及下部各设置一道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斜杆与水平成45度。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4、扣件14(1)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
20、朝内;扣件螺栓方向尽量一致。(2)扣件螺栓拧紧力矩控制在 45-60N.m。(3)在主节点处纵横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 150。(4)抗滑扣件间应顶紧,安装完毕应由专职安全、技术人员进行复核验收。5、支撑地基为保证立杆基础承载力,必须对地基进行夯实平整,在每根立杆下铺 30cm宽5cm 厚木板,保证架体不下沉。6、其它要求:(1)整体性:梁立杆纵向水平拉杆两端可用钢管与已浇注的钢筋混凝土柱顶紧或抱箍扣接;横向水平拉杆可伸进次梁、板底支撑立杆并与其水平拉杆扣接。如图:(2)施工顺序:高支模区域应先浇筑墙或柱体等竖向结构混凝土,待墙柱施工至梁底
21、 10cm 处,再施工梁、板结构的模板、钢筋、混凝土工程。(3)泵送管道不能依附于满堂脚手架上,只能依附柱身另搭设支撑架。(4)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进行预堆载,确保后续浇筑安全性;浇筑过程中,派人检查支架和支承情况,发现下沉、松动和变形情况及时解决。(5)确保立杆的垂直偏差和横杆的水平偏差小于扣件式脚手架规范的要求。立杆支撑必须竖直(保证立杆轴心承载) ,禁止使用扭曲锈蚀严重的立杆,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禁止错接。立杆承载要贯通,禁止出现立杆传载到横杆,横杆再传递到立杆的情况(保证受力明确) 。支撑必须保证横平竖直,成排成列,以保证横杆与每一根立杆能够用扣件连接。阴阳角应采用木坊进行定位,以保证
22、线条平顺及防止出现胀模现场发生。15(6)顶托支座位置必须采用两根钢管并排传递承载的方式。顶托支撑插入长度应以保证顶托支撑稳定及不发生偏移为原则,一般以伸出长度不超过总长的1/3 为宜。(7)可调支托底部的立柱顶端应沿纵横向设置一道水平拉杆。扫地杆遇顶部水平拉杆之间的间距,在满足模板设计所确定的水平拉杆步距要求条件下,进行平均分配确定步距后,在每一步据处纵横向应各设一道水平拉杆。所有水平拉杆的端部均应与四周建筑物顶紧顶牢。无处可顶时,应在水平拉杆端部和中部沿竖向设置连续式剪刀撑。(8)当支架立柱高度超过 5m 时,应在立柱周围外侧和中间有结构柱的部位,按水平间距 6-9m、竖向间距 2-3m
23、与建筑结构设置一个固节点。(9)钢管扫地杆、水平拉杆应采用对接,剪刀撑应在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得小于 500mm,并应采用 2 个旋转扣件分别在 离杆端不小于 100mm 处进行固定。(10) 支撑体系利用已浇筑的墙柱通过刚性连接,拉紧顶牢,确保支撑体系稳定。如图所示:16柱与满堂架连接大样4.5 高支模验收(1)高支模搭设前应先按方案图进行放线,做出样板单元,经监理等相关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搭设。(2)高支模安装完毕后,必须先由班组、项目部自检,再通知公司相关主管部门检查合格后,并报监理单位、质监站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3)高支模拆除前,必须向监理单位申请拆模报告,
24、监理单位签字同意后方可拆模。第五章 质量、安全保证措施拆模控制1、拆模时间模板拆除均要以同条件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报告为依据,填写拆模申请单,由专业工长和项目技术负责人签字后报送监理审批方可生效执行。17侧模:在混凝土强度能保证表面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坏后,方可拆除。底模:构件跨度大于 8m 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100%后,方可拆除。构件跨度小于 8m 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 75%后,方可拆除。预应力部位的拆模为达到设计要求的混凝土强度和预应力完成后拆除。底模拆除表序号 结构类型 结构跨度(M) 按设计强度百分率(%)1 板 2 502 梁 28 703 承重结构 8 1004
25、 悬臂梁 2 705 悬臂板 2 100侧模拆除表序号 砼强度设计值 平均硬化气温在25度时的拆除时间1 C30 16小时2 C30 24小时2、拆模顺序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先支后拆,后支先拆,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纵墙模板后拆横墙模板,先拆外墙模板,再拆内墙模板。3、拆模施工(1)梁板拆除:先将支撑上可调支托松下,使龙骨与模板分离,并让龙骨降至水平拉杆上,接着拆下全部边接模板的附件,再用铁钎撬动模板,使模板降下由龙骨支撑,拿下模板和龙骨。(2)梁、柱模在确保表面不受损坏时方可进行拆除。先拆除斜撑,再拆除模板和对拉螺栓及附件,再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之与砼分离。(3)拆下的
