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石家庄市 2019 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 28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3 题。中国诗歌一个最大的特色就是重视“兴”的作用。所谓“兴”的作用,在中国诗歌传统上可分两个方面来看。从作者方面而言就是“见物起兴”。 诗经上说:“ 关关雎鸠,在
2、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雎鸠鸟“ 关关” 的叫声,引发君子求得配偶的情意,就是“兴” 的作用。但宇宙间不只草木鸟兽等种种物象能引发我们的感动,人世间种种事象也能引起我们的感动。 诗经“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是写对时代动荡不安的感慨,这也是引起人感动的一种重要的因素。“兴”的作用不但作者有之读者亦有之。只要你在读李白、杜甫的诗歌时也能产生与他们同样的感动,那么你也就有了与李白、杜甫同样的诗心。不过,诗在使人感动方面有很多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次是一对一的感动,就是闻一知一,不产生更多的联想。陆放翁和他的妻子分离之后又在沈园相遇,他写了一首钗头凤 ,千百年之后,我们仍然为陆
3、放翁的悲剧和他的感情所感动,这就是一对一的感动。可孔子说“诗可以兴” 的感动则不仅是一对一的感动,更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感动。有一次,子贡问孔子:“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孔子回答:“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于是子贡就说:“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其斯之谓与?”诗经里所说的是璞玉的切磋琢磨,与做人本不相干,可子贡却从中悟到做人的道理,这正是“诗可以兴”的感发。由此可见,诗的作用不仅是使作者有一颗不死的心,而且也使读者有一颗不死的心;不仅有一对一的感动,而且有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兴”的感发。同样,西方文学理论中也有类似“兴”的说法。接受美学一个很重要的理论就是“读者
4、反应论”,认为读者的兴发感动是十分重要的。他们认为读者可分成不同的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普通的读者:读明月就是明月,读清风就是清风,只从表面去理解。第二个层次是能深入一步的读者:他们能够从艺术的表达、文字的组织、形象的使用等各方面去欣赏作品。第三个层次是“背离作者原意”的读者:他们对作品的解释可以不必是作者本来的意思,而是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的引发。只有这第三个层次的读者,才是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南唐中主的词“菡萏香销翠叶残西风愁起绿波间”,王国维从中看到了什么?看到一种“众芳芜秽,关人迟暮” 的悲哀和感慨。晏殊的词“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蝶恋花)写的是相思爱情,王国维说
5、这是成大事业大学问的第一种境界!王国维的这种感发正是中国诗歌中让人心不死的“兴”的作用。 (摘编自叶嘉莹什么是好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就作者方面而言, “兴”的作用既包括见物起兴又涵盖因事象而引起感动。B就读者方面而言, “兴”的作用表现在读者对作者及其诗歌作品产生感动。C子贡从切磋琢磨句中悟出做人的道理,无疑当在最能感悟生命的读者之列。D王国维“为学”境界的读诗感发,证明了中国诗歌中的“兴”的重要作用。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段与段之间衔接十分紧密,如中间四段的段首句都既承接上文又引出下文。B文章既援引古代经典中的言论,又以诗经及唐宋诗词为
6、例,论证方式灵活。C文章论述“兴”的作用,主要从作者和读者两个方面展开,并且重点论述后者。D文章通过对东西方文学理论的对比论证,突出了阅读中读者兴发感动的重要性。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对作品的理解越背离作者本来的意思。就越能体现读者具有生命感悟能力。B读明月即懂明月,读清风即懂清风,从表面理解作品,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C孔子的“诗可以兴”不是说诗仅仅能够感动一位读者,而是能感动无数读者。D陆游的钗头凤和晏殊的蝶恋花 ,这都是能够使读者产生感动的好词。(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材料一:CRISPRCas9 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
