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1 页(共 26 页)2014 年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小升初数学试卷一、 “妙手回春”把病除 (2 分)1 (2 分) (2014 芜湖县)数学课上,王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事请你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错误的地方画上横线陶红说:“真遗憾,我生于 1996 年 2 月 29 日下午 14 时,一般每四年只过一次生日 ”王伟说:“ 比赛时常看见 3:0 这样的比分,所以说比的后项可以是 0”张燕说:“前天,我和四个同学轮换背两个脚扭伤的同学到 200 米远的医院就诊,平均每人背 40 米路程”李玉说:“某种奖券的中奖率是 10%,每买 100 张奖券,肯定中奖 10 张”吴小花说
2、,:“ 上次爸爸想做一个直径为 0.3 米,长为 3 米的圆柱形通风管,我建议,如果不计接头耗材,至少要买一块面积为 2.9 平方米的长方形铁皮”二、 “对号入座”认真填 (23 分,第 2 题每空 0.5 分,其余每空 1 分)2 (2 分) (2014 芜湖县)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发布:截止 2010 年 5 月 20 日 13 时,民政部、军队和各地民政部门共向甘肃玉树地震灾区调运救灾帐篷三十七万八千四百六十二顶三十七万八千四百六十二写作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万3 (2 分) (2014 芜湖县)3 5= %= = :10= (用小数表示) 4 (2 分) (2014 芜湖县)2 吨
3、= 千克 3 时 20 分= 时5 (1 分) (2014 芜湖县)甲 2 小时做 14 个零件,乙做一个零件 小时,丙每小时做 8 个零件,这三个人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6 (1 分) (2014 芜湖县)7 本书放进 3 个抽屉中无论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 本7 (1 分) (2014 芜湖县)将厚 0.1 毫米的一张纸对折,再对折,这样折 4 次后,这张纸厚 毫米8 (2 分) (2014 芜湖县) 的分数单位是 ,它去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9 (1 分) (2014 芜湖县)用 3.6 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 5: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10 (2
4、分) (2014 芜湖县)在比例尺 (千米)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5 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这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11 (1 分) (2014 芜湖县)某班男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第 2 页(共 26 页)12 (2 分) (2014 芜湖县)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是 10 厘米,高 2 分米,把这个圆柱体从中间横截面切成两个圆柱体,这两个圆柱体表面积的和是 ,体积是 13 (1 分) (2014 芜湖县)淘气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还剩 25 页未看,这本故事书有 页14 (2 分) (2014 芜湖县)一
5、根绳子长 2 米,把它平均分成 9 段,每段长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15 (2 分) (2014 芜湖县)用 数字卡片组成一个三位数是 2 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是 3 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16 (1 分) (2014 芜湖县)一根圆柱形钢条,长 2 米,把它横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 6平方分米,这根钢条的体积是 立方米三、 “仔细辨析”判正误(6 分,每题 1 分)17 (1 分) (2014 芜湖县)有公约数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判断对错)18 (1 分) (2014 芜湖县)李师傅做 100 个零件,合格率是 95%,如果再做 2 个合格零件,那么合格率就达到了 97% (判断对错)1
6、9 (1 分) (2014 芜湖县)小明放学回家,他的速度与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20 (1 分) (2015 邹城市)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的体积的 3 倍 (判断对错)21 (1 分) (2014 阜宁县)一种商品,先提价 10%,再降价 10%,售价与原价相等 (判断对错)22 (1 分) (2014 芜湖县)把 10 克糖溶在 40 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25% (判断对错)四、 “择优入取”用心选 (9 分)23 (1 分) (2014 芜湖县)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 82 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 80 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A82 分