26、模板及时清理粘结物,涂刷脱模剂,并分类堆放整齐,拆下的构配件及时集中统一管理,并做相应的防护处理。(4) 拆除模板时,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的地方,拆除跨度较大的梁下支顶时,应先从跨中开始,分别向两端拆除。4、拆除支撑体系注意事项18(1) 拆除前应全面检查支撑体系的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2)拆除支撑应先清除其上的杂物及地面的障碍物。(3)拆除作业应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水平拉杆要跟随立杆逐层拆除。5、管理措施(1)楼面顶架、模板安装前,应对班组进行全面的技术安全交底,对安装方法、搭设安装顺序、技术标准、质量安全要求等做好详细的技术交底工作。(2)在支顶安装过程中,
27、应设置防倾覆的临时措施,待其安装完毕且核正无误后才予以固定。5.2 质量保证措施(1)模板存放场地要平整夯实。模板平放时,要有木方垫架。立放时,模板触地处要垫木方,以此保证模板不扭曲不变形。不可乱堆放或在已组拼的模板上堆放分散模板和配件。(2)工作面己安装完毕的墙、柱模板,不准在吊运其他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依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工作面己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3)墙体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斜撑,再卸掉水平背楞,用撬棍轻轻撬动模板,使模板与砼脱离,不得用力过猛,特别是阴阳角及洞口模板。以免模板
28、变形。(4)楼板模板拆除时先拆除水平拉杆,然后拆除立杆。梁模板拆除时先拆除侧模,再拆底模,拆除时砼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受损坏。模板拆除时混凝土强度必须满足要求。(5)方木堆放应整齐,按规格码放,下面垫上旧方木,下雨天要用塑料布盖上。由于胶合模板受潮膨胀,所以堆放地面要干燥,铺垫方木,下雨时,要及时覆盖,防止受潮。(6)涂刷脱模剂应在木工作业场地进行,严禁在模板安装完毕后涂刷,防止污染钢筋。(7)为保证结构位置断面准确,梁身平直,支模前应在砼表面弹出柱、梁19构件边线控制线,故安装时带通线安装,放好支撑块。(8)为防止保护层地过大或过小,应垫好保护层垫块。为保证结构物件位置细部尺寸,平
29、整度符合要求,模板支完后应根据校核线进行检查校核。(9)浇筑前应有专人护模,检查各扣件的坚固情况及剪力撑、山形卡等。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解决,消险隐患。(10)模拆除后,立即包上护角,并进行养护。5.3 质量要求模板要求内平面平整,接缝严密,防止漏浆,模板安装的允许偏差详见下表:表 1 模板工程安装允许偏差表分项项目 轴线位移 截面尺寸 标高 垂直度 平整度 相邻模板高低差工艺标准允许偏差3 mm 2 mm 5 mm 3 mm 2 mm/2m 1mm模板安装、预埋件及预留孔施工允许偏差见模板安装、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表示。表 2 模板安装、预埋件、预留孔允许偏差表检查频率序号 项目 允许偏差(M
30、M) 范围 数量 检验方法刨光模板 21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不刨光模板 3 4 用尺量刨光模板 32 表面平整度不刨光模板 5 4 用 2m 直尺量柱、桩 5梁、衍架 0、 -10宽板 0、 -101 用尺量柱、桩 0、 -5梁、衍架 0、 -10高板 0、 -101 用尺量柱、桩 0、 -5梁、衍架 0、 -53模内尺寸长板 0、 -5每个构件1 用尺量柱、桩 L/1500梁、衍架 H/10004 侧向弯曲板 L/2000 且10每个构件 1沿构件全长拉线量取最大矢量20预应力钢筋孔道 (梁端)35 预留孔洞位置 其它 10每个孔洞 1 用尺量位置 3 1 用尺量钢板联结板等 平面高度 2
31、 1 用尺量位置 10 1 用水准仪量6 预埋件 螺栓锚筋等 外露长 度 10每个预埋件1 用尺量5.4 安全架构(1)安全管理体系根据项目组织机构成立安全生产管理委员会,对安全生产实施统一领导,对保证安全生产的重大技术措施等问题进行决策。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制定奖罚制度,切实落实执行安全文明施工细则及奖罚制度。项目设安全总监一名、专职安全员两名,各专业及生产班组按人数的多少设兼职安全员。各安全员在施工现场跟踪检查,发现安全隐患由兼职安全员向专职安全员报告,重大问题还须向项目生产经理汇报,并立即下达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项目安全员进行监督复查安全隐患的整改情况。(2)安全管理成员安全生产管理委员
