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三、软件修改报告1登记号 12登记日期 13时间 24报告人 25子系统名 26模块名 27 “软件修改报告”的编号 28修改 29修改描述 210批准人 311语句类型 312程序名 313老修订版 314新修订版 315数据库 316数据库修改报告 317文件 318文件更新 319修改是否已测试 320 “软件问题报告”是否给出问题的准确描述 321问题注释 322问题源 323资源 31登记号【由软件配置管理部门为该报告规定的编号。 】2登记日期【软件配置管理部门登记“软件修改报告”的日期。 】3时间【准备好“软件修改报告”的日期。 】4报告人【填写该报告的作者。 】5子系统名【受修
2、改影响的子系统名。 】6模块名【被修改的模块名。 】7 “软件修改报告”的编号 【被“软件修改报告”处理或部分处理的“软件问题报告”的编号。如果某“软件问题报告”的问题只是部分被处理,则在编号后附以 p,如 1234p。 】8修改【包括程序修改、文件更新、数据库修改或它们的组合。 】9修改描述【修改的详细描述。如果是文件更新或数据库修改,还要列出文件更新通知或数据库修改申请的标识符。 】10批准人【批准人签字,正式批准进行修改。 】11语句类型【程序修改中涉及到的语句类型,包括:输入/输出语句类、计算语句类、逻辑控制语句类、数据处理语句类(如数据传送、存取语句类) 。 】12程序名【被修改的程
3、序、文件或数据库的名字。 】13老修订版【当前的版本/修订本标识。 】14新修订版【修改后的版本/修订本标识。 】15数据库【如果申请数据库修改,则给出数据库的标识符。 】16数据库修改报告【数据库修改申请号。 】17文件【如果要求对文件进行修改,则给出文件的名字。 】18文件更新【文件更新通知单的编号。 】19修改是否已测试【指出已对修改做了哪些测试,如单元、子系统、组装、确认和运行测试等,并注明测试成功与否。 】20 “软件问题报告”是否给出问题的准确描述【回答是或否 。 】21问题注释【准确地叙述要维护的问题。 】22问题源【指明问题来自于哪里,如软件需求说明书、设计说明书、数据库、源程序等。 】23资源【完成修改所需资源的估计,即总的人时数和计算机时间的开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