7、B86 分 C87 分 D88 分24 (1 分) (2014 芜湖县)经过 1 小时,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相差( )A330 B300 C150 D12025 (1 分) (2014 芜湖县)从 A 站到 B 站,甲车要行 10 小时,乙车要行 8 小时,甲车速度比乙车慢( )A25% B20% C125% D80%26 (1 分) (2014 芜湖县)把一个棱长为 a 米的正方体,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A6a 2 B8a 2 C10a 2 D12a 227 (1 分) (2014 芜湖县)用长为 4 厘米,宽为 3 厘米,高为 2 厘米的长方
8、体来拼一个实心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长方体A4 B24 C48 D72第 3 页(共 26 页)28 (1 分) (2014 芜湖县)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判断29 (1 分) (2014 芜湖县)六(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如下表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人数 1 3 5 10 12 6 3不用计算,比较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A众数中位数 B众数=中位数 C众数中位数 D无法判断30 (1 分) (2014 芜湖县)王大爷家院子里,原有一个用栅栏围成的长 5 米,宽 3 米
9、的长方形羊圈,因发展需要,现在要改围成一面靠墙且占地至少达到 35 平方米的羊圈,你以为下面第( )个方案比较合理A B C31 (1 分) (2014 芜湖县) 的分子加上 6,如果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A加上 20 B加上 6 C扩大 2 倍 D增加 3 倍五、 “神机妙算”巧、快、对 (27 分)32 (5 分) (2014 芜湖县)直接填得数2480= 0.258= 3030%= 0.30.3= 71.4= = 12 = 56= = + =33 (12 分) (2014 芜湖县)脱式计算 (友情提醒:有的可以简算哦) 400034563253.683.60.2+0.18
10、 489.9+480.1(1 )0.2542 +(; ) 34 (4 分) (2014 芜湖县)解方程或解比例 (温馨提醒:注意书写格式哦!) 35 (6 分) (2014 芜湖县)文字题(1)一个数的 3 倍比 16 少 0.1,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2)5 除 4 的商,加上 1.2 与 0.5 的积,和是多少?六、动手实践真有趣 (8 分)36 (3 分) (2014 芜湖县)求如图阴影部分的面积 (单位,厘米)第 4 页(共 26 页)37 (2 分) (2014 芜湖县)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自来水厂要从水库取水,取水管道怎样铺最短,请在图中画出来(2)自来水厂
11、到城区的送水管道经测算最短是 2000 米,请你测算:自来水厂到水库的取水管道最短需多少米?38 (3 分) (2014 芜湖县)看图回答问题2010 年初前,我国西南地区发生重大旱灾,某小学学生利用零用钱向遭受旱灾的学校捐资(1) 年级的捐资金额最多,这个学校平均每个年级捐款是 元(2)二年级捐资金额是四年级捐资金额的 %(3)四年级捐资金额比五年级少 %七、解决问题我能行 (第 1-5 题,每题 4 分,第 6 题 5 分,计 25 分)39 (4 分) (2014 芜湖县)芜湖钢铁厂要生产一批钢材,计划每天生产 600 吨,20 天完成实际每天生产 800 吨,实际比计划少用多少天完成?
12、40 (4 分) (2014 芜湖县)李老师到银行存款 8000 元,定期三年,年利率 2.25%,扣除个人所得税 20%后,到期后他一共可以取出多少元?第 5 页(共 26 页)41 (4 分) (2014 芜湖县)加工一批零件,甲单独做需要 8 小时,乙单独做需要 7 小时,丙单独做需要 14 小时才能完成,三人合作 2 小时后,甲因另外有事离开,乙丙两人继续合作还需要几小时才能完成?42 (4 分) (2014 芜湖县)学校操场上有一根高耸的旗杆,旁边有一根 2.5 米高的竹竿上午 9 时明明测得竹竿的影子长 2 米,旗杆的影子长 6.4 米旗杆是多少米?(用比例知识解答)43 (4 分
13、) (2014 芜湖县)学校食堂买来的大米是面粉的 3 倍,大米每天用去 10 千克,面粉每天用去 4 千克若干天后,面粉用完了,大米还剩 30 千克食堂买来大米和面粉各是多少千克?(用方程解答)44 (5 分) (2014 芜湖县)星期六下午,城关二小王明同学骑自行车到 6 千米远的六郎镇姥姥家去玩,请根据下面折线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1)王明在姥姥家玩了多少时间?(2)如果王明从出发起一直骑自行车走不休息,下午几时几分可到达姥姥家?(3)求出王明骑自行车的往返的平均速度?第 6 页(共 26 页)2014 年安徽省芜湖市芜湖县小升初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 “妙手回春”把病除 (2
14、分)1 (2 分) (2014 芜湖县)数学课上,王老师要求同学们用数学语言描述生活中的事请你从数学的角度进行分析,在错误的地方画上横线陶红说:“真遗憾,我生于 1996 年 2 月 29 日下午 14 时,一般每四年只过一次生日 ”王伟说:“ 比赛时常看见 3:0 这样的比分,所以说比的后项可以是 0”张燕说:“前天,我和四个同学轮换背两个脚扭伤的同学到 200 米远的医院就诊,平均每人背 40 米路程”李玉说:“某种奖券的中奖率是 10%,每买 100 张奖券,肯定中奖 10 张”吴小花说,:“ 上次爸爸想做一个直径为 0.3 米,长为 3 米的圆柱形通风管,我建议,如果不计接头耗材,至少