32、会成员组成:委员会主任:左文建(项目副经理-18635130342) 全面负责项目安全管理工作,统筹安排项目安全工作。 21委员会副主任:胡继宏(总工-15035156228)负责现场安全管理,对项目应急预案进行相应深化工作,并明确各委员岗位职责。 委员:武世德(专职安全员-15003415216) 、王寿亭(专职安全员-13834622735)及其他项目部管理人员以及施工班组长。负责现场安全生产过程监控,组织将应急预案反复向全体员工进行交底,并做好书面记录;对潜在事故或紧急情况发生时组织应急小组按应急预案实施抢救工作。 安全人员职称证、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书、特种作业资格证及其他相关证书见附件
33、。(3)方案编制及审核人员编制人:,本科学历,土木工程专业,项目技术人员。审核人:,本科学历,土木工程专业,项目总工。5.5 安全保证1、金属扣件架搭设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梁、板下脚手架沿梁方向两边设置剪刀撑,靠近地面的地方设置扫地杆,水平连接杆和剪刀撑的钢管类型同脚手架钢管。(2)搭设前应严格进行钢管的筛选,凡严重锈蚀、薄壁。严重弯曲及裂变的杆件不宜采用。(3)严重锈蚀、变形,螺栓螺纹已损坏的扣件不宜采用。(4)建筑金属的拉杆,不宜采用铅丝攀拉,必须使用埋件形式的钢性材料。(5)所有扣件紧固力矩,应达到 45kgm。(6)同一立面的小横杆,应对等交错设置,同时立杆上下对直。(7)斜杆接长,
34、不宜采用对接扣件。应采用叠交方式,二只回转扣件接长,搭接距离视二只扣件间隔不少于 0.4m。2、模板工程安全技术措施(1)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高空作业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带,并应系牢。安全带应高挂低用。(2)经医生检查认为不适宜高空作业的人员,不得进行高空作业。22(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4)安装与拆除模板,应搭脚手架,并设防护栏杆,防止上下在同一垂直面操作。(5)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6)二人抬运模板时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
35、。传递模板、工具应用运输工具或绳子系牢后升降,不得乱抛。高空拆模时,应有专人指挥。并在下面标出工作区,用绳子和红白旗加以围栏,暂停人员过往。(7)模板支架在施工中,严禁集中超负荷堆放钢筋、混凝土、机械设备及其他材料,防止物体坠落及支撑体系坍塌。(8)支模过程中,如需中途停歇,应将支撑、搭头、柱头板等钉牢。拆模间歇时,应将已活动的模板、支撑等运走或妥善堆放,防止因踏空、扶空而坠落。(9)模板上有预留洞者,应在安装后将洞口盖好,混凝土板上的顶留洞,应在模板拆除后即将洞口盖好。(10)拆除模板一般用长撬棒,人不许站在正在拆除的模板上,在拆除楼板模板时,要注意整块模板掉下,更要注意,拆模人员要站在门窗
36、洞口外拉支撑,防止模板突然全部掉落伤人。(11)高空作业要搭设脚手架或操作台,上、下要使用梯子,不许站立在墙上工作;不准站在大梁底模上行走。操作人员严禁穿硬底鞋及高跟鞋作业。(12)装拆模板时,作业人员要站立在安全地点进行操作,防上上下在同一垂直面工作;操作人员要主动避让吊物,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的安全意识。(13)拆模必须一次性拆清,不得留下无撑模板。拆下的模板要及时清理,堆放整齐。5.6 检测、监测措施(1)班组日常进行安全检查,项目部每周进行安全检查,分公司每月进行安全检查,所有安全检查记录必须形成书面材料。(2)高支模日常检查,巡查重点部位:23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支撑、剪刀撑等构
37、件是否符合要求。2)地基是否积水,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连接扣件是否松动。4)架体是否有不均匀的沉降、垂直度。5)施工过程中是否有超载现象。6)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规范要求。7)支架与杆件是否有变形的现象。(3)监测点布设每隔 1015m 间距各布设 1 个监测剖面。每个监测剖面应布置不少于 2 个支架水平位移和变形监测点、3 个支架沉降观测点。监测仪器精度应满足现场监测要求,并设变形监测报警值。(4)监测频率:在浇筑砼过程中应实施实时监测,一般监测频率不宜超过 2030 分钟一次;在砼初凝前后及砼终凝前后也应实施实时监测。监测时间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监测时间应控制在高支模使