7、物技术发现之一。这一基因编辑工具革新了实验室的生物技术有助于疾病研究和加速药物研发进程。该技术还显著影响了基于微生物的工业生产和粮食作物开发。但是真正让它一举成名的却是将其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2016 年,来自四川大学的中国科学家首次利用 CRISPR 基因编辑技术,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开展了人体临床试验,标志着 CRISPRCas9 技术从此开启了人类基因编辑的新纪元。CRISPR 这一叫法是 90 年代由西班牙科学家 Francis Mojica 首次提出的,他通过深入研究首先发现,细菌和古生菌 DNA 中一连串作为原始免疫系统基础的重复序列,能够帮助细菌“记录”病毒入侵者的 DN
8、A:Cas9 是一种蛋白质,可以识别在 CRISPR 中存储的特殊序列,并通过序列匹配剪切所有的 DNA。虽然 CRISPRCas9 在 90 年代就被发现,但直到 2012 年,来自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两位科学家詹妮弗杜德纳和艾曼妞卡朋特才发表了相关研究成果,这篇文章介绍了当CRISPRCas9 这一体系从细菌中取出,再引入那些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发生了什么。 “在真核生物中,当你剪切 DNA 时,你会激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 DNA 的可能” 。(摘编自基因编辑技术 CRISPRCas9 是如何改变世界的? ,新浪医药 2018 年 3 月 5 日)材料二:早在二十世纪二十
9、年代,酸奶公司 Danisc0 就开创了 CRISPR 的早期应用,当时科学家们使用早期版本的 CRISPR 来对抗牛奶和酸奶中的主要细菌,该细菌总是被病毒感染。那时候,CRISPR 技术仍不成熟。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我们急需使用 CRISPR 保护粮食和农产品免受新细菌的侵害。基因编辑可以使种植更加高效,可以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主要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也可以创造出不受干旱和其他环境影响的作物。基因编辑会影响我们吃的食物,因为食物基因被编辑以后,食物有可能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可以在杂货架上保存更长时间。另外,运用 CRISPR 技术还可以生产更精瘦的家畜。2017 年 10 月。北京中国科学院的
10、科学家使用 CRISPR 对猪肉进行遗传工程改造使猪体脂肪减少了 24。研究人员将小鼠基因插入猪细胞中,这样猪可以更好地调节体温。(摘编自(CRlSPR 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争议和未来 ,搜狐科技 2018 年 2 月 23 日)材料三:不久前,霍金在其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提到,未来将出现被改动基因的“超级人类” ,他们对疾病的抵抗力会增强,甚至将提高智力和寿命。而霍金恐怕也没想到,他所想的未来竟然在其离世后不到一年就来了,11 月 26 日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在中国健康诞生。对于这项基因编辑技术的成功人们的反应并不像想象中那样美好。霍金在其遗作中说过,如果一部分
11、人变成了“超人” ,作为普通人将只有两条出路一是随着基因改造技术的普及, “普通人类”将会逐渐消失,都变成经过基因改造的“超人”:二是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无法通过基因改造进行提升的普通人类将变得“可有可无” ,普通人类将会被“奴役”或是面临清洗。关于改变基因来避免某种疾病的做法,是否能够取得效果存在很大的争议,一旦基因编辑不完全,那么非但无法预防疾病反而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像此次对 CCR5 基因进行编辑以预防艾滋病的做法,宾夕法尼亚大学基因编辑专家穆斯努鲁提出“没有正常的 CCR5 基因的人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比如西尼罗河病毒,死于流感的风险也会增加” 。而在其实际效果之外,还存在十
12、分严重的伦理道德问题,有学者认为以任意手段暂时或永久增加人体机能是十分“可怕”的,不光有学者对其担忧,前年美国皮尤研究中心也做过相应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受访民众也对基因编辑技术表达了自己的忧虑。(摘编自抵制基因编辑技术,人类到底在恐惧什么? , 智能相对论2018 年 ll 月 28 日)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Francis Mojica 首先发现的 CRISPRCas9 技术,之所以被称为本世纪最大的生物技术发现之一,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B当科学家从细菌中取出 CRISPRCas9,再引入组成更复杂动植物的真核细胞时,剪切 DNA 便会激
13、活一种修复机制,从而开启了重写 DNA 的可能。C早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酸奶公司 Danisco 就开始将 CRISPR 技术应用于人类食物生产这一领域,但早期应用阶段的 CRISPR 技术还不成熟。D霍金在遗作对大问题的简明回答中曾预言,基因技术的发展最终将造成普通人类要么全部变身“超级人类” ,要么被奴役或面临清洗。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从积极角度对基因编辑技术的价值和作用有所肯定,认为这一技术对粮食作物的生产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B基因技术不仅可以生产更精瘦的家畜。还能缓解马铃薯和西红柿等作物的全球短缺状况,且使食物携带更多的营养物