15、要买一块面积为 2.9 平方米的长方形铁皮”【分析】 (1)先分析陶红说的话,1996 年是闰年,因为一般 4 年一闰,每四年只过一次生日是正确的,但是用普通计时法应该是下午 2 时,换成 24 时计时法是 14 时,应删去“下午”;(2)再看王伟的说法,要知道比分和比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错误的原因在于王伟没有正确区分这两个概念,不能说“比的后项可以是 0”;(3)再来看张燕的说法,我和四个同学轮换背两个脚扭伤的同学到 200 米远的医院就诊,背人走的路程是 2200=400 米,平均每人背 4005=80 米路程;(4)李玉的说法错在“肯定中奖 10 张”上,错误的原因在于这是一个可能事件,有
16、可能100 张都中奖,也可能 1 张也没有中奖;(5)最后我们来分析吴小花的说法,此题应求出侧面的长和宽,长不少于 3 米,宽不少于0.94 米,不能只看面积因此不正确【解答】解:错误的地方有以下 5 处:下午 14 时;比的后项可以是 0; 40 米的路程; 肯定中奖 10 张;2.8 平方米陶红说:“真倒霉,我生于 1992 年 2 月 29 日下午 14 时,一般每四年只过一次生日 ”王伟说:“ 比赛时常看见 3:0 这样的比分,所以说比的后项可以是 0”张燕说:“前天,我和四个同学轮换背两个脚扭伤的同学到 200 米远的医院就诊,平均每人背 40 米路程”李玉说:“某种奖券的中奖率是
17、10%,每买 100 张奖券,肯定中奖 10 张”吴小花说:“ 上次爸爸想做一个直径为 0.3 米,长为 3 米的圆柱形通风管,我建议,如果不计接头耗材,至少要买一块面积为 2.8 平方米的长方形铁皮”【点评】此题集中体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考查的知识点较多,同时也考查了学生阅读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 “对号入座”认真填 (23 分,第 2 题每空 0.5 分,其余每空 1 分)2 (2 分) (2014 芜湖县)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发布:截止 2010 年 5 月 20 日 13 时,民政部、军队和各地民政部门共向甘肃玉树地震灾区调运救灾帐篷三十七万八千四百六十二
18、顶三十七万八千四百六十二写作 378462 ,四舍五入到万位约是 38 万【分析】这是一个六位数,最高位十万位上是 3,万位上是 7,千位上是 8,百位上是 4 十位上是 6,个位上是 2,写这个数时,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 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求它的近似数,要把万位的下一位千位上的数进行四舍五入,再在数的后面写上“万”字第 7 页(共 26 页)【解答】解:三十七万八千四百六十二 写作:378462;37 846238 万;故答案为:378462,38 万【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整数的读法、改写和求近似数,注意改写和求近似数时要带计数单位3
19、(2 分) (2014 芜湖县)3 5= 60 %= = 6 :10= 0.6 (用小数表示) 【分析】35 得小数商为 0.6,0.6 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添上百分号可化成60%;35 用被除数 3 做分子,除数 5 做分母可化成 , 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 8 可化成 ;用分子做比的前项,分母 5 做比的后项可化成 3:5,3:5 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 2 可化成6:10【解答】解:3 5=60%= =6:10=0.6故答案为:60,40,6,10【点评】此题考查除法、分数、小数、比和百分数之间的关系和转化,也考查了比的性质和分数性质的运用4 (2 分) (2014 芜湖县)2 吨= 26
20、25 千克 3 时 20 分= 时【分析】 (1)是质量的单位换算,由高级单位吨化低级单位千克,乘进率 1000(2)是时间的单位换算,由复名数化单名数,把 20 分除以进率 60 化成 时,再与 3 时相加即可【解答】解:(1)2 吨=2625 千克;(2)3 时 20 分=3 时;故答案为:2625,3 【点评】本题是考查质量的单位换算、时间的单位换算单位换算首先要弄清是由高级单位化低级单位还是由低级单位化高级单位,其次记住单位间的进率5 (1 分) (2014 芜湖县)甲 2 小时做 14 个零件,乙做一个零件 小时,丙每小时做 8 个零件,这三个人中工作效率最高的是 丙 【分析】甲:工
21、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那么甲的工作效率就是 142=7(个) ;乙:乙做一个零件要 小时,我们看 1 小时做多少个零件,就是 1 小时里有多少个 小时,用除法1 =6(个) ;丙:每小时做 8 个零件比较这三个数的大小第 8 页(共 26 页)【解答】解:甲:14 2=7(个) ,甲每小时做 7 个;乙:1 =6(个) ,乙每小时做 6 个;丙:每小时做 8 个零件678,故填丙【点评】甲的工效可用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求解,而乙的工效是求 1 小时里包含几个 ,用除法,1 =6(个) 6 (1 分) (2014 芜湖县)7 本书放进 3 个抽屉中无论怎么放总有一个抽屉至少放进 3 本【分
22、析】把 7 本书放进 3 个抽屉中,73=2 本1 本,即平均每个抽屉放入 2 本后,还余一本书没有放入,即至少有一个抽屉里要放进 2+1=3 本书【解答】解:7 3=2(本)1(本) ,2+1=3(本) 答:总有一个抽屉至少会放进 3 本书;故答案为:3【点评】把多于 mn 个元素放入 n 个抽屉中,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 m+1 个或者 m+1 个以上的元素7 (1 分) (2014 芜湖县)将厚 0.1 毫米的一张纸对折,再对折,这样折 4 次后,这张纸厚 1.6 毫米【分析】把这张纸对折一次,厚度是原来的 2 倍,即 21 倍,再对折,厚度是原来的 4 倍,即 22 倍,对折三次