38、用时间至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 85%以上。5.7 应急措施在高支模区域内施工极可能发生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等重大伤亡事故。本预案针对梁板高支模施工可能发生的高空坠落、模板坍塌、物体打击触电、火灾等紧急情况的应急准备和响应。火警:119 公安:110 医疗:120 交通:1225.7.1 应急救援机构项目部成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领导小组,组长由项目产经理担任,副组长由技术负责人担任,成员由项目部各部门主管领导及安全员等人员组成,公司本部设置相应的应急救援指挥部。项目部应急救援小组成员名单为:组 长:建 副组长:宏 权组 员:军 王 鹏 炜 鹏 军245.7.2 应急救援机构职责(1)负责制
39、定事故预防工作相关部门人员的应急救援工作职责。(2)负责突发事故的预防措施和各类应急救援实施的准备工作,统一对人员,材料物资等资源的调配。(3)进行有针对性的应急救援应变演习,有计划区分任务,明确责任。(4)当发生紧急情况时,立即报告公司相关主管部门并及时采取救援工作,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必要时,报告当地部门,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5.7.3 应急救援工作程序(1)当事故发生时小组成员立即向组长汇报,由组长立即上报公司,必要时,汇报当地有关部门,以取得政府部门的帮助。(2)由应急救援小组组织项目部全体员工投入事故应急救援抢险工作中,尽快控制险情蔓延,并配合、协助事故的处理调查工作。(3)事故发生时
40、,组长不在现场时,由在现场的其他组员作为临时负责人指挥安排。(4)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小组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抢救受害人是应急救援的首要任务,在应急救援行动中,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现场急救与安全转送伤员降低伤亡率,减少事故的损失。(5)事故发生后迅速控制危险源,对事故造成的危害进行监测、测定事故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做好现场清洁,消除危害后果。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人员伤亡情况,协助上级部门对事故调查(6)项目部指定专人负责事故的收集、统计、审核和上报工作,并严格遵守事故报告的真实性和时效性。5.7.4 应急救援装备应急救援装备包括值班
41、电话、报警电话、无线对讲机、灭火器材、消防专用水管、消防水池、防毒面具、应急药箱、担架、抽水机及切割机等。5.7.5 应急救缓药品(1)外用药品:双氧水、雷佛奴尔水、红药水、碘酒、消毒的棉签、药棉、纱布、胶布、绷带、创可贴、跌打万花油、眼水、眼膏、磺胺结晶、烫火膏、清凉油或驱风油、三角巾、急救包。25(2)服药品:人丹、十滴水、保济丸或藿香正气丸、一般退烧药品。5.7.6 应急救援措施(1)物体打击急救措施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颅脑损伤、胸部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脱离危险现场,以免再发生损伤。2)在移动昏迷的颅脑损伤伤员时,应保持头、颈、
42、胸在一直线上,不能任意旋曲。若伴颈椎骨折,更应避免头颈的摆动,以防引起颈部血管神经及脊髓的附加损伤。3)观察伤者的受伤情况、受伤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4)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
43、。5)防止伤口污染。在现场,相对清洁的伤口,可用浸有双氧水的敷料包扎;污染较重的伤口,可简单清除伤口表面异物,剪除伤口周围的毛发,但切勿拔出创口内的毛发及异物、凝血块或碎骨片等,再用浸有双氧水或抗生素的敷料覆盖包扎创口。6)在运送伤员到医院就医时,昏迷伤员应侧卧位或仰卧偏头,以防止呕吐后误吸。对烦燥不安者可因地置宜地予以手足约束,以防伤及开放伤口。脊柱有骨折者应用硬板担架运送,勿使脊柱扭曲,以防途中颠簸使脊柱骨折或脱位加重,造成或加重脊髓损伤。(2)高空坠落急救措施26当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后,抢救的重点放在对休克、骨折和出血上进行处理。1)发生高处坠落事故,应马上组织抢救伤者,首先观察伤者的受伤