14、质或保存更长时间。C专家穆斯努鲁对此次贺建奎基因编辑免疫艾滋病婴儿事件持怀疑态度,他认为没有正常 CCR5 基因的人会面临感染其他病毒的高风险。D对基因编辑技术以任意手段增加人体机能的做法,一些学者和部分受访民众从伦理道德的角度进行了思考并表达出不同程度的担忧。6以上三则材料,报道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戈壁绝尘 严风华在山水秀丽的南方,我们实在很难想象戈壁是什么样子。当我飞临甘肃的上空,从飞机舷窗往下一看我立即目瞪口呆。飞机下面全是山。是我从没见过的如此辽阔无边、连绵成片的群山。但山山皆秃,没
15、有林木遮掩,没有河水流淌,仿佛一群肌肉发达的或蹲或卧的虎豹全都被扒光了皮毛,光着身子任由太阳炙烤,而导致皮肤干裂,变得全身灰黄,毫无光泽和血色。噢,大西北,裸露的大西北,灰黄的大西北。落到地面,戈壁滩的苍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目瞪口呆了。四周环顾,没有人影。天和地之间,是一条平直的线。遍地里,每一颗沙粒、石块,每一堆沙土、乱石,每一条干枝、枯草,忽然都活了起来,仿佛就是词典里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一个个都代表着孤寂、干渴、饥饿、迷失、慌乱、恐惧、死亡这样的词义。捡起来读,心会发毛,手脚颤栗。我知道我来到了曾经的古道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最早是 1877 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命名的。
16、想必“-3 年肯定是一条充满灵性充满浪漫的路吧,常常是驼队不断,马蹄声脆绸缎拖地,五彩缤纷,轻柔而曼妙。也许我站立的地方,就曾经有驼队小憩过。夜色里,篝火灿烂,奶茶飘香,烤肉诱人,说不定地面上还残存着当年的残骨或木炭。望茫茫旷野,已经看不出半点当年的喧嚣看不出轻柔而曼妙的景况。一种苍凉的气息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戈壁的地面和上空。当我被戈壁的苍凉淹没了全身之后,很快就对这片辽阔的苍凉产生了敬意。我听到了脚步声,一阵一阵的,由远及近。西汉的张骞,第一个穿过了西域的苍凉。建元三年,张骞告别汉武帝,率随从百人,首次出使西域。张骞的队伍,一字排开,夹杂着马蹄声、驼铃声和人的脚步声,一路浩荡,经陇西,过敦
17、煌,日行夜息,让这不曾出现过人烟的戈壁第一次留下了一串串人的脚印。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张骞几经周折,前后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用脚步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丈量出了一条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张骞无疑成了功臣,名垂青史。但两千年了丝绸之路的砾石、风沙早已把张骞的脚印埋没得毫无踪影。而且这条古路也早已停止了运行,但张骞的故事依然流传在这一片辽阔的苍茫里。很幸运,在这条古道上。在这一片荒漠里,有一些事物竞能经受住风沙的冲刷,留下了足迹。玉门关玉树临风,最为坚贞和强悍,这是我的戈壁之旅最强烈的印象。玉门关是汉武帝为确保丝绸之路安全与畅通,大约于公元前 l21107 年间下令修建的。这是一
18、座四方形小城堡,周边无一建筑,唯见茫茫沙砾,空旷无人。尽管日月侵蚀,已经显出破败,但它那种孤傲和霸气,依然镶嵌于城墙中,巍然不动。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盖将军歌:“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其时,守关甲兵多达五千,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但今天它难免寂寞了。当年的热闹不再,当年的雄关已成文物。它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为后人努力地与日渐一日的衰败和冷清抗争。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多是无边无际的荒漠但因为有这么一些人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自张骞之后,穿越过戈壁滩、大沙漠的人,还有大司马霍去病,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西域行军司马班超,高僧法显、唐玄奘,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然还有许多的无法记入史册的无名小卒。他们当
19、中,有的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守护者,也有一些掠夺者、破坏者。正因为有了这些人。丝绸之路才有了悲喜交加的历史。但一切都归为苍凉。那些人来时,步履匆匆,搅得沙飞石走,尘烟骤起。但时间一长,尘埃终要落地。后来者,看着前人留下的废墟,一番唏嘘之后,却找不到他们的脚步了。谁都是戈壁的过客。我长久地站在那儿,感受着那一片苍茫,渐渐又被苍凉淹没。戈壁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贯穿,那只是一片荒漠;丝绸之路要是没有那一群人走过,那条路就必然寂寞:那一群人如果没有留下悲喜,那就没有了苍凉;人要是没有经历苍凉,那就是苍白。苍凉是戈壁的神。 (节选自2011 中国年度散文 ,有删改)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