23、,厚度是原来的 8 倍,即 23 倍对折 n 次,厚度是原来的 2n 倍这张纸对折 4 次,厚度是原来的 24 倍,也就是 0.1 毫米的 24 倍,据此解答【解答】解:0.1 24=0.12222=1.6(毫米) ;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是考查简单图形势折叠问题此类题要找规律,折叠的次数少,可以动手操作,折叠次数很多,要找出规律,根据规律计算8 (2 分) (2014 芜湖县) 的分数单位是 ,它去掉 17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分析】 (1)判定一个分数的单位看分母,分母是几,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一;(2)最小的合数是 4,用原分数减去 4 的结果,再看有几个分数单位即可解答【
24、解答】解:(1)6 的分母是 7,所以分数单位是 ;(2)最小的合数是 4,6 4= ,即它去掉 17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是最小的合数故答案为: ,17【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表示其中一份的数就是它的分数单位;也考查了最小的合数是 4第 9 页(共 26 页)9 (1 分) (2014 芜湖县)用 3.6 分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和宽的比是 5:4,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80 平方厘米【分析】长方形的特征是对边平行且相等,用 3.6 分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即已知周长是 3.6 分米,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 5:4,求出总份数用它作分母,比的各项分别作分子,根
25、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用乘法计算出长和宽,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解答】解:5+4=9(份)3.62=1.8(分米)1.8 =1(分米)1.81=0.8(分米)10.8=0.8(平方分米)0.8 平方分米=80 平方厘米答: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 80 平方厘米故答案为:80【点评】本题主要考查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计算公式,此题解答关键是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求出长方形的长和宽,再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解答即可10 (2 分) (2014 芜湖县)在比例尺 (千米)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 5 厘米,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150 千米,这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1:3000000 【分析】
26、 (1)根据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 30 千米,求图上 5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即求 5 个 30 千米是多少,用乘法解答即可(2)通过观察线段比例尺,可知 1 厘米代表 30 千米,然后把 30 千米化成厘米数,改成数值比例尺即可【解答】解:30 5=150(千米) ,30 千米=3000000 厘米,比例尺为:1:3000000;答:甲、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 150 千米,这幅地图的数值比例尺是 1:3000000;故答案为:150,1:3000000【点评】认真观察,看看图上 1 厘米代表实际距离多少千米,然后改成数值比例尺;然后运用关系式:图上距离 比例尺=实际
27、距离,求出实际距离11 (1 分) (2014 芜湖县)某班男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4:5 【分析】根据题意,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由题意可得男同学是人数是 1 = ,继而可求出女生的人数是 1 = ,再根据题意就可求出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解答】解:根据题意,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1”第 10 页(共 26 页)某班男同学占全班人数的 ,可得男同学是人数是:1 = ,那么女生的人数是:1 = ,那么,这个班男女生人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4:5故填:4:5【点评】根据题意,可以把全班人数看作单位一,再根据分数的乘法和减法,求出男女生的人数,再根据比的意
28、义求解即可12 (2 分) (2014 芜湖县)一个圆柱体底面直径是 10 厘米,高 2 分米,把这个圆柱体从中间横截面切成两个圆柱体,这两个圆柱体表面积的和是 942 平方厘米 ,体积是 1570 立方厘米 【分析】由题意可知:把这个圆柱体从中间横截面切成两个圆柱体,增加了两个面,这两个面的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根据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先求出原来圆柱的表面积,然后加上增加的两个面的面积;求体积,因为体积不变,即原来圆柱的体积,根据“ 圆柱的体积= 底面积高”解答即可【解答】解:2 分米=20 厘米,3.141020+3.14(102) 22=628+157=785(平方厘米)