44、情况、部位、伤害性质,如伤员发生休克,应先处理休克,去除伤员身上的用具和口袋中的硬物。遇呼吸、心跳停止者,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处于休克状态的伤员要让其安静、保暖、平卧、少动,并将下肢抬高约 20,尽快送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在搬运和转送过程中,颈部和躯干不能前屈或扭转,而应使脊柱伸直,绝对禁止一个抬肩一个抬腿的搬法,以免发生或加重截瘫。2)出现颅脑损伤,必须维持呼吸道通畅。昏迷者应平卧,面部转向一侧,以防舌根下坠或分泌物、呕吐物吸人,发生喉阻塞。有骨折者,应初步固定后再搬运。遇有凹陷骨折、严重的颅底骨折及严重的脑损伤症状出现,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后,
45、及时送就近有条件的医院治疗。3)颌面部伤员首先应保持呼吸道畅通,摘除义齿,清除移位的组织碎片、血凝块、口腔分泌物等,同时松解伤员的颈、胸部钮扣。若舌已后坠或口腔内异物无法清除时,可用 12 号粗针穿刺环甲膜,维持呼吸,尽可能早作气管切开。4)发现脊椎受伤者,创伤处用消毒的纱布或清洁布等覆盖伤口,用绷带或布条包扎。搬运时,将伤者平卧放在帆布担架或硬板上,以免受伤的脊椎移位、断裂造成截瘫,招致死亡。抢救脊椎受伤者,搬运过程严禁只抬伤者的两肩与两腿或单肩背运。5)发现伤者手足骨折,不要盲目搬动伤者。应在骨折部位用夹板把受伤位置临时固定,使断端不再移位或刺伤肌肉、神经或血管。固定方法:以固定骨折处上下
46、关节为原则,可就地取材,用木板、竹片等。6)复合伤要求平仰卧位,保持呼吸道畅通,解开衣领扣。7)周围血管伤,压迫伤部以上动脉干至骨骼。直接在伤口上放置厚敷料,绷带加压包扎以不出血和不影响肢体血循环为宜,常有效。当上述方法无效时可慎用止血带,原则上尽量缩短使用时间,一般以不超过 1h 为宜,做好标记,注明上止血带时间。27遇有创伤性出血的伤员,应迅速包扎止血,使伤员保持在头低脚高的卧位,并注意保暖。正确的现场止血处理措施是:创伤局部妥善包扎,但对疑颅底骨折和脑脊液漏患者切忌作填塞,以免导致颅内感染。a一般伤口小的止血法:先用生理盐水(0.9Nacl 溶液)冲洗伤口,涂上红汞,然后盖上消毒纱布,用
47、绷带较紧地包扎。b加压包扎止血法:用纱布、棉花等做成软垫,放在伤口上再加包扎,来增强压力而达到止血。c止血带止血法: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条等,上肢出血结扎在上臂以上 12 处(靠近心脏位置),下肢出血结扎在大腿上 13 处(靠近心脏位置)。结扎时,在止血带与皮肤之间垫上消毒纱布棉垫。每隔 25-40min 放松一次,每次放松 0.5-1min。动用最快的交通工具或其他措施,及时把伤者送往邻近医院抢救,运送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簸。同时,密切注意伤者的呼吸、脉搏、血压及伤口的情况。(3)坍塌事故急救措施1)应急救援领导小组负责应急抢救工作的统一领导和组织实施,指挥现场抢险队
48、伍,迅速组建、调集抢险及救护队伍。2)发现事故预兆后,立即停止作业,迅速组织人员撤离作业场所。应急救援组应根据情况迅速制定有效的抢救、抢险措施后,以最快的速度实施抢险。同时要密切监测事故周围建筑、道路、地下水等的发展情况,以便根据情况调整和实施新的抢救措施,并迅速疏散影响范围内的所有人员。3)分析事故坍塌的影响范围,迅速组织疏散无关人员撤离事故现场,并组织人员建立警戒区域,不让无关人员进入事故影响范围。4)当发生坍塌事故后,最早发现者或目击者应立即大声呼救,并根据情况可立即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向项目部有关人员报告或报警。5)项目部应急小组应迅速判断事故发展状态和现场情况,采取正确方法施救,判断清
49、楚被掩埋人员位置后,立即组织人员全力挖掘。6)在救护过程中要防止二次坍塌伤人,扩大伤害范围,必要时要先对危险的地方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7)急救人员按照有关救护知识,立即抢救出来的伤员,在等待医生救治或28送往医院抢救过程中,不要停止和放弃施救,如采用人工呼吸,清洗包扎或输氧急救等。8)当现场不具备抢救条件时,应立即向社会求救。(4)触电事故急救措施1)当事故发生后现场有关人员首先要尽快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并应防止触电者二次触电或抢救者触电。2)隔离电源方法:断开电源开头;使用绝缘物(如干燥的竹枝、木枝)隔离或挑开电源或带电体;用导电体使电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电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跳闸而断开电路。3)抢救方法 :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法:(停止呼吸者)A、使触电者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解开领口和衣服,仰卧在比较坚实(如木板、干燥的泥地等)的地方。B、一只手捏紧鼻孔,另一只手掰开嘴巴(如果掰不开嘴巴,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法贴鼻吹气) 。C、深吸气后,紧贴嘴巴或鼻孔吹气,一般吹二秒,放松三秒。D、救护人换气时放松触电者的嘴和鼻,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