20、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文章以戈壁的“苍凉”贯穿全文,写出了作者在戈壁的所见所闻和感受,文脉清晰,形散而神不散。B “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比喻戈壁的沙石草枝等,形象写出作者初到戈壁时恐惧绝望的心情。C文章运用由远及近、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戈壁之景,作者对戈壁的深沉感慨借此表达得淋漓尽致。D文章结尾寥寥数字将戈壁最突出的特征凝练写出,收束有力,词简意丰,含义隽永,堪称画龙点睛之笔。8文章使用张骞出使西域和汉武帝修建玉门关等大量史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9题目“戈壁绝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 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
21、题,1 9 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3 题。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进士。崇祯二年,出为四川右参政,分守川南,抚定高、杨二氏。迁浙江按察使。大计,坐贬。久之,起四川副使,以十年秋抵成都。时秦贼已入蜀,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悉众北拒,城中惟屯田军及蜀府护卫军,人情惬惧,捷春启门纳乡民避贼者。中尉奉 勾贼抵城下,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擒击奉 ,而募市人、起废将固守。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 十二年五月,宗龙入掌中枢,即擢捷春右佥都御史代之。时张献忠、罗汝才已叛,捷春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道扼之。国安连破贼,贼遂还入秦、楚。十月朔,杨嗣昌
22、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嗣昌以楚地广衍,贼难制,驱使入蜀,蜀险阻,贼不得逞,蹙之可全胜,又虑蜀重兵扼险,贼将还毒楚,调蜀精锐万余为己用,蜀中卒自是益疲弱不足支矣。捷春愤曰: “令甲失一城,巡抚坐。今以蜀委贼,是督师杀我也。 ”争之,不能得。嗣昌以八月终率师入蜀。于是群贼尽萃蜀中。当是时,捷春提弱卒二万守重庆,所倚惟秦良玉、张令军。于是捷春乃扼水寨观音岩为第一隘,以部将邵仲光守之。九月,献忠突败仲光军,破上马渡。十月,献忠突净壁,遂陷大昌。良玉、令两军皆覆。关隘侦候不明,防军或远离戍所,贼乘隙而过无人之境。嗣昌遂收斩仲光,上疏劾捷春失事。十一月,逮捷春使者至。捷春为人清谨,治蜀有惠政。士民哭送者
23、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敕巡按御史遣官送京师,下狱论死。捷春知不可脱明年八月仰药死狱中。福王时,复官,赠兵部右侍郎。(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八)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B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C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D贼去蜀王疏其功会维章罢傅宗龙代命捷春监军偕总兵罗尚文击贼明年捷春进右参政仍监军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大
24、计,明清考核外官的制度,每三年举行一次,经考核被贬黜者一律不复任用。B屯田,汉朝以后历代政府为获取军饷和税粮利用戍卒、农民垦殖荒地的制度。C擢,提拔之意。类似表示官职提升的词语还有很多,如升、拔、陟、迁、进、晋等。D赠又称“追赠” 。指朝廷为表彰已死官员的功绩而赏赐死者官爵或荣誉称号。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邵捷春任职四川。屡次建立功勋。他任四川右参政,平定安抚高、杨二氏;任四川副使,保卫成都,再立大功;后所部又连破贼寇。B邵捷春临危不乱。行事冷静沉稳。在大敌当前、军力薄弱、内有叛徒的情况下,他铲除叛徒,招募百姓,起用废将,调度有方。C邵捷春清廉谨慎,治政