29、;785+3.14(10 2) 22=785+157=942(平方厘米) ;3.14(102) 220=3.142520=1570(立方厘米) 答:这两个圆柱体表面积的和是 942 平方厘米,体积是 1570 立方厘米故答案为:942 平方厘米,1570 立方厘米【点评】此题考查了圆柱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的灵活运用;运用到的知识点:把这个圆柱体从中间横截面切成两个圆柱体,增加了两个面,这两个面的面积和圆柱的底面积相等13 (1 分) (2014 芜湖县)淘气看一本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 ,第二天看了全书的25%,还剩 25 页未看,这本故事书有 60 页【分析】首先找出单位“1” , 的单位“
30、 1”是全书的页数,25%的单位“1” 也是全书的页数;进一步理清思路,要求全书的页数,先求出还剩下的 25 页对应的单位“1” 的分率,还要先求出两天一共看的页数占单位“1”的分率;由此列出算式解决问题【解答】解:两天一共看了单位“1”的:+25%= = ,还剩下的 25 页对应单位“1” 的:第 11 页(共 26 页)1 = ,全书的页数:25 =25 =60(页) ;答:这本故事书有 60 页故答案为:60【点评】解答此类问题,首先找清单位“1”,进一步理清解答思路,列式的顺序,从而较好的解答问题14 (2 分) (2014 芜湖县)一根绳子长 2 米,把它平均分成 9 段,每段长是全
31、长的 ;每段长 米【分析】 (1)求每段长是全长的几分之几,平均分的是单位“1” ,表示把单位“1” 平均分成9 份,求的是每一段占的分率;(2)求每段长的米数,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 2 米,表示把 2 米平均分成 9 份,求的是每一段的具体的数量;都用除法计算【解答】解:(1)1 ;(2)2 (米) 答:每段长是全长的 ;每段长 米故答案为: , 【点评】解决此题关键是弄清求得是分率还是具体的数量,求分率平均分的是单位“1” ;求具体的数量平均分的是具体的数量,要注意:分率不能带单位名称,而具体的数量要带单位名称15 (2 分) (2014 芜湖县)用 数字卡片组成一个三位数是 2 的倍数的
32、可能性是 ,是 3 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100% 【分析】根据能被 2 整除的数的特征:该数的个位数是偶数;进而得出:用、这三张卡片任意摆成一个三位数,有 345、354、435、453、534、543 共 6 个,是 2 的倍数的有:354 和 534 两个;是 3 的倍数的有:345、354、435、453、534、543 共 6 个,求可能性,根据可能性的求法: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解答】解:用、 这三张卡片任意摆成一个三位数,共有345、354、435、453、534、543 共 6 个;是 2 的倍数的有:354 和 534 两个;是 1 的倍数的有:345、354
33、、435、453、534、543 共 6 个,26= ,66=100%;答:这个三位数是 2 的倍数的可能是 33.3%,是 1 的倍数的可能性是 100%;第 12 页(共 26 页)故答案为: ,100%【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可能性的求法: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解答,进而得出结论16 (1 分) (2014 芜湖县)一根圆柱形钢条,长 2 米,把它横截成两段,表面积增加了 6平方分米,这根钢条的体积是 0.06 立方米【分析】首先要明确的是:增加的表面积是圆柱形钢条 2 个底面的面积,从而可以求出钢条的底面积,进而依据圆柱的体积公式求出这根钢条的体积【解答】解:6 平方分米=
34、0.06 平方米,0.0622=0.06(立方米) ;答:这根钢条的体积是 0.06 立方米故答案为:0.06【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增加的表面积是圆柱形钢条 2 个底面的面积,从而问题得解三、 “仔细辨析”判正误(6 分,每题 1 分)17 (1 分) (2014 芜湖县)有公约数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判断对错)【分析】根据互质数的意义,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 是任何两个非 0 自然数的公因数【解答】解:公因数只有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1 是任何两个非 0 自然数的公因数所以有公约数 1 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出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此题考查的目的是理解掌握互质数
35、的概念及意义18 (1 分) (2014 芜湖县)李师傅做 100 个零件,合格率是 95%,如果再做 2 个合格零件,那么合格率就达到了 97% 错误 (判断对错)【分析】先用“10095%”求出原来合格零件的个数,进而求出后来合格零件个数和零件总个数,进而根据公式: 100%;代入数值,解答即可【解答】解:(100 95%+2)(100+2) 100%,=97102100%,0.951100%,=95.1%答:合格率是 95.1%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此题属于百分率问题,计算的结果最大值为 100%,都是用一部分数量(或全部数量)除以全部数量乘百分之百19 (1 分) (2014 芜湖县)
36、小明放学回家,他的速度与所用时间成反比例 【分析】判断小明的速度与所用时间是否成反比例,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乘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不是乘积一定或乘积不一定,就不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小明的速度所用的时间=小明家到学校的路程(一定) ,是乘积一定,符合反比例的意义,所以小明放学回家,他的速度与所用时间成反比例第 13 页(共 26 页)故答案为:【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种量是否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出判断20 (1 分) (2015 邹城市)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的体积的 3 倍 错误 (判断对错)【分析】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体积的 3
37、倍,并不是所有的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的体积的 3 倍【解答】解:因为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等于圆锥的体积的 3 倍,并不是所有的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的体积的 3 倍,故答案为:错误【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与圆锥的体积的关系,注意一定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等于圆锥体的体积的 3 倍21 (1 分) (2014 阜宁县)一种商品,先提价 10%,再降价 10%,售价与原价相等 (判断对错)【分析】根据“一种商品,先提价 10%”,是把这种商品的原价看作单位“ 1”,提价 10%后的价钱是:(1+10%) ,再降价 10%后的价钱是:(1+10%)(110%) ,据此解答即可【
38、解答】解:售价:(1+10%)(1 10%)=0.99,原价:1所以售价与原价不相等答:售价与原价不相等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找单位“1”,注意两个单位“ 1”不同,第一个把原价看作单位“1”,第二个把:(1+10%)看作单位“1”22 (1 分) (2014 芜湖县)把 10 克糖溶在 40 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25% (判断对错)【分析】应正确理解含糖率,即糖的重量占糖水重量的百分之几,计算方法为:100%;进行解答继而进行判断;【解答】解: 100%=20%;答:糖占糖水的 20%;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此题应根据含糖率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然后进行判断即可四、 “择优入取”用
39、心选 (9 分)23 (1 分) (2014 芜湖县)参加某次数学竞赛的女生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1:3,这次竞赛的平均成绩是 82 分,其中男生的平均成绩是 80 分,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A82 分 B86 分 C87 分 D88 分第 14 页(共 26 页)【分析】根据题意,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女生的平均成绩1+男生的平均成绩3=全班平均成绩4,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x,列并解方程即可【解答】解:设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x,因为总成绩不变,由题意得,x1+380=82(1+3) ,x+240=328,x=328240,x=88;或:82(1+3)80 31,=(328 240)1,=88(分
40、) ;答:女生的平均成绩是 88 分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关键是先求出全班的总成绩和男生的总成绩,然后求出女生的总成绩,进而求出女生的平均成绩24 (1 分) (2014 芜湖县)经过 1 小时,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相差( )A330 B300 C150 D120【分析】经过 1 小时,钟面上分针转过了一周,即 360 度,时针转过一个大格,即 30 度,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之差就很容易算出来了【解答】解:360 30=330;答:钟面上分针转过的角度与时针转过的角度相差 330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钟面上的知识,即在钟面上,分针或时针转动一圈是 3
41、60 度,转动一个小格是 6 度,转动一个大格是 30 度25 (1 分) (2014 芜湖县)从 A 站到 B 站,甲车要行 10 小时,乙车要行 8 小时,甲车速度比乙车慢( )A25% B20% C125% D80%【分析】把全程看成单位“1”,甲车的速度是 ,乙车的速度是 ,求出两车的速度差,然后用速度差除以乙车的速度即可【解答】解:( ) ,= ,=20%;答:甲车速度比乙车慢 20%故选:B第 15 页(共 26 页)【点评】本题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三者的关系表示出速度,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百分之几的方法求解26 (1 分) (2014 芜湖县)把一个棱长为 a 米的正方体,