25、深得民心。他治理蜀地时,采取有利于百姓的政治措施,深受百姓爱戴,他被逮捕时众多士民悲伤痛哭。D邵捷春兵弱难支,下狱含恨而死。在守卫重庆的战役中,他因兵力薄弱,连续失利,最终全军覆没,因此被弹劾入狱,服药而亡。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十月朔,杨嗣昌誓师襄阳,檄蜀军受节度。(2)士民哭送者载道,舟不得行。蜀王为疏救,不听。(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 1415 题。菩萨蛮 纳兰性德黄云紫塞三千里,女墙西畔啼乌起。落日万山寒,萧萧猎马还。笳声听不得,入夜空城黑。秋梦不归家,残灯落碎花。14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26、分)A起笔两句以如椽之笔描绘景物,黄云、紫塞、女墙、乌啼,边塞苍凉之感油然而生。B “落日”两句,有远有近,有声有色,有动有静,场面宏阔,呈现一片苍茫萧索之景。C这首词意境雄浑,黄云浩渺,紫塞绵延,万山横亘,猎马驰骋,抒发了戍边的豪情。D词作上片遒劲豪迈,下片韵致绵长,从浩荡塞歌转为低回离歌。格调豪迈而幽婉。15词人在下阕是如何抒发自己深沉的思乡之情的?请具体分析。(6 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杜甫曾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用“ , ”两句表达出愿意舍己为人,庇佑天下寒士,并且死而无憾的决心。(2)习主席强调学习积累的重要性
27、时曾指出,只要坚持下去一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劝学一文中,以行路设喻,从反面强调积累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 ” 。(3)古人在欢乐之余,往往会有人生短暂之叹。曹操曾感慨人生“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苏轼也曾在赤壁赋中借飞虫米粒慨叹人生如同“ ,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l719 题。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四十年 ,中国人民依靠自己的辛勤汗水,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四十年开放包容,中国人民始终敞开胸襟拥抱世界,积极作出自己的贡献。四十年来,中国从 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人民的生活从贫困走向小康,中国的面貌发生了 的变化。四十年来。中国坚持打开
28、国门搞建设,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 l98 倍,累计吸引外资超过 2 万亿美元左右,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四十年来中国不仅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回望历史,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中国近代的改革鲜有善终;放眼天下,无论是苏联模式还是日本经验,他国的道路无法复制。没有可以奉为金科玉律的教科书,也没有可以对中国人 的教师爷。我们只有( ),从中总结经验,把握规律,才能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造新的辉煌。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 分)A宵衣旰食 一无所有 惊天动地 颐指气使B砥砺奋进 一穷二白 翻天覆地 指手画脚C宵衣旰食 一无所有 翻天覆地 指手画脚D砥砺
29、奋进 一穷二白 惊天动地 颐指气使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3 分)A累计吸引外资超过约 2 万亿美元,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四十年来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B累计吸引外资超过 2 万亿美元左右,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四十年来中国不仅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C累计吸引外资超过 2 万亿美元,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四十年来中国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D累计吸引外资超过 2 万亿美元,连续多年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 30,四十年来中国不仅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19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
30、的一项是(3 分)A不忘锐意进取、硕果累累的成功历史B继续迈开锐意进取的有力步伐C不忘改革开放这段激情燃烧的岁月D继续发扬改革开放的伟大精神20下面是某省气象台发布的一则预警通知的初稿片段。其中有五处不合书面语体的要求,请找出并作修改。(5 分)受强冷空气影响,l2 月 16 日夜里到 l2 月 18 日,我省将出现下暴雪和持续低温天气,大部分地区气温将达到入冬以来最低值,各地降温幅度好多在 68之间,黄河以北有些地段儿降温可达 810。望各相关部门赶紧开展防寒应急处置工作,同时提醒市民出门儿注意防寒保暖。21下面是某交通部门为中小学生办理地铁卡提供的流程图。请把此图转写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