42、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平方米A6a 2 B8a 2 C10a 2 D12a 2【分析】由题意可知:把一个棱长为 a 米的正方体,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面的面积,即增加了 2a2 平方米,于是可以求出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解答】解:a a6+aa2,=6a2+2a2,=8a2;答:这两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 8a2 平方米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白:把一个正方体任意截成两个长方体后,表面积增加了两个面的面积27 (1 分) (2014 芜湖县)用长为 4 厘米,宽为 3 厘米,高为 2 厘米的长方体来拼一个实心的正方体,至少需要( )个这样的长方体A
43、4 B24 C48 D72【分析】先求出 4、3、2 的最小公倍数是 12,由此得出拼成的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最小是 12厘米,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4、3、2 的最小公倍数是 12,所以拼成的这个正方体的棱长最小是 12 厘米,(124)(123)(12 2) ,=346,=72(块) ,答:至少需要这样的木块 72 块故选:D【点评】根据题干,利用长宽高的最小公倍数确定出拼组后的正方体的棱长是解决本题的关键28 (1 分) (2014 芜湖县)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D无法判断【分析】判断圆的面积与它的半径之间成什么比例,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
44、对应的乘积一定;如果是比值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是乘积一定,则成反比例【解答】解:因为圆的面积 S=r2,所以 Sr2=(一定) ,是面积与半径的平方的比值一定,所以圆的面积与半径的平方成正比例;但圆的面积与半径不成比例;故选:C【点评】此题属于辨识成正、反比例的量,就看这两个量是对应的比值一定,还是对应的乘积一定,再做判断29 (1 分) (2014 芜湖县)六(1)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如下表第 16 页(共 26 页)身高/m 1.40 1.43 1.46 1.49 1.52 1.55 1.58人数 1 3 5 10 12 6 3不用计算,比较这组数据的中位数、众数的大小关系是( )A众数中位
45、数 B众数=中位数 C众数中位数 D无法判断【分析】把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进行排列,如数据为偶数个,中位数则是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如是奇数个,中间的那个数即中位数;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是该组数据的众数;据此解答【解答】解:由图上数据可知:众数是 1.52,共有 1+3+5+10+12+6+3=40(人) ,1+3+5+10=19(人) ,所以中位数是 1.52,所以众数=中位数,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中位数和众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牢记定义,并能熟练运用30 (1 分) (2014 芜湖县)王大爷家院子里,原有一个用栅栏围成的长 5 米,宽 3 米的长方形羊圈,因发展需要
46、,现在要改围成一面靠墙且占地至少达到 35 平方米的羊圈,你以为下面第( )个方案比较合理A B C【分析】由题目条件可知:栅栏的长度为(5+3)2,且这个长度是一定的,再利用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公式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与 35 比较大小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原有栅栏长度:(3+5)2=16(米) ,(1)正方形的边长是 163= (米) ,正方形的面积: = =28 (平方米) ;(2)假设长方形的长是 10 米,宽是 3 厘米,长方形的面积:10 3=30(平方米) ;(3)因为半圆弧长 16,则半径= (米) ,半圆的面积: ( ) 2= (平方米) ;所以只有半圆形能够保证面积大
47、于 35 平方米故选:C【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求出原有栅栏长度,分别计算出各个面积,再比较大小即可31 (1 分) (2014 芜湖县) 的分子加上 6,如果要使这个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 )A加上 20 B加上 6 C扩大 2 倍 D增加 3 倍第 17 页(共 26 页)【分析】分子加上 6 后是原来的几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那么分母也是原来的几倍,分数的大小才不变【解答】解:分子:3+6=9 93=3 说明分子扩大了 3 倍要想分数的大小不变,那么分母也要扩大 3 倍,或 103=30 3010=20 说明分母应加上 20故选 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这一性质解答即可五、 “神机妙算”巧、快、对 (27 分)32 (5 分) (2014 芜湖县)直接填得数2480= 0.258= 3030%= 0.30.3= 71.4= = 12 = 56= = + =【分析】运用整数、小数、分数的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