31、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80 个字。(6 分)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黄大发,一位普通的老人,一双手,三十六年,带领乡亲们用铁锤铁钎在绝壁凿出9400 米的“生命之渠” ,结束了草王坝缺水的历史。林俊德,五十年隐姓埋名,与黄沙为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他参与了新中国全部 45 次核试验,为祖国的核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大道至简,大行至朴,为国为民之魂永流传。读了上面两则材料,你有什么样的感想?作为即将高中毕业的新时代青年,你应怎样度过自己的人生?请以“我的人生之路”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
32、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800 字。石家庄市 2019 届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参考答案(201933 上午)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1 B(B 项范围扩大。本文所论述的是“诗”的兴,不是关于作者的“兴” 。读者对于作者的感动应是从作品中来的,不是源于作者本身的。)2 D(“对比论证”错)3 D(A 项“越背离 越能体现 ”的说法错;B 项“都是第一层次的读者”中“部”错,第二、第三层次的读者也能够做到的这一点;C 项“一位读者” “无数读者”错,孔子说的“诗可以兴” ,是说从诗歌所表达的本意中读出其他的含意
33、,而不是感动的读者人数众多。)(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2 分)4 A(“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因果关系不成立,根据材料一可知“应用于人类基因组的编辑”使得这一技术更受人关注。)5 B(“且使食物携带更多的营养物质或保存更长时间”错,根据材料二可知混淆了可能性与必然性)6 材料一侧重报道基因编辑技术带来的重大影响及基因编辑技术的工作原理;材料二侧重报道基因编辑技术在农作物种植和食物生产领域的应用优势;材料三侧重报道的是人们对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忧虑。(每点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5 分)7 B(“绝望”
34、不恰当,作者没有绝望的感情,只是震惊。)8 这些史料体现了戈壁曾经的热闹繁华,与如今的衰败冷清形成对比。突出丝绸之路的昔盛今衰。 (2 分)表达作者对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和曾经创造的辉煌成就的敬意和礼赞,以及对如今沧桑巨变的惋惜和感慨。 (2 分)运用大量的史料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化底蕴。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9茫茫戈壁已不再是商品运输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已经消失。 (2 分)丝绸之路上悲喜交加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灿烂的文化都归于沉寂。 (2 分)表达了作者对丝绸之路繁华不再的深沉慨叹和无限惋惜之情。 (2 分)(共 6 分,意思对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
35、(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9 分)10 C(文言断句首先需要联系上下文语境疏通文意,根据前文内容可知,因为邵捷春得当的部署,军民固守城池,所以贼兵离去,蜀王为其上疏表功,所以“贼去” “蜀王疏其功”应断开,排除 A、D 两项;另外,我们需要理清人物、事件及主要行为,命令捷春监军,偕同总兵击贼是两个完整行为,应将“偕”字断后,排除 B 项;再联系前文“命令捷春监军”可知, “仍监军”主语应还是捷春,所以此处断开,答案是 C 项。)11 A(“经考核被贬黜者一律不复任用”错,根据原文内容“久之,起四川副使”可知,邵捷春后来又被起用为四川副使。)12 D(“最终全军覆没”错,原文为“良玉
36、、令两军皆覆” 。)13(1)十月初一,杨嗣昌在襄阳誓师,发公文命令四川大军接受他节制调度。(关键词“朔” “檄” “节度”各 l 分,句意 2 分。)(2)哭着送行的士人百姓堵满道路,船只无法开动。蜀王替(他)上书求救, (朝廷)没有听取。(关键词:“士民哭送者” “载” “为疏救”各 l 分,句意 2 分。 “为疏”译为“写奏疏”亦可)【参考译文】邵捷春,字肇复,万历四十七年考中进士。崇祯二年,邵捷春出任四川右参政,负责把守川南。期间他招安、平定了高、杨二氏的叛乱。后来升任浙江按察使。在考核官员时,因故被贬官。过了很久,他被起用担任四川副使,在崇祯十年秋天抵达成都。当时陕西的贼寇已经攻入四
37、川,巡抚王维章、总兵侯良柱率领全部川兵在北面抵抗贼兵,成都城中只有屯田的士兵和蜀王府的护卫军,所以人心惶惶,不可终日。捷春打开城门接纳躲避贼兵的乡民。中尉奉钅替勾结贼兵抵达城下,捷春与御史陈廷谟捉拿了奉钅替,并且招募市民,起用免了职的旧将领出来固守成都。贼兵离去后,蜀王上书讲了他的功劳。正好这时维章罢官,由傅宗龙接任,朝廷命令捷春担任监军,同总兵罗尚文一起攻打贼兵。第二年,尚文同安锦副使吴麟征大败贼首过天星等,捷春被提升为右参政,仍然负责监军。十二年(1639)五月,宗龙入朝掌管兵部,朝廷就提升捷春为右佥都御史接替他的原职。此时张献忠、罗汝才已经反叛,捷春派遣副将王之纶、方国安分路扼制,国安连
38、连打败贼兵,贼兵于是回到陕西、湖北。十月初一,杨嗣昌誓师襄阳,发布檄文到四川来要求四川军接受他的节制。嗣昌认为湖北土地广阔,难以制服贼兵,驱使他们进入四川,因四川地势险峻交通不便,贼兵无法施展,官军压境就能大获全胜;又考虑四川有重兵把守险要,贼兵将返回湖北搞破坏,就调出四川的精锐兵力一万多人听自己使用。四川的军队这下软弱无力,不能抵挡贼兵了。捷春愤怒地说“:依照法令,丢失一座城,巡抚就获罪,如今要把四川让给贼兵,这岂不是督师要杀我吗?”跟嗣昌争吵又争他不过。嗣昌在八月底率军进入四川。这时各路贼兵全都集中在四川境内了。这个时候,捷春率领两万弱卒驻守重庆,能依靠的只有秦良玉、张令的部队。捷春就把水
39、寨观音岩作为第一道关口防守,让部将邵仲光驻防。九月,献忠突然袭击,打败了仲光的部队,占领了上马渡。十月,献忠突袭净壁,占领了大昌。良玉、张令的两支部队都覆没了。关隘驻军对贼兵的动向无法侦探确实,有时又远离驻所,贼兵钻空子就通过了没人把守的地方。嗣昌于是收斩了仲光,又上书弹劾捷春贻误军事。十一月,逮捕捷春的使者到来。捷春为官清廉、严谨,治理四川实施了惠民政策。他被逮捕时哭送他的队伍填塞了街道,江中的船无法开动。蜀王替捷春上书求救,朝廷不听。庄烈帝命令巡按御史派官把捷春押送到京师,打入监牢,判处死刑。捷春自知难免一死,第二年八月就喝下毒药,死在了监狱中。福王在位时,朝廷给捷春恢复了官籍,追赠他为兵
40、部右侍郎。(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14 C(C 项 q 抒发了戍边的豪情”理解出现偏差,本词虽然词风豪放,意境开阔,但“黄云”“紫塞” “落日”写景色调苍茫,乌啼风吼马嘶声声悲凉,况且词人明确说“笳声听不得”“秋梦不归家” ,由此可知词人想要表达的应是戍边之苦和思家之愁,而非“戍边的豪情” 。)15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空城、黑夜、笳声呜咽,使词人更感孤独萧索,引发其思乡之情。 (2 分)直抒胸臆。 “秋梦不归家”一句直接点出深沉悲怆的思家之念。 (2 分)以景结情。 “残灯落碎花”写残烛燃尽,灯花纷落,词人归梦不成,辗转难眠,思家之愁在这漫漫长夜愈深愈浓。 (
41、2 分)(若答“哀景衬哀情”或衬托,亦可得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共 6 分。)(三)名句名篇默写(6 分)16(1)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3)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每空 l 分,共 6 分。有错别字、增减字,该空不得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17 B(砥砺奋进,形容在磨练中奋勇前进;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这里“宵衣旰食”对象使用有误。一无所有,什么都没有,多形容非常贫穷。 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表现中国改革开放以前的社会状况,用“一穷
42、二白”比较台适。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惊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声势浩大或事业伟大。这里修饰“变化” , “惊天动地”不合适。颐指气使,指不说话而用面部表情示意,形容有权势的人指挥别人的傲慢态度;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这里重在表现外国无权对中国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而不是重在傲慢的态度。)18 C(原文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处是“超过 2 万亿美元左右” , “超过”后跟确数, “左右”赘余,一处是“不仅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语序不当,应为“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 。)19 C(语句衔接补写,主要考虑上下文语境和语段的中心思想。联系前
43、文“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 40 周年,得出的结论应旨在强调“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所以排除 A、B 两项,考虑与后文的衔接“从中总结经验” ,从伟大精神中总结经验搭配不当,所以排除 D 项,正确答案应为 C 项。)20 参考示例:夜里”改为“夜间” ,“下暴雪”改为“强降雪” ,“好多”改为“普遍” ,有些地段儿”改为“局部地区” ,“赶紧”改为“立即” ,“出门儿”改为“出行” 。(每点 l 分“,答对五点即可。)21 请人先准备材料,然后在学校开证明,提交地铁办理中心审核,材料齐全者,缴费领卡,材料不齐者,补齐材料重新申请,条件不符者,不予办理。(内容 4 分、意思对即可,表达 2 分。超过字数扣 l 分。)四、写作(60 分)22 写作指导本试题给出了两个人的事迹,从中可以得出以下多种立意:为国为民、大公无私的一生。奋斗不息、坚持不懈的一生。专注于事业的一生,等。写作时需注意题目的形式,注意写作指向是“